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 )
A.AgNO3 B.H2SO4 C.HNO3D.H3PO4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钢铁表面镀铬等方法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C.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炉具进风口
3.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 B.测定某溶液的pH C.干燥二氧化碳 D.滴加液体
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氯化钙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5.下列离子中能在Na+、H+、SO42-、Cl-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g+ B.CO32- C.Cu2+ D.OH-
6.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7
A.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⑤ D.③④⑤
7.下列几种溶液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石灰水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变化事实不符的是()
A.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2NaOH+CO2=Na2CO3+H2O
B.服用含Al(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 3+3HCl=AlCl3+3H2O
C.石灰浆抹墙后,久之变硬:Ca(OH) 2+CO2=CaCO3↓+H2O
D.用硫酸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锈:Fe2O3+H2SO4=FeSO4+H2O
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加热 KClO3 和 MnO2的混合物制取 O2
D.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10.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或碱中的一种。(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7
11.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的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气体所含分子个数之比。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CO,HCl,将其依次通过K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设各步反应均充分),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可推断该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N2和CO,肯定无HCl B.一定有N2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CO,HCl和N2 D.一定有CO,可能有HCl和N2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二、填空题
13.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棕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I是红褐色固体。请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G是__________,I是,H是。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物质F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14.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盐酸、氢氧化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四种溶液中的某一种.各取少量,将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A、B混合,有气泡产生;A、C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他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四种溶液中的溶质(写化学式):A、B、C、D.A、C混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1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_;②3个水分子______;③硫离子______;④镁______;
⑤氧化铜_______;⑥硫酸______;⑦氢氧化亚铁______;
7
(2)按要求用(1)中的物质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酸和金属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和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隔夜莱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莱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莱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2.0948
3.2300
7.2397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0C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莱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莱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原因是。
三、实验题
17.为了探究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见下图)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了气泡。
7
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碳粉、银粉等。
黑色粉末是,无色溶液是。(写一种假设)
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试剂瓶中的无色溶液,再收集一试管气体,检验气体(写出操作方法)。。此气体是,原假设。
18.今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我们在抗旱救灾的同时,更应倡导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下列选项中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水的蒸馏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2)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从中可以看出我市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淘米水洗碗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使用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淋、排水的用水量为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
(3)实验室中有一杯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设计软化硬水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下表。
可供选用的药品有:Ca(OH)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肥皂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硬水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Ca(OH)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产生
MgCl2+ Ca(OH)2== Mg(OH)2 +CaCl2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7
②再向上述试管中滴加______,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过滤
滤出沉淀
得到澄清滤液
④用两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上述滤液和原硬水样品,分别滴加____,振荡
盛有滤液的试管中________
证明硬水已软化
四、推断题
19.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与E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E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D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F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物质E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为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某小组同学将鸡蛋壳清洗干净,晾干,取15 g鸡蛋壳研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94.4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7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7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酸是又氢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而AgNO3是由金属银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是盐,所以选A。
考点:对酸的判断。
2.D
【解析】A. 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做干燥剂,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正确;B. 钢铁表面镀铬可以隔绝氧气、水,能防止钢铁生锈,正确;C. 汽油对油污有溶解作用,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都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正确;D. 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说明氧气不足,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可调大炉具进风口,以提供充足的氧气,错误。故选D。
3.D
【解析】A.不可直接取用药品,故A错误;B.测定某溶液的pH,应用玻璃棒蘸取滴加在PH试纸上,故B错误;C. 干燥二氧化碳,应从右进左出,故C错误;D. 滴加液体,滴管悬空竖直,故D正确。
点睛∶滴管应悬空竖直。
4.D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能反应,所以能用作干燥剂;氯化钙能吸水潮解,能用作干燥剂,故A说法正确;B.不锈钢、焊锡、生铁都属于合金.故B说法正确;C.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故C说法正确.D.纯碱属于盐,故D说法错误.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5.C
【解析】A、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碳酸根离子是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铜离子和4种离子都不反应,故可大量共存,正确;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
7
【点睛】
几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水时不能大量共存。
6.A
【解析】
【详解】
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③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是化合物;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故②③⑤类推结论错误。故选A。
7.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该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而使溶液质量减小,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溶液质量增加而变稀,故C正确;
D、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放置造成溶液质量及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8.D
【解析】A、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是由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故可知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故A正确,B、服用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胃酸主要是盐酸,故可知化学方程式Al(OH) 3+3HCl=AlCl3+3H2O,故B正确,C、石灰浆的成分为Ca(OH) 2,在空气中易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 2+CO2=CaCO3↓+H2O ,故C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可写出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
7
故D不正确.
点睛:熟记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规律,在初中化学只有铁锈反应后生成物中的铁为+3价,读作铁。单质铁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为+2价,读作亚铁.
9.A
【解析】A、向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时,开始时的pH 小于7,错误;
B、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正确;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D、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时,一开始就有氢气生成,当铁粉反应完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正确。故选A。
10.C
【解析】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甲能够转化为戊,因此甲可以是氧化铜,戊是二氧化碳;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且氧化铜能够和乙反应,因此乙是酸,丁为碳酸钙,丙是碱-氢氧化钙,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A、乙是酸,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正确;B、丙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C、氧化铜可以和碳、一氧化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不一定通过置换反应实现,错误;D、氧化铜不能一步反应产生碳酸钙,正确。故选C。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CO,HCl,将其依次通过K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少,说明通过的气体总含有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第一步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或混合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一定含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氮气,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2和CO,可能有HCl,答案选择B
考点:物质成分的推断
12.A
【解析】
试题分析: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因为铁会和氯化铜发生反应,变为氯化亚铁和铜,从而将杂质除掉。故选A.
考点:除杂
7
13.(1) Fe2(SO4)3 Fe(OH)3 BaSO4(2)复分解反应(3)碱
(4)① 3CO + Fe2O32Fe + 3CO2②Fe2O3+ 3H2SO4= Fe2(SO4)3+3H2O
【解析】
试题分析:B是红色粉末,且能与气体A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B是氧化铁,A是气体故是一氧化碳,两者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能够和E反应,则E应该是酸类物质,由于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或硫酸钡,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所以含有的相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H是硫酸钡,I是氢氧化铁,G是硫酸铁,F是氢氧化钡;E是硫酸。
考点:物质的推断。
14.Na2CO3;HCl;Ca(OH)2;KOH;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试题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不能和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
解: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不能和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A、B混合,有气泡产生;A、C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A是碳酸钠,B是稀盐酸,C是氢氧化钙,因此D是氢氧化钾;
碳酸钠、氯化氢、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分别是Na2CO3、HCl、Ca(OH)2、KOH;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填:Na2CO3;HCl;Ca(OH)2;KOH;Na2CO3+Ca(OH)2═CaCO3↓+2NaOH.
15.(1)2N3H2OS2-MgCuOH2SO4Fe(OH)2
(2)①H2SO4+Mg====MgSO4+H2↑
②H2SO4+CuO====CuSO4+H2O,③H2SO4+Fe(OH)2====FeSO4+2H2O
【解析】
试题分析:要学会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学会正确的表示分子和原子的个数,正确的表示离子和化合价的不同,学会正确根据规定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条件的标注和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7
考点: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6.(1)+3
(2)菜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3)隔绝空气,低温
(4)不会,在高温情况下硝酸盐还原菌所产还原酶的活性丧失,不会还原硝酸盐。
【解析】
分析:(1)根据在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解答本题.
(2)根据表中的数据,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确定保存的条件.
(4)根据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被杀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NO2-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NO2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x+(-2)×2=-1,则x=+3.
(2)根据表中的数据、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分析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
(3)由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应低温和密封保存.
(4)根据题意,烧熟后的莱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但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故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增加.
故答案为:(1)+3;(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3)低温和密封;(4)不会;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二氧化锰(或铁粉),过氧化氢溶液(或稀硫酸)。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或将燃着的木条接近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氧气(或氢气)成立
【解析】由查阅资料部分可以知道:二氧化锰可以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所以,假设黑色粉末是MnO2,无色溶液是 H2O2;
(4)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检验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
7
星的木条复燃;
(5)通过此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此气体是O2,原假设成立.
18.(1)水分子C (2)ABC(3)Na2CO3溶液 CaCl2+ Na2CO3==2NaCl+ CaCO3
等量的肥皂水产生较多的泡沫
【解析】
(1)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从节约用水的方法考虑,使用节水龙头,用淘米水洗碗,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都是节水的好措施,故选ABC;
(3)②第一步反应用氢氧化钙除去了氯化镁杂质,第二步就是除氯化钙杂质,除氯化钙实质就是除钙离子,可用碳酸钠溶液除去,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④证明硬水软化的方法就是用肥皂水检验,看是否能产生大量的泡沫.
答案:(1)水分子,C
(2)ABC.
(3)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
②
碳酸钠溶液
CaCl2+Na2CO3═2NaCl+CaCO3↓
③
④
等量的肥皂水
产生的泡沫较多
19.CO灭火、制作碳酸饮料、光合作用原料等2H2O2 2H2O+O2↑化合反应
【解析】D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氢氧化钙,其中B与E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E 与D能发生化学反应,故E为二氧化碳,B为水;E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故F为一氧化碳,B和C能相互转化,A~F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故C为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能转化为水和氧气,故A为过氧化氢,经代入验证,推断正确。故(1)物质F的化学式是CO;(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制作碳酸饮料、光合作用原料等;(3)
7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2 2H2O+O2↑;(4)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
20.4.466.7%11.1%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图像结合的计算,理解图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图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4.4g-54g=4.4g。
(2)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4.4g
= x=10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6.7%
(3)设:生成4.4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11 44
y 4.4g
y=11.1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1.1%
点睛: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有加入物质的质量减去生成的气体、沉淀以及不溶于水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的质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