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
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 4 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了证
明几何体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并能从图中识别。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
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
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对顶角相等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归
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草稿本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铁道、高速路网图
设问:从这些图片想到什么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
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读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请你们结合
图形自学书本 116 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对顶角?
2、图中有几对对顶角?
3、∠1 和∠3 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具
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
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看书,交流、讨论,
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答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
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然后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得出对顶角的判定方法。
(三)探: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在问题 3 前引导学生观察∠1 和∠2 的关系,得出邻补角的概念,然后通过问题 3:∠1
和∠3 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
4
2
31
A
B
O
C
D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写出推理过程。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四)练
例 1:如图,直线 a、b 相交,∠1=40°,求
∠2、∠3、∠4 的度数。
例 2 :如图,直线 AB 、CD 相交于 O ,∠
AOC=80°,∠1=30°,求∠2 的度数。
引导学生找已知角和未知角的位置关系,想想
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脑筋急转弯: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联系,
感受实际生活中的数学。
(五)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归纳、
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知
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复习
巩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体验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 P117 练习第 2 题、P121 习题
第 2 题。
七、板书设计
10.1 相交线
对顶角:∠1 和∠3 邻补角:∠1 和∠2
∠2 和∠4 ∠1 和∠4
∠2 和∠3
对顶角相等 ∠3 和∠4
互为邻补角之和为 180°
你能用所学的知
识量出图中∠1的
度数吗? 池
塘1
1
2
E
B
A
O
C
D
4
2
31
A
B
O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