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全套(12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周末作业(十四).ppt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周末作业(十四) 一、基础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 1 )不知何处吹芦管, (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2 ) ( ) , (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夜征人尽望乡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却话巴山夜雨时 ( 4 )《峨眉山月歌》中写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的句子是 ( ) , ( ) 。 ( 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 ( ) ? ( ) ?”(《〈论语〉十二章》)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 1 )三妹便 s ǒ ng y ǒ ng ( )着她去拿一只来。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怂恿 ( 2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 ch é ng ji è( )得还没有快意。 ( 3 )真是 w è i zu ì qi á n t á o “( )”了,我以为。 ( 4 )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 j ù w é i j ǐ y ǒ u ( )。 惩戒 畏罪潜逃 据为己有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 括号里 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含羞草默默地收拢叶片,那是在教我们切莫 张扬 ! B.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 微薄 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C. 欧 · 亨利的小说非常吸引读者,因为其情节起伏跌宕, 抑扬顿挫 。 D. 学习文言文务求字字落实,句句明了,万不可马虎了事, 不求甚解 。 C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用来形容情节。 4.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把“的原因”去掉) B .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将“把”改为“使”) C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从”改为“以) D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把“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 D D 中的语病是语意重复,把“面向”去掉,或者是把“的对象”去掉。 5. 根据上下文,将语段补写完整。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 ( ) ,就没有 ( ) 。没有 ( ) ,就没有 ( ) 。所以,面对世界万物,我们心里要常怀感激。 没有水源,就没有江河的流长; 没有父母,就没有生命的滋长。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北人生而 不 识菱者/日中 不 至 B.啖菱须 去 壳/ 去 后乃至 C.仕 于 南方/ 于 我如浮云 D.其人 自 护其短/有朋 自 远方来 A A.表示否定;B.去掉/离开;C.在/对于;D.自己/从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曰 我 非 不 知 并 壳 者 欲 以 清 热 也。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参考译文】 有个北方人生来就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他连同壳一起吃。有人说:“吃菱角须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就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壳一起吃,是想要用来清热。”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在水中而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弄成知道。 三、现代文阅读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 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 1 ) ( 2 ) 2. 本文标题是燕子,但一开始却写了一件有关歌曲《送别》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 “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内容上:“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与“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两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寄托了深邃的乡愁;结构上:作者由有关《送别》的往事自然地引出了和“燕子”有关的第二件事 。 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 连用了三个反问句,作者将“乌秋”认做了故乡的“燕子”,增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作者突然在南国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