2017年必修1历史课时作业与单元试卷(人教版51份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必修1历史课时作业与单元试卷(人教版51份有答案)》 共有 5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 南昌起义 ‎1.贺龙在回忆录中写道:“南昌起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部队转战湘南    B.部队损失严重 C.发动秋收起义 D.创建革命根据地 答案:B 解析:南昌起义后不久,革命军南下广东,途中遭到敌人封锁,损失严重。‎ ‎2.李立三曾说,南昌暴动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在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此处李立三指出了南昌起义的(  )‎ A.历史背景 B.参加主力 C.历史意义 D.成功原因 答案:C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李立三指出南昌起义“在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这应属于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答案为C。‎ 知识点二 ‎ 土地革命 ‎3.“八七会议”的总方针是(  )‎ A.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B.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决定工农武装暴动 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答案:D 解析:再认、再现“八七会议”的内容。‎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 答案:A 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答案为A。‎ ‎5.八七会议为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  )‎ A.“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 D.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 答案:B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八七会议总结了之前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为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故答案为B项。A项是孙中山的思想,与题意不符;C项是在遵义会议上完成的;长征是1934-1936年中共针对国民党的“围剿”而实行的战略转移,D项错误。‎ ‎6.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运动决议案》中指出:各省区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革命模式是以城市为中心,与之相反的就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D项正确。A项是国共合作发起的国民革命,不是单一的民众暴动,错误;B、C两项采取的都是与题干相同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皆错误。‎ ‎7.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论”‎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主张暴力革命 答案:B 解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中中共仍然坚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并最终夺取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故选B项。‎ ‎8.纸币不仅比金属货币更加便于携带和流通,而且相对于金属货币,纸币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右图所展示的纸币应出现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中共开创独立领导革命道路的时期 D.长征胜利后的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列宁像和文字可以看出,该纸币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故C项正确。‎ ‎9.‎1930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上发表文章称:“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这说明当时 (  )‎ A.中共中央反对照搬苏俄革命的方式方法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遭到了失败 C.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 D.中共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道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知识点三 ‎ 红军长征 ‎10.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都、瑞金老巢西窜。”这份报道发布的大致时间应在(  )‎ A.20世纪3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都、瑞金老巢西窜”等信息可知,这是对红军被迫长征的报道。红军长征始于1934年10月,故选A项。‎ ‎1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信息是“雄关漫道”“1935年2月”“从头越”。1935年1月,长征中的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符合“而今迈步从头越”。‎ ‎1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下列对“转危为安”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红军基本上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 B.红军赢得了发展壮大的安定环境 C.国共两党最终同仇敌忾、握手言和 D.国共对峙形势出现逆转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征胜利的意义的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时间是在1936年10月,此时日本侵华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国共两党还处于对峙状态,B、C、D三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A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秋收起义》‎ 材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 材料三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5.艰苦奋斗的作风。‎ ‎——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分析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为什么要改向井冈山进军,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所说符合史实吗?请举例说明。‎ ‎(3)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在革命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①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而井冈山地区敌人防御力量薄弱。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不符合史实。理由:①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使起义军遭受重大挫折。②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和发展。‎ ‎(3)①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革命充满信心。②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1)据材料一,分析遵义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决议提出“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答案:(1)①主要问题: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权问题。②目的:团结党中央,避免党内分裂。③说明:中国共产党处理问题策略的灵活性,反映了党已经走向成熟。‎ ‎(2)①“云消雾散”: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②“舵手”: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 ‎2.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为纪念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而树立的。该碑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 A.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B.表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答案:A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泸州起义的时间是1926年12月1日。1927年中共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项错误;C项发生在1927年,故不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D项错误。根据“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和南昌起义的意义可知,A项正确。‎ ‎3.中共某一文件中提出以下斗争口号:“暴动实行耕者有其田”“暴动组织农民革命军”“暴动打倒叛党叛国的汪精卫”。该文件可能出现于(  )‎ A.1919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暴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主要的革命任务是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由材料“暴动组织农民革命军”可以看出,中共已经组织工农武装;由“暴动打倒叛党叛国的汪精卫”可知,此时汪精卫已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因此该文件可能出现于1927年。答案为D。‎ ‎4.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解析:从图中来看,从1927年到1928年中共党员构成中,农民的比例从19%发展到72%,工人的比例从50%减少到15%,这是因为这个阶段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到农村,故C项正确;A、B项的工作重心都是在城市,故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故排除D项。‎ ‎5.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据此可知应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对这一规定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维埃政府完全仿照苏俄模式 B.说明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C.实行代议制和直接民主的方式 D.政权代表了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答案:B 解析:A项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其内容属于间接民主范畴,C项错误,排除;苏维埃政权不代表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错误,排除。根据“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可知,苏维埃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答案为B。‎ ‎7.浙江嘉兴、江西井冈山、江西瑞金、贵州遵义等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关于这些革命圣地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嘉兴南湖——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地方 B.井冈山——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瑞金——标志着红色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D.遵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答案:D 解析: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在上海、闭幕在浙江嘉兴,A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B项错误;虽然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但是当时红色政权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C项错误。‎ ‎8.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1934~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全同外界隔绝,此事造成的后果尤其严重。他们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那里,具体地说就是从共产国际方面,既不能得到忠告,也不能得到帮助。”而这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中国共产党(  )‎ A.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B.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C.撤销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D.背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答案:A 解析:1934~1935年,是红军长征的初期,红军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这迫使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A选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共没有放弃革命领导权,排除B;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排除C;中共的革命运动没有背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错误。‎ ‎9.“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学习俄国的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提到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情景,这与俄国坚持在城市斗争是不同的,是中国立足国情开创的新的革命道路。‎ ‎10.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B.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答案:A ‎11.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写道:“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这里的“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是指中国革命(  )‎ A.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B.不符合中国国情 C.照搬苏俄模式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广大农民不了解“苏维埃”的含义,这是这个名字照搬苏俄模式的结果。故选C。‎ ‎12.1928年,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土地分配标准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体现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B.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C.满足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D.使广大农民实现真正当家作主 答案:B 解析:抓住材料中“1928年”以及“主要目的”等关键信息。土地革命已经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而材料体现的只是土地分配标准的变化,故C项不正确。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军事进攻,由材料中“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可以看出,如此分配土地的主要目的是调动有能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出更多物质,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故B项正确,A项不正确。土地革命没有使广大农民真正当家作主,故D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和学过的历史知识,说明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红军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建立根据地?‎ 答案:(1)开展武装斗争,有计划地建设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 ‎(2)地理位置多处于南方省际交界地区。这些地方远离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也便于跨地域与敌人迂回周旋,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斗争。‎ ‎ 一九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强调:“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并分别分析这两种革命道路在中共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大的反复,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是如何实现转折的。‎ 答案:(1)不同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左”倾者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犯“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在其指导下中共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博古等人犯“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内战向民族抗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是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争论;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探索革命道路的史实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所述“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