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训练全套(带解析共29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训练全套(带解析共29套)》 共有 29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压强 基础夯实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护士给病人注射肌肉针 B.用吸管喝饮料 C.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D.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答案 A 解析护士给病人注射肌肉针是利用人施加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的,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故 A 符合题意;用吸管喝饮料时,吸出管内的空气,吸管内的气压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则饮料在大气 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 B 不符合题意;使用塑料吸盘时,把吸盘压在光滑的墙上,将吸盘内空气 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墙上,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 C 不符合题意;抽水机抽水时,上面气压 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上来,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 D 不符合题意。 2.(2019·湖南益阳中考)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01 m2,车重 1.2×104 N。驾 驶员及乘客共重 3×103 N。在水平地面上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 A.3.00×105 Pa B.3.75×105 Pa C.1.20×106 Pa D.1.50×106 Pa 答案 B 解析汽车、驾驶员及乘客共重 G=1.2×104 N+3×103 N=1.5×104 N,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 面的压力 F 压=G=1.5×104 N,地面的受力面积 S=4×0.01 m2=0.04 m2,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3.75×105 Pa。 3.大气压强作用在房顶上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房子并没有被压塌,其主要原因是(  ) A.房顶建造的很牢固2 B.墙很厚,对地面的压强小 C.墙把房顶支撑住了 D.房顶上下面均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房顶上下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力,其作用相互抵消,所以房顶不会被压塌。 4. (2019·山东烟台中考)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 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答案 C 解析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空气通过伞上方的路程大于伞下方的路程,所以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 方。根据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伞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伞在向上压强差的作用下被 “吸”向上方。 5.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两条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如图,关于涵洞中水流 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水从甲流向乙 B.水从乙流向甲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解析根据连通器的特点,现在甲乙两容器的液面已经相平了,故涵洞内的水不会流动。涵洞倾斜放 置,只是本题的干扰因素。 6.(2019·广东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 水=1 g/cm3)(  )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深度是指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则由题图可知 a 点的深度最小,根据公式 p=ρgh 可知,a 处水 的压强最小。 7.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 容器底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4 答案 D 解析由题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同一种液体,则液体的密度相同;由 p=ρgh 可 知,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又知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大小相同,再由 F=pS 可知,液 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 8. (2019·福建中考)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 度为 h,密度为 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 2h,密度为 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 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 答案 C 解析上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 p 上=ρ1 gh1=0.8ρgh,下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 p 下=ρ2gh2=ρg× 2h=2ρgh,因烧杯是柱形容器,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p 底=p 上+p 下=0.8ρgh+2ρgh=2.8ρgh。 9. (2019·广西贵港中考)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的逃生安全锤,如图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    受力 面积的方法,从而    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 增大 解析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5 10.将三粒芝麻碾成粉,均匀地撒在 1 cm2 的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约为 1 Pa,据此可推算出 三粒芝麻的总质量约为     g。 答案 0.01 解析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p= 可得,三粒芝麻的质量 m= =1×10-5 kg=0.01 g。 1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机器人吸尘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转动时使内 部气体流速变大,压强    (选填“变大”或“变小”),从而使杂物进入吸尘器。 答案变小 解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机器人吸尘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转动时使内部气体流速变大, 压强变小,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使杂物进入吸尘器。 12.(2019·贵州贵阳中考)将重 6 N、面积 0.02 m2 的玻璃板平放在足够大的粗糙水平桌面中央,理 论上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是     Pa,实际上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比理论值要更    一 些。(不计空气浮力) 答案 300 大 解析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力 F=G=6 N,受力面积 S=0.02 m2,p= =300 Pa;由于桌面粗糙, 故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于 0.02 m2,即受力面积小于 0.02 m2,所以实际上玻璃板对桌面的压 强比理论值要更大一些。 13.(2019·宁夏中考)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 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 ρ 甲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 乙。 6 答案大于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液体的深度均为 h0 时,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p 甲>p 乙,由 p=ρgh 的变形式 ρ= 可 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 ρ 甲>ρ乙。 14. (2019·黑龙江中考)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 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p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 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 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p2,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 F2,则 p1    p2,F1     F2(选填“>”“ < 解析饮料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与饮料的重力之和,无论正放还是倒放,总重力不变,对桌子压力 不变 F 甲=F 乙,正放比倒放饮料杯杯底与桌子的接触面积小,根据 p= 可知正放杯底对桌面压强大, 即 p1>p2,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 中液体的重力,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下粗上细,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因此 F1V 水, 所以,F=ρ水 ghS 容>ρ水 gV 水=m 水 g=G 水=5 N; 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G 容+G 水=20 N+5 N=25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500 Pa。 17.如图所示,静止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的物体重 100 N,其重力 G 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 于斜面的分力 F1 和 F2,已知物体和斜面的接触面积为 10 cm2,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     Pa。 8 答案 5×104 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F=F2=G·cos 30°=100 N×=50 N, 受力面积 S=10 cm2=10 ×10-4 m2, 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强 p= =5×104 Pa。 能力提升 18.(2019·湖北襄阳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答案 A 解析设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 S 大,倒置过来后的底面积为 S 小,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倒置过来后 水的高度增大了,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可知,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故 B 错 误;开始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 大,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 S 大为底面积,h 为高的这部分 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如图甲;倒 置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 小=ρgh'S 小,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 S 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 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乙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如图乙, 对比前后两次情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会变小,且倒置后,液面升高,据 p=ρgh,h 变大,容器 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大,故 A 正确;且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重力不变,容器对 桌面的压力不变,而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 C、D 错误。9 甲 乙 19.如图(a)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 强分别为 20 Pa 和 10 Pa,则对桌面压力较大的为   (选填“甲”或“乙”),如果把甲放在乙的 上面,如图(b)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     Pa。 答案甲 90 解析因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20 Pa 和 10 Pa,且由题图知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 面积,所以由 F=pS 可知,对桌面压力较大的为甲;设甲正方体的高度(边长)为 a,密度为 ρ,则其体 积为 V=a3,甲正方体的质量为 m=ρV=ρa3,甲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则 F=G=mg=ρa3g, 正方体的底面积 S=a2,甲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 甲= =ρga,同理,乙正方体对水平面 的压强为 p 乙=ρgb(b 为乙正方体的高度),由题知两正方体的密度相同,则 ,即甲、乙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 2∶1,故甲、乙两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为 8∶1,根据 G=mg=ρVg 可知,甲乙两正方体的重力之比为 8∶1,即 G 甲=8G 乙;如果把甲放在乙的上 面,如题图(b)所示,此时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 乙=G 甲+G 乙=8G 乙+G 乙=9G 乙,可知,在受力面积不 变时,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此时乙对桌面的压强为原来乙对桌面压强的 9 倍,即此时乙对 桌面的压强大小为 p 乙'=9p 乙=9×10 Pa=90 Pa。 20.在研究液体压强规律时。10 (1)老师在空心玻璃管一端套上橡皮膜,并向管内注入适量的水(如图甲),你观察到的现象 是           ,这说明: 。 (2)如图乙是压强计,将压强计的橡皮膜放入液体中时,我们是通过                 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的。为了使这一现象更明显,你认为 U 形管应   。(填字母) A.注入酒精 B.注入水银 C.用内径更细的 U 形管 (3)小明认为,不用压强计用图甲装置同样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具体操作是:将玻璃管中的水倒 出,将有橡皮膜的一端向下竖直放入液体中,随着橡皮膜所在深度的改变,橡皮膜的凹陷程度也随之 发生变化(如图丙)。对比压强计,你认为上述探究装置两大主要缺陷表现在: ① ; ② 。 答案(1)橡皮膜凸起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U 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 A (3)①橡皮膜凹陷程度不明显 ②只能探究液体向上的压强 解析(1)甲装置,没有倒水时,橡皮膜是平的,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对橡皮膜有向下的压力, 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2)压强计是通过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 越大,如果被测压强大小相同,U 形管中液体密度越小,液面高度差越大。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 该选择染色的酒精装入 U 形管中,故 A 正确; (3)丙装置在水中橡皮膜向内凹,现象不容易观察,同时该装置只能探究液体向上的压强,无法 探究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