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函数
20.2
函数
第
2
课时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
范围
目标突破
总结反思
第
20
章
函数
知识目标
20.2
函数
知识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探究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目标突破
目标
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0.2
函数
全体实数
x≠1
x≥5
20.2
函数
x
>-
1
x≥
-
2
且
x≠0
[
解析
]
(1)
由函数的意义,可知
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
由分式的意义,得
x
-
1≠0
,解得
x≠1.(3)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应为非负数,所以
x
-
5≥0
,解得
x≥5.(4)
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得
x
+
1≥0
,由分母不为零,可得
x
≠-
1
,所以
x>
-
1.(5)
由于分母不能为
0
,因此
x≠0
;由于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所以
x
≥-
2
,所以
x≥
-
2
且
x≠0.
20.2
函数
【归纳总结】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关系式的形式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特别说明
整式
全体实数
当函数关系式中含有分式、二次根式时,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它们的公共解,即建立不等式组,取它们的公共解
分式
分母不为
0
的实数
二次根式
被开方数为大于等于
0
的实数
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
底数不为
0
的实数
20.2
函数
例
2
教材补充例题
如图
20
-
2
-
3
,在
Rt
△
ABC
中,已知∠
C
=
90
°,边
AC
=
4 cm
,
CB
=
5 cm
,
P
为
CB
边上一动点,当动点
P
沿
CB
从点
C
向点
B
运动时,△
APC
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
图
20
-
2
-
3
20.2
函数
(
1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函数各是什么?
(
2
)如果设
CP
的长为
x
cm
,△
APC
的面积为
y
cm
2
,那么
y
与
x
的关系可表示为
;
(
3
)当点
P
从点
D
(
D
为
CB
的中点)运动到点
B
时,则
△
APC
的面积从
cm
2
变到
cm
2
.
20.2
函数
【归纳总结】
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注意事项:
(
1
)函数关系式主要有几何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两种类型,分别从公式和基础数量关系出发,建立等量关系,并变形为要求的函数关系式形式;
(
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需要两个满足:满足式子本身有意义和满足实际情况
.
20.2
函数
总结反思
知识点
确定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小结
20.2
函数
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考虑两个方面:
(
1
)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
2
)使所描述的实际问题有意义
.
反思
20.2
函数
用长为
12
米的竹篱笆围成一个如图
20
-
2
-
4
所示的养鸡场,养鸡场一边靠墙(墙长
5
米),另三边用竹篱笆包围,已知养鸡场一边长为
x
米(与墙壁相邻),相邻一边长为
y
米
.
图
20
-
2
-
4
20.2
函数
(
1
)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
)求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
解:(
1
)由题意,可知
2
x
+
y
=
12
,即
y
=
12
-
2
x
.
(
2
)
x
的取值范围是
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