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训练全套(带解析共29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训练全套(带解析共29套)》 共有 29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光现象 基础夯实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 答案 B 解析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是由于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故 A 不符合题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群山在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 B 符合题意。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是由于钢笔经玻璃砖的两次折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 C 不符合题意。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 意。 2.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 答案 C 解析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折射造成的,而 B、D 图都是光从空气 射向水里,故 B、D 错误;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 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 A 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 C 正确。2 3. (2019·湖北武汉中考)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在东湖 绿道上进行。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 B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东湖绿道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2019·山东潍坊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答案 A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苹果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符合题意;海市 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平面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的,故 C 不符合题意;水中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5.(2019·湖南益阳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玻璃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 C 解析当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玻璃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 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故 C 正确,ABD 错误。 6.(2019·湖南长沙中考)“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 年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 D 解析焰火自身能发光,所以焰火是光源,是人造光源,故 A 错误;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平面 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B 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为 3×108 m/s,故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 C 错误;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 是人挡住了焰火,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正确。 7.4 (2019·江苏南京中考)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 木”的光路图是(  ) 答案 B 解析看到水中“树木”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的会聚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是虚像,而 AC 两图中光线从水中发出,D 图中光 线由眼睛处发出,故 ACD 错误,只有 B 正确。 8.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 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 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按原路射出,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 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 A.放于 A 点 B.放于 S 点 C.放于 B 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5 答案 A 解析 光线从 O 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 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所以从玻璃砖再射 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 A 点,因此他将手指头放于 A 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这是【唐】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段,其中作者看到“潭中鱼”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折射 虚像 解析“潭中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10.一个身高 1.6 m 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3 m 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 近 1 m,此时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6 不变 解析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 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3 m, 所以这个同学和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6 m;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关,跟人到平面镜的 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 1 m 时,他的像的大小不变。 1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其大小是      m/s,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 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    ,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答案 3×108 红外线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3×108 m/s;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 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6 1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 1.5 m 处,他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一个等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m。(玻璃厚度忽略不计) 答案虚 3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 是 1.5 m,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1.5 m,所以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3 m。 13.(2019·山东烟台中考)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 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 明在 A 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 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答案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解析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 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 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 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 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 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14.如图所示,当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时,要使太阳光水平射入涵洞中,则平面镜 M 与水平线 的夹角 α 应该等于    。 答案 45°7 解析如图,∠1 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2=∠1,由几何知识可知,∠ α=∠3,而∠3=90°-∠2,则∠α=90°-∠1, 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水平射入涵洞中,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为 90°,入射角为 45°,即∠1=45°,所以∠α=90°-∠1=90°-45°=45°。 15.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 线也偏向法线。大量实验表明,光的折射现象与光在介质中速度有关。据此,当光线从玻璃中斜射 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 答案偏离 解析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即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在水中传播速度 慢;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在水中传播速度慢, 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则当光线从玻璃中斜 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又由题意可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玻璃中快,因此当光线从 玻璃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会偏离法线。 16.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B=120°,∠AOC=150°,请计算: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 角的大小为    。 8 答案 60° 30° 解析已知∠AOB=12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 60°,入射角也为 60°,则∠ AOM=90°-60°=30°,由∠AOM=30°、∠AOC=150°,则折射角∠CON'=150°-90°-30°=30°。 17.超声碎石已广泛用于医疗上,超声波斜射入人体后类似光一样要发生折射,实验表明:超声波由 空气斜射入人体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进行超声碎石时,超声波进入人体时,其入射点应在         (选填“O 点的左侧”“O 点的右侧”或“O 点上”)。 答案 O 点的左侧 解析由题知,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由空气进入人体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故入射点应在 O 点左侧。如图所示。 18.(2019·云南)请在图中画出三角形 ABC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9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①作 A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② 作 B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B';③作 C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C';④用虚线连接 A'B',B'C',A'C',则 △A'B'C'就是△ABC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 19.(2019·湖北咸宁)用激光器发出一束光,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 O,结果在水平屏幕 MN 上出现 两个光斑,其中一个光斑在 A 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确定另一个光斑 B 点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过入射点 O 作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画 出反射光线 OB。 能力提升 2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 M 放在平板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 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 ON 转动。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10 (2)如图乙,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                                    。此时反射 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答案(1)粗糙的 (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不发生 解析(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 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 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由于入 射光线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发生改变。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选填“前” 或“后”)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 B 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 A”或“蜡烛 A 的像”)。 (3)实验时将蜡烛 A 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前 蜡烛 A (3)不变 解析(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 A 的像和蜡烛 B 重合,既能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 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 小关系时,蜡烛 B 替代的是蜡烛 A。(3)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位置无关,故像 的大小不变。 22.(2019·江苏泰州中考)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11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 P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 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 AO 方向射 向水面上的 O 点,光在水中沿着 OB 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 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    (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当光沿着 NO 方向射入时会沿 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度。 答案(1)向左移动 会 烟雾 (2)在同一平面内 减小 0 解析(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 P 点,形成 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也说明光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 他可以在水面上方喷一些烟雾。(2)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 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 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靠拢法线,说明入射角减小,折射光线靠拢法线,说 明折射角也减小;当光沿着 NO 方向射入时会沿 ON'方向射出,此时光线垂直入射不改变传播方向,则 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 0 度。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