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3 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题型 题号 涉及内容 分值
2017 选择题 8AB、12(1)(3) 物质的组成;物质
的构成、离子符号 1+2
2016 选择、非选择题 2、5A、6AB、
13(1)
元素的概念;物质
的组成;微粒的基
本性质
2+0.5+1+2
2015 选择题 6D 原子结构示意图 2
非选择题 11(1)(2)(3) 原子、分子、离子
符号的书写 3
2014 选择题 3B、4ABD 微粒的基本性质、
元素 2+2
非选择题 12(2)①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2013 选择题 4、7 微粒的基本性质;
单质、化合物 2+2
非选择题 12(1)、14(2)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 1+1
物质的构成、元素、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离子等,是遵义中考的必考内容,近几年分值在 2~4 分,微
观粒子及符号所占比较重,2017 年重点考查了微观粒子的变化、符号的书写及物质的组成,预计 2018 年考查原
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及符号、宏观物质的组成,用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题型进行考查的可能性极大,分值在 2~4
分。
,知识网络)2
,考点梳理)
微粒的性质
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分子__、__原子__和__离子__。
(1)常见的气体由__分子__构成,而稀有气体由__原子__构成。
(2)常见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固体单质由__原子__构成。
(3)常见的盐由__离子__构成。
2.微粒的性质
(1)__质量__和__体积__都很小。
(2)微粒是不断__运动__的,且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__越快__。
(3)微粒之间有一定的__间隔__。
3.实验: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1)实验装置
(2) 实验操作、现象及分析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向盛有 20 mL 蒸馏水的烧杯 烧杯 A 中溶液__变红__ 氨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3
A 中滴入酚酞溶液,形成甲
溶液,然后向甲溶液中滴入
几滴浓氨水
液变红
续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将烧杯 C(甲溶液)和盛有浓
氨水的烧杯 B 用另一个大烧
杯罩住
烧杯 C 中溶液__变红__ 氨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
液变红
(3)实验结论:__分子是不断运动的__。
(4)实验拓展
①B、C 两个烧杯罩在一起,烧杯 C 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而烧杯 B 中的溶液不变色,说明相同条件下,不同的
分子运动的__速率__不同。
②浓氨水中的微粒能很快进入烧杯 C 中,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实验室保存浓氨水时应该密封保存。
③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水显碱性。
原子和离子
1.原子
(1)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构成
原
子 {原子核(带 正 电){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注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原子核__上,相对原子质量≈__质子数__+__中子数__。
(3)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原子结构中,各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②应用
原子分类 最外层
电子数
得失电
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 一般4 个 __得电子__ 不稳定非金属
原子 8 个(氦为 2 个) __不得不失__ __稳定__
【特别提醒】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
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即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原子质量 ×
1
12
。
(5)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①__化学性质__的最
小粒子 ②__化学变化__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③__
原子__ 在化学变化中④__不能再分__
联系
解释化
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
2.离子
(1)定义:__带电__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
类 {阳离子:带 正电 的原子,
如钠离子 Na+
(填离子符号,下同)
阴离子:带 负电 的原子,
如氯离子 Cl-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2Mg2+表示____两个镁离子__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元素和元素符号
1.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__质子数__(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就种类而言可分为__金属元素__、__非金属元素__(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符号
(1)书写:用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__大写__,第二个字母__小写__。
(2)意义:宏观表示__元素__,微观表示__一个原子__,如 H:宏观表示__氢元素__,微观表示__一个氢原子
__。若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该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如 2H 表示__两个氢原子__。
3.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氧__元素,其他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硅、铝、铁、钙等。
(2)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氧__,其次是__氢__。
(3)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氧__,其次是碳、氢、氮。
(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还含有碳、氮、氧和多种金属元素。
4.元素与人体健康
常见元素的缺少会引发许多疾病。如:
(1)缺__钙__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2)缺__锌__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3)缺钴、__铁__易得贫血症。
(4)__碘__缺乏和__碘__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5)缺__氟__易得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5
元素周期表
1.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__7__个周期。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开头的是__金属__元素,靠近尾部的是__非金属__元
素,结尾的是__稀有气体__元素。
2.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__18__纵行。
3.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氢元素为例)
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高频考点)
1.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__一种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举例 氢气(H2)、氧气(O2) 水(H2O)、二氧化碳(CO2)
区别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②不能发生分
解反应
①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②在一定
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续表
单质 化合物
判断
依据
①必须是纯净物;②只含一种元
素
①必须是纯净物;②含两种或两
种以上元素
相同点 都是纯净物
联系 单质 不同单质化合
分解 化合物
2.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温馨提示】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中考重难点突破)
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
【例 1】(2016,遵义)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再分
C.碱溶液有许多共性,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OH-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A.“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B.分离液态空气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而不
是分子可分的结果,错;C.碱的溶液具有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OH-,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6
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而物理性质有差异,正确。
【答案】B
【方法指导】在利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时,应注意分子性质与物质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常见现象
的关键词与微粒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①蒸发、扩散、挥发→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②体积变化、三态变化→
分子间有间隔;③很小体积和质量的物质由多个微观粒子构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2017,娄底)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2017,长沙)2016 年 12 月 16 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
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D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2017,河北)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C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1 L 大豆与 1 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 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例 2】(2015,遵义)根据下面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带有电荷
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解析】A.第二种氖原子和第四种氩原子不带电荷,错;B.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错;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完全相同,错;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都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正确。
【答案】D
【方法指导】是否带电荷,看微观粒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是否相等;是否是同种元素,看质子数是否相同;
电子排布是否相同,既要看电子层数是否相同,又要看各电子层上电子数是否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为 8(He 为 2)
是相对稳定结构。
4.(2017,兰州)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D )7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 Na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④中 x 可能为 8
5.(2014,遵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根
据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空。
A B C D
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最外层电子数__相同。
元素周期表
【例 3】(2017,兰州)汞是一种有害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有 80 个电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 g
C.汞有毒,是非金属元素
D.图中 Y 代表的是 Ag
【解析】A 从图观察,80 为原子序数,电子数为 80 个,正确;B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 g,
错;C 汞有毒,是金属元素,而不是非金属元素,错;D.“Y”代表 Hg,而不是 Ag,错。
【答案】A
【方法指导】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单元格中,有四个位置,各代表一种明确意义,上方左处是原子序数(即
质子数),上方右处是元素符号;正中位置是元素名称;下方位置是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 g)。
6.(2017,武威)今年 4 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碲是非金属元素
B.碲的元素符号为 Te
C.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2
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7.6 g
7.(2017,陕西)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8
(1)图 A 所示是今年 5 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115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C、D__(填字母)。
(3)由 B、C 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__盐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8.(原创题)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态氧;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得到的剩余物;③氧化镁;④氢氧化钠;⑤硫
粉;⑥硫酸铜溶液;⑦碳酸氢钠;⑧氩气;⑨不锈钢;⑩氯酸钾。
(1)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①⑤⑧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③④⑦⑩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③__。
,经典考题冲关)
1.(2017,青岛)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B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2.(2017,泸州)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P 原子质量是 30.97
B.Cl 表示一个氟原子
C.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3.(2017,遵义一模)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属于金属元素
4.(2017,青岛)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9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 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 与 S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5.(2017,襄阳)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6.(2017,青海)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B 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B 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7.(2017,青海)如图 A、B 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x 可能是下列中的__a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 B 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y=__7__。
(3)若 A 中 x=12,则 A、B 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氯化镁__。
8.(2017,遵义一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
学。
(1)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0
①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__失去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24.31__。
(2) 如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O +O 2 =====点燃
2CO2__。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 H 2 He
氢 氦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11 Na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钠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1)由表中空格处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2Mg+O2 =====点燃
2MgO__。
(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A__(填字母)。
A.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各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钠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失去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
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__最外层电子数__决定。
请完成精练本第12页作业11
课时 2 物质的组成
,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题型 题号 涉及内容 分值
2017 非选择题 11(4)、12(3)、
17(2)
化合价、离子符号、
化学式 1+1+1
2016 选择、非选择题 5、11(3)、12 (1) 物质的组成、化学
式、化合价 2+1+1
2015 非选择题 11(4) 化学式、化合价 1
2014 非选择题 12(2)②、(3)① 化学式的书写、化合
价、化学式的计算 1+1
2013 非选择题 12(1)①②、13(1)、
14(1)
化合价、化学式的计
算 2+3+1
物质的化学式、化合价是中考的必考内容,近几年考查的分值在 2~6 分,都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考
查,考查形式多样,检测对化合价的应用,化学用语理解的熟悉程度。预计 2018 年中考中,此部分内容必不可
少,仍将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分值为 3~6 分的可能性很大。
,知识网络)
12
,考点梳理)
化合价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 或-n 表示。
(2)化合价有正、负之分,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3)离子符号与化合价书写的比较
离子符号 化合价
位置 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正、负号 “+”“-”在后 “+”“-”在前
数值 在“+”“-”之前的“1”
能省略
在“+”“-”之后的“1”不
能省略
2.化合价的计算
(1)化合价规则
化合物中各元素__正、负__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2)化合价一般规律
①单质化合价为__0__;
②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__-2__价,氢元素通常显__+1__价;
③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__正__价,如钠元素通常显+1 价,钙元素通常显__+2__价。
(3)计算步骤
以 NaBrO3 为例,已知 Na 元素化合价为+1,求其中 Br 元素的化合价。
,写)写出化学式 NaBrO3
↓
,标)标出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化合价 N
+1
aBr O
-2
3
↓
,设)设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N
+1
aBr
x
O
-2
313
,求)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列等式(+1)+ x+(-2)×3=0,求出未知元素化合
价,解得 x=+5 N
+1
a B
+5
r O
-2
3
化学式
1.单质化学式的读写方法
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
金属 元素名称,如 Na:
③__钠__
稀有气体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
①__Fe__;氦气:②__He__ “某气”,如 Ne:
④__氖气__
续表
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
固态 硫:⑤__S__ 元素名称,如 C:⑥__碳__
非金
属 气态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⑦__数字__
表示,如:氧气:⑧__O2__;
氮气:⑨__N2__
“某气”,如 H2:⑩__氢气__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方法
(1)读法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之间用“化”字连接,并从右向左读,如 NaCl 读作__氯化钠__;有时
需要读出原子个数,如 Fe3O4 读作__四氧化三铁__。
②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 Na2SO4 读作__硫酸钠__。
(2)写法
①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零__。
②书写步骤可简单地记忆为:正价左、负价右,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正误。如已知碳为+4 价,氧
为-2 价,写出碳与氧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 →正价先
负价后 C
+4
O
-2
― ― →交叉
C2O4 ― ― →约简
CO2
验证:(+4)×1+(-2)×2=0,正确。
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
1.化学式的意义(以 C2H5OH 为例)14
C2H5OH{宏观{乙醇这种物质
乙醇由 碳、氢、氧 元素组成
微观{一个乙醇分子
1个乙醇分子由 2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2.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
3.化学式的计算
解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量,即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原子个数。
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K
― ― →之和
相对分子质量
― ― →之比
各元素的质量比
― ― →÷ 相对分子质量 × 100%
某元素的
质量分数K
,中考重难点突破)
化学式与化合价
【例 1】(2016,遵义)水在生活、生产中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高铁酸钾(K2FeO4)能用作絮凝剂。制备 K2FeO4 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H)3+3Cl2
+10KOH===2K2FeO4+6X+8H2O,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K2FeO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解析】写 X 的化学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推导出 X 中有一个钾原子,一个
氯原子,由书写规则,X 的化学式为 KCl;高铁酸钾中,钾元素为单一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也为单一化合价为
-2 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Y,则有(+1)×2+Y+(-2)×4=0,解得:Y=+6
【答案】KCl;+6
【方法指导】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1.(2017,郴州)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
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B )
A.-3 B.+3 C.+5 D.0
2.(2017,兰州)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化学式为 Na2S2O3,其中 S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A.+2 B.+4 C.+6 D.-2
3.(2017,黄石)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A.3 个硫酸根离子:3SO2-4
B.2 个镁原子:Mg2
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15
D.标出氯化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CaCl-12
4.(2017,济南)化合价为 n 的某元素的硝酸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其氢氧化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y,则 n
的值是( A )
A.
x-y
45 B.
y-x
45 C.
x-y
79 D.
y-x
79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例 2】(2016,遵义)甲醛水溶液可用于制作标本,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g
D.甲醛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解析】A.甲醛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而不是甲醛分子,错;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
30,30 中氢元素只占
2
30,所占比例最小,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 1,而不是 g,错;D.甲醛中原子个数比
为 1∶2∶1,而不是元素质量比,错。
【答案】B
【方法指导】通过对化学式的书写了解其意义,灵活运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①有化学式,
直接看出元素的组成;②计算质量分数,只需要看每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总和,和值最小的就是质量分数最小的;
③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 1,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同;④原子个数比与元素质量比,只需要看是否与相对原子质量
相乘。解题掌握方法至关重要。
5 .(2017 ,苏州) 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的作用。其化学式为
C19H19N7O4。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 19∶19∶7∶6
D.叶酸由 19 个碳原子、19 个氢原子、7 个氮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6.(2017,广州)N(NO2)3 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 N(NO2)3 说法正确的是( A )
A.N(NO2)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2
B.N(NO2)3 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3
C.N(NO2)3 中总共有 3 个 N 原子和 6 个 O 原子
D.N(NO2)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 × 2
14 × 2+16 × 6×100%
7.(2017,武汉)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
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点燃
4CO2+2X+6H2O。下列关于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X 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X 属于有机化合物
C.X 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D.X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16
,经典考题冲关)
1.(2017,苏州)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C )
A.2 个铝离子:2Al3+
B.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氧分子:O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Mg
+2
O
2.(2017,安徽)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Na2He 中 Na 为+1 价,He 为-1 价
B.Na2He 中 Na、He 元素质量比为 2∶1
C.Na2He 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3.(2017,天水)硼氢化钠(NaBH 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B.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C.Na、B、H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4
D.含 2 个氢分子
4.(2017,娄底)苯酚(化学式为 C 6H6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
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苯酚是由 6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B.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但它不属于氧化物
C.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6∶1
D.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2017,遵义一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Al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CO2__。
(3)3 个硫酸根离子__3SO2-3 __。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P 2
+5
O5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H2O__。
6.(2017,广东)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请在如图所示第二、三个方框中,把 NH3 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 =====点燃
2N2+6H2O)的微观粒子补充完
整。17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混合物__(选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或“混合物”)。
7.(2017,黄石)(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则:①y=__14__;
②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Si__;
③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3__周期。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2 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①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2__;
②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__大__(选填“大”或“小”);
③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1∶1__;
④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2H2O+__2SO2__。
8.(2017,重庆 B 卷)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__C__(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 Mg2+的质子数为__12__。
(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 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__CaSiO3__。
请完成精练本第14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