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十七章 相似
一、选择题
1.2018·内江已知△ABC 与△A1B1C1 相似,且相似比为 1∶3,则△ABC 与△A1B1C1 的面积比为
( )
A.1∶1 B.1∶3
C.1∶6 D.1∶9
2.2018·绍兴学校门口的栏杆如图 1 所示,栏杆从水平位置 BD 绕 O 点旋转到 AC 位置,已知 AB
⊥BD,CD⊥BD,垂足分别为 B,D,AO=4 m,AB=1.6 m,CO=1 m,则栏杆 C 端应下降的垂直距离 CD
为( )
图 1
A.0.2 m B.0.3 m C.0.4 m D.0.5 m
3.2018·临沂如图 2,利用标杆 BE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 BE 高 1.2 m,测得 AB=1.6
m,BC=12.4 m,则建筑物 CD 的高是( )
图 2
A.9.3 m B.10.5 m
C.12.4 m D.14 m
4.2018·潍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m,n)是线段 AB 上一点,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把△AOB
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则点 P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2m,2n)
B.(2m,2n)或(-2m,-2n)
C.(
1
2m,
1
2n)2
D.(
1
2m,
1
2n)或(-
1
2m,-
1
2n)
5.2018·宜宾如图 3,将△ABC 沿 BC 边上的中线 AD 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 的
面积为 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 4.若 AA′=1,则 A′D 等于( )
图 3
A.2 B.3 C.
2
3 D.
3
2
6.2018·泰州如图 4,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的坐标为(9,6),AB⊥y 轴,垂足为 B,
点 P 从原点 O 出发向 x 轴正方向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A 出发向点 B 运动,当点 Q 到达点 B 时,点
P,Q 同时停止运动,若点 P 与点 Q 的速度之比为 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
A.线段 PQ 始终经过点(2,3)
B.线段 PQ 始终经过点(3,2)
C.线段 PQ 始终经过点(2,2)
D.线段 PQ 不可能始终经过某一定点
二、填空题
7.2018·嘉兴如图 5,直线 l1∥l2∥l3,直线 AC 分别交 l1,l2,l3 于点 A,B,C,直线 DF 分别
交 l1,l2,l3 于点 D,E,F,已知
AB
AC=
1
3,则
EF
DE=________.
图 5
8.2018·南充如图 6,在△ABC 中,DE∥BC,BF 平分∠ABC,交 DE 的延长线于点 F,若 AD=1,
BD=2,BC=4,则 EF=________.
图 6
9.2018·岳阳《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
问勾中容方几何?”其意思为:“如图 7,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 5 步,股(长直角边)3
长为 12 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步?”该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步.
图 7
三、解答题
10.2018·杭州如图 8,在△ABC 中,AB=AC,AD 为 BC 边上的中线,DE⊥AB 于点 E.
(1)求证:△BDE∽△CAD;
(2)若 AB=13,BC=10,求线段 DE 的长.
图 8
11.2018·安徽如图 9,在由边长为 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10×10 网格中,已知点 O,
A,B 均为网格线的交点.
(1)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 O 为位似中心,将线段 AB 放大为原来的 2 倍,得到线段 A1B1(点 A,B
的对应点分别为 A1,B1),画出线段 A1B1;
(2)将线段 A1B1 绕点 B1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 A2B1,画出线段 A2B1;
(3)以 A,A1,B1,A2 为顶点的四边形 AA1B1A2 的面积是________个平方单位.
图 9
12.2018·衢州如图 10,已知 AB 为⊙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连接 BC 交⊙O 于点 F,取BF︵
4
的中点 D,连接 AD 交 BC 于点 E,过点 E 作 EH⊥AB 于点 H.
(1)求证:△HBE∽△ABC;
(2)若 CF=4,BF=5,求 AC 和 EH 的长.
图 10
13.2018·宁波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两条边的乘积,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比例
三角形.
(1)已知△ABC 是比例三角形,AB=2,BC=3,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AC 的长;
(2)如图 11①,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对角线 BD 平分∠ABC,∠BAC=∠ADC.求证:△ABC
是比例三角形;
(3)如图②,在(2)的条件下,当∠ADC=90°时,求
BD
AC的值.
图 115
详解详析
1.[解析] D ∵△ABC 与△A1B1C1 相似,且相似比为 1∶3,∴
S △ ABC
S △ A1B1C1=(
1
3)2=
1
9.故选 D.
2.[解析] C 由题意可知△ABO∽△CDO,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O
CO=
AB
CD,又 AO=4 m,AB
=1.6 m,CO=1 m,∴
4
1=
1.6
CD ,解得 CD=0.4(m).故选 C.
3.[解析] B 由题意知 BE∥CD,∴△ABE∽△ACD,∴
BE
CD=
AB
AC,即
1.2
CD =
1.6
1.6+12.4,解得 CD=
10.5(m).故选 B.
4.[解析] B 当放大后的△A′O′B′与△AOB 在原点 O 的同侧时,点 P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2m,2n);当放大后的△A′O′B′与△AOB 在原点 O 的异侧时,点 P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m,-
2n).故选 B.
5.[解析] A 如图,∵S△ABC=9,S△A′EF=4,且 AD 为 BC 边上的中线,
∴S△A′DE=
1
2S△A′EF=2,S△ABD=
1
2S△ABC=
9
2.
∵将△ABC 沿 BC 边上的中线 AD 平移得到△A′B′C′,
∴A′E∥AB,
∴△DA′E∽△DAB,∴(A′D
AD ) 2
=
S △ A′DE
S △ ABD ,
即( A′D
A′D+1) 2
=
2
9
2
,
解得 A′D=2 或 A′D=-
2
5(舍去).故选 A.
6.[解析] B 解法一:如图,连接 AO 交 PQ 于点 C,过点 C 作 CD⊥AB 于点 D,
∵AB⊥y 轴,
∴AB∥x 轴,
∴∠A=∠COP,∠AQC=∠OPC,
∴△AQC∽△OPC,
∴
AC
OC=
AQ
OP=2,
∴
AC
AO=
2
3.
同理可得 CD=
2
3BO=4,AD=
2
3AB=6.
∵点 A 的坐标为(9,6),
∴点 C 的坐标为(3,2).
即线段 PQ 始终经过点(3,2).故选 B.
解法二:当 OP=t 时,点 P 的坐标为(t,0),点 Q 的坐标为(9-2t,6).6
设直线 PQ 的解析式为 y=kx+b(k≠0),
将 P(t,0),Q(9-2t,6)代入 y=kx+b,
得{kt+b=0,
(9-2t)k+b=6,解得{k=
2
3-t,
b=
2t
t-3,
∴直线 PQ 的解析式为 y=
2
3-tx+
2t
t-3.
当 x=3 时,y=2,
∴直线 PQ 始终经过点(3,2).
故选 B.
7.[答案] 2
[解析] 由
AB
AC=
1
3得
AB
BC=
1
3-1=
1
2,则
BC
AB=2.
因为直线 l1∥l2∥l3,所以
EF
DE=
BC
AB=2.
故答案为 2.
8.[答案]
2
3
[解析] ∵DE∥BC,AD=1,BD=2,BC=4,∴
AD
AB=
DE
BC,即
1
3=
DE
4 ,解得 DE=
4
3.∵BF 平分∠ABC,∴∠
ABF=∠FBC.又∵DE∥BC,∴∠FBC=∠F,∴∠ABF=∠F,∴BD=DF=2.∵DF=DE+EF,∴EF=2-
4
3
=
2
3.故答案为:
2
3.
9.[答案]
60
17
[解析] 如图.
设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正方形边长为 x,则 AD=12-x,FC=5-x.
根据题意,得△ADE∽△EFC,
∴
AD
EF=
DE
FC,
即
12-x
x =
x
5-x,解得 x=
60
17.
故答案为
60
17.
10.解:(1)证明:∵AB=AC,∴∠ABC=∠ACB.
∵AB=A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BD=CD,AD⊥BC.
又∵DE⊥AB,∴∠DEB=∠ADC,
∴△BDE∽△CAD.
(2)∵BC=10,∴BD=
1
2BC=5.
在 Rt△ABD 中,有 AD2+BD2=AB2,
∴AD= 132-52=12.7
∵△BDE∽△CAD,∴
BD
CA=
DE
AD,即
5
13=
DE
12,∴DE=
60
13.
11.解:(1)如图所示,线段 A1B1 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线段 A2B1 即为所求.
(3)由图可得,四边形 AA1B1A2 为正方形,
∴四边形 AA1B1A2 的面积是( 22+42)2=( 20)2=20.
故答案为:20.
12.[解析] (1)根据切线的性质可证明∠CAB=∠EH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2)连接 AF.由△CAF∽△CBA,推出 AC2=CF·CB=36,可得 AC=6,AB= BC2-AC2=3 5,AF
= AB2-BF2=2 5,由 Rt△AEF≌Rt△AEH,推出 AF=AH=2 5.设 EF=EH=x.在 Rt△EHB 中,可
得(5-x)2=x2+( 5)2,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1)证明:∵AC 是⊙O 的切线,∴CA⊥AB.
∵EH⊥AB,∴∠EHB=∠CAB.
又∵∠EBH=∠CBA,∴△HBE∽△ABC.
(2)如图,连接 AF.
∵AB 是⊙O 的直径,∴∠AFB=90°.
∵∠C=∠C,∠CAB=∠AFC,
∴△CAF∽△CBA,∴
AC
CB=
CF
AC,
∴AC2=CF·CB=36,
∴AC=6,AB= BC2-AC2=3 5,AF= AB2-BF2=2 5.
∵DF︵
=BD︵
,∴∠EAF=∠EAH.
∵EF⊥AF,EH⊥AB,∴EF=EH.
又∵AE=AE,∴Rt△AEF≌Rt△AEH,
∴AF=AH=2 5.设 EF=EH=x.
在 Rt△EHB 中,(5-x)2=x2+( 5)2,
∴x=2,∴EH=2.
13.解:(1)AC 的长为
4
3或
9
2或 6.
(2)证明:∵AD∥BC,
∴∠ACB=∠CAD.
又∵∠BAC=∠ADC,
∴△ABC∽△DCA,
∴
BC
CA=
CA
AD,即 CA2=BC·AD.
∵AD∥BC,
∴∠ADB=∠CBD.
∵BD 平分∠ABC,8
∴∠ABD=∠CBD,
∴∠ADB=∠ABD,
∴AB=AD,
∴CA2=BC·AB,
∴△ABC 是比例三角形.
(3)如图,过点 A 作 AH⊥BD 于点 H.
∵AB=AD,
∴BH=
1
2BD.
∵AD∥BC,∠ADC=90°,
∴∠BCD=90°,
∴∠BHA=∠BCD=90°.
又∵∠ABH=∠DBC,
∴△ABH∽△DBC,
∴
AB
BD=
BH
BC,
∴AB·BC=DB·BH,
∴AB·BC=
1
2BD2.
又∵AB·BC=AC2,
∴
1
2BD2=AC2,
∴
BD
A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