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
1.通过鉴赏,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
2.学习细节描写这种写作方法。
3.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塑造典型的人物或构建典型的场景。
[专题扫描]
“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人的品格可以从细微中见出,一件事也常常由细节决定其成败。一篇作品,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常常是那些具体的细节。作品中的细节,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动作、神情、物件、景色等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的描写。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达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赋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许多作文内容空洞,通篇没有一处亮点,这大多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会说。而细节,恰是作文成熟的重要标志。该如何有效地将细节与故事情节、细节与人物性格、细节与文章结构联系起来,让细节描写成为文学作品有力的表现方式呢?本专题将循序渐进地加以讲解,并切实引导大家将细节描写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本专题内容由四个环环相扣、逐步提升的板块构成。,第一板块“走进现场”部分通过对一个小偷准备“洗手”从良的故事的研读和探讨,引导我们对细节描写在叙事作品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第二板块“活动体验”部分通过对数篇学生习作或散文佳作的研读和探讨,分别从三个角度揭示了细节描写对文章写作的巨大作用:一、细节与故事情节;二、细节与人物性格;三、细节与文章结构。,第三板块“写作实践”部分,通过回忆相关作品、想象创新作品和感悟写作短文等三道大题的设计,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第四板块“资料链接”部分分别引用了古今中外的五位作家、学者有关细节描写的资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方面揭示了细节描写的作用、特点以及应把握的原则。
[对应学生用书P35]
1.在《重新做人》中,当保险库里的小女孩生命危在旦夕的紧张时刻,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拉尔夫向安娜蓓尔讨要玫瑰花这个细节?小说结尾,侦探班·普瑞斯放走了杰米·华伦汀,这个细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这两处细节描写对你写作时刻画人物有什么启发?
[互动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明确:(1)在这个紧张时刻,拉尔夫明白:如果不救小女孩,就会让自己心爱的未婚妻安娜蓓尔失望,同时也违背自己重新做人的信念;而要凭自己的本领打开保险库,那么自己是小偷的真实身份势必暴露,自己将不能再是拉尔夫,而重新变回小偷杰米·华伦汀,这样就可能失去安娜蓓尔对自己的爱。“讨要玫瑰花”这个细节,表露出了拉尔夫准备冒着失去未婚妻的危险来营救小女孩的决心,同时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未婚妻的喜爱与眷恋之情。
(2)班·普瑞斯放走了杰米·华伦汀,这个细节说明班·普瑞斯已经认可了杰米·华伦汀重新做人的“拉尔夫”这一形象,杰米·华伦汀由小偷到好人的转变已经完成,而作为侦探的班·普瑞斯这一形象也通过这一有悖“法理”的细节描写而变得丰满而真实,显示了侦探人文和人道的一面。
(3)启发:要想让人物形象真实就需要细节描写。
2.《邻居家的那条狗》中,“我”瞄准狗眼的一刹那这个细节在整篇文章中有何作用?这一细节对你有何启示?
[互动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正是这个具体、实在的细节描写,“我”心灵转变的过程描写才显得合情合理。使“我”对狗的思想感情发生了转折,“我”对狗采取的报复行动也停止了。这是在善与恶之间、宽容与报复之间做出的选择,完成了对形象善与恶的塑造。
(2)启示:细节描写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3.《班长芮苎》中,作者抓住了班长芮苎什么细节来表现了她什么特点?从而看出细节与人物性格有怎样的关联?
[互动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抓住芮苎“大嗓门”这一细节,把芮苎作为班长认真负责、不计辛苦和抱怨的形象写得生动逼真。(2)关联:要想写出人物性格,就需要抓住人物独特而典型的言语行为进行细致描摹,才能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4.《妈妈喜欢吃鱼头》一文中,文章结构的聚焦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互动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文章结构的聚焦点是“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一全篇的“文眼”。借助这一细节,把三代母亲的形象串联起来,使得一个延续三代的故事显得集中、紧凑,连贯了全文。同时,它在文章中还揭示了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这一主题。
18
[对应学生用书P36]
形象丰满
考点要求 “形象丰满”属于发展等级。
考点诠释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
如何做到形象丰满?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主要是针对人物而言,要能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把文中的人物当作实有的人来看待,从而引起读者的浮想、遐思。要做到“形象丰满”,考生作文时应注意:
1.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要让形象丰满必须把握形象的特征以及作者通过这一形象传达的思想感受。以形传神是连接“形”和“神”的桥梁,人物形象的丰满自然也离不开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2.尽可能多描写少叙述。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平时习作,不少同学总习惯以叙述代描写,以说明代描写,像一个讲解员,干巴巴地介绍人物,说明形象。这样的作文自然乏味。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述同一事实,介绍同一对象,描写同叙述相比效果要好得多。如果我们尽可能采用描写手法,写好几件事,人物形象就会站起来。同样,用描写手法介绍一个物体,赋予物体人的情态,物体一定会活灵活现。
特别要重视神情动作与个性化语言的描写。要让形象本身来说话。演员演戏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靠的是演员的神情动作和个性化的语言,而不是让演员站在幕后,只凭导演向观众介绍剧情。要想使文章形象丰满就必须让文章的形象本身说话,不能仅凭在行文时贴标签,“这是一位热情的人”“那是一个冷漠的人”,这样的文章根本谈不上“形象丰满”。同时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时,要有一定的选择,绝不是全盘记录,要选择最有意义的行为,既有思想性又能最有效地显示性格的行为,这才最好。
3.编故事串连几个细节。作文有故事情节,有精彩细节,人物就活了起来,形象就有立体感。近年来,那些获得满分的考场记叙文在此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设计情节可采取误会法、巧合法、变形法等。细节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我们为何不试一试?即使是状物,也可采取拟人化方式,编织情节,描写细节,产生文学效果。
[例文一]
18
来一勺泼油辣子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哗——”黄澄澄的油冲撞着碗中赤红的辣椒粉和黑玉般的芝麻,激烈地缠斗中迸发出浓烈的香气。我猜着,二姐又在做泼油辣子了。二姐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不过那也只是表面。沸反盈天的菜场里,你若看见一个以鼻子为圆心,顺时针旋转135°有一颗黑痣,双手插口袋如鲁迅笔下人物一般圆规似的站立,嘴上又一刻不停地在砍价的,那便是二姐。我总在想,要是想看二姐泪阑婆娑,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你以为我就没哭过?”二姐笑着打了我一下,便要在我的面里添一勺泼油辣子。我连忙避开:“二姐,我不明白你怎么这么喜欢这辣味?”二姐一笑,顺手往自己碗里添了一勺。搅动起碗里的面条,雪白的面条瞬间裹上了一层鲜红的亮色;红色的颗粒和芝麻,粘着筷子翻搅起伏,我突然觉得喉头被辣得发痛。
“我是一个人出来打拼的。年少时不懂事,出外打拼什么都不怕……十七八岁时只靠这泼油辣子起家,你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这辣味?”二姐大口大口吸溜着面条,不知为什么,她的眼眶有些泛红,兴许是这辣味太重。
呵,我都忘了二姐的往事了。她从小便和我们不同,想飞到更高处,找寻更广阔的天空。她在青春时期,一个人经历了那样多的事,怕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如今,我也长大,该出门奋斗打拼了。
“二姐,你有没有后悔过,毕竟……”
“后悔?好歹为自己闯过,就算老了,也是满足的。”她的话没说完,有伙计叫:“老板娘,泼油辣子没了。”她便一阵风去了。看着那碗吃了一半的被辣味埋没的面条,我若有所思。
厨房里,二姐在熟练地做着泼油辣子。油,烧得橙黄透亮,辣粉和芝麻,静静地铺在碗中。“哗——”,伴随着这嗤响,香味四处飘散,辣粉和芝麻甚至跳出了油面,跳出了碗沿,跳出了桌面,犹如二姐的青春岁月,在炽热和呛辣中跳动,跳动,沉积下无限的浓香和回味。
二姐将泼油辣子端了出来。只见她匆匆忙忙却又不慌不乱地穿梭在大厅里,客人们都抢着呼唤:“老板娘,再来一勺泼油辣子!”
[成功理由]
这是一篇关于舌尖上的青春不朽的故事。二姐年少时一个人出来打拼,青春时练就制作泼油辣子的硬功夫。色香味俱全的泼油辣子,“沉积下无限的浓香和回味”,成为二姐青春不朽的象征。本文主要亮点:
★1.细节描写形神兼备。无论是美食制作描写,还是语言描写,或者人物动作描写,都切合特定的情景,颇能吸引读者。这就是小作者语言表达的魅力。
2.切入角度小巧。从二姐做泼油辣子写起,自然引出其不寻常的青春岁月。
[例文二]
18
种 树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元峰低着头跟父亲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路的尽头是老家俗称“懒老婆山”的山头,山头上有二分多地,那里被父亲经营成了一小片果园。这片果园为元峰这几年的学费立下了汗马功劳。
父亲在前面一面走一面咳,背仿佛弯成了一张弓。咳声在这正月静谧的清晨中愈加刺耳。三年前元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曾经让父亲布满皱纹的脸绽开了笑容,欢喜和高兴充满了那年的整个七月。偏远山区出个大学生简直太不容易了,更何况元峰考取的是农学院。当年元峰娘曾经很为他的学费犯愁,元峰爹大手一挥,说:“不怕,有爹在,你只管安心读书。”那年冬天,元峰爹往山头的地里背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羊粪,羊粪很能增强土地的肥力。那年冬天,元峰开始跟着父亲种树。
果园里的树有老的,也有年轻的。小小的二分地,父亲经营得如绣花般细致。一圈花椒树做了自然的篱墙,篱墙边上有坡度的地方长着两棵老柿子树。园子里绝大多数是桃树,因为这里天旱,昼夜温差大,所以结的桃子特别甜。今天元峰要跟父亲一起再种下三棵桃树。这三棵桃树是元峰在学校实验嫁接了的,据那位头发花白的教授说,这几棵树结的桃子,得到小雪时节才会成熟。因为季节延迟,因此经济价值很高。
元峰和父亲放下树苗,开始挖树坑。树坑的宽度和深度都是有要求的,太深了不透气,太浅了树就抵挡不了狂风暴雨,容易被连根拔起。元峰已经干得很熟练了。父子俩把树种好,元峰爹说:“峰儿,你看这树,不是说挖个坑埋起来就可以了。它还需要浇水、施肥、剪枝,得扎下根,才会开出漂亮的花,结出甜美的果。做人和做事,都像这土地上的树。你只有弯下腰,踏踏实实地扎好根,去吸取养料,才能成长。”
元峰想起了农学院的试验田,想起了做家教的日子,想起了班上一些整天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的同学。今年夏天就要毕业了,大家都急慌慌地到处找工作,追求着高薪、轻松、大城市,羡慕着各种“漂”。老教授看到这些,叹一口气,再叹一口气。虽然农学研究也算是科研,可是有谁愿意把大好的青春年华就交付给这些不起眼的种子和树苗?
父亲又在咳,一声接一声。元峰知道父亲的梦,他想把这片山全部变成果园,所以才会年年拉着他来种树。想到这里,他冲父亲笑一笑,说:“爹,我的工作找好了。一毕业,就回来在这片山上种树。我是农学院的学生,根就得扎在这土地上。”
父亲瞅瞅他,说:“小子,你知道这山的学名叫什么吗?凤凰山!”
元峰笑笑,仰头看天,山顶的天空湛蓝如海。风吹过,却带了点柔软。春天了。
[成功理由]
在无数的考场作文中,这篇文章以它的朴实无华却内涵深蕴令人眼前一亮。作者笔下人物元峰的选择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因而也更加真实可信,打动人心。具体而言,文章亮点如下:
18
1.取材真实,立意高远。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别出心裁,选材真实可信,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选择叫好,立意高远,富有格调。
★2.简洁凝练,注重细节。文章在语言表达上非常简洁精练,没有一句冗余。此外,注重语言描写和心理刻画,尤其是元峰的思考和父亲的咳嗽,仿佛电影的剪辑镜头,一幕幕在眼前划过的同时还有画外音的提醒。
3.文体清晰,注重布局。本文具有记叙文的鲜明特色,通篇几乎没有一句议论。三年前元峰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父子种树的情节交错叙述,倒叙和插叙让故事更显生动曲折。结尾的“凤凰山”不仅照应开头的“懒老婆山”,同时也是对全文的升华。
一、细节描写常见类型
种类
内容
示例
肖像细节描写
人物外貌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孔乙己》
语言细节描写
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
鲁达……看见郑屠户脸色渐渐变了,果然被打死了。……站起身来,大步离开,一边走,一边回头喊道:“你这厮诈死,回头再找你算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行动细节描写
人物的典型行动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服饰细节描写
人物的衣着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表情变化细节描写
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七根火柴》
鲁达……看见郑屠户脸色渐渐变了,果然被打死了。
18
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人物的心理活动
鲁达寻思:“这小子不禁打,看来要吃官司了,还没人给送饭,不如趁早撤退。”心里想着,鲁达站起身来,大步离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场景细节描写
人物活动的场所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我的叔叔于勒》
事物细节描写
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节描写。
二、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1.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2.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3.前呼后应
18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渐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4.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5.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在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的堂前”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睛”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6.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热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7.运用反复
18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8.借用标点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用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
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第一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的黄金般的友谊,在他们感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第二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渊。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人生的辛酸。
[对应学生用书P39]
下面的文章,叙述了母亲为我治疗高考前失眠症的过程。结构上是完整的,但不足之处是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对心理活动的细节刻画不够细腻,使含蕴在其中对母爱情深的认识过于单薄和瘦弱,很难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请阅读“失误例文”和“升格作文”,体悟使人物形象丰满的方法技巧。
失误例文
升格作文
18
七颗安定片
高三的下半年,我们都非常的紧张忙碌。每天日未出而作,日落而不息,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脑子里一片混沌,一片杂乱。
更可怕的是,在这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我,不争气的我,竟然失眠了。
脑袋刚贴到枕头上,眼前就飘荡出一排排年号,一条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单词,一支支试管……不停地翻身,总想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唉!街上的灯已经灭了,挂钟也已经敲响了十二下……
几乎每天都是如此,白天黑着眼圈,一脸倦容,晚上辗转反侧,想千方设百计,恨得把拳头都攥出水来,就是不能入睡。终于有一天,已是凌晨1:30,我还在看夜空中稀疏的星星。再有两个月就高考了,这样下去……我实在不敢想那可怕的后果……
太可怕了!我捂住了眼睛。
我听见父母卧室里亮了灯,传出了拉抽屉翻东西的声音。只听母亲轻声说:“还是心理作用,嗯……就这样吧……”
“孩子,来,吃一片安定片吧,”母亲俯在床前,那月光中满是亲切和怜爱,“别想太多了,我的女儿永远是最棒的!”嘴里淡淡的苦味还没有散尽,我睡着了。
七颗安定片
高三的下半年,我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被紧张、单调浸泡着。每天日未出而作,日落而不息,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脑子里一片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更可怕的是,在这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我,不争气的我,竟然失眠了。
脑袋刚贴到枕头上,眼前就飘荡出一排排年号,一支支试管,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单词,一条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翻个身,耳边又飘过来校长的话、老师的话、父母的话……这些话又聚拢来,凝成了鲜明刺目的四个大字——高考成绩,在我眼前如雪花一样飘飘落下……
唉!街上的灯已经灭了,挂钟也已经敲响了十二下……
几乎每天都是如此,白天黑着眼圈,一脸倦容,晚上辗转反侧,想千方设百计,恨得把拳头都攥出水来,就是不能入睡。终于有一天,已是凌晨1:30,我还在看夜空中稀疏的星星。再有两个月就高考了,这样下去……我实在不敢想那可怕的后果,眼前浮来了老师沮丧的脸、母亲流泪的脸、邻居幸灾乐祸的脸……
太可怕了!我捂住了眼睛。
我听见父母卧室里亮了灯,传出了拉抽屉翻东西的声音。只听母亲轻声说:“还是心理作用,嗯……就这样吧……”
“孩子,来,吃一片安定片吧,”母亲俯在床前,那月光中满是亲切和怜爱,“别想太多了,我的女儿永远是最棒的!”嘴里淡淡的苦味还没有散尽,我睡着了。
夜幕又一次拉起,无边的黑暗又一次笼罩了我,我突然对睡眠产生了无名的恐惧,仿佛我正站在巨大黑洞的边缘,黑洞里磁力极强,我身不由己,正被吸进那无底的深渊……一次次地回过神儿来,一次次地冒出冷汗。我多么希望再吃上一片安定片呀!它可以带我进入香甜的梦中,减少失眠的痛苦。
18
夜幕又一次拉起,无边的黑暗又一次笼罩了我,我突然对睡眠产生了无名的恐惧。
母亲推开房门:“再吃粒安定片吧。”咽下去,有点酸酸的味道。很快,我困了,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很甜。
这以后每天晚上母亲都给我吃一片安定片,连续吃了一周,那酸酸的滋味成了我精神的支柱……
第八天,我忽然发现自己不用吃安定片了,睡得非常香甜。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是全班第二名。我很高兴,但没有狂喜。
在为我庆功的家宴上,母亲笑眯眯地告诉我,那七颗安定片,只有第一颗是真的,其余的全都是再普通不过的VC。
我先是诧异,但随即轻轻地笑了。
真的,心病还需心药治,平和的心态是最好的药物。
[病文诊断] (一)第三段,“总想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是直白的表述,怎样“总想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呢?不形象也不生动,可以加大文字量,借用形象化的表达方法,如可以说“眼前总有试卷飘飘落落,每张试卷上都是刺目的不及格”,或者“校长的眼睛、老师的眼睛、母亲的眼睛,都齐刷刷地射过来……”等等。
母亲推开房门:“再吃粒安定片吧。”咽下去,有点酸酸的味道。很快,睡意爬上了眼睛,我走进了暮春三月的江南,那里芳草碧碧,杨柳依依,流水潺潺……
这以后每天晚上母亲都给我吃一片安定片,连续吃了一周,那酸酸的滋味成了我精神的支柱……
从第八天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不用吃安定片了,睡得非常香甜。这期间的几次模拟考试,尽管名次有升有降,有一次竟降到了20多名,我再也没有沮丧和颓唐,我能望见那乌云后面的太阳。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是全班第二名。我很高兴,但没有狂喜。“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找到了这种感觉。
在为我庆功的家宴上,母亲笑眯眯地告诉我,那七颗安定片,只有第一颗是真的,其余的全都是再普通不过的VC。
我先是诧异,但随即轻轻地笑了。
真的,心病还需心药治,平和的心态是最好的药物。
[对症下药] 升格后的文章较好地解决了原文出现的细节描写不够细化的问题。
一、强化了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将原文的“不停地翻身,总想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转换为“翻个身,耳边又飘过来校长的话、老师的话、父母的话……这些话又聚拢来,凝成了鲜明刺目的四个大字——高考成绩,在我眼前如雪花一样飘飘落下……”两相比较,后者的表达加大加厚了,既放大了“压力”,又将原文中平淡的表述转换成了形象可感的文字。第五段中补充了“眼前浮来了老师沮丧的脸、母亲流泪的脸、邻居幸灾乐祸的脸……”,同样膨胀了高考压力。
18
(二)第五段中“我实在不敢想那可怕的后果”一句,也很单薄,可以把这种心理活动再细化一点,到底会有怎样的后果呢?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形象地传达“后果”,就突出了这种心态,这种心态突出了,也就相应地更有力地证明了主旨——平和的心态是最好的药物。
(三)还有对睡眠的恐惧、对“安定片”的依赖、服下“安定片”后梦的香甜等等细节,都不够细腻,需要加一点膨化剂,使之在“形”上放大,在“质”上丰满。
二、强化了对睡眠的恐惧心理。在原文基础上加进了“仿佛我正站在巨大黑洞的边缘,黑洞里磁力极强,我身不由己,正被吸进那无底的深渊……一次次地回过神儿来,一次次地冒出冷汗。我多么希望再吃上一片安定片呀!它可以带我进入香甜的梦中,减少失眠的痛苦”。既在平面上放大了“恐惧”,又在立体上膨胀了“恐惧”,使得这种心态鲜明立体可感,读者读来“看”得极为真切。
三、强化了服“安定片”后梦的香甜和心态的平和。吃下“安定片”后,睡得很香,失利后还能“望见那乌云后面的太阳”,得知成绩优异,竟能找到宠辱不惊的感觉。
由此看来,足量的细节描写和刻画,扩大了事物的形和质,扩大了就能让人“看”得更加真切,真切了就鲜明了,就可感了。
[对应学生用书P40]
实践一:
18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个好的细节,作用应该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刻画人物性格,还能反映时代风貌,推动情节发展,甚至揭示文章主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然后夫死子亡再到鲁镇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这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重要细节,包含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们对第二次死了丈夫的祥林嫂的深深鄙弃和冷漠。对于深受“好女不事二夫”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们而言,如果说祥林嫂初到鲁镇时还仅因为命运的捉弄和自身的本分、善良、不吝惜力气而受到人们同情和接受的话,而此次再到鲁镇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这一次祥林嫂不仅已经再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嫁之后的祥林嫂又死了丈夫和儿子,此时她在封建思想极其浓重的鲁镇人们的心目中不仅已不是什么“好女”,而且早已属于“不洁”之人,属于有伤风化的女人,属于不受欢迎的“祸水”女人,自然会遭到人们的冷遇、唾弃和鄙视。因此,这种“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的不冷不热的态度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冷漠和鄙弃,甚至包含了对祥林嫂存在价值的否定。正是这种认识和态度,既表现了当时浓重的封建氛围,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将祥林嫂推向死亡的深渊。
在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这样精彩的细节比比皆是。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细节描写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全文有二十多处直接写到人物的笑和哭。仔细品味一下,不难发现,这些“笑”和“哭”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笑和哭,不同的笑和哭的背后隐藏着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反映着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再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那一段,就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出了深厚而无言的父爱,也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鸿门宴》中有关刘邦献礼的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这种不同人物间的细节的对比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的性格特点。
学习有关细节知识,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细节是文章的生命,是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品位的有效手段。
实践二:
本实践题的目的是通过对细节的改写训练和对不同表现方法的比较,进一步深入领会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
命题中的细节描写,紧紧抓住小狗临死时眼睛渐渐闭上这一瞬间的变化及其眼中的最后一个影像,传神逼真地表现了“我”面对心爱的小狗死去时的极度痛苦伤心之情。按照教科书(必修四)中电影剧本的写法,训练1中要求的这几个电影镜头可以这样改写:
镜头一:(特写)小狗的眼睛(前进方式:由无神到猛然一亮,前推,渐渐叠印出满脸泪痕的女孩形象)
镜头二:(特写)女孩形象淡出镜头(后退方式:眼睛由近景到远景,大背景——眼皮由圆睁到慢慢闭合……)
分析:此一改写以电影特写镜头的方式将小狗临死前眼睛的特征凸现出来,并借小狗眼中女孩影像的变化鲜明地突出“我”悲伤的神情。
训练2:
18
对于心爱的小狗临死时“我”的反应,如果采用叙述的方式进行表现,将会平淡无奇,缺乏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不同的表现方法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是由它们表意的具体和丰富程度的不同决定的,细节丰富,形象丰满,给人的印象就深刻,震撼就强烈,反之,平铺直叙,泛泛而谈,就达不到震撼人心的目的。
实践三:
本实践题的目的,是训练同学们仿照例文,学会捕捉生活细节,并用一个生活细节作主干结构文章的能力。
《一笑》一文中,作者极其敏锐地捕捉到舞蹈测试时一位考生那充满善意和鼓励的“灿烂的微笑”,并以此作主干,抒发了自己对生活中一切善意的微笑及其巨大作用的无限赞美之情。
文章中作者首先以《读者》封面上一幅题为“微笑的花”的画和画面配诗——胡适的小诗《一笑》为触发点,引出自己与微笑的一段缘,主体部分便以这一美妙的细节为主干,追叙了自己这段难忘的经历及其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微笑及其作用的认识和评价,抒发了自己对生活中一切善意的微笑的呼唤和赞美之情,并以胡适的小诗《一笑》中的诗句照应开头,收束全篇。结构精巧紧凑,很值得借鉴学习。
片段写作
1.诸多人物描写的方法中,心理描写非常重要,它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以“拿试卷的五分钟”进行一段人物心理描写,要求写出人物或紧张或矛盾或兴奋或激动的心情。字数在150~300之间。
[参考例文]
渐渐地,庆幸的心情被不安所替代。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就像怀中有只淘气的兔子一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张该死的考卷,害怕地想:要是同学把这件事告诉老师,那我……我闭上了眼睛,渐渐地又后悔起来:当初我要是不把考卷给他抄,那该多好啊。可现在,一切都完了。突然间,我看见桌上的《中学生守则》,心灵好像被重重地一击。我打开本子,一行大字映入眼帘:“诚实勇敢。”
2.细节描写赋予所写人物以鲜明的个性,使所写场景具有立体感,也使文章结构变得紧凑。请按括号中的要求,调动你的想象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描写。
我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
自我懂事以来,从未体验过亲人离我而去的滋味,可就在去年,我差一点儿就永远地失去奶奶了。
18
那天是一个周末,住校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和往常一样,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要去后院看望奶奶。奶奶住在另一个院子。她喜欢一个人住着,说这样方便。爸爸对我说,奶奶病了。啊?奶奶病了?我的心一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
不知是因为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习惯了依赖奶奶,还是因为奶奶阅历丰富,总会有源源不断的神话故事从奶奶嘴里流出来,像蜜糖一样吸引我,我总觉得奶奶就是我生命里的阳光,失去了这阳光,我就会再也快乐不起来。
“奶奶……奶奶……”我站在奶奶的篱笆墙外,呼唤了好几声,都没有听见回应。篱墙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物描写)。门是从里面关上的。于是,我趴在门上从缝里望进去,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肖像描写)。“奶奶!”我扯开喉咙,大喊。奶奶虚弱地应:“……是丫呀……”天啊,她连应声的力气都没有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描写)。
门开了,我连忙抱住奶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貌描写)。我搀扶着她回屋,坐到床沿上。奶奶的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貌描写)。我赶紧倒了热水,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奶奶。奶奶喝了两三口,就不想喝了。我仔细看着奶奶。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貌描写)。我紧紧地攥着奶奶的手,那是怎样的凉啊!奶奶无力地指着桌子上的水果和点心,示意我过去吃。我摇摇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描写)我的心更疼了,桌上摆的都是奶奶最爱吃的,如今她连看也没有力气了。
奶奶已经八十岁了,这是一道坎。我想她一定能挺过去啊!我记得小时候,印象里的奶奶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
可是,眼前呢?奶奶凝视着我,眼里是无限的留恋。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死”这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描写)如果没了奶奶,我也许再也快乐不起来了;如果没有了奶奶,我再也不能在受父母批评时得到庇护了;如果没有……
现在,奶奶已康复了,可那份害怕却永远地烙在了我心坎上,它时刻提醒我时时替奶奶祈祷,时刻提醒我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参考例文]
自我懂事以来,从未体验过亲人离我而去的滋味,可就在去年,我差一点儿就永远地失去奶奶了。
那天是一个周末,住校的我从“牢笼”中飞出来,像只兴奋的喜鹊(动作描写)。和往常一样,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要去后院看望奶奶。奶奶住在另一个院子。她喜欢一个人住着,说这样方便。爸爸对我说,奶奶病了。啊?奶奶病了?我的心一揪,撒腿就往奶奶的院子跑去(动作描写)。
18
不知是因为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习惯了依赖奶奶,还是因为奶奶阅历丰富,总会有源源不断的神话故事从奶奶嘴里流出来,像蜜糖一样吸引我,我总觉得奶奶就是我生命里的阳光,失去了这阳光,我就会再也快乐不起来。
“奶奶……奶奶……”我站在奶奶的篱笆墙外,呼唤了好几声,都没有听见回应。篱墙外:碎竹子窸窣作响,初冬的冷风,把篱笆门晃得微微发颤,几只老麻雀正在光秃秃的老树上忽上忽下蹦跳着觅食(景物描写)。门是从里面关上的。于是,我趴在门上从缝里望进去,只见拄着拐杖的奶奶正晃悠悠地朝门口挪过来。她佝偻着背,走路的样子轻飘飘的,就像是被风一刮就会吹走的黄叶(动作、肖像描写)。“奶奶!”我扯开喉咙,大喊。奶奶虚弱地应:“……是丫呀……”天啊,她连应声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忽然感觉有种钻心的痛(心理描写)。
门开了,我连忙抱住奶奶,她身体很轻很轻,没有什么重量,像是一根羽毛(外貌描写)。我搀扶着她回屋,坐到床沿上。奶奶的脸蜡黄蜡黄,两腮有些发红,额头很烫(外貌描写)。我赶紧倒了热水,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奶奶。奶奶喝了两三口,就不想喝了。我仔细看着奶奶。奶奶眼窝凹陷,嘴唇还有点发黑(外貌描写)。我紧紧地攥着奶奶的手,那是怎样的凉啊!奶奶无力地指着桌子上的水果和点心,示意我过去吃。我摇摇头,奶奶就有气无力地说:“丫呀……你姑送来的,我……哪有胃口吃啊,再不吃就坏了……快点吃吧!”(语言描写)我的心更疼了,桌上摆的都是奶奶最爱吃的,如今她连看也没有力气了。
奶奶已经八十岁了,这是一道坎。我想她一定能挺过去啊!我记得小时候,印象里的奶奶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她扛一大捆柴火从地里背到灶房里,一路不歇息;她忽悠一甩,把大木桶甩到井底,再忽悠一提,慢悠悠地把一大桶水提上井台,气息不乱;她把我背在背上,一颠一颠,哼着山歌,放下我,再从我身后抱住我的腰,转圈圈,逗得我咯咯地笑个不停(动作描写)。
可是,眼前呢?奶奶凝视着我,眼里是无限的留恋。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死”这个字。我冒了一身冷汗,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奶奶,你永远永远都不要离开我。奶奶你一定一定要长命百岁,一定一定要长命百岁!(心理描写)如果没了奶奶,我也许再也快乐不起来了;如果没有了奶奶,我再也不能在受父母批评时得到庇护了;如果没有……
现在,奶奶已康复了,可那份害怕却永远地烙在了我心坎上,它时刻提醒我时时替奶奶祈祷,时刻提醒我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限时成篇(请在60分钟内完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②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③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请以“幸福的定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18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作文题,要打开写作思路,关键在于准确分析材料和所给题目,然后思考其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作文题目是“幸福的定义”,那么幸福是什么?巴尔德斯说“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艾青认为幸福应融入时代中,阿·巴巴耶娃说幸福不能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实幸福就是话语中流露出的关心,就是一个甜甜的鼓励的微笑,就是一个微小的友爱的动作。生活中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体会出幸福的滋味。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现实生活中我们缺的不是幸福,而是发现幸福的眼睛。
[优秀范文]
幸福的定义
有一个人在守望你,会让你觉得幸福吗?
很小的时候,爷爷每天都要去地里干活,我总是一个人在家里玩耍,那时,我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有爷爷在身边的时候。因为爷爷会用粉笔在地上画我后来才知道的十二生肖图。爷爷画的老鼠特别形象,有时我们家那只老猫还以为见到了真的老鼠,猛地扑上去。每当这时爷爷便会哈哈大笑:“猫老了,老眼昏花了,和我一样了!”每当这时,我总会扑在爷爷的怀抱里撒娇:“爷爷才不会老呢,爷爷永远年轻。”
但是,爷爷不能一天到晚陪着我,有时还得下地干活,每到傍晚我便会站在家门口守望爷爷归来。爷爷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点吃的玩的,有时是一根雪糕,有时是一个自制的陀螺,而且每次回来的时候都笑眯眯地用他的胡子扎我:“饿坏了吧,我的宝贝孙子在家等爷爷,爷爷怎能不早回来呢?”“宝贝,长大了你会给爷爷买糖吃吗?”“会,当然会。”吃着甜甜的雪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对爷爷的守望就变成了爷爷对我的守望。爷爷每天都要接送我上学,所以每到放学时,校门外总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在寻找我的身影,不用看我也能感觉到那是爷爷,有的时候我因为要值日而晚归,爷爷总是围着校门口那柿子树打转,眉头紧锁,急得直跺脚。
再后来,我到了城里上学,爸妈都让爷爷到我们的新家住,爷爷说住不惯,依旧住在乡下,自己种了些菜,隔三差五地送些过来,直到他走不了那么长的一段路,又坐不惯公车为止。那时,爷爷总是说盼着我放假回去看看他,但又会马上改口说做作业就别回去了,学习重要。
爷爷十分想念我,同样想念爷爷的我一有时间便会回老家看看。每次我回去,都会提前打个电话,于是,每次到了家对面的小山坡上,就能看到爷爷在向我招手,那感觉真的很幸福,幸福之余又有些许担心:万一哪天爷爷无法再到家门口等我回家了,怎么办?
18
而让我担心的这一天居然来得这么快,爷爷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他真的无法再给我画十二生肖了,他真的无法再给我买甜甜的雪糕了,他真的无法再到家门口等我了,无论我如何大声地叫他,他也听不到了……
妈妈告诉我爷爷累了,他要睡了,可是我还没有长大呢,还没有尽孝心呢,还没有让爷爷看到我的美好未来呢。
爷爷,您是在天堂守望着我吧?我很幸福。有我深深的思念,您在天堂,幸福吗?
[名师点评] 亲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的积淀。爷爷在孙子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守望,守望孙子快快长大,守望孙子快快成长,守望孙子常回家看看,作者用貌似平静的语调抒发着汹涌澎湃的情感。文章以“我”对已在天国的爷爷的思念结尾,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