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5 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本章总结提升
问题 1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有哪些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例 1假如你想知道你班同学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那么,你在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中:
(1)你的调查问题是什么?
(2)你的调查对象是什么?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什么?2
(4)你将如何展开调查并得出结论?
问题 2 频数、频率的计算
什么叫频数和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
例 2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某校从 800 名在校学生中,抽取 200 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按“优秀”“良好”“一般”“较
差”四个等级统计,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
程度 频数 频率
优秀 60 0.3
良好 100 a
一般 b 0.15
较差 c 0.05
图 15-T-1
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求统计表中 a,b,c 的值,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
问题 3 从统计图表中读取信息
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
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例 3 2016·达州节选达州市图书馆今年 4 月 23 日开放以来,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5 月
底,八年级(1)班学生小颖对全班同学这一个多月来去新图书馆的次数做了调查统计,并制
成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图 15-T-2
八年级(1)班学生去新图书馆的次数统计表
去新图书
馆的次数
0 次 1 次 2 次 3 次
4 次及
以上
人数 8 12 a 10 4
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
(2)求扇形统计图中“0 次”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问题 4 根据材料制作统计图表
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例 4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1 小时,为了解这项政策的落实
情况,有关部门就“你某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是多少”的问题,在某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4
再根据活动时间 t(时)进行分组(A 组:t<0.5,B 组:0.5≤t<1,C 组:1≤t<1.5,D 组:t≥1.5)
绘制成如下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此次抽查的学生有多少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当天在校学生数为 1200 人,请估计在当天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有多
少人.
图 15-T-35
详解详析
【整合提升】
例 1 解:(1)全班同学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
(2)全班同学.
(3)每名同学家庭的年收入.
(4)答案不唯一,比如先制作一个表,让每个同学填写,然后计算出平均数.
例 2 [解析]由频率之和为 1 可求出 a 的值,再由“一般”“较差”所占的频率求出频
数 b,c. 根据频数画出条形统计图.
解:a=1-0.3-0.15-0.05=0.5,b=200×0.15=30,c=200×0.05=10.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
例 3 解:(1)16 20
(2)扇形统计图中“0 次”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360°×
8
50=57.6°.
例 4 解:(1)此次抽查的学生有 60÷20%=300(人).
(2)C 组人数为 300×40%=120(人);A 组人数为 300-120-100-60=2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6
(3)估计在当天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有 1200×(40%+20%)=7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