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13课 辛亥革命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武昌起义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答案:D
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D。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20世纪初,某人在其著作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据此推断,此人可能是( )
A.林则徐 B.洪仁玕
C.康有为 D.邹容
答案:D
解析:由“20世纪初”可排除A、B两项。由“自由”“革命”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其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民主政体。而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故排除C,答案为D。
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党人黄兴为其领导的某次革命活动所写的挽联。该革命活动是( )
A.武昌起义 B.四川保路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金田起义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黄兴”“领导”“七十二健儿”“黄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于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答案为C。
4.《纽约时报》是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有500余篇;以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关键词进行检索的话,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鸦片战争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从题干材料信息“5个月”“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等进行判断,这与辛亥革命相符合,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在地理信息上均不符合,排除A、B、C。
知识点二
中华民国成立
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答案: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中华民国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与美国相仿。故答案为A。
6.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这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
A.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实行责任内阁制
C.缩小内阁权力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缩小总统权力,扩大内阁权力,以限制袁世凯的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
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参议院
C.总理 D.国民全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教材重要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对《临时约法》内容和实质的认识。《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既然“民主”,国家的主权当属国民全体。
8.在1912年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但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
A.维新派 B.革命派
C.立宪派 D.中国共产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12年和1913年”及“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最终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故选B。
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对人们的思想起了解放作用。
知识点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0.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专制帝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答案:A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其他几项成果都是在此基础上获得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1.画报用形象、直观的图像传播信息和知识,具有报道、宣传、教育和艺术欣赏的功能。右面画报传播的主要信息和知识不包括( )
A.武昌起义已经爆发
B.袁世凯已通电赞成共和
C.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D.孙中山承诺有条件让位
答案:B
解析:逼迫清帝退位是袁世凯登上临时大总统宝座的重要步骤,在清帝下诏退位后袁世凯才通电赞成共和,B项说法错误。答案为B。
12.有人说:“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100年后,新时代还在路上。”这里的两个“时代”分别是指( )
A.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君主专制时期、人民民主时期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闭关锁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辛亥革命埋葬的是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社会,由此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闭关锁国”被打破的标志是鸦片战争,排除D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驻守武昌的新军第八营的士兵程正瀛开枪打死反动军官,熊秉坤随即赶来,鸣笛聚众,宣布起义。城内外各路革命军纷纷起义响应,首先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署。第二天清晨,一面十八星大旗飘扬在黄鹤楼上,宣告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发生在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御侮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它明确宣布,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宗教信仰的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的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进步的民主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武昌率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谁制定、谁颁布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答案:(1)清政府派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2)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由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由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许多民主权利;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地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因而,《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回顾辛亥革命》
材料二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三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试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
答案:(1)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
(3)①观点:不赞成。②理由:尽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其仍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B.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活动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解题切入点是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发展特征,然后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进行分析。
2.《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该报为革命派所掌控
答案:B
解析:1911年“预备立宪”破产,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统治覆灭,故A、C错误;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以至于支持清廷的报纸都改变了立场,故B正确。D不能由材料得出。
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爆发,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关键信息:“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题干反映在谣言的背景下,致使汉族士兵加入革命,说明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A、B、C无从反映。
4.某网友在网帖《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纸制枷锁”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
A.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的命令须由总理副署以后方能生效,这些规定无疑对袁世凯的独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答案为B。
5.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 )
A.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
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
C.彰显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诉求
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
答案:A
解析: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
6.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与美国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定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答案:A
解析: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国,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中华民国被誉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正是因为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7.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过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这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是议会的政治实践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核心议题是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是议会的政治实践,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A项错误;C项是在1911年12月;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错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8.一些老照片往往能准确、真实地还原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原貌,右面老照片拍摄的是在上海英租界南北议和的情景。以下对此情景解说正确的是( )
A.南北议和是孙中山对清政府妥协的产物
B.北洋军阀袁世凯拥有相对强大的优势
C.支持孙中山的主要是革命派和立宪派
D.革命党和清政府对议和的结果都满意
答案:B
解析:南北议和过程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做了让步,但其前提是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由此可知A、D两项错误,排除;立宪派和旧官僚攻击革命党人,与孙中山对立,C项错误,排除。袁世凯手握重兵同时又有列强的支持,所以选B项。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建立了类似西方的政治体制
B.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
C.详细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D.通过立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用法律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故A不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一些权利,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故B、C说法不正确。
10.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B
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C项本身说法有误,排除;D项错误,封建专制制度在建立初期以及中期对中国历史进程主要起推动作用。
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国旗——龙旗。其主要意图是( )
A.建立民主社会 B.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满族统治 D.实行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B、D两项明显可排除;五色旗的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的是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可排除C项。五色旗取代龙旗,是反封建专制的表现,选A项。
12.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是“磕头”“思考问题”“走路”。在封建社会中,“磕头”是等级制度的一种象征,而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政体和自由平等的社会。故学者之意为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人“磕头”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的思维,觉醒了中国人的民主精神、自由平等意识等。故选B。其他三项都不是材料的主要强调之意。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主权在民原则。
(2)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3)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4)实行责任内阁制。
(5)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2)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答案:(1)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革命纲领的不彻底。表现: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