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练习(11套北师大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练习(11套北师大版必修4)》 共有 1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后篇巩固探究 A组 基础巩固 ‎1.设e1,e2是不共线的向量,则下面四组向量中,能作为基底的组数有(  )‎ ‎①e1和e1+e2;②e1-2e2和e2-2e1;③e1-2e2和4e2-2e1;④2e1+e2和e1-e2.‎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解析看每一组的两个向量是否共线,若共线则不能作为基底,若不共线则可作为基底,∵4e2-2e1=-2(e1-2e2),∴第③组中的两个向量共线,不能作为基底.‎ 答案C ‎2.已知e1,e2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λ∈R,a=e1+λe2,b=2e1,则a与b共线的条件为(  )‎ A.λ=0 B.e2=0‎ C.e1∥e2 D.e1∥e2或λ=0‎ 解析因为e1,e2不共线,而a与b共线,所以λ=0.‎ 答案A ‎3.设a,b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已知向量=a-kb,=2a+b,=3a-b,若A,B,D三点共线,则实数k的值等于(  )‎ A.2 B.-2‎ C.10 D.-10‎ 解析=(a-kb)+(-2a-b)+(3a-b)=2a-(k+2)b.‎ ‎∵A,B,D三点共线,‎ ‎∴存在实数λ使得=λ,‎ 即a-kb=λ[2a-(k+2)b]=2λa-λ(k+2)b.‎ ‎∵a,b为基底向量,‎ ‎∴解得λ=,k=2.‎ 答案A ‎4.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D为BC的中点,且2=0,则(  )‎ A. B.=2‎ C.=3 D.2‎ 解析由2=0,得2=-().‎ 因为D是BC的中点,‎ 所以=2,‎ 于是2=-2,‎ - 6 -‎ 即.‎ 答案A ‎5.在△ABC中,点D在BC边上,且=2=r+s,则r+s=(  )‎ A. B. C.-3 D.0‎ 解析由题意得)=.‎ 因为=r+s,所以r=,s=-,‎ 所以r+s=0,故选D.‎ 答案D ‎6.若e1,e2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且a=3e1-4e2,b=6e1+ke2不能作为一组基底,则k的值为     . ‎ 解析因为a,b不能作为一组基底,‎ 所以存在实数λ,使得a=λb,‎ 即3e1-4e2=λ(6e1+ke2),‎ 则6λ=3,且kλ=-4,‎ 解得λ=,k=-8.‎ 答案-8‎ ‎7.在▱ABCD中,AC与BD交于点O,E是线段O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CD交于点F,若=a,=b,用a,b表示.‎ 解如图,.‎ 由题意知,DE∶BE=1∶3=DF∶AB,‎ ‎∴.∴‎ ‎=‎ ‎=)‎ ‎=‎ ‎=a+b+‎ ‎=a+b.‎ - 6 -‎ ‎8.‎ 导学号93774069如图所示,在△ABC中,D,F分别是BC,AC的中点,=a,=b.‎ ‎(1)用a,b表示;‎ ‎(2)求证:B,E,F三点共线.‎ ‎(1)解 如图所示,延长AD到点G,使=2,连接BG,CG,得到平行四边形ABGC,则=a+b,(a+b),(a+b),b,‎ ‎(a+b)-a=(b-2a),‎ b-a=(b-2a).‎ ‎(2)证明由(1)知,,∴共线.‎ 又有公共点B,∴B,E,F三点共线.‎ B组 能力提升 ‎1.已知平面内有一点P及一个△ABC,若,则(  )‎ A.点P在△ABC外部 B.点P在线段AB上 C.点P在线段BC上 D.点P在线段AC上 解析∵,‎ ‎∴=0,‎ 即=0,‎ ‎∴=0,∴2,‎ ‎∴点P在线段AC上.‎ - 6 -‎ 答案D ‎2.已知O是平面内一定点,A,B,C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若点P满足+λ(λ∈(0,+∞)),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解析设BC中点为M,则,则有+λ,即=λ(λ∈(0,+∞)),∴M,P,A三点共线.∴点P的轨迹所在直线一定通过△ABC的重心.‎ 答案C ‎3.已知▱ABCD中,E为CD的中点,=x=y,其中x,y∈R,且均不为0,若,则=     . ‎ 解析=y-x,‎ 由=λ(λ≠0),‎ ‎∴y-x=λ()=λ,‎ ‎∴.‎ 答案 ‎4.在△ABC所在平面上有一点P,满足+4,则△PBC与△PAB的面积比为      . ‎ 解析+4,所以2,即点P在AC边上,且AP=2PC,所以△PBC与△PAB的面积比为1∶2.‎ 答案1∶2‎ ‎5.如图,在△ABC中,点M是BC的中点,点N在边AC上,且AN=2NC,AM与BN交于点P,求AP∶PM的值.‎ 解设=e1,=e2,‎ 则=-3e2-e1,=2e1+e2.∵A,P,M和B,P,N分别共线,‎ ‎∴存在实数λ,μ,使=λ=-λe1-3λe2,‎ - 6 -‎ ‎=μ=2μe1+μe2,‎ ‎∴=(λ+2μ)e1+(3λ+μ)e2.‎ 又=2e1+3e2,‎ ‎∴解得 ‎∴,即AP∶PM=4∶1.‎ ‎6.导学号93774070如图所示,在△OAB中,=a,=b,M,N分别是OA,OB上的点,且a,b.设AN与BM交于点P,用向量a,b表示.‎ 解设=m=n,因为,所以+ma+m(1-m)a+mb,+n(1-n)b+na.‎ 因为a与b不共线,所以 解得所以a+b.‎ ‎7.导学号93774071已知A,B,C三点不共线,O为平面上任意一点,证明存在实数p,q,r,使得p+q+r=0,且若p+q+r=0,则必有p=q=r=0.‎ 证明如图,由题意可得r=-(p+q).‎ ‎∴p+q-(p+q)=0,‎ 即p()=q(),p=q,‎ ‎∴p+q=0=0·+0·.‎ 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可知,其分解是唯一的,‎ ‎∴p=0,q=0,p+q=0.∵p+q+r=0,‎ - 6 -‎ 故有p=q=r=0.‎ - 6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