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 贾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约客)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3 背诵诗词。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泊秦淮》 杜牧
1、作者作品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以济世之才自负。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
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
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
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2、品读明意
指导朗读
3、诗歌欣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 写景——夜景
夜泊秦淮近酒家 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诗歌欣赏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
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
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
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
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
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4、本诗主题
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
愤。
5、背诵与默写
二、学习《贾生》 李商隐
1、李商隐
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
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
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
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2、贾生 李商隐贾谊:贾谊(前 200-前 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
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改任梁怀
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
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过秦论》总
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提出用“众诸
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巩固中央集权制。要“驱民而归之农”,巩固政权。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
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
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七篇,被贬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谪居长
沙三年,作《鹏鸟赋》,假托与鹏鸟的问答,说明“万物变化之理”,对死生荣辱,万物众生,皆不
在意。发自肺腑,哀伤之情跃然纸上。假辞赋之要,抒忧国之情。其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
是汉赋发展的先声。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
集》,今人辑有《贾谊集》。
3、指导朗读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4、赏读诗歌
咏史诗
五步法:写了什么史实?
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
诗人的观点:
对贾生怀才不遇的惋惜
写作目的:
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对自己怀才不遇。
写作技巧:
对比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
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
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5、拓展阅读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6、质疑问难
为什么会有贾谊的悲剧呢?
1.皇帝的昏庸?
2.贾生生不逢时?
3.贾生….
第二课时
三、学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杨万里
1、诗人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
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是我国古代闻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
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新、奇、活、快、风趣、幽默
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晚年忤宰相韩侂胄,家居吉水十五年,忧愤而死,享年 80 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 2 万余首,现存诗 4200 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 133 卷,有《杨文
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2、朗读指导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3、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
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4、赏析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
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
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
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5、相关练习
1.诗中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句子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2.哪个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空
四、学习《约客》 ------赵师秀
1、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
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
安。有《赵师秀集》2 卷,别本《天乐堂集》1 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 卷,有《南宋群贤小集》
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2、赏读诗歌
黄梅时节家家雨 黄梅时节,在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
青草池塘处处蛙 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有约不来过夜半 这时已经是半夜了,诗人的朋友却没有如约来下棋
闲敲棋子落灯花 他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心中有些失落
这首诗是赵师秀的特“秀”之作。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
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
妙小诗。
这是一个七言绝句,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
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
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
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
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
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
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
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
清丽可诵。
诗歌前两句写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
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
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
种阴雨天气的无奈。“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
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
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
独特心理感受。遍布乡村、连绵不断的骤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蛙鼓,本来十分和谐美妙,但
令人懊恼的是:这绵绵阴雨,阻挡了友人如约,如鼓的蛙声,扰乱了诗人的心境。此时此刻,诗人
多么希望友人风雨无阻、如期而至,和他一起举棋消愁啊!
诗歌后两句于叙事中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百无聊奈、烦躁不安、茫然若失的复杂心情。
窗外的雨,密密匝匝,池塘的蛙,聒聒噪噪,桌上的灯,摇摇曳曳。为了先前的约定、为了诺言、
为了友谊,尽管夜已深,人已静,灯芯上的灯花拨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诗人始终没有放弃,仍然
坚持等待着“客”的到来,而有约在先的客人却一直未能露面。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内心可谓“别
是一番滋味”,那种焦虑与无奈之情更是“剪不断,理还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是情和景的契合。作为由景到情的过渡,此句虽是叙写友人失约,但是,诗中却寓含了诗人几多的期盼与焦
虑、几多的失望与遗憾。 “闲敲棋子落灯花”,一“敲”字用得更为精妙,再用一“闲”字加以修
饰,这一细节更是让人们十分真切地读出了诗人内心几多的无聊与无奈、几多的烦躁与不安、几多
的茫然与失落、几多的孤寂与闷倦。透过此句,我们仿佛看到了茫茫雨夜中,寂寞小屋内,摇曳的
灯光下,形单影只的诗人枯坐桌前,无聊地把玩棋子而又茫然无奈的情景。一个重情重义而又孤寂
惆怅者的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眼前。这两句实中有虚,写友人失约薄情,诗人守信重义,表现了诗人
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对友人的淡淡的责备,只是由于有前两句清新恬静、和谐美妙的乡村之景的渲染,
才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又是那么的坦然和平静,对友人的责备又是那么的轻描淡写
3、提示性默写
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 的句子
青草池塘处处蛙
交待了当时的环境
黄梅时节家家雨
五、作业
1、背诵诗歌
2、改写其中一则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