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试卷(共30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试卷(共30套)》 共有 3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专题 04 蛋白质和核酸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蛋白质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NH2 是__________,—COOH 是__________。氨基酸的差别只 有__________不同。 (4)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反应形成肽链。一条肽链上至少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______ 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其余的氨基(或羧基)在________上。 (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蛋 白 质 的 功 能 有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核酸 (1)核酸的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核酸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2)DNA 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RNA 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布 考纲要求 备考指南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及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功能 核酸的分类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核酸的基本单位及元素组成 核酸的功能 实验: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 的分布 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Ⅱ)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3.实验:观察 DNA、RNA 在细 胞中的分布。 明确蛋白质和核酸多样性的原因。 熟记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及元素 组成。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蛋白质的相 关计算方法。 掌握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 了解不同生物在遗传物质上的区别。 掌握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 验的原理和步骤。2 (3)D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R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4)DNA 的 4 种碱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 的 4 种碱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NA 存在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精讲】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 2.蛋白质的合成及其结构、功能多样性 (1)二肽的形成过程 ①过程 a 名称:脱水缩合;场所:核糖体。 ②物质 b:二肽。多个氨基酸发生 a 过程形成的产物被称为多肽。 ③结构 c: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CO—(或—CO—NH—)。 ④H2O 中 H 原子的来源:H 来自相邻氨基酸的氨基(—NH2)和羧基(—COOH);O 来源于羧基(—COOH)。 ⑤由 n 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上至少有 1 个游离的氨基和 1 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其余 的氨基(或羧基)在 R 基上。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 ― ― ―→脱水缩合 多肽 ― ― ― ― →盘曲、折叠 蛋白质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3 (4)蛋白质的功能与分布 名称 分布 功能 绝大多数酶 细胞内或 细胞外 降低化学反应的 活化能(催化作用) 载体蛋白 细胞膜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 子、氨基酸等 通道蛋白 细胞膜 运输水、K+、Na+等 糖蛋白 细胞膜外表面 保护、润滑、识别等 核孔复合体 核膜 核质之间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 某些激素(如生长激 素、促甲状腺激素、胰 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内环境中 传递信息、调 节生命活动 抗体 内环境中 消灭抗原 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 主要运输氧气和 部分二氧化碳 3.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计算蛋白质中氨基酸、氨基、羧基、肽链、肽键、脱水数 ①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若为环状多肽,肽链数视为零,再进行相关计算。)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若有其他化学键形成, 则需再减去脱掉的原子质量,如每形成一个“—S—S—”键,需脱掉 2 个“H”) ②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③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2)蛋白质中含有 N、O 原子数的计算 ①N 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 基上的 N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N 原子总数4 ②O 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 基上的 O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O 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3)多肽中除去氨基酸的有关计算 ①若除去多肽内部的一个氨基酸,需水解掉两个肽键;若除去多肽一端的一个氨基酸,需水解掉 1 个肽键 即可。 ②每水解 1 个肽键,则需要 1 分子水参与,肽键数减少 1 个,生成物与原多肽相比氧原子增加 1 个,氢原 子增加 2 个,氨基增加 1 个,羧基增加 1 个。    (4)利用“排列组合”解答多肽种类的计算题 多肽的不同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对于氨基酸数目相同的多肽来说,则取决于氨基酸的 种类和排列顺序。可以借助右面的示意图(▭代表要安放的氨基酸的位置),结合数学中“排列组合”的相关 知识,推导出相关的计算规律(以 20 种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化合物为例)。 ①若每种氨基酸数目不限,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 204 种(即 1 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有 20 种,2、3、 4 号也是如此,即 20×20×20×20=204 种)。 ②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20×19×18×17)种[即 1 号位置安放氨基酸的情况 有 20 种,2 号位置安放的氨基酸只能在剩余的 19 种中选择……,即(20×19×18×17)种]。 4.易错点集锦 (1)蛋白质≠多肽 核糖体中形成的仅仅是多肽,多肽只有“被加工”,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方可成为具生物活性的蛋 白质(注:蛋白质、多肽均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2)进行蛋白质分子量计算时,不仅要考虑“链上”肽键形成时脱水,还应顾及“链间”化学键形成时脱 掉的相关原子的原子量 蛋白质形成时,常涉及肽链间不同基团的“连接”。此时会涉及原子数量的改变,计算时务必关注: 如图①,合成时,2 条肽链间又形成了一个“多余”的“—CO—NH—”,而图②所示蛋白质合成时,涉及 3 个“多余”的二硫键,因此,计算相关分子量时,图①中应再减一个“H2O”即 18,图②中应再减 2×3=6。 (3)关于蛋白质的变性5 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叫做变性,但低温不会。 煮熟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链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分解。 典例 1.(2019·邯郸模拟)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由一条重链(α)和两条轻链(β1、β2)经二硫键 交联而成,外形呈十字形。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答案】D 【解析】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多糖彻底水解得到葡萄糖,蛋白质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选项 D 中 —NH2 和—COOH 未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思路点拨  “两看法”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典例 2.(2018·高考仿真模拟试卷)医用酒精消毒原理之一是使细菌蛋白质变性,该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 间结构(基本结构未破坏),进而导致蛋白质脱水变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无需细胞器参与 B.酒精分子进入细菌无需消耗能量 C.酒精破坏了细菌蛋白质中的肽键 D.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B 【解析】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即需要细胞器的参与,A 错误;酒精分子以自由扩散的 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菌,不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酒精只是破坏了细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破坏蛋 白质中的肽键,C 错误;由于蛋白质变性后其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错6 误。 【易混辨析】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水解 ①盐析:是由溶解度的变化引起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②变性:是由于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等因素导致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肽链 变得松散,蛋白质丧失了生物活性,但是肽键一般不断裂。 ③水解:在蛋白酶作用下,肽键断裂,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水解和脱水缩合的过程相反。 5.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苷酸 (3)核苷酸的组成成分:a.磷酸,b.五碳糖,c.含氮碱基。各成分的种类:b 有 2 种,c 有 5 种。 (4)核苷酸的种类{脱氧核苷酸(4种) ― ― →组成 DNA 核糖核苷酸(4种) ― ― →组成 RNA (5)核酸的结构层次 6.核酸的种类 (1)分类: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2)三看 DNA、RNA 的区别 7.DNA 和 RNA 的组成成分比较7 (1)相同成分:含氮碱基 A、G、C 和磷酸。 (2)不同成分Error! 易混辨析  ATP、核苷酸、DNA、RNA 中“A”的辨析 8.核酸的功能与分布 (1) (2) 归纳总结  ①同种生物不同细胞中 DNA 一般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 不完全相同,蛋白质种类 和含量也不完全相同。 ②核酸与蛋白质在不同生物体中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核酸、蛋白质的相 似程度来推断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③RNA 作为遗传物质的前提是生物体内不存在 DNA。当 RNA 作为遗传物质时,由于 RNA 单链结构不稳定,容 易发生突变。生物体内的少数 RNA 具有催化功能。 9.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碱基、遗传物质归纳 生物种类 核酸种类 碱基 种类 核苷酸 种类 遗传 物质 细胞生物 DNA 和 RNA 5 种 8 种 DNA DNA 病毒 DNA 4 种 4 种 DNA 病毒 RNA 病毒 RNA 4 种 4 种 RNA 10.归纳核酸的功能8 11.比较核酸和蛋白质 核 酸 项目 DNA RNA 蛋白质 元素 C、H、O、N、P C、H、O、N 等 组成 单位 氨基酸 合成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中复制产生 主要在细胞核 中转录生成 核糖体 检测试剂 甲基绿(绿色) 吡罗红(红色)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分子 结构 一般为规则的双螺 旋结构 一般为单链结构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结构多样 性的决定 因素 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 顺序及多肽链盘曲折叠形 成的空间结构  联系 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1.DNA、蛋白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9 (1)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12.核 DNA、mRNA、蛋白质的“相同”与“不同” 13.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①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 ②盐酸Error!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4)实验中各种处理的目的 处理 目的 取材前漱口 防止食物残渣的影响10 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 快速杀死并固定细胞 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 ①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 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 色剂结合 蒸馏水冲洗涂片 洗去盐酸,防止影响染色效果 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 使 DNA 和 RNA 着色,需现配现用 注意事项 ①应选择口腔上皮细胞或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或叶肉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中含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②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观察 DNA 和 RNA 分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 DNA。 14.常见化合物的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的产物 物质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核酸 核苷酸 磷酸+五碳糖+碱基 典例 1.(2014·新课标Ⅱ,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 RNA 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 DNA 的复制 C.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C 【解析】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A 项 正确;植物细胞中 DNA 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和叶绿体,B 项正确;DNA 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 氧核糖,且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是通过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基团之间形成的 共价键连接的,C 项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 DNA 呈现绿色, 吡罗红使 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 的分布,D 项正确。11 【知识拓展】各种有机物的组成、种类、结构和功能总结 典例 2.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大分子,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c 共有的元素为 C、H、O、N B.a 与 b 的区别只是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C.通过②③过程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的丙有差异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可判断,甲代表 DNA,乙代表 RNA,丙代表蛋白质,①代表 DNA 的复制,②代表转录,③ 代表翻译,单体 a、b、c 分别代表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核酸的组成元素是 C、H、O、N、P, 氨基酸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C、H、O、N;a 与 b 的区别除了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上也有差别;通过转录和 翻译可合成蛋白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有差 异。 【思路点拨】解答蛋白质与核酸关系图的两个关注点 (1)分析此类问题要借助基因表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明确 DNA、RNA 和蛋白质的关系: (2)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此外还要明确染色体、核糖体等结构的化学组成。 染色体→蛋白质+DNA→C、H、O、N、P 核糖体→蛋白质+RNA→C、H、O、N、P T2 噬菌体→蛋白质+DNA→C、H、O、N、P 等 Error!→蛋白质+RNA→C、H、O、N、P 等 【真题与模拟速递】 1.(2015·全国卷Ⅰ)人或动物 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 为 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 可以诱导更多的 PrPc 转变为 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 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 转变为 PrPsc 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首先要理解 PrPc 与 PrPsc 的关系:PrPc 本身无致病性,但其空间结构改变后,就成为具有致病性 的 PrPsc。朊粒是蛋白质,所以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A 项错误。朊粒属于有毒的蛋白质,它是基因 表达出的 PrPc 经诱导后改变相关结构形成的。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B 项错误。蛋白质的功能 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功能发生改变,C 项正确。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 蛋白质的过程。由题意可知,PrPc 转变为 PrPsc 是已有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的过程,不属于遗传信息的 翻译过程,D 项错误。 2.(2018·石家庄高三模拟)下图中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甲中的 m 是 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如果甲中的 m 是 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如果甲中的 a 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如果甲中的 a 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B 【解析】甲是核苷酸,是乙和丙的基本单位,乙是 DNA,丙是 tRNA。如果甲中的 m 是 G,则甲可能是脱氧核 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 DNA 或 RNA 的基本单位,B 错误。 3.(2018·全国名校高考模拟)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NA 聚合酶的识别位点位于 DNA 上 B.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C.抗体的合成需要 DNA 和 RNA 的参与 D.DNA 和蛋白质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答案】D 【解析】RNA 聚合酶的识别位点位于 DNA 上,其作用是催化 DNA 转录形成 RNA,A 正确;红细胞中的血红蛋 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 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 DNA 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因此抗体的合 成需要 DNA 和 RNA 的参与,C 正确;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 rRNA 和蛋白质,D 错误。 4.(2017·海南,1)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13 B.数量相同的 5 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将抗体溶于 NaCl 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 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A 项正确;数量相同的 5 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可形成多种长度不同的多肽 链,B 项正确;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高温会变性失活,而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显中性,不会造成抗体生物活性的丧失,C 项错误;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有多种折叠方式,可形成 多种不同的蛋白质空间结构,D 项正确。 5.(2015·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上 【答案】D 【解析】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构成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而 RNA 与 DNA 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 ATP 与 DNA 的组成元素相同。tRNA 是由一条 RNA 链自身折叠形成的三叶草状结构,其下端有能与 mRNA 上的密码 子进行碱基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这三个连续碱基构成了反密码子。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质粒 DNA 上,细菌无线粒体。 6.(2018·榆林一模)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B.RNA 与 DNA 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都可以作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DNA 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B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当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 其空间结构被破坏,所以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A 正确;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RNA 只能作为 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B 错误;DNA 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C 正确;胆固醇 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 正确。 7.(2018·天津六校联考)在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Y 代表元素,14 Ⅰ、Ⅱ、Ⅲ是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Ⅰ和Ⅱ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细胞膜上、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 c 的载体都是Ⅲ C.图中①②③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一个含 70 个腺嘌呤的Ⅰ片段,进行①三次,需要 490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生物大分子Ⅰ、Ⅱ、Ⅲ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推知,Ⅰ为 DNA、Ⅱ为 RNA、Ⅲ为蛋白质。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少数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故 RNA 也能携带遗传信息, 通过图中的②转录过程,DNA 的遗传信息可以传递给 mRNA,故Ⅰ和Ⅱ都能携带遗传信息,A 项正确;细胞膜 上负责转运 c(氨基酸)的载体都是Ⅲ(蛋白质),但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 c(氨基酸)的载体是 tRNA,B 项 错误;图中①表示 DNA 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项正确;DNA 复制为 半保留复制,一个含 70 个腺嘌呤的Ⅰ(DNA)片段,进行①(复制)三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70×(23 -1)=490(个),D 项正确。 8.(2019·湘中名校联考)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 细胞放入 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 ①染色 ②水解 ③涂片 ④取口腔上皮细胞 ⑤观察 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 DNA 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的物质全部水解 C.④⑤①③②;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④③②①⑤;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D 【解析】“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③制作装片→② 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①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⑤观察;放入 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 主要目的是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9.(2018·全国卷Ⅰ)生物体内的 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 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15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 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 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 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 DNA 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 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 RNA 聚合酶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都存在 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 胞无成形的细胞核,DNA 裸露存在,不含染色体(质),但是其 DNA 会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发生复制,DNA 分子 复制时会出现 DNA-蛋白质复合物;DNA 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 DNA 复制,则该蛋 白可能为 DNA 聚合酶;在 DNA 转录合成 RNA 时,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故该 DNA-蛋白质复合物中含有 RNA 聚合酶。 10.(201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 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 O2 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浆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与相应抗原结合而发挥免疫功能,A 项正确;肌细胞中的肌球蛋白、肌 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 项正确;参与氧气运输的血红蛋白中有 Fe2+,而没有 Mg2+,C 项错误;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所以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D 项正确。 11.(2018·江苏高考)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 两者结构简式如图,各氨基酸残基用 3 个字母缩写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激素都是由八肽环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 C.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D.两种激素间因 2 个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生理功能不同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两种激素都是由九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状肽,A 错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16 的水分子中的氢分别来自于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B 错误;肽链中游离的氨基数目与参 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有关,C 错误;根据分析可知,两种激素在两个氨基酸种类上不同,进而导致两 者的功能不同,D 正确。 12.(2018·广东揭阳一中二模)如图所示为细胞的某些化合物及其化学组成,甲、乙、丙、丁、戊、己代表 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 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 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细胞中的 1 与 2 相比特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 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__。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 5 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 中,形成 5 的结构有____________。 【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表达 逆转录 (3)识别并 转运氨基酸、催化功能 (4)ADP 和磷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和丙是构成染色体的成分,乙和丙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因此甲是 DNA,乙是 RNA,丙是蛋白质。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 相比,脱氧核苷酸特有的物质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2)DNA 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NA 通 过 RN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的过程称为逆转 录。(3)RNA 除了指导蛋白质合成外,还具有催化功能以及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功能。(4)ATP 为绝大多数生 命活动直接供能,ATP 水解后通常形成 ADP 和磷酸。植物体合成 ATP 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植物根 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合成 ATP 的过程只有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 质和线粒体。 13.(2018·全国Ⅲ,30)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17 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 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 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 DNA 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 mRNA 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 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 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解析】(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胃蛋白 酶是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 工、分类和包装。 (2)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被暴露, 暴露的肽键容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DNA 分子发生突变,导致转录产生的 mRNA 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可能出 现虽然密码子已经改变,但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