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1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第 4 篇 河中石兽 (清·纪昀) 版本导航:◎统编七下第 24 课;◎语文七下第 22 课;◎苏教八下第 14 课。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 教参段层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ɡān), 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 十 余 岁 , 僧 募 金 重 修 , 求 二 语、苏无“二”字石兽于水中,竟不可 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 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 迹。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 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 沉入了河中。经过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 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 没能找到,(寺僧)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 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 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第①段:先写石兽落水, 再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 打捞。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 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 (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 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 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 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 物的道理。这不是削下来的木片,怎么能 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 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 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 难道不颠倒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 确的言论。 第②段:写讲学家的分析。 讲学家的“笑”包含了他 的自信和对寺僧的嘲讽, 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学 的心态。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ù) 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 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 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一位巡河、护河的士兵听了这话,也 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从 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 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 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 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 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 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 翻转。翻转不停止,于是(石头)反而逆流 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在 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吗?”(人们) 第③段:写了老河兵的 “笑”,“笑”的对象则 变成了讲学家,即“求之 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老河兵根据 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 水流运动等因素综合起 来考虑,最后做出了正确 推断。- 2 - 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 开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 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 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文章中心】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既未被河水冲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动沉入河沙,居然逆流而上,到了 数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 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1)求二石兽于水中 古义:___ __  今义:请求,要求,追求,需要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 __  今义:物理学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棹数小舟 原意为:船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2)动词作名词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原意为:(水位)急剧上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 __ 3. 重点实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临:___ __ 干:___ 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 __ - 3 - (3)二石兽并沉焉 并:___ __ (4)阅十余岁  阅:___ __ (5)竟不可得  竟:___ __ (6)曳铁钯   曳:___ __ 钯:___ __ (7)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 __ (8)是非木杮  是:___ __ 杮:___ __ (9)湮于沙上  湮:___ __ (10)不亦颠乎 颠:___ __ (11)众服为确论 服:___ __ (12)凡河中失石 凡:___ __ (1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___ __ (14)石必倒掷坎穴中 掷:___ __ (15)转转不已 已:___ __ (16)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___ __ (17)固颠 固:___ __ (18)但知其一 但:___ __ (19)可据理臆断欤 据:___ __ 理:___ __ 4. 文言虚词 (1)二石兽并沉焉   ___ __ ___ __ (2)为 ___ __ 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 - ①一老河兵闻之 ②其反激之力 ③求之地中 ___ __ (3)渐沉渐深耳  ___ __ ___ __ (4)之 ___ __ ___ __ (5)盖石性坚重  ___ __ (6)其 ___ __ ___ __ (7)果得于数里外          ___ __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3. 尔辈不能究物理。 4.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5.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6. 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①如其言 ②但知其一- 5 - 7.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8.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三、文意理解(正确的打“√”,有误的打“×”) ◆内容理解 1. 文章第②段叙写了讲学家分析石兽的位置,他认为石兽随着水流,越埋越深,应该在原地寻找,大家都 认为这是正确的结论。 (  ) 2. 文章围绕寻找石兽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寺僧按照惯性思维,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讲学家按照 事物的一般道理,认为石兽应该在原地。 (  ) 3.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寺僧和讲学家只从感性经验出发,没有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 就盲目下结论。 (  ) ◆写作特点 4. 文章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 论”,结果作者却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揭开谜底。 (  ) 金题演练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阅十余岁         阅金经 B.求二石兽于水中 欲有求于我也 C.闻之笑曰    村中闻有此人 D. 如其言     庭下如积水空明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 众服为确论 酿泉为酒 B. 当求之于上流    春冬之时- 6 - C. 其反激之力     其真不知马也 D. 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许先帝以驱驰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 文章叙写了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一是在山门倒塌处寻找,二是在河的下游寻找,三是到河底寻找, 四是到河的上游寻找。 B. 老河兵之所以能提出正确的寻找方法,是因为他镇守河防多年,善于观察和总结,他说的“凡河中 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符合物理学原理。 C. 第②③段都写了“笑”,第②段是讲学家对寺僧在落水处和下游寻找石兽的做法感到可笑;第③段是 老河兵对寺僧和讲学家的做法的嘲笑。 D. 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文章告诉人们,遇到问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主观臆 断,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寻十余里无迹    未果,寻病终 C. 是非木杮      斯是陋室 D. 转转不已      是亦不可以已乎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7 - A. 山门圮于河    所恶有甚于死者 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宫室之美 C. 一老河兵闻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然则天下之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 文章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 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第①段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 迹”交代结果,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C. 第③段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8 第 4 篇 河中石兽 知识梳理 一、1. (1)寻找 (2)事物的道理、规律(苏:事物的常理) 2. (1)划(船) (2)大水 3. (1)临近,靠近 岸(语:水边,河岸;苏:岸边) (2)倒塌 (3)一起,一并 (4)经过, 经历(语、苏:经历) (5)终了,最后 (6)拖(语:拖着) 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语: 平整土地用的农具;苏:同“耙”,钉耙,一种平土的农具,长柄,一端有多个铁齿) (7) 研究、探求(8)这(语:此,这) 削下来的木片(苏:木片) (9)埋没(10)颠倒,错乱(语: 颠倒;苏:颠倒,错误) (11)信服 (12)凡是 (13)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语: 咬,这里意为冲激;苏: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14)栽倒 (15)停止 (16)于是(17) 固然(苏:确实) (18)仅,只是 (19)根据 道理、规律(语:常理) 4. (1)兼词,于此,在那里 (2)①介词,被 ②动词,认为③变为,成为 (3)语气词, 用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4)①代词,代指讲学家的观点 ②结构助词,的 ③代 词,代指石兽 (5)语气词,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申说理由或推测原因 (6)①代 词,代指老河兵 ②代词,其中的 (7)介词,在 二、1. 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 2.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3.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4. 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5.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颠倒吗? 6. 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7. 翻转不停止,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8.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吗? 三、1. √ 2. ×【解析】文章围绕寻找石兽共有三种不同的看法,除了这两种看法,还有第三种看法, 即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流水的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的关系,认为石兽会向上 游移动,选项分析不全面。9 3. √ 4. √ 金题演练 一、1. (2 分)C 【解析】A 项中“阅”,前者意思是“经过,经历”;后者意思是“浏览”。B 项中“求”, 前者意思是“寻找”;后者意思是“请求”。C 项中“闻”意思都是“听说”。D 项中“如”, 前者意 思是“依照”;后者意思是“像,好像”。 2. (2 分)D 【解析】A 项中“为”都是动词,前者译为“认为”;后者译为“做”。B 项中 “之”,前者是代词,代指“二石兽”;后者是结构助词,译为“的”。C 项中“其”,前 者是代词,代指“河水”;后者是副词,表推测,译为“恐怕”。D 项中“遂”都是副词, 译为“于是,就”。 3. (2 分)C 【解析】第②段“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其中“之”指代寺中僧人 打捞石兽的做法。因此讲学家嘲笑的是寺僧。第③段“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其中“之” 指代讲学家关于在何处打捞石兽的观点。因此老河兵嘲笑的是讲学家。C 项中“第③段 是老河兵对寺僧和讲学家的做法的嘲笑”理解有误。 4. (1)(2 分)这不是削下来的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2 分)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 断呢? 二、1. (2 分)D 【解析】A 项中“临”,前者意思是“临近,靠近”;后者意思是“居高面 下”。B 项中 “寻”,前者意思是“寻找”;后者意思是“随即,不久”。C 项中“是”, 前者意思是“这”;后者意思是“是”。D 项中“已”意思都是“停止”。 2. (2 分)C 【解析】A 项中“于”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在”;后者表比较,译为“比”。B 项中“为”, 前者是介词,译为“被”;后者是动词,译为“为了”。C 项“之”都是代词,代指“这 件事”。 D 项中“然”,前者是连词,与“则”一起组成固定结构,用在句子开头,表示 “既然这样,那么……”; 后者是代词,译为“这样”。 3. (2 分)D 【解析】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 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D 项中“寺僧不切实际,认识10 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理解有误。 4. (1)(2 分)经过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 (2)(2 分)(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