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试卷(共30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试卷(共30套)》 共有 3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十一单元(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并且胶管口向下放置 C.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瓶盖完全揭开 D.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温灭菌 2.下列有关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C.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碱性条件的重铬酸钾来检验 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它是用来研究细胞膜组成的理想材料 3.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应先去除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 30%的盐酸消毒 C.A 过程是酒精发酵,A 过程结束后,只需要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就能产生果醋 D.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时间、菌种等 4.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C.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5.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B.决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卤汤 C.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的物质 D.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 12%左右,酒的含量过高,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含量过低, 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 6.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必须要选用新鲜的蔬菜,是因为其不含亚硝酸盐 B.泡菜腌制的整个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 C.通过与标准显色液比较玫瑰红色的深浅,可以大致估算亚硝酸盐的含量 D.我国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 25 mg/kg 7.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会缩短泡菜腌制时间 B.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腌制泡菜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 D.可通过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8.下列关于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的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9.消费者买肉时都喜欢粉嫩的鲜肉,色泽好,口感也不错。这要归功于“嫩肉粉”等肉制品 添加剂。不法商贩销售的“嫩肉粉”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小,可以放心食用 B.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0.3~0.5g 时,会中毒 C.当摄入总量达到 3g 时,会引起死亡 D.亚硝酸盐能够把红细胞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 10.花粉植株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培育四季柑桔(2N=18)花粉 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2 取花蕾并消毒 取花粉粒,接种到培养基 A 愈伤组织接到培养基 B 丛芽转接到培养基 C 转接到培养基 D 花粉植株 A.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B.过程③是细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四种培养基均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有差异 D.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可观察到 18 条染色体 11.在月季花药培养中:“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的主要区别 是( ) A.生芽培养基不含 IAA B.脱分化培养基不含 KT(细胞分裂素的一种) C.生根培养基不含 IAA D.生芽培养基不含 6-BA(细胞分裂素的一种) 12.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 的过程.据图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过程,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B.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C.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从中获取处于单核期的花粉,更容易获得花粉植株 D.图中“X”是指胚状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后形成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13.某物质能够在室温下彻底分解果胶,降低果汁黏度,裂解细胞壁,提高果汁的产出量。 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由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而来的 B.该物质在低温条件下会失活,恢复常温后依然处于失活状态 C.该物质可以分解纤维素 D.该物质可以被蛋白酶分解 1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 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C.该实验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果汁量,PH、过滤时间等为无关变量 D.应在 55~6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15.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固定化酶 B.温度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C.与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 P 对河流的污染 D.加酶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强洗涤效果 16.某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 3 等份,进行 3 组实验。 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 1 种或 2 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 2 种污渍, 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 B.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C.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D.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适宜洗涤毛织品、蚕丝织品 17.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时可采用固定化酶 C.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D.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18.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作为消化酶使用,蛋白酶制剂以口服的方式给药 B.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D.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19.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3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糖尿病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 Cacl2 杂菌 20.下列关于“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B.DNA 既溶于 2 mol/L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如缺少鸡血,实验材料也可以用猪血代替 D.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21.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洗涤是为了除去细胞膜表面的杂蛋白 B.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用滤纸过滤是为了去除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C.凝胶装填入色谱柱时,可轻轻敲打柱体消除气泡 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22.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B.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D.二者根本无法比较 23.新鲜的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和水分,压榨之前,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 用石灰水浸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灰水能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 B.石灰水是强碱,浸泡主要是为了中和柑橘皮中的酸性物质 C.浸泡后的柑橘皮要用流水漂洗,避免与皮肤接触 D.橘皮在石灰水中的浸泡时间应在 10 h 以上 24.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 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 有机溶剂 25.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丙酮虽然都是有机溶剂,但因其可与水混溶,所以不能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 B.在高温下延长蒸馏时间,有利于充分提取玫瑰精油 C.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可用最小号的滴管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 D.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中,用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50 分) 26.(10 分)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多种食品或药品,为人类造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酿制葡萄酒的时候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传统酿制果酒时,不需要对水 果原料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利用葡萄果肉榨出葡萄汁中含有抗氧化剂例如黄酮,黄酮具有抗癌防衰老性能,有益于身 体健康。但未经处理的果汁中因含有葡萄上的酵母菌会自然发酵,要保存葡萄汁,且不破坏其营养 成分,需要使用___________法处理。 (3)酵母细胞带有负电荷,在 pH3~5 的条件下能够吸附在多空陶瓷、多空塑料等载体的表面, 制成___________细胞,用于酒精和啤酒等的发酵,这种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杏果果酒中黄酮达 20%,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如果从杏果肉中直接提取黄酮常采用 ___________法,提取过程中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7.(10 分)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首先对 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 种食用菌菌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牛 肉膏 蛋 白胨 N aCl 琼 脂 蒸馏水 5 .0 g 1 0.0 g 5 .0 g 2 0.0 g 定容至 1 000 mL 其中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 养基时,溶化后灭菌前还应注意____________。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加棉塞后若干个试管一捆,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放 入___________中灭菌,先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并将其中原有____________彻底排出后将锅密闭。灭菌 压力 100kPa,温度__________,时间 15~30min。灭菌完毕后如果棉塞上沾有培养基,此试管应 ________。4 (3)如图为倒平板操作过程,操作时要待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在酒精 灯火焰附近进行。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 分)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 种无酶洗衣粉分成 3 等份,进行 3 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 1 种或 2 种酶,丙组不加酶, 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 2 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 问题.(提示:血渍富含蛋白质污渍) 温度/℃ 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 7 6 6 8 8 5 2 5 1 8 3 3 6 3 4 7 7 1 1 1 2 6 8 9 1 1 6 7 清除油渍时间 /min 9 3 7 8 9 5 8 7 6 3 9 1 8 2 4 6 8 5 7 5 2 7 7 7 6 9 8 6 8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 (3)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 (4)如果甲、乙和丙 3 组均在水温为 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 3 组洗涤效果之间 的差异并说明理由.是否有差异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________________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 29.(2 分)回答下列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有关的问题: (1)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时,需要使用_______酶,它能持续稳定地将葡萄糖转 化为果糖。 (2)固定化细胞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填“包埋法”或“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需要将休眠状态的干酵母加入________,用玻璃棒搅拌,使酵 母细胞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一定的时间,使其________,此时酵母菌的细胞体积会变大。 (4)固定化酵母细胞使用海藻酸钠作载体时,溶化后的海藻酸钠溶液需要经__________,才 可加入酵母细胞混合均匀。在制作凝胶珠时应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__________ 溶液中,并观察液滴在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 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菌细胞数目会偏____________。 30.(10 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工业上常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胡萝卜素, 但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 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 TTC 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 丝并处理→萃取→鉴定 (1)β-胡萝卜素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的原因:______,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具 有____特性。 (2)将菌液涂布到含 TTC 的培养基上,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 ________。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_____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 (4)如图为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 从图中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为 β-胡萝卜素。出现样品 2 的结果,可能原因是在操作过 程中_____ (A.萃取温度高,时间长 B.干燥温度高,时间长 C.未经浓缩蒸馏 D.点样太快,未挥发 干)5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 第十一单元(A)答案 1.【答案】D 【解析】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A 正确;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 管与瓶身连接,并且胶管口向下放置,可防止空气的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B 正确;每次排气时, 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瓶盖完全揭开,防止发酵液污染,C 正确;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菌种 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故不能高温灭菌,D 错误。 2.【答案】A 【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A 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稀释液,然后让稀释 液慢慢渗进,B 错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条件的重铬酸钾来检验,C 错误;酵 母菌为真核生物,除细胞膜外,还含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不利于提取纯净的细胞膜,研究细胞膜组 成的材料一般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具膜细胞器,D 错误。 3.【答案】D 【解析】制作果酒时,应先清水冲洗掉污物,再去除枝梗,A 错误;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 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 70%的盐酸消毒,B 错误;A 过程是酒精发酵,酒精发酵结束后,除了需要提 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外,还需通入氧气和加入醋酸菌,才能产生果醋,C 错误;由流程图可知,导致 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时间、菌种等,D 正确。 4.【答案】D 【解析】加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A 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 错误;加料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 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 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因为容易受到污 染,D 正确。 5.【答案】D 【解析】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A 正确;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B 正确;腐乳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些酶能 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而且易于消化的物质,C 正确;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 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错误。 6.【答案】C 【解析】制作泡菜必须要选用新鲜的蔬菜,是因为其亚硝酸盐的含量低,A 错误;泡菜腌制 的整个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B 错误;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需要与标准显 色液比较玫瑰红色的深浅来估算,C 正确;我国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 20mg/kg,D 错误。 7.【答案】B 【解析】陈泡菜汁含有乳酸菌。泡菜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可增加乳酸菌数量,缩短泡菜腌 制时间,A 正确;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他菌种的生存,有利于乳酸菌菌种优势的保持,B 错误; 腌制泡菜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确保装置密封,保证坛内 的厌氧环境,C 正确;可通过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D 正确。 8.【答案】B 【解析】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A 正确;由亚硝酸盐检测原理可知,显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 质发生改变,B 错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C 正确;测定亚硝酸盐含 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 含量,D 正确。 9.【答案】A 【解析】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但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0.3~0.5g 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 3g 时,会引起死亡,故不能大量摄入亚硝酸盐,A 错误; BC 正确;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红细胞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 性中毒症状,D 正确。 10.【答案】D 【解析】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A 正确。 过程③表示的是细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正确。四种培养基均属于固体培 养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有差异,C 正确。四季柑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18,它的花 粉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9,因而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处于分裂 中期时染色体数为 9,D 错误。 11.【答案】A 【解析】在月季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需加入植物激素(IAA 和 6-BA)以控制细胞的脱分化 与再分化,所以脱分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生芽培养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 用量及比例不同。生芽培养基不含生长素,但含有细胞分裂素;脱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均含有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中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A 正确。6 12.【答案】D 【解析】图中经过①过程将以高度分化的花粉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A 正确;由花粉离体培 养得到的是植株是单倍体植株,这也说明成熟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B 正确;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 蕾,从中获取处于单核期的花粉,更容易获得花粉植株,C 正确;图中“X”是指胚状体,经过染色 体加倍后形成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与亲本不相同,D 错误。 13.【答案】D 【解析】果胶酶的本质为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A 错误;在低温条件下活性会降低,不会 失活,B 错误;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C 错误;该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 可能会被降解,D 正确。 1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故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 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A 正确;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 果汁时间均应相同,B 正确;该实验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果汁量,PH、处理过滤时间等为无关 变量,C 正确;实验中的温度梯度跨度较大,要想确定最适温度,需要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应该在 45~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D 错误。 15.【答案】A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不能反复使用,一般会随着洗衣水流走,A 错误;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不同温度必将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B 正确;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相对 较多,含磷的污水排放到水体中,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污染水体,而加酶洗衣粉不仅可以有效 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 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纤维素 酶的作用主要是使纤维素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得渗入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接触, 最终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D 正确。 16.【答案】A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和水温,A 错误;甲、乙组洗涤效 果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 正确;甲组去除血渍所学的时间相 对较短,说明甲组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去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相对较短说明乙组加了蛋白酶和脂 肪酶,C 正确;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适宜洗涤含蛋白质的毛织品、蚕丝织品,D 正确。 17.【答案】B 【解析】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 错误;反应物是大分子 时可以采用固定化酶,B 正确;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 优点是酶被固定在一定装置内可重复利用,不足是无法同时解决一系列酶促反应,C、D 错误。 18.【答案】D 【解析】作为消化酶使用,蛋白酶制剂外包一层糖衣,而胃液中没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蛋 白酶制剂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的,可以以口服的方式给药,A 正确;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 种酶,B 正确;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都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C 正确; 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是利用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 氢又与试纸上的苯酚等无色物质反应形成红色物质,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 糖的含量,因此尿糖试纸不能反复使用,D 错误。 19.【答案】C 【解析】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 酶的分子结构,A 正确;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蛋白酶制剂一般在最外面加上糖衣后通过口服 方式给药,B 正确;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C 错误;固定化 酵母细胞在凝胶珠中,用无菌水冲洗可洗去 CaCl2 和表面的杂菌,防止凝胶珠硬度过大和杂菌污染, D 正确。 20.【答案】C 【解析】酵母菌和菜花均含有 DNA,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A 正确;DNA 既溶于 2 mol/L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B 正确;由于猪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而没有 DNA,所以如缺少鸡血,实验材料不能用猪血代替,C 错误;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 冷却后变蓝,D 正确。 21.【答案】C 【解析】红细胞洗涤是为了除去细胞表面的血浆蛋白等杂蛋白,A 错误;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用滤纸过滤是为了去除脂溶性物质,B 错误;凝胶装填入色谱柱时,可轻轻敲打柱体消除气泡,C 正 确;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不会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快,D 错误。 22.【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A 正确。 23.【答案】B 【解析】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使用石灰水浸泡的原理是石灰水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 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A 正确;用石灰水浸泡柑橘皮主要是利用它的强碱性破坏 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而不是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B 错 误;石灰水有强碱性,所以应避免与皮肤接触,C 正确;为提高出油率浸泡时间要达 10 小时以上, D 正确。 24.【答案】B7 【解析】对新鲜的胡萝卜进行烘干时,若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A 错误;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B 正确;在浓 缩干燥前,要进行过滤,滤去不溶物,C 错误;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剂,留 下浓缩的是胡萝卜素,D 错误。 25.【答案】A 【解析】乙醇和丙酮虽然都是有机溶剂,但因其可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于 胡萝卜素的萃取,A 正确;如果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会导致产品的品质比较差,为了提高产 品的品质,就需要严格控制蒸馏温度,适当延长蒸馏时间,B 错误;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 析鉴定时,为保证色素经过纸层析后,色素点清晰,易于鉴别和区分,点样时圆点要尽量细小,所 以应选用最细注射器的针头,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C 错误;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中,用石灰 水浸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D 错误。 26.【答案】(1)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2 分)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 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2 分) (2)巴氏消毒法 (3)固定化 可以连续发酵,节约了成木;排除了产物抑制和消耗,提高细胞成活率(2 分) (4)萃取 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解析】(1)为了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故在酿制出葡萄酒的 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 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故酿制果洒时,不需要对水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2)喝鲜榨葡萄汁 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未经处理的果汁中因含有葡萄上的酵母菌会自然发酵产生酒精,要保存葡萄汁, 且不破坏其营养成分,需要使用巴氏消毒法处理杀死酵母菌等微生物。(3)酵母细胞带有负电荷, 在 pH3~5 的条件下能够吸附在多空陶瓷、多空塑料等载休的表面,制成固定化酵母细胞(吸附法), 用于酒精和啤酒等的发酵,这种生产的优点是可以连续发酵,节约了成本;排除了产物抑制和消耗, 提高细胞成活率。(4)黄酮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杏果肉中的黄酮,萃取过程中振 荡的作用是使原料和溶剂(萃取剂)充分混匀。 27.【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调节 pH (2)高压蒸汽灭菌锅 冷空气 121℃ 废弃 (3)冷却至 50℃左右(2 分) 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2 分) 【解析】(1)制备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所需的原料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水、无机盐 和琼脂等。配方中能够提供氮源的是蛋白胨和牛肉膏,其中牛肉膏还可以提供能源。微生物在生长 过程中对各种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养基时,溶化后灭菌前还应注意调节 pH,以满足不同微生物 生长对 pH 的需求。 (2)培养基灭菌应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故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加棉 塞后若干个试管一捆,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放入高压蒸汽锅中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应 注意,先向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并将其中原有的冷空气彻底排出后再将锅密闭。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压力 100kPa,温度 121℃,时间 15~30min。灭菌完毕后如果棉塞上沾 有培养基,为防止培养基污染,此试管应废弃掉。 (3)倒平板时要待培养基冷却至 50℃左右时,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培 养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8.【答案】洗(1)衣粉有无加酶 不同温度 (2) 专一性 (3)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4)没有差异 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2 分) (5)②④(2 分) 【解析】(1)根据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 1 种或 2 种酶,丙组不加酶,说明本实验的自变 量是洗衣粉有无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 2 种污渍,说明本实验的自变量还有不同 温度。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组为对照组,不含蛋白酶和脂肪酶;甲组只含有蛋白酶;乙组含 有蛋白酶和脂肪酶。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3)根据上述分析可 知,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4)在水温为 80℃ 的条件下,蛋白酶和脂肪酶均会变性失活,所以两者的洗涤效果无明显差异。(5)②毛织品和④蚕 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水解,因此不适宜洗涤用添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清 洗,综上分析,②④符合题意。①③⑤⑥不符合题意。 29.【答案】(1)葡萄糖异构酶 (2)包埋法 酶在细胞内的稳定性高,完整细胞固定化后酶的活性损失少;固定化细胞制 备的成本比固定化酶低(2 分) (3)蒸馏水 活化 (4)冷却至室温 (2 分) CaCL2 少 【解析】(1)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葡萄糖异构酶,它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2)因 为细胞个大,酶分子较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 固定细胞常用包埋法,而固定酶则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优 势在于:免去了破碎细胞提取酶的手续;酶在细胞内的稳定性高,完整细胞固定化后酶的活性损失 少;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比固定化酶低。(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需要将休眠状态的干酵母 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一定的时间,使其活化,即由 休眠状态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4)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小火间断加热,然后将溶化 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均匀,以免使酵母菌失去活性。在制作凝胶珠时8 应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 CaCl 溶液中,CaCl2 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则制得的凝胶珠颜色偏浅,固定的酵母菌数目偏少。 30.【答案】(1)夜盲症、干皮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A,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 的小肠、肝脏等器官中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2 分) 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 并且不与水混溶(2 分) (2)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 红色较深 (3)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为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更多营养和空间 (2 分) (4)Ⅰ BC 【解析】 (1) 夜盲症、干皮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A,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 肠、肝脏等器官中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所以 β-胡萝卜素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根据 胡萝卜素的性质,可萃取、过滤后通过蒸馏浓缩获得胡萝卜素,因此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具 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2)涂布平板前,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使计数数据较为准确。 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 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因此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红色较深,说明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 力较强。(3) 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为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更多营养和空 间,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所以扩大培养时应选用液体培养基。(4)标准样只含有 β-胡萝卜素, 层析后只出现一条色素带,则色素带Ⅰ为 β-胡萝卜素,样品 2 层析后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可能原 因是在操作过程中,干燥温度高,时间长,导致 β-胡萝卜素被破坏;或未经浓缩蒸馏,样品中 β- 胡萝卜素含量较低。萃取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 β-胡萝卜素溶解于萃取液。点样快慢不影响色 素带的含量。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