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必修1历史课时作业与单元试卷(人教版51份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必修1历史课时作业与单元试卷(人教版51份有答案)》 共有 5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10课 鸦片战争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 虎门销烟 ‎1.“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火烧圆明园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C.维护人民身体的健康 D.打击英国殖民者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理解能力。‎ ‎3.林则徐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主要因为他(  )‎ A.为官清正廉洁 B.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 C.敢于上书言事 D.深受道光皇帝的信任 答案:B 解析: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并取得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故选B。‎ ‎4.下列表述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国内外形势的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B.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C.对外贸易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D.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C项说法错误。‎ ‎5.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答案:D 知识点二 ‎ 鸦片战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6.历史题材的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思维角度。右面这幅漫画反映了(  )‎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 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 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 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漫画中英国人手里拿着枪以及清朝官员大汗淋漓等内容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质,即清政府是在鸦片战争战败的前提下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据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 ‎7.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茶叶的船队来到中国,它可以在下列哪些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  )‎ A.宁波、上海 B.杭州、福州 C.厦门、重庆 D.苏州、广州 答案:A 解析:关键信息是“1844年”“通商贸易”。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故该船队可以在上述五个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故选A项。‎ ‎8.据《大清律例》规定:“化外人有犯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答案:A 解析:《大清律例》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按清朝法律制裁。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最早打破了这一规定,据此可知该国家是英国。‎ ‎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结合时间“1840年”可知这与鸦片战争有关,再结合关键词“划时代”可知陈旭麓此处强调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近代社会,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早在清初康熙帝就进行了抗击俄国的战争;B项侧重于体现清政府丧权辱国,不能体现“划时代意义”;C项说法错误。‎ 知识点三 ‎ 战火再燃 ‎10.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作为东方泱泱大国的中国,其消费能力竟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洪都拉斯,而且从人均消费额来看洪都拉斯竟然是中国的1 246倍。”使英国人“惊奇”的真正原因在于(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中国人民购买力低 B.中国政府抵制洋货 C.找不到发动新战争的借口 D.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尚未实现 答案:D 解析:英国人惊奇的是中国市场的“人均消费额”非常低这一现实,这与他们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可知D项正确。人均消费额低不能说明购买力低,A项错误;B、C项说法与设问不符,排除。‎ ‎11.“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亦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答案:B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没有台湾,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规定增开沿海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其中包括台湾,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光绪年间,与材料中的“咸丰九年”不符,故C、D两项错误。‎ ‎12.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开天津为商埠 D.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海盗式’的扩张”可知,马克思主要评价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 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三 18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奇耻大辱”和材料二中的“侮辱”是指什么,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二中的哪些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因?‎ ‎(3)有人说: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②目的:寻找战争借口,推卸战争责任,掩盖战争罪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①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②材料一:“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材料二:“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3)不同意。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权益,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制造其他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伦敦曾经“兴奋若狂”,众多英国商人把钢琴乃至吃西餐用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国来,在他们的梦想中:“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一双袜子,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 材料二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梦想”破产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英国提出修约的目的是什么,清政府是怎样答复的,带来了什么影响?‎ ‎(3)继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进一步影响有哪些?‎ 答案:(1)原因: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小农生活方式拒绝商品经济;不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的生活习惯;开放口岸仅局限于东南沿海五口,广大国内市场还远未打开;绝大多数中国人贫穷,无力购买。‎ ‎(2)目的: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答复: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修约要求。影响: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 ‎(3)影响: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欧美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一道通过对历史观点进行理解分析的题目。在材料中,欧美历史学家认识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联系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求可知,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是其迫切的要求,这也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2.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破坏了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 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 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走私鸦片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小。鸦片走私并未破坏中国“男耕女织”‎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的传统经济结构,排除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打开中国市场,故C不正确;鸦片走私不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故D不正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故B项符合题意。‎ ‎3.1839年3月,林则徐曾经召集广州的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名学子入贡院“考试”,试题中包含的问题有“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禁烟弊端以及禁绝之法”。由此可知(  )‎ A.禁烟已成为社会共识 B.林则徐主持全国的科举考试 C.清末知识界关注社会问题 D.林则徐为禁烟运动做准备工作 答案:D 解析:A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结合题干中林则徐召集三大书院的学子考试可知这不是全国范围的科举考试,排除B项;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结合题干中关键词“林则徐”“鸦片”“弊端”“禁绝之法”等可得出D项正确。‎ ‎4.1792年,英国借口给乾隆皇帝祝寿,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来到中国,并趁机提出如下要求:划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住,将几个城市开口通商,英国货物免征税或少征税。这些要求(  )‎ A.乾隆皇帝当场答应以示恩宠 B.鸦片战争以后基本得到满足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得到满足 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得到满足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马戛尔尼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故选B。‎ ‎5.蒋廷黻说:“(《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这里谈到的“为福”,正确的理解是它们从客观上(  )‎ A.加快了中国内地的开放 B.加强了清政府与西方的联系 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D.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 答案:D 解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客观上使中国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多的层面上接触西方文明,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D项正确。A、B两项仅从单方面论述了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客观效果,失之全面;C项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愿望。‎ ‎6.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答案:A 解析: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方便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同时,打开中国国门,客观上把中国推向近代化的道路。故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只有一个方面的影响,即破坏和掠夺中国。‎ ‎7.据《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记述,天津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和保险理赔大权掌握在外商公证行。这反映了当时天津(  )‎ A.半殖民地色彩   B.国际化色彩 C.对外贸易发达 D.海关严把质量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津口岸的部分海关管理权已掌握在列强手中,说明中国的海关主权是不独立的,有半殖民地色彩,A正确。‎ ‎8.道光皇帝于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道光皇帝与英方妥协议和 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 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此密谕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不是道光帝畏敌妥协割让香港,故答案为C项。A项是对材料的直接描述;由“赏借”“逆”等可知B项表述正确;D项符合史实。‎ ‎9.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世界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故B项正确。‎ ‎10.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结果却是英国获胜。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因为(  )‎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综合国力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与作战方针有直接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的限制,C项说法错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欧美国家因为建立起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蒸蒸日上,而中国依然在日益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徘徊,日薄西山。‎ ‎11.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勒索赔款 B.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 C.为了商品输出 D.海盗式掠夺战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它们在这些方面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故题中只有C项符合此意,答案选C。‎ ‎12.有学者认为,中英鸦片战争是多边世界贸易的产物,这种冲突也可能转变成糖蜜战争或米战争。下面对此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 A.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 B.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做辩护 C.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D.说明战争对中国的巨大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多边世界贸易”体现了整体史观,而“这种冲突也可能转变成糖蜜战争或米战争”说明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C项理解正确;该观点将鸦片战争视为一场贸易战争,实质上掩盖了其侵略性,为英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做了辩护,A、B两项理解正确。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堂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 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答案:(1)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 ‎(2)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 ‎(3)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4)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一 鸦片战争示意图  图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材料二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这些观点是:‎ ‎1.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如这一点做不到,将前功尽弃。‎ ‎2.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 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漫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相对于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请说明你的理由。‎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①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且深入到长江中游,由远离清朝的政治中心到临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 ‎②实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扩大到整个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到长江沿岸和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 ‎(2)得到了。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3)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