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6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6套含答案)》 共有 3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19* 扁鹊见蔡桓公 1.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蔡桓公拒绝扁鹊几次忠告而致死的故事,说明了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 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2.作品简介 《韩非子》 《韩非子》为法家的重要著作,在政治观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 主张君主集权,哲学观上,继承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老子的某些辩证法因素,反映了 新兴地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立场和要求,书中还保存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材料, 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3.文言文考点链接 “之”的用法 “之”是文言文中常用、中考常考的虚词之一,用法灵活多样,常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代词,代指人、物、事,相当于“他(们)”“它(们)”等。 (2)助词,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 结构助词:①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如“水陆草木之花”。②用于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主谓短语,作整个句子的某个成分。如“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③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 者”。 语气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称善者久之”。 (3)作动词。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译为“去”“往”“到”等。如“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4。 01  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 桓公(huán)    有间(jiān)    腠理(còu) 还走(xuán) 汤熨(tàng wèi) 火齐(j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更加 (2)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于是 (3)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及:达到 (4)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寻找 (5)桓侯遂死 遂:于是,就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4.“之”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文言虚词之一,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及意 义。【详见本课“文言文考点链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助词,无实义) (2)君之病在肌肤(助词,的) (3)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4)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5.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请解释。 (1)汤熨之所及也(名词作动词,用药热敷)2 (2)针石之所及也(名词作动词,用石针刺) (3)火齐之所及也(名词作动词,用火剂汤) 6.文学常识填空。 韩非,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 家的礼治。与孟子、庄子、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本文选自《韩非子》一书。该书 中的许多寓言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历来为人们所 喜爱、传诵。 7.句子积累——按课文内容填空。 (1)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3)体现蔡桓公固执、自以为是的形象的句子是:寡人无疾。 (4)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他讳疾忌医的心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您有病,已经到了肌肉的纹理里,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骨髓里的病,是司命神管辖的事,(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9.阅读下面这段材料,说说你得出的结论。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它会迅速跳出锅外。 但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升高将 最终导致青蛙被煮死。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跳出来了,或者说没 有能力跳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煮青蛙理论”。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而易置人于死地的,却 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答出“要防微杜渐” 等相同意思亦可)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10.蔡桓公由小“疾”到死亡,其病情发展过程是“疾在腠理”→“疾在肌肤”→“疾 在肠胃”→“疾在骨髓”→“体痛”→“死”,蔡桓公死亡的原因是讳疾忌医(此空用一个成 语作答)。 11.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后来却变得无法医治,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有病需早治,切勿讳疾忌医;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 忠告;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别 人善意的批评帮助。 12.扁鹊医术非常高明,但当桓侯病情恶化时,他却逃到秦国去了,这是不是说明他不 负责任呢?为什么? 不是,因为扁鹊对桓侯的病情给了三次忠告,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医生已尽忠尽责。为避 免遭迫害,他果断逃秦,可见精明。同时从侧面反映了蔡桓公的蛮横、残暴。 13.文中蔡桓公讳疾忌医,命归西天,扁鹊医术高明而未能达到救人目的,假如你是蔡 桓公或扁鹊,你会怎么办?(任选一个角度回答)3 【示例一】假如我是蔡桓公,我要做一个开明的君主,善于纳谏,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劝 告,反思自己,完善自己。【示例二】假如我是扁鹊,我一定会像魏征一样,敢于冒死直谏, 使蔡桓公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并接受治疗。 03  拓展阅读 医扁鹊见秦武王 《战国策》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①。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 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②:“君与知之者谋 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③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 ①除:去掉,此处引申为医治。②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 ③此:如此。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除之未必已也 已:治愈 (2)将使耳不聪 耳不聪:耳朵听不清 (3)扁鹊怒而投其石 投:丢、扔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君王同懂得治病的人商量这件事,又同不懂得治病的人一道来破坏。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凭这就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就是君王的一个举动就会使秦国灭亡。 15.通过“君以告扁鹊”一句,你能看出秦武王的哪些性格特点? 缺少谋略和决断能力,个人主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愚蠢而又显得老实。 16.分析扁鹊的话语,说说扁鹊所认为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治理国家要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要远离庸才。 附参考译文: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来医治。可是国君 身边的人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医治未必能治好,反而可能会使耳朵 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 王同懂得治病的人商量这件事,又同不懂得治病的人一道来破坏。凭这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 政,就是君王的一个举动就会使秦国灭亡。”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