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作业(七)
一、基础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
1
)遥怜故园菊,
(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2
)
( )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
3
)岐王宅里寻常见,
(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应傍战场开
夜发清溪向三峡
崔九堂前几度闻
(
4
)《夜上受降城闻笛》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的句子是
( )
,
( )
。
(
5
) 日中不至
,
( )
;
( )
,
( )
。(《陈太丘与友期行》)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
1
)因为他是
yu
ā
n b
ó (
)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渊博
(
2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
h
é
ǎ
i
(
)地在一旁答礼。
(
3
)这是荒园,
r
é
n j
ì
h
ǎ
n zh
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4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r
é
n sh
ē
ng d
ǐ
ng f
è
i
(
)。
和蔼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
和蔼
可亲,同学们都愿意接近她。
B.大师仔细地
鉴赏
这幅画卷,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C.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
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
天伦之乐
。
D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不能用于同学之间。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眺远的好时候。(在“登高眺远”前加上“享受”)
B.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去掉“由于”)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与“解决”位置对调)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去掉“能否”)
A
删掉“的岳麓山”。
5.
仿照例句,进行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示例: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泉。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仿句
()
,
()
?
()
。
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
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家
以
农亩为业
/
静
以
修身
B.
妻常
之
田
/
夫君子
之
行
C.
时
天暴雨
/
年与
时
驰
D.
乃
省
/
吾日三
省
吾身
D
A.
把
/
来;
B.
到
/
的;
C.
正值
/
时光;
D.
反省
2
.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
”标出来。
凤 持 竿 诵 经 不 觉 潦 水 流 麦 妻 还 怪 问 乃 省。
3
.你认为文中的高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凤持竿诵经
|
不觉潦水流麦
|
妻还怪问
|
乃省。
高凤是一个喜爱读书、专心致志的人。
【参考译文】
高凤,字文通,他的家庭以种田为生。他的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庭院里面晾晒着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正值天突然下了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后责问他,高凤这才恍然大悟(小麦被冲走了)。
三、现代文阅读
永不录用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正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
— ③( )—④ (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②苦闷消沉,插班旁听③重返母校,发愤苦读④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
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3.文章结尾写道: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
4.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