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除杂质所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B.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
C.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CaCO3
2.如表是生活中常见4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 )
名称
主要成分
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
苏打水(弱碱性)
碳酸氢钠、水
盐汽水
氯化钠、水
柠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
A.雪碧是一种混合物
B.4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值最小
C.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
D.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铜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的白烟
C.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小明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盐酸、③液氧、④氧化钙、⑤氢氧化钾、⑥纯碱、⑦红磷、⑧黄铜。其中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③⑦⑧ B.氧化物①④ C.碱⑤⑥ D.混合物只有②
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稀HCl、KOH B.CuSO4、KNO3、BaCl2
C.FeCl3、NaOH、HNO3 D.NH3·H2O、Na2CO3、KCl
7
7.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固体烧碱干燥的是()
A.CO2 B.NH3 C.H2 D.HCl
8.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9.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
A
B
C
D
混合物
CO2(CO)
CaCO3(CaCl2)
N2(O2)
Na2SO4 (Na2CO3)
试剂和方法
点燃
加水、过滤、
洗涤、干燥
灼热的氧化铜
加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10.在某些食品包装袋中常有干燥剂,保证食品干燥,不易坏,这种干燥剂可能是( )
A.生石灰 B.浓硫酸 C.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CO2验满
B.溶液pH测定
C.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
D.稀释浓硫酸
12.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Cl、Na2SO4、H2SO4 B.FeCl3、KNO3、NaOH
C.CaCl2、NaCl、K2CO3 D.H2SO4、NH4Cl、Na2CO3
13.下列关于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7
A.盐酸能与不溶于水的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B.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就是盐酸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地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B.等质量的铁和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D.等质量的氧化镁和碳酸镁固体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Zn和Fe反应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二、填空题
16.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3)如图为Mn和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实际与Mn反应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由反应可知金属的活泼性:Mn________Cu(填“>”或“<”);
④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或根是__________(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锰元素 B.铜元素 C.硫酸根
17.图14中字母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_______用途
_____________。
(3)写出C、G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7
18.(2012•湖州)如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U型管连接.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
(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究 .
A.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B.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
(2)进一步思考、迁移:有 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19.浴室喷头长时间使用会有白色固体附着,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某小组探究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
【提出猜想】从组成物质元素的角度分析: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填化学式)。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2 。
【方案设计】请你设计实验,帮助该组同学确定难溶物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难溶物于试管中,,然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若且木条火焰熄灭,则证明猜想正确
【继续探究】该组同学设计如右图实验,继续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结论: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CO2;一定没有O2和H2。
7
【实验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中存在的实验
不足是。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认为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0.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
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 ;
③ ,如浓硫酸.
四、推断题
21.现有几种常见物质:其中D可作干燥剂,F为蓝色沉淀,M为黑色粉末,N为白色沉淀,X是实验室通常用来制取气体B的酸,Z是与X不同的酸。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
7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N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反应④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反应。
22.在如图所示的转盘中,A~F分别代表Na2CO3、NaNO3、NaOH、HNO3、Na2SO4、NaCl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已知:B的俗名为纯碱,A和E可发生中和反应,A、B、C、D、E都能转化成F,A、B、C、D能依次转化。请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让指针逆时针从当前位置开始转动,若所指物质能转化为下一物质,指针可继续转动,否则停止。则使指针停止转动的物质D为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让指针顺时针从当前位置开始转动,若所指物质不能转化为下一物质,指针可继续转动,否则停止。则指针将停止在_________(填字母编号)物质上。
(4)写出下列指定的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成F的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转化成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3.为测定菱铁矿石中碳酸亚铁FeCO3的含量(假设其中杂质的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7
(1)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 g 14.6%的稀盐酸加入水的质量是 _________;
(2)写出菱铁矿石中加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出该菱铁矿石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_____;
(4)该菱铁矿石中碳酸亚铁的含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5)最终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则过滤后需蒸发水的质量是 ______________。
24.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2溶液呈中性)。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20g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
7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根据金属活动性,铁能和盐酸反应,铜不能,故可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故A正确;B、用浓硫酸不能吸收O2中的CO2气体,因为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故B错误;C、用适量稀硫酸能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但会带入新是杂质硫酸钠,故C错误;D、用稀盐酸能除去Fe2O3中的CaCO3,但是氧化铁也能和稀盐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A。
2.B
【解析】
试题分析:A、雪碧中含有水、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B、苏打水成弱碱性,其pH>7,是最大,故错误;C、高温工作人员由于大量出汗,体内无机盐流失,可补充盐汽水调节人体内无机盐的平衡,故正确;D、柠檬汁含有维生素,喝适量的柠檬水可补充维生素,故正确。故选B。
考点:化学与生活;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别;pH值的概念
3.C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的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4.B
【解析】
试题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红磷属单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水、氧化钙属氧化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氢氧化钾属碱;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故盐酸和黄铜属混合物。故选B。
考点:物质的分类
5.D
9
【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是不会被点燃的,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氯化氢都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这样就出去了杂质,也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故B错误,
C、在加热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受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虽然将氯酸钾除了,但是又引入了二氧化锰,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剩下氯化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除杂质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6.D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物质共存,就是相互结合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A、稀HCl、KOH会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CuSO4和BaCl2会相互反应形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FeCl3和NaOH会相互反应形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NH3·H2O、Na2CO3、KCl相互间不能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故选D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7.C
【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显酸性,可以和烧碱发生反应,不能用烧碱干燥,错误;
B、氨气可以与硫酸反应,故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C、氢气是中性气体,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烧碱干燥,正确;
D、氯化氢气体可以与固体烧碱反应,故不能用固体烧碱干燥,错误。故选C。
【点睛】
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都有可以做干燥剂,在干燥的时候,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反应。
8.B
【解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故选B。
点睛:掌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9.B
【解析】
9
【详解】
A、如果CO的浓度很低,是不容易点燃的,选项错误;
B、CaCO3不溶于水,CaCl2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就是碳酸钙固体,选项正确;
C、氧气与灼热的氧化铜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除去氧气,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选项错误,故选B。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是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均不能做食品干燥剂;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采用的食品干燥剂。故选A。
考点:干燥剂
11.C
【解析】A、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故A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把试纸直接浸入溶液内,会把溶液污染,故B错误
C、过滤操作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D错误。
点睛: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12.A
【解析】【解答】解:A、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B、FeCl3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aCl2和K2C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H2SO4和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A。
点睛:
9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3.C
【解析】A、盐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
B、氯化氢气体遇到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说法不正确;
D、酸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浓硫酸稀释方法是解答本题关健.
14.D
【解析】
试题分析: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二者接触立刻会产生沉淀;等质量的铁和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二者产生氢气的质量不会相同;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反应完后PH值不会变为小于7.故选D.
考点:物质的变化过程
15.C
【解析】
试题分析: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Zn和Fe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同,错误;B、产生氧气质量相同,错误;C、稀硫酸的pH小于7,逐滴加入氢氧化钠后,酸性逐渐减弱,当加入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正确;D、沉淀质量应从0逐渐增加,当硫酸铜完全耗尽时,沉淀质量不变,错误。故选C
考点:金属化学性质,溶液酸碱度,碱和盐的化学性质。
16.2得到Al3+Cu2+Mn>C
【解析】
试题分析:
(1)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由于第二层排布了电子,则第一层已排满了,则x=2,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得到电子。
(2)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离子符号为:Al3+。
9
(3)①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实际与Mn反应的粒子是:Cu2+;
②由于M变成了Mn2+,所以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Mn;
③由反应可知,Mn能将Cu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的活泼性:Mn>Cu;
④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改变的是硫酸根。
故答为:(1)2,易得;(2)Al3+;(3)①Cu2+;②Mn;③>;④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7.置换反应
金刚石 装饰品(或其他合理答案)
Fe2O3 CO
Fe+CuCl2==FeCl2+Cu
【解析】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反应②单质E和D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I和紫红色单质H,所以H为铜,I为可溶性亚铁盐,E为铁,D为可溶性铜盐,黑色固体B和盐酸反应生成D,所以D为氯化铜,I为氯化亚铁;反应①红棕色固体C与单质A反应生成铁和F,F与A高温下反应生成G,所以固体C为氧化铁,A为碳,F为二氧化碳,G为一氧化碳,带入框图验证即可.
解:反应②单质E和D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I和紫红色单质H,所以H为铜,I为可溶性亚铁盐,E为铁,D为可溶性铜盐,黑色固体B和盐酸反应生成D,所以D为氯化铜,I为氯化亚铁;反应①红棕色固体C与单质A反应生成铁和F,F与A高温下反应生成G,所以固体C为氧化铁,A为碳,F为二氧化碳,G为一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反应①为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2)A为碳,与碳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为金刚石,它可以用作装饰品等;
(3)由推断可知,C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G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4)反应②为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故答案为:(1)置换反应;
(2)金刚石,装饰品(或其他合理答案);
(3)Fe2O3;CO;
(4)Fe+CuCl2═FeCl2+Cu.
9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18.(1)A、C;(2)气压(或气体体积);
【解析】依据题干中关于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可知,该装置适合验证两瓶中反应发生后出现气压差,从而导致U型管液面出现高度差的反应,据此对问题进行解析探讨即可;(1)A、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将等量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过一会儿后盛有二氧化碳的瓶中气压会小于成有氧气的瓶中气压,因此用U型管连接.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B、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比较,采用该装置时不会导致两瓶出现气压差,因此不能采用该装置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不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所以两瓶中会出现气压差,因此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2)结合解析以及对(1)的解答可知该装置能够验证有气压变化的对比实验。
19.猜想1.CaCO3 【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加入稀盐酸 实验现象和结论:有气泡产生
【继续探究】操作1.除去(或吸收)CO2
【实验交流】交流1.点燃气体前没有先验纯
交流2.不同意此观点。(1分)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得会更旺。(1分)(答案合理均给分)
【解析】猜想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
【方案设计】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检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有气泡冒出,并且木条熄灭;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加入稀盐酸;实验现象和结论:有气泡产生
【继续探究】操作1.该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继续探究气体的成分,C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除去(或吸收)CO2
【实验交流】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中存在的实验不足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气体前没有先验纯;故答案为:点燃气体前没有先验纯
交流2.我认为对氧气已经进行验证了,因此不同意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得会更旺;故答案为:不同意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得会更旺.
20.(1)Ca(OH)2+CO2═CaCO3↓+H2O;(2)稀盐酸(或HCl)
9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3)②浓盐酸(或酒精或氨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③药品具有吸水性
【解析】
试题分析:(1)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钙变质成碳酸钙,根据结论部分变质,可知其中既含有氢氧化钙又含有碳酸钙.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是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稀盐酸(或HCl)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填:②浓盐酸(或酒精或氨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③药品具有吸水性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特性可以顺利解决此种题型.
21. BaSO4HClCaCO3CaO + CO2↑CO+CuOCu+ CO2Ca(OH)2+CuSO4=Cu(OH)2↓+CaSO4分解复分解
【解析】(1)常见干燥剂有: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由“D可作干燥剂”且是高温下分解生成,可以判断D为CaO,则①为:CaCO3 CaO+CO2↑,那么A为CaCO3,B为CO2,那么②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所以X是盐酸;(2)由图示D+H2O→E为:CaO+H2O=可知,E为Ca(OH)2;B+YC应为:CO2+C2CO↑,故C为CO;(3)由M为黑色粉末可知,M为CuO,故③应为:CO+CuO Cu+CO2,则H是Cu;Z是与X不同的酸,则M+酸Z=G应为:CuO+H2SO4=CuSO4+H2O,那么G为CuSO4;则④应为:Ba(OH)2+CuSO4═Cu(OH)2↓+BaSO4↓,属于复分解反应;F为蓝色沉淀,N为白色沉淀,则F为Cu(OH)2,N为BaSO4。
点睛:要想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用途,即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
反应条件。如;反应条件高温的初中就两类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被还原。蓝
色的溶液一定是含铜离子等。
22. NaNO3氯化钠BNaOH+HNO3=NaNO3+H2OBaCl2+Na2SO4=BaSO4↓+2NaCl
【解析】B的俗名为纯碱,则B为碳酸钠。A和E可发生中和反应,A能转化为B,则A
9
为氢氧化钠,E为硝酸。又B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D,A、B、C、D、E都能转化成F,故C为硫酸钠,D为氯化钠,F为硝酸钠。(1)由分析知F为硝酸钠,故F的化学式为NaNO3;(2)由分析可知,使指针停止转动的物质D为氯化钠;(3)让指针顺时针从当前位置开始转动。E为硝酸,D为氯化钠,E不能转化为D;C为硫酸钠,氯化钠不能转化为硫酸钠;B为碳酸钠,硫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A为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钠,故选B;(4)①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NO3=NaNO3+H2O;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点睛: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结合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猜想推断,最后将推导的各物质进行验证,只要合理即可。
23.60gFeCO3+2HCl=FeCl2+H2O+CO2↑11644=x4.4g58%11g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操作过程是铁矿石加入100g14.6%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15.6g,过滤,在滤液中加入6g的铁粉,过滤,得滤渣0.4g,滤液蒸发后得到25%的溶液。
【详解】
(1)设:配制100g14.6%的稀盐酸加入水的质量是为a,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14.6%=(100g-a)×36.5% ,a=60g;
(2)碳酸亚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CO3+2HCl=FeCl2+H2O+CO2↑;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
设:菱铁矿石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为x。
该菱铁矿石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11644=x4.4g解得 x=11.6g
(4)该菱铁矿石中碳酸亚铁的含量=11.6g20g×100%=58%;
(5)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
9
根据化学方程式FeCO3+2HCl=FeCl2+H2O+CO2↑和Fe+2HCl=FeCl2+H2↑,可知加入的盐酸与生成的氯化亚铁的质量关系如下:
73127=100g×14.6%y x=25.4g
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24.5g25%=101.6g;
加入铁粉后,过滤产生滤渣0.4g,所以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6g-0.4g=5.6g;
设:5.6g的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z。
562=5.6gz z=0.2g
通过计算可知,碳酸亚铁中含有杂质质量=20g-11.6g=8.4g,所以蒸发水的质量=115.6g+6g-8.4g-0.4g-0.2g -101.6g=11g。
24. 4.66;2.92g。
【解析】
【分析】
根据左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以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而根据和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的质量求出盐酸的质量。
【详解】
解:由图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4.66g。
设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Ba(OH)2+H2SO4=BaSO4↓+2H2O
171 233
20g×x 4.66g
9
17120g×x=2334.66g
x=17.1%
设20g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y
Ba(OH)2+2HCl=BaCl2+2H2O
171 73
17.1%×40g y
17117.1%×40g=73y
y=2.92g
答:计算20g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多少2.92g。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