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17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17份含答案)》 共有 1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 (课标 Ⅱ 专用 ) 一、(2016课标全国Ⅱ,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 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 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 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 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 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 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 五年高考 题组一 课标 Ⅱ 题组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 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 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 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 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 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 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 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 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 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 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 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 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 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 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 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 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 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 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 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 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 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 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 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 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 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 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 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 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 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 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 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分) 一、 1. 答案     BE A.“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过于绝对,文中表述的是“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 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C.拔高了人物形象。D. 不认同的是“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2.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 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解析  可以从吴文俊扎实的数学功底、创新的品质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三个角度思考。 3. 答案  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 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解析  首先,要找到答题区域,文本第四段开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 得”,说明答案就在这一段。其次,认真审读本段内容,划分层次,筛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 思路分析 先要锁定答题区域,对段落进行简单划分,分出层次,然后找到关键词语,连词成句, 分条作答。 4.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 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 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 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探究时,要到文中找到吴文俊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分析 这些事例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关键信息散布全文,应认真筛选。 方法技巧 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探究分析必须与原文有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 伸;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 二、(2015课标全国Ⅱ,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 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 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 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 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 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 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 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 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 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 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 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 …… 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 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 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 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 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 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 …… 虽是敌军, 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 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 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 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 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 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 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 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 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 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 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 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 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 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 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 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 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 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 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 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 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 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 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 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 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二、 1. 答案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A.原文并没有说戴安澜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熟读成诵,“自幼”“常常”“以此 激发自己”等均于文无据。B.略有错误,放心不下的还有父母。C.曲解文意,“提议”有误,原 文第5段第2句说“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 答题步骤  多选题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选项,提防陷阱;第二步,投石探波,找准区间;第三步, 文题比对,检验信息。 2. 答案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勠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 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每答出一点给2分) 解析  回答此题需找到信息所在区间(第2段),重点词句在戴安澜的语言描写中有体现,如国共 合作、写过真实感人的报道、卓越的见解、爱国志士等。 思路分析  回到原文,逐层浏览,找到有关信息,再整合这些信息组织答案。 3. 答案  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 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 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每答出一点给3分) 解析  涉及的历史人物为诸葛亮、秦始皇,结合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当时的情状,阐述戴安澜的 志向。需注意写出自己的理解。 4. 答案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 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 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如 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回答此题不但要分析原文,还要注意相关链接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戴安澜的品格精神,重 点分析4、5两段,多侧面多角度总结日军佩服戴将军的原因,此题需分条陈述。 三、(2014课标全国Ⅱ,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 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 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 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 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 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 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 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 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 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 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 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 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 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 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 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 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 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 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 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 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 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 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 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 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 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 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 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 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 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 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 ( 院士 ) 。主要著作有 《 中国的高等真菌 》《 中国的真 菌 》 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 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 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 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 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 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 抗战时期 , 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 , 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 , 其中不少 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 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 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三、 1. 答案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错误。B.“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 国”错误。E.“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变“未然为已 然”,原文是“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答题步骤  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泛读——了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②审 题——确定范围、角度、要求;③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④加工——按题目要 求整合。 2. 答案  现实因素: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②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 意使他深受感动。(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思想基础:①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 民族富强奋斗终生。(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解析  根据题中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现实因素体现在第五段,思想基础体现在相关链接②,然 后筛选整合,分条概括作答即可。 3. 答案  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 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每答出一点给2 分) 解析  认真审读题中“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作答时要紧扣题中 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4. 答案  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 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 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每答出一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首先围绕题中“哪些突出表现”准确筛选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解题关键  题干明确要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从近几年命题的情况看,试题一般 是半开放的,可以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能漫无边际。要求立足现实,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 考,发表看法。论点要站得住脚,道理要清楚,有说服力。 一、(2016课标全国Ⅰ,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 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 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 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 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 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 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 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 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 题组二  其他课标区题组 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 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 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 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 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 “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 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 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 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 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 ……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 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 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 “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 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 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 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 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 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 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 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 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 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 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 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 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 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 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 ,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 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 , 不如 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 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 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一、 1. 答案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B.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 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 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 激后的一种觉悟。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 中也有困惑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 2.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 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 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解析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这一信息所在之处;然后找 到相应的答案所在范围(第三、四、五段);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起 来。 3.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 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认真审题,理解句子。应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拆开来理解:“属于陈忠实 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结合材料,围绕这两个 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解题关键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是带有作者鲜明情感的句子,充分肯定了陈忠实 先生文字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明确表达了对陈忠实先生的悼念之情以及对陈忠实先生文字的 敬仰之情。答题时要结合作者态度和文本内容,鉴赏要全面到位,评价要合情合理。 4. 答案  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 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 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 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 学巨著。 解析  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 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 ‘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 “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三 段的开头句,第四、五段的结尾句。要言之有理有据。 二、(2016课标全国Ⅲ,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 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 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 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 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 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 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后》回 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 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 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 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 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 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 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 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 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 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 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 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 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 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 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 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 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 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 人。 …… 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 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 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 …… 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 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 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 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 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 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分) 二、 1. 答案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A.“顾炎武不顾家庭”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他 …… 将家事稍作安排”。C.《日知 录》《音学五书》是否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写就,文中并无表述。E.“唯其如此,才成就 了他的著述事业”,根据原文内容,并无此因果关系。 思路分析  分析和概括题,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相关信息,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①对传主的 经历事迹、思想性格的概括;②对传主做出贡献、取得成就或形成个性品质的原因的分析;③ 对创作手法、重要语句的含意或作用的赏析;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的评价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一是从对应角度出发,将人物与行为、人物性格与呈现方式、人 物生平与时代背景等进行连线对应;二是划定区域,明辨细节,搞清楚选项表述与文本表述的差 异;三是了解常见错误类型,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主观臆断等。 2. 答案  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 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点2分) 解析  有关《日知录》的成书过程的叙述,集中在文本第2段。此段一开头便总写《日知录》 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文段中“不断增改”及六年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 说明他“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体现他“务本求真”;“一旦发现前 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体现他“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 “供后人研讨”体现他“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的实事求是。将这些信息整合即可。 3.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 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点2分) 解析  根据题意,作答方向有二:一为经师,二为人师。信息基本上集中在第3段及相关链接① 中。《论语》为四书五经之一,那么“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 的治学宗旨”便是他成为经学大师的原因。段落中间“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是个重 要提示,其前面的“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即为具体阐述。相关链接①中可筛选 概括出“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 解题思路  一是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的两个方面:“经学大师”是指顾炎武的治学方面,包括态 度、方法和成就;“世人楷模”是指其德行方面,其处世之道。二是要注意联系全文以及相关 链接材料的内容,从中找到依据来分类概括并进行简要分析,要兼顾“治学”“德行”两个方 面,避免漏答。 4. 答案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 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 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每答出一点 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点首先让我们认识到“匹夫”应该关心国事,具有爱国 主义情怀;也让我们认识到“天下”和“匹夫”的关系,即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还让我们 认识到,虽是“匹夫”(即国家中的一员),但在国家危难时要勇于担当。 解题关键  本题要求谈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点的看法,是一道探究题。题目强 调要“结合材料”,即要有根据,从文本出发;联系“相关知识”阐述个人的看法,是要有自己 的见解,不能仅仅从文本出发进行分析,更要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探究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价 值。 三、(2015课标全国Ⅰ,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 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 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 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 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 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 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 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 《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 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 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 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 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 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 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 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 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 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 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 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 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 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 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 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 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 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 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 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 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 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 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 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 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 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 《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 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 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 由。(8分) 三、 1. 答案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A.据原文第3段可知,“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不符合原文 意思,朱东润是因为对传记研究感兴趣而为之献身的。C.“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 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9段说“是不是 …… 《维多利亚女王传》可 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但并未拒绝把它作为范本。E. “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有误,相关链接①中说“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 指明同类的文学”。 审题技巧  这是一道多选题,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弄清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 别。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张冠李戴等。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 有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2. 答案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 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 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每答出一点给2分 ) 解析  原文第4—10段写朱东润博览古今中外传记作品并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的理论,第11段写 朱东润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据此概括作答。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善于速读做标注,追本溯源寻依据,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 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全面 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 答案  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 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每答 出一点给2分) 解析  评论文章的特点,有鉴赏的意味,须从内容、行文脉络、语言特色等方面,紧密结合选 文,归纳概括。 4. 答案  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 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 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 者 , 就不是传记文学。 (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 第二问 : 观点一 : 同意。理由 :① 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 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 且具有可 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每答出一 点给2分)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 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每 答出一点给2分) 解析  第一问:原文5—6段主要写朱东润信笔直书的传记观,7—10段主要写朱东润主张应入 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对这些段落概括提炼即可。 第二问:为开放性试题,同意与否均可,关键是要结合原文内容,自圆其说,充分阐明理由。 知识拓展  阅读实用类文本,要掌握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达技巧。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 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 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其次,了解传记常用的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达技巧与一般记叙文 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达技巧,如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言语,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四、(2014课标全国Ⅰ,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 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 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 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 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 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 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 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 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 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 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 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 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 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 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 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 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 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 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 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 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 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 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 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 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 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 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 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 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 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 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 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 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 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 研究工作 …… 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 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 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 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 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 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6分)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 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 1.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  A.“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在选文中并无明确的表述。C.“玻尔敏锐察觉到 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与原文不符;“参加了丹麦的抗敌 组织”错误,原文为“参加丹麦救援组织”“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D.“试图尽力说 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中的“禁止使用”应为“控制”;另外,“各大 国”的表述也欠准确。 2. 答案  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 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 术争鸣。 解析  这道简答题可以从选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中去寻找:①巅峰对决的双方;②辩论涉及 的内容;③对决造成的影响。 答题步骤  第一步,浏览筛选。根据题目要求,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要依据筛选标准,感知 全文,筛选重要信息。第二步,比较辨别。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要进行辨别,通过辨别比较,选取 重要信息,提取关键信息。第三步,调整组合。对提取的重要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 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 3. 答案  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 学术精神。 解析  可从选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概括总结:①什么样的领导人物;②学派的水平;③学派 的宗旨。 4. 答案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 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 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解析  概括玻尔的人格魅力,要从全文着眼,筛选所有评述玻尔的内容,提炼出适合题中要求的 内容,并将它条理化,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 解题关键  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既要充分利用 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①要点须全面;②陈述有条理。作答探究题,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一、(2015福建,12—14,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 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 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 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 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 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 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 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B组 自主命题 · 省(区、市)卷题组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 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 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 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 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 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 “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 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 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 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 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 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 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 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 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 它们的回归。 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 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 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 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 …… 总之,我们应多想 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5分)   (  )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 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 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 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 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 火虫。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4分)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6 分) 一、 1. 答案     CE C.“水质检测”用的是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而不是虫荧光素酶基因。参见 第5段第二句。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不正确,原文是“不能光着眼于 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 2. 答案  (4分)[要点]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 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即可) 解析  解答此题需找重点语句,即第5段“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 境”,第7段“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当萤火 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 3. 答案  (6分)[要点]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 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 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解析  “文化的”指的是其在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意义;“自然的”指 的是萤火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萤火虫进而保护整个大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一主题。 二、(2014广东,19—2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 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 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 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 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 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 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 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 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 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 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 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 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 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 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 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 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 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 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 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 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 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 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 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 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 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4分) 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分) 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6分) 二、 1. 答案     过程:缘起(几十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相关记载)→实地考察→得出结论。 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对外开放的见证”。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从文本中找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 的过程和结论的语段,根据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部分中提示性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 2. 答案  ①保护好古建筑便于新建筑借鉴其优秀传统。 ②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要学好基本理论、掌握好基本技能。 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和工匠的培养。 ④古建筑是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要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 中,找出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 答案  ①学习古建筑包括师承的基本情况,写他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兴趣,并突出他强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②对长城的研究,表现他对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求实和献身精神。 ③对“大师”称号的推辞,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品质。 ④对古建筑保护和建筑的看法,表现出他见解独到深刻。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此题可着眼于整个文本,从主持人与罗哲文的对话中,结合着具体的内容来概括罗哲文先生的 形象特征。 一、(2015广东,19—2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 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 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 。杨树和柳 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 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 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 气候过去。 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萹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萹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 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 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暖时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 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萹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 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萹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 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 则安然保存至明春。 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 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 有了回报,因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 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 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 率通常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 休眠种子胜算大。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 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 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 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 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 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 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 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 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 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 。植物透过 Pr对Pfr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 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 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 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 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 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 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觉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 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 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 故事》,商务印书馆,2014年,有删改) 1.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4分) 2.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6分) 3.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 点解释这种现象。(5分) 一、 1. 答案  ①先将发芽比作分娩,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发芽过程的不可逆性,再用拟人 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说明种子对发芽时机的选择寻找。 ②将日光未被遮蔽时和穿过树叶后的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又用具体的数字说明红光和远红光 比率的变化,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科学与严谨。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鉴赏能力,可从手法和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实用类文本语言特点 是由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它首先要求语言要严谨科学,其次讲究生动形象。文中画线部分的两 处文字恰好体现了这一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做具体说明即可。 2. 答案  ①萹蓄的种子先天为休眠期,未经冬天不会发芽,还有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 眠期和发芽期。 ②羊腿藜在年初和产季分别结不休眠、休眠的种子,以保证有更多的子代。 ③冬季一年生植物种子,敢冒冬季严寒的风险,秋天发芽;有的则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冬 季休眠,春天发芽。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 归纳概括。从文中的内容看出,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指的是“萹蓄”“羊腿 藜”“雀麦草”这三种,从文中第六段首句“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 格”可以得知。答题时,结合文本逐一说明即可。 3. 答案  ①一些植物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 ②翻土可以让处于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深埋于地下,失去发芽的机会,这样便可以除掉一部分 杂草。 ③但翻土也会让原本深埋地下的许多杂草种子置于土壤表层,对光敏感的那些杂草种子就会 自休眠中苏醒,获得发芽的机会,因此会长出更多的杂草。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根据问题 找到文中相应文字,主要集中在五、六两段,特别注意题目中的要求“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 象”。 二、(2014福建,13—1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九天神眼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 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 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 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 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 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 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 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 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 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 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 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 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 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 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 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号保险丝!” 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让机组成员终生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 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 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 …… 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 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 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 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 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 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 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5分)   (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 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 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 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 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 阳刚之美。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4分) 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6分) 二、 1. 答案     CE C.“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不正确,第三段只说到“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 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没有提到“参与导航工作”。E.“阳刚之美”不正确,本 文主题是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 2. 答案  (4分)【要点】①技术精湛,临危不乱 ②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机组成员能在千钧一发之时迅速排除险情,既 依赖于精湛的技术,也离不开团结协作的精神。注意简要概括,分点作答。 3. 答案  (6分)【要点】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 ②家属对机 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 ③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 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综合 上文来看,这份“大爱”指机组成员对国家对人民的爱;综合下文四段内容来看,这份“大爱” 还包括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机组成员及其家属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注意结合 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准确表述,分点作答。 三、(2014辽宁,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 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 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 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 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 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 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 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 “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 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 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 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 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 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 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 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 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 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 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 …… 在 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 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 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 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 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 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 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 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 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 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 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 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 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 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 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2.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 对你的启示。(8分) 三、 1. 答案     AC B.“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原文中没有表述。D.“不要依靠旧书堆”曲 解文意,文中是“跳出旧书堆”。E.“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这是政府的行为,不是侯仁 之的呼吁。 2. 答案  ①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 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 作。 解析  筛选⑧⑨两个段落,分析侯仁之与城市的关系。从第⑧段中提炼出“对许多城市做了 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第⑨段通过他对卢沟桥、莲 花池所做的努力反映出他积极参与城市保护。 3. 答案  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 形象更加丰满;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 解析  分析第①段的作用,应从内容、结构、文体特点等方面考虑。 4. 答案  第一问:①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②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③注重实地 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 第二问:(略) 解析  第一问围绕“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这一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 论。第二问具体可结合侯仁之的自身因素这一个方面,同时联系现实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一、(2018新疆乌鲁木齐三诊,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 医。然而在他颠沛流离求学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黄旭华目睹了山河破碎、同胞受难的景 象,“如果国家太弱,那我们只会任人欺凌、宰割!”黄旭华在心里默默发下了誓言,“我不学 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 略”。1945年7月,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洋有着深厚感情的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 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始毅然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 1954年,美国核潜艇首次试航。1958年,面对占据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 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工作。毛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怀着科技强国的 梦想,面对“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严苛誓言,黄旭华一颗火热的赤子心开始熊 三年模拟 A组 201 6 —201 8 年 高考模拟·基础题组 ( 每篇建议用时 15 分钟 ) 熊燃烧。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制核潜艇谈何容易!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加 之国外严密封锁,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国 外的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仔细甄别这些信息的真伪,拼凑出核潜艇的大致 轮廓。当时国内还没有手摇计算机,大量数据只能用老式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每一组数字 由两组人计算,获得相同答案才能通过。黄旭华还想出了更“土”的办法——磅秤称设备。 为了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黄旭华要求,所有拿到船上的设备、管线都要过 秤,登记在案,凡是拿出船体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登记,几年来天天如此。他还要求记录的重 量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逐一检查,不合格的退回去重称。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 怀和信仰。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的需要。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和年轻的 同事们忍饥挨饿,笑对困难 三年自然灾害后,中央决定全面上马核潜艇研制工作。1965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 师。1966年,黄旭华拖家带口,带领同事们进驻荒岛葫芦岛。岛上一年四季狂风怒吼,黄沙肆 虐,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也极其匮乏,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半年见不到一滴油水。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父母的“信箱” 越是有成就,就越需要把自己埋得深,黄旭华就像深海里的潜艇一样,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为了积蓄这撼山震地般的力量,他的割舍超乎寻常。 1957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老家。临别时,母亲叮嘱:“以前战争纷乱,交通 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黄旭华含泪答应。但 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30年,30年间,他和父母只靠书信往来。再相见时,黄旭华已双鬓斑白,母 子对视却无语凝噎,而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妻儿的“客家人” 同丈夫一个单位,妻子李世英对黄旭华的事业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她选择了“不打扰”的相 守,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毫无怨言。 而这一切,黄旭华都不曾知道。他正带领同事们向一道道技术难关发起冲击。功夫不负有心 人,他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 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七项技术难关,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成功试航,从此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大洋之中,为保 卫世界和平释放着巨大的震撼力。 1988年初,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原本不必下 水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100米、200米、250米、30 0米 …… 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指挥若定,给 了大家无穷的信心。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黄旭华笑了,当即挥毫:“花甲痴 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摘编自2017年12月26日《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在著名的“护校运动”中,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在让国民党当局悚然心惊的“五四营 火晚会”中,黄旭华敢为人先,不仅积极参加各种表演,而且竭力维护晚会秩序,阻挡国民党特 务的破坏;在“大江歌咏团”与“晨社”里,黄旭华更是身先士卒,机智地与国民党当局周旋, 领导同学们坚持对敌斗争。经过一系列的血与火的洗礼,黄旭华终于在1949年春天成为一名 光荣的共产党员,完成了从一名进步学生到革命者的蜕变。 (王艳明《黄旭华:许身报国铸辉煌》) ②1994年,因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 艇之父”。他却说:“中国核潜艇是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的直接领导下,由大批科研人 员和工人师傅集体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其中一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做了应该做的事。” (方凡《“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 三十载,许身报国铸辉煌》)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出生在海边,黄旭华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又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 专业,所以没有继承祖业学医。 B.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不仅面临着无经验、无资料的严酷现实,而且遭到国外势力严密 的技术封锁,因此独立研制非常不易。 C.黄旭华30年间从未回过老家,甚至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有回去,但家人一直理解和支持他,对 他毫无怨言。 D.为获得第一手资料,62岁的黄旭华不顾年事已高和深潜试验的危险,大胆做出了与艇员一同 下水,亲自参与极限深潜试验的决定。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交大的学习与锤炼使黄旭华不仅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而且成为了一个铮铮的革命者,为他 后来铸造国之重器奠定了专业基础和思想基石。 B.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黄旭华的“土”办法,体现了他高超的技术和科学创新的能力,为我国 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等 七项技术难关,因而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文本列出“100米、200米、250米、300米 …… ”的数据,记录了核潜艇不断下潜的深度,既 体现出传记的文学性,又暗含崇敬仰慕之情,增强了感染力。 E.深潜成功后,黄老当即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尽显他对核潜艇 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3.支撑着黄旭华几十年如一日“誓言无声,初心永恒”的是哪些精神?请简要概括。(4分) 一、 1. 答案     B A.“没有继承祖业学医”,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心。C.“对 他毫无怨言”的是他的妻子。D.做出该决定的目的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2. 答案     AE    B.用秤来称的土办法并非“高超的技术”。C.黄旭华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 艇之父”的原因是“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D.列出下潜深度的数据体现的是传记 的真实性。 3. 答案  ①矢志报国、坚定执着的爱国精神。②攻坚克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③不怕吃 苦、身先士卒的担当精神。④谦逊淡泊、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解析  “精神”主要从具体事件中去概括,注意将最主要的精神写在前面。文章反复提到 “为了祖国的需要”,从中可以提取出爱国精神和担当精神;从传主的科学家身份及文中相关 内容,可以概括出科学精神;从传主30年未回家等事件中可以概括出奉献精神。 二、(2017甘肃兰州一模,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教授胡适 ①胡适的教授生涯始于北京大学。1917年初,《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向北京大学新任校长蔡 元培力荐胡适,同时动员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学习哲学的胡适回国任教。当时正在紧张 写作博士论文的胡适,还没等博士学位到手便回国了,于当年9月10日到北大就任教授,这时他 刚刚二十六周岁。 ②初到北大任教的胡适,到哲学系讲授“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哲学史”是北大的老课了, 在胡适之前由陈汉章讲授。陈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尚书》的《洪范》篇。胡适授 课却不管以前的课业,他发给学生的《中国古代哲学讲义》,一反前例。当时读大一哲学系的 顾颉刚回忆说,胡适一开头就用《诗经》做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以 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 中舌挢而不能下。”在他们学生眼里,这简直就是一场“思想造反”,有几个不安分的学生拉 着读大二文学系的傅斯年,策划“扳倒”老师——将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的留洋教 授赶走。当时傅斯年在北大已赫赫有名,此前他就曾将教授《文心雕龙》的教授、章太炎的 门生朱蓬仙成功逐出门外。他将朱的讲义一夜读完,勾出了三十多条错误,将了他一军。校长 蔡元培看了,只得将朱辞退。但傅斯年“鉴定”完胡适的课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人书虽然读 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就这样,这件事才得以平息。第二学期,北大恰 好也有一门“中国哲学史”的课,由一位老教授任课,当时冯友兰正在哲学系读三年级,据冯友 兰回忆,某次课上,这位老教授手里挥舞着胡适的讲义,冷嘲热讽地对学生说:“我说胡适不通, 果然就是不通,只看他的讲义的名称,就知道他不通。哲学史本来就是哲学的大纲,说中国哲学 史大纲,岂不成了大纲的大纲了吗?”好在胡适在学生那里基本站稳了脚跟,加之有校长蔡元 培的鼎力相助,他在北大的教授位子也就此坐稳了。 ③除了在北大任教,胡适还先后担任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并长期担任教育部讲习所兼职讲习, 至于胡适在国内外大学的演讲、讲学,那就难以计数了。 ④胡适课讲得好,这在所有听过他课的学生那里,基本上是公认的。1917年考入预科的田炯锦 回忆说:“诸师长中,我最喜欢听胡先生的课,他不但有许多新颖的见解,而且擅长表达。”曾 就读于北大的朱海涛回忆说:“适之先生在校中开的课——中国文学史是一门极叫座的课。 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异趣横生,常常弄到哄堂 大笑。” ⑤胡适讲的课,内容大多比较新颖,他特别注重运用他那套所谓的“科学的方法”,尤其是杜威 的实验主义方法,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的典籍,有断制,新见迭出。在教学方法上,胡适推崇研究 性教学,在教学中“往往把我不能解决的问题做题目,叫同学来研究”。胡适说自己并不喜欢 上大课,而更喜欢上小型的研讨课,因为“班次太大,不能大家互相讨论研究”。 ⑥胡适的日记、笔记中也多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载和分析。1931年8月28日阅完“中古思 想史”试卷后,对75位学生按分数排队,排出“皆有希望成才”“尚有几分希望”“中人之 资”“绝无希望”的,甚至还依次“卜其人的终身”。 ⑦常有同事向胡适讨教讲课的奥秘,他的回答是:“一小时的课,必须有四小时至八小时的准 备。”杨亮功说:“胡先生做学问不苟且,教书也是不苟且的。”这也就是胡适自己所说的以 “做小学生”的态度去对待教学。对胡适这样一位“大牌”教授来说,他在教学工作中能够 这样“不苟且”,难能可贵。 (摘编自周川《教育家胡适:行动与思想》) 相关链接 ①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同时,胡适以自己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 讲义,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由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亲自作序,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 近代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出版后即风行海内,3年不到就再版7次,影响 空前。 (高丹《北大开会研讨胡适:他20岁一出场便是主角》) ②在1916年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适以为今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在教育。胡 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 如是而已。” (肖东发、李云、沈弘《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胡适研究学问,特别强调要有独立的思想,因此他讲课时没有沿袭陈汉章讲授哲学的方法,这 让他的学生很不适应。 B.胡适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教授,在北大任教遇到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哲学系老教授 对他的藐视就是其中之一。 C.胡适说自己以“做小学生”的态度对待教学,就是从头学起,即杨亮功所说的“胡先生做学 问不苟且,教书也是不苟且的”。 D.胡适非常重视教育对改变国民的作用,他一生身体力行,不仅在北大任职,而且还在多所大学 兼职,并大量演讲、讲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年轻时的胡适曾立下从事教育事业以救国的志向,这是他后来听从陈独秀的劝告,匆匆回国 到北大就任教授的原因之一。 B.胡适授课“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这与其说是胡适不肯贸然信从古人带给大家的震 惊,不如说是大家对他的敬佩。 C.在北大赫赫有名的傅斯年曾成功“扳倒”章太炎的门生朱蓬仙,但是在听完胡适的课后,对 胡适治学的方法表示肯定。 D.《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正式出版和蔡元培亲自为书写序,使胡适在哲学研究上确立了自信 心,这是他在北大站稳脚跟的标志。 E.胡适喜欢上小型的研讨课,是因为课堂中学生少,便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展开研究,足见 胡适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 3.胡适的课被学生公认“讲得好”。请结合材料,对胡适的课“讲得好”的原因进行分析。(4分) 二、 1. 答案     C 理解错误,“做小学生”意为做学问“认真,不马虎应对”,而非选项所说的“从 头学起”。 2. 答案     BD B.“不如说是大家对他的敬佩”错,与下文学生“策划‘扳倒’老师”不符。 D.“使胡适在哲学研究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在北大站稳脚跟的标志”无中生有。 3. 答案  ①胡适的语言表达能力好:讲课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引人入胜。②胡适注意研究学 生: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载和分析,讲课能够心中有学生。③胡适重视备课,注重改进教学 内容和方法:他讲的课,内容大多比较新颖,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解析  先找准答题区间,原文④—⑦段写的是胡适的课“讲得好”的内容,然后对文章内容进 行分类概括即可。注意避免要点同类化。 一、(2018东北育才学校三模,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王世襄:世好妍华,我耽拙朴 田家青 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而“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轻松愉快联系起来。实 际上,在治学、研究中,王先生凭的是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 “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随心所欲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生活中的王先生讲究原则,对自我的要 求严谨至极。 我认为,王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他在一生中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 质的精神: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刚刚从物质上富裕起来的社会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 引导意义。在我眼中,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 三十年前尚未结识他时,我对他的认识与当前人们对他的认识大致相似:出身书香门第、仕宦 之家,会玩儿、有天分,眼力好、神。我第一次去见王先生时,还抱着“会一会”的心态。与王 B 组 201 6 —201 8 年 高考模拟·综合题组 ( 每篇建议用时 15 分钟 ) 先生一交谈,令人折服。他对行话、术语不仅很熟,尤其用词之间的搭配准确,俨如硕果仅存的 老木匠。这要具有工匠一样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对古建、园林、大木作、小器作的工艺 和技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更需极深厚的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 王先生的收藏涉及古琴、漆器、家具、造像等诸多门类,多著录于《自珍集》等著作,出版至 今未发生真伪之议,可见其鉴赏水准。对于出书他有一股和自己过不去的精神:每本书内容必 须新,观点需明确、考据要翔实 …… 他曾多次说过,出版著作最怕重复,不应给读者“炒冷 饭”。 王先生既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业界公认的权威,还被工匠称为“行 家”。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这么多年来,海内外的朋友们请王先生吃饭,常去比较讲究的酒店,生性简朴的王先生其实并不 喜欢。每一道菜上来,他会下意识地先拿筷子把菜里边放的虚的东西,如刻的萝卜花、雕的仙 鹤、搭的小桥,挑出去——我看得出来,他并不是真的刻意想做这件事,这个动作完全是出于对 形式主义潜在厌恶的本能。 原因在于,王先生奉行的原则是干实事,不务虚。恰似明式家具,不设非功能的装饰部件。好的 明式家具,拆不走一个部件,一拆它就塌了,就散了。换言之就是没有纯为装饰而设置的部件, 不刻意装饰却能做到最佳的装饰效果,这才是真本事。多年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爱讲形式,重 宣传、包装,依赖炒作,一些行业、一些活动,本来与文化无关,却拿“文化”说事,对此,王先生 曾笑称“这叫缺什么补什么”。 王先生一生研究古代家具,他一直想设计打造一件融入自己思想的家具,一九九五年得到了两 块花梨大板,他约我与他一同设计打造了一件大画案。务使两块木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 利用,同时要让大案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结构考究,无钉无胶。大案制成后,重近半吨,好不容易 请人搬上了六层的公寓。 第二天,师母告诉我,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的喊:“我回 来啦!大案子上去啦!” 大案一直在王先生的书房,《锦灰堆》《自珍集》等广大读者喜爱的著作都是他在此案写就 的。他特作了一篇案铭,其中“世好妍华,我耽拙朴”言简意赅地表述了王先生的审美观。 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追求的是格调和品位,反映到器物上就表现为和谐和文人气质。此案 当为一例,其通体无一处刻意装饰,既有宋元的神,亦富时代感,其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环球人物》2015年第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到底明式家具的特色在哪里?它为什么吸引着王世襄六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呢?王 世襄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发展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 家具,采用了性坚质细的硬木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现在全 世界都公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家具流派 …… 到了明中叶,家具不只工艺好,木料也好,尤其是以 黄花梨木造成的家具,天然纹理,尤为华美。” (荣宏君《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 1.下列不属于王世襄先生“明代家具观”的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讲求实用,不刻意装饰却能收到最好的装饰效果。 B.制作精巧,造型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C.精于选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材料,保留材料天然的纹理。 D.追求格调和品位,反映的是和谐和文人气质。 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这与他在治学、研究中,有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 儿”和“傻劲儿”是分不开的。 B.王世襄先生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的社会 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 C.王世襄先生在酒店吃饭,总会把菜里边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等挑出来,以此表 达他对形式主义的厌恶。 D.“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的喊:‘我回来啦!大案子上 去啦!’”这一细节表现了王先生的率真和拙朴。 E.王先生一生注重做实事,他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工匠眼中的“行 家”,他做事力求完美,自我要求严谨。 3.为什么说“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4分) 一、 1. 答案     D “追求格调和品位,反映的是和谐和文人气质”说的是整体性,从文末可知,这是 中国整体性的家具观念的体现,并非王世襄先生“明代家具观”的体现。 2. 答案     BE A.前后无因果关系。C.“以此表达”不准确,原文是“潜在厌恶的本能”。D. 表现了他高兴的心情和率真的性情。 3. 答案  ①真正的学者:他是学界领头人、业界公认的权威、“行家”;学术态度严谨,追求完 美,不断创新;注重做实事,不务虚。②真正的收藏家:有天分,眼力好;实践经验丰富,对工艺和 技法理解深刻;历史和人文知识丰富,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深厚;收藏门类多,《自珍集》等专 著鉴赏水准高。③中国文化的实践者: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 的精神;亲自设计打造融入自己思想的传统家具;著书立说,传播简练拙朴的审美文化观。 解析  题干暗示要从三个方面来作答,即将传主看成是学者、收藏家和文化实践者,每个角色 都要有文本信息来支撑。 二、(2017陕西西安一中押题卷,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综艺节目需注入更多文化价值 近期,《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优异的表现,在收 视率和口碑上都双线飘红。然而,这股被称赞为“清流”的文化综艺节目热潮,究竟是昙花一 现,还是将要开启中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文化综艺节目走红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其原因深植于我国综艺节目近30年来的内在演化脉络中。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综艺节目大致经历了港台综艺模式、欧洲综艺模式、韩国综艺 模式三个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与《综艺大观》同期的《正大综艺》,是内地引进港台综艺 节目模式的开端。1999年,也是我国综艺节目自身发展周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当年,所有省 级电视台的综合频道全部陆续“上星”,由于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综艺节目迅速成了各省级 卫视的救命稻草。这一阶段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包括央视后来的《幸运5 2》《非常6+1》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是省级卫视电视综艺节目中最早的成功案 例。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第一次出现因为家庭内部代际审美趣味差异而争夺电视遥控器的 社会文化现象。而第二个阶段,是以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从欧洲引进 的选秀综艺模式。至于第三阶段,则是来自韩国的诸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室 外真人秀模式。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普通观众的眼界被迅速打开,第一阶段以《正大综艺》等为代 表的港台综艺节目模式很快过时。然而,尽管以综艺节目为代表的我国广电行业在第二、第 三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隐忧。以流行歌曲选秀类综艺模式为例,无 论是标榜唱功技巧的《中国好声音》,还是自恃可以推陈出新的《中国好歌曲》,抑或是主打 怀旧牌的《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在种种的炫技、励志、煽情的背后,还有多少流行歌曲表 达出了歌唱者对人生、对命运、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还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像20世纪那 样,被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 《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选秀式的欧洲综艺节目模式的最大缺点是规则相对死板,每 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选手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和这个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奔跑吧兄 弟》《爸爸去哪儿》等室外真人秀综艺节目模式则有相对更大的发挥余地,这一类综艺节目 模式近年来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只不过这一阶段的综艺节目模式,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 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了同质化、过度娱乐化的趋势,并在时下引发了大牌艺人的天价薪酬的 争议。当前,一线明星参与录制一季综艺真人秀的收入至少都在3 000万元,也就是每集综艺真 人秀的薪酬不低于200万元。 以上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爆发的基本背景。和此前三个阶段的综艺节目模式不同,近期的文化 类综艺节目,可以看成是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我国不得不探索原创综 艺节目模式的阶段。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始, 我们的综艺节目模式开始探寻中国观众的基本价值认同,试图从我国传统的文化资源、文化 遗产中探索可持续的空间。文化综艺,这种“接地气”的综艺节目模式,既不像港台综艺模式 的“嘻嘻哈哈”,也不像欧美选秀综艺模式的“条条框框”,更不像韩国综艺模式的“大喊大 叫”,在情感结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上与当下的普通观众更为贴近;同时由于有大量普通 人的参与,也没有继续助长大牌明星天价薪酬的恶劣风气,自然受到了持续的热捧。但面对文 化综艺节目这股“清流”,我们依然还不能过于乐观,以我国目前文化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在 编剧、分镜师、剪辑师等一系列相关环节上,还是相对薄弱,还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 普通观众的文娱需求。在这个意义上,这一波文化综艺节目的原创探索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 义,我们期待中国的综艺节目模式才能够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中国”字眼的那一天到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无论从收视率还是从口碑上来看都处在前列,被誉为综艺节目中 的一股“清流”,开启了中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 B.室外真人秀综艺节目模式克服了规则相对死板,选手发挥空间有限的缺点,在近年来爆炸式 的增长中也引发了天价薪酬的争议。 C.目前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第四阶段有 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D.这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探讨了综艺发展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当前多档文 化类综艺节目不要昙花一现。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伴随着我国综艺节目近30年来的内在演化发展,出现文化综艺节目走红的现象是一种必然, 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好评。 B.在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港台综艺模式阶段,中国社会出现因为家庭内部 代际审美趣味差异而争夺电视遥控器的社会文化现象。 C.《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韩国综艺模式虽然因为有相对更大的发挥余地受到观 众追捧,但也带来了大牌明星天价薪酬的恶劣风气。 D.只要提高我国目前文化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满足普通观众的文娱需求,中国的综艺节目模 式就能够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中国”字眼。 E.这篇新闻报道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综艺节目前三个阶段失败的 原因,最后提出现阶段如何解决问题。 3.为了避免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昙花一现,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文本说说你 的看法。(4分) 二、 1. 答案     A “开启了中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与原文不符,将未然说成了已然。 2. 答案     AB C.“带来了大牌明星天价薪酬的恶劣风气”于文无据,原文是“引发了大牌艺 人的天价薪酬的争议”。D.说法过于绝对。E.“分析了综艺节目前三个阶段失败的原因” 错,应为“指出了综艺节目前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 3. 答案  ①抓住普通观众对人生、对命运、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结构、价值观念、 文化认同上进一步贴近当下的普通观众。②要加强文化综艺节目的原创性,避免出现同质 化、过度娱乐化的局面。③提高文化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在编剧、分镜师、剪辑师等一系 列相关环节上需进一步加强,满足普通观众的文娱需求。 解析  此题考查探究能力。既要谈自己的看法,又要结合文本。注意避免要点同类化。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