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直角三角形
1.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Ⅱ)第1课时 勾股定理
目标突破
总结反思
第1章 直角三角形
知识目标第1课时 勾股定理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中经历观察、计算、归纳发现勾股定理,会用拼
图的方式验证勾股定理.
2.在理解勾股定理的基础上,会用勾股定理求图形的边长或面积
.目标突破目标突破
目标一 会验证勾股定理
例1 教材补充例题 如图1-2-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直角边长
分别是a,b,斜边长为c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边长
为c的正方形,请你将它们拼成
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
(2)证明勾股定理. 图1-2-1
第1课时 勾股定理[解析] 因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都是c,所以可采用这样两种方法:(1)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边长为c
的正方形外面,使其斜边与正方形的边重合;(2)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都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里面,也是斜边与正方形的边重合,然后利用图形
的面积相等即可证明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图①
图②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归纳总结】验证勾股定理的步骤
(1)读图:观察整个图形是由哪些图形拼接而成的,图中包括几
个直角三角形,几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各是多少;
(2)列式:根据整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各部分面积之和,列出关于
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等式;
(3)化简: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化简等式,得出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目标二 会用勾股定理求图形的边长或面积
例2 教材补充例题 在Rt△ABC中, AB=c, BC=a, AC=b, ∠B
=90°.
(1) 已知a=6, b=10, 求c的值;
(2) 已知a=5, c=12, 求b的值.
第1课时 勾股定理[解析]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
的两边长求第三边的长用勾股定理或其变形.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归纳总结】 由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步骤
(1)分:分清哪条边是斜边,哪些边是直角边;
(2)代:代入a2+b2=c2;
(3)化简:把结果中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若条件中没有明确斜边、直角边,则要分类讨论.
第1课时 勾股定理例3 教材补充例题 如图1-2-2所示的阴影部分是两个正方形,
图中还有一个大正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求两个阴影正方形
的面积和.
图1-2-2
第1课时 勾股定理[解析] 由图形可知,两个阴影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小直角三角形斜
边的平方,即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大正方形的面
积等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短直角边的平方.
解:由勾股定理求得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72-152=64,
而大正方形的面积又等于两个阴影正方形面积之和,
所以两个阴影正方形的面积和为64.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归纳总结】 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面积问题
(1)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如图1-2-3甲),则
有S2+S3=S1.
(2)推广:如图1-2-3乙、丙、丁所示,S1,S2,S3具有图甲
中同样的关系,即S2+S3=S1.
图1-2-3
第1课时 勾股定理总结反思总结反思
知识点 勾股定理
小结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________,等于斜边c的
______,即____________.
平方和
平方 a2+b2=c2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反思
第1课时 勾股定理解:他的方法不正确.因为△ABC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不能用勾股定理求
解,只能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
正确解法: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b-a<c<b+a,即4-3<c<4+3,所
以1<c<7.因为c为质数,所以c=2或c=3或c=5.
第1课时 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