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带解析共20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带解析共20套新人教版)》 共有 2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欲使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g2+、K+、Cl-、NO3-、SO42-,(除去水电离出的微量H+和OH-外)不含其它离子,在蒸馏水中应加入( )‎ A.AgCl、K2CO3、MgSO4 B.Na2SO4、Mg(OH)2、KCl C.MgCl2、KNO3、K2SO4 D.AgNO3、KCl、MgSO4‎ ‎2.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的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气体所含分子个数之比。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CO,HCl,将其依次通过K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设各步反应均充分),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可推断该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N2和CO,肯定无HCl B. 一定有N2 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CO,HCl和N2 D.一定有CO,可能有HCl和N2‎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或加入小苏打 B.氢气和氮气:点燃或观察颜色 C.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灼烧或滴加硫酸锌溶液 D.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酚酞溶液或伸入燃着的木条 ‎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5‎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6.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 A.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汽化 B.电流过大时,电路中保险丝熔断—熔化 C.湿衣服晾干—升华 D.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凝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说明CO2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铁桶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也能用来盛放稀盐酸 C.熟石灰涂在墙壁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能用浓硫酸干燥所有气体 ‎8.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9.下列应用、对应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NaHC0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C.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Fe+2AgN03=Fe(N03)2 +2Ag 置换反应 D.拉瓦锡测定空气的成分 4P+5022P2O5 化合反应 ‎10.下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Na2CO3‎ H2SO4‎ BaCl2‎ 紫色石蕊 B ‎(NH4)2SO4‎ NaOH Ba(NO3)2‎ 无色酚酞 C K2CO3‎ HCl Ba(OH)2‎ 紫色石蕊 D HCl Na2CO3‎ AgNO3‎ 无色酚酞 ‎11.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下列化肥不属于复合肥 5‎ 的是( )‎ A.NH4NO3 B.KNO‎3 ‎ C.KH2PO4 D.(NH4)2HPO4‎ ‎12.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Na2CO3‎ Na2CO3‎ NaOH、Ca(OH)2‎ NaOH 滤渣 CaCO3、Ca(OH)2‎ CaCO3‎ CaCO3、Ca(OH)2‎ Ca(OH)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做了两个有关干冰的有趣实验,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一玻璃杯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所具有的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上层脱脂棉燃烧,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发生了放热反应,并产生了一种气体,该气体是______。‎ ‎14.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铁锈溶解,溶液呈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一会儿,又看到溶液中有的现象,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同学们利用假期外出旅游。‎ ‎(1)随身携带轻便而不易碎的塑料瓶。塑料属于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 ②天然材料 ③合成材料 ‎(2)购买的“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6.请从H、C、O、N、Ca中选择合适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写出: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5‎ ‎17.在盛有无色Ba(OH)2溶液的试管里逐一加入A、B、C三种溶液,依次发生下例实验现象:‎ 若A、B、C可从硫酸、盐酸和氯化铜三种溶液中选择,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并写出A、B、C及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蓝色沉淀_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_。‎ ‎18.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四、实验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但该装置需要做适当的改进,其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属于__________类物质(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纯净的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常选用发生装置B或F,F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选用的收集装置一般是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明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呈酸性,不可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 5‎ a.滴加紫色石蕊   b.加入石灰石 c.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加入铜粉 ‎20.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 装置A质量增加, 装置B质量无变化 猜想成立 ‎②. 装置A质量,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Ⅱ成立 ‎③. 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 ‎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五、计算题 ‎21.‎ 5‎ 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草木灰中几乎含有植物体内所有的矿质元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干木柴烧出来的草木灰pH值为12左右且无任何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取来干木柴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69g,并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进行反应。实验过程中的pH图像如图所示,求:‎ ‎(1)当溶液为中性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g。‎ ‎(2)计算实验所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参考答案 ‎1.C ‎【解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A、AgCl难溶于水,在蒸馏水中加入AgCl,溶液中不存在Cl﹣,故选项错误;‎ B、Mg(OH)2难溶于水,在蒸馏水中加入Mg(OH)2,溶液中不存在Mg2+,故选项错误;‎ C、MgCl2、KNO3、K2SO4均易溶于水,在蒸馏水中加入上述物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g2+,K+,Cl﹣,NO3﹣,SO42﹣,故选项正确;‎ D、AgNO3、KCl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溶液中不存在Cl﹣,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2.B ‎ ‎【解析】 ‎ 试题分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CO,HCl,将其依次通过K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少,说明通过的气体总含有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第一步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或混合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一定含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氮气,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2 和CO,可能有HCl,答案选择B ‎ 考点: 物质成分的推断 ‎ ‎3.B ‎【解析】A、酒精灯不能对点,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错误;D、向试管中添加固体药品时应该做到一平二放三慢竖,错误。故选B。‎ ‎4.A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气和氮气均是无色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鉴别,B错误;黄金和黄铜中滴加硫酸锌溶液均无任何现象,C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酚酞变色,D错误。故选A。‎ 7‎ 考点:物质的鉴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鸡蛋清的PH值大于7,属于碱性物质,但是牛奶的PH值小于7,属于酸性。故选A.‎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6.B ‎【解析】A. 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滴而出现白雾; B. 电流过大时,电路中保险丝由于产生热量多,温度升高,而使金属熔化,断裂;是熔化 ; C. 湿衣服晾干—是液态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是气化,固体物质吸热直接变成气体叫升华 D. 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凝固,选B ‎7.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是CO2气体和水反应变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铁桶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来盛放稀盐酸,因为金属能够和酸发生反应;熟石灰涂在墙壁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所有气体氨气,因为氨气具有碱性。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8.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干冰能升华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故答案选择C 考点:物质的性质的分类 ‎9.C ‎【解析】‎ ‎【详解】‎ 7‎ A、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选项错误;‎ C、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AgNO3═Fe(NO3)2+2Ag,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的反应原理是:2Hg+O2Δ2HgO,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 Na2CO3与H2SO4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Na2CO3会与BaCl2产生白色沉淀;H2SO4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正确。B.(NH4)2SO4与NaOH会产生氨气体;(NH4)2SO4与Ba(NO3)2产生白色沉淀;Ba(NO3)2与无色酚酞混合,无明显颜色变化。NaOH遇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正确。C. K2CO3与HCl混合产生气体,K2CO3与Ba(OH)2产生白色沉淀;HCl与Ba(OH)2混合物任何现象发生。HCl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错误。D. HCl与Na2CO3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HCl与AgNO3产生白色沉淀;Na2CO3遇无色酚酞变为红色。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混合时反应现象的关系的知识。‎ ‎11.A ‎【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NH4NO3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C、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D、(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12.C 7‎ ‎【解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质,氧化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由于是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后,氧化钙全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①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反应,溶液中只有NaOH,滤渣中只有CaCO3;②当碳酸钠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Na2CO3,滤渣中只有CaCO3;③当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Ca(OH)2,滤渣中只有CaCO3(或CaCO3、Ca(OH)2,因为Ca(OH)2微溶);故选:C ‎【点评】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同时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还要注意过量分析.本题较难.‎ ‎13. 红色逐渐消失,溶液变浑浊后又变澄清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 ‎【解析】(1)酚酞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红,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故红色逐渐消失。因为干冰吸热,使澄清石灰水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大,故又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实验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所具有的性质的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 ‎14.黄;Fe2O3+6HCl═2 FeCl3+3H2O;‎ 无色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 ‎【解析】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当铁锈完全反应后盐酸继续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因此看到有气泡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点评】本题考查酸的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 ‎15. ③CaO+H2O=== Ca(OH)2‎ ‎【解析】(1)塑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属于合成材料;‎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睛:‎ 合成材料主要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 ‎16. CO2Ca(OH)2‎ ‎【解析】(1)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其化学式:CO2;(2)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 ‎17. CuCl2HClH2SO4Cu(OH)2BaSO4‎ 7‎ ‎【解析】根据A、B、C可从硫酸、盐酸和氯化铜三种溶液中选择,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判断A、B、C的组成.由我们学过的知识和题目的信息可知:蓝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铜,因此A是氯化铜;加入B沉淀溶解可知,B是盐酸;因为原溶液中有钡离子,硫酸钡是白色沉淀,因此C是硫酸.故答案为:A:CuCl2 B:HCl   C:H2SO4     Cu(OH)2   BaSO4‎ 点睛: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18. 铝粉、铜粉 。Cu+2AgNO3=Cu(NO3)2+2Ag 。硝酸铜、硝酸铝 。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 ,‎ ‎【解析】‎ ‎【详解】‎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 长颈漏斗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盐Zn+H2SO4ZnSO4+H2↑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Dcd ‎【解析】(1) 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 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解答;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3) 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4) ①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溶解性分析解答;②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酚酞试液变不变色,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铜反应解答。(1)由图示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要做适当的改进,其做法是: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高锰酸钾是由金属和酸根组成的,属于盐。(3)‎ 7‎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纯净的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常选用发生装置B或F,F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通过推动和拉动活塞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选用的收集装置一般是D。②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酚酞试液变不变色,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铜反应,不可取的实验方法是cd。‎ ‎20.猜想: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写化学式也可,下同),‎ 表格:猜想Ⅰ 无变化 增加 分析:(1)水 氢 二氧化碳 碳 ‎ (2)吸水(若“干燥”不得分)‎ 反思:甲烷(乙醇、甲醇等) ‎ ‎【解析】分析:[提出假设]猜想Ⅲ:根据H2、CO两种气体的组合方式回答. [现象与结论]根据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及浓硫酸的吸水性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性质回答. [分析讨论](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性质,以及水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回答. (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判断. [反思]根据燃烧产物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则原气体中必然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回答.‎ 解答:解:[提出假设]猜想Ⅲ:根据H2、CO两种气体的组合方式,共有三种可能:①只有氢气;②只有一氧化碳;③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现象与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则猜想Ⅰ正确;猜想Ⅱ成立,会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如猜想Ⅲ成立,则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 [分析讨论](1)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水中的氧元素可来自氧气,但氢元素定来自气体;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必然来自气体. (2)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从而进一步判断气体的成分. ‎ 7‎ ‎[反思]燃烧产物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燃物中必然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如甲烷、乙醇、甲醇等. 故答案为: 猜想: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写化学式也可,下同). 表格: ‎ 现象 结论 ‎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 猜想Ⅰ成立 ‎②.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Ⅱ成立 ‎③.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Ⅲ成立 分析:(1)水;氢;二氧化碳;碳;(2)吸水(若“干燥”不得分) 反思:甲烷(乙醇、甲醇等).‎ ‎21.(1)365;(2)10%‎ ‎【解析】(1)根据图像得,当溶液为中性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365g。‎ ‎(2)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 K2CO3 + 2HCl=2KCl + CO2 ↑ + H2O ‎138 73 ‎ ‎69g x x=36.5g 实验所用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10%。‎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