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17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17份含答案)》 共有 1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 (课标 Ⅱ 专用 ) 一、(2018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 , 进一步说 , 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 ,“ 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 , 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 , 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五年高考 题组一 课标 Ⅱ 题组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 , 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 , 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 , 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 , 适度的、合理的遗忘 , 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 摘编自袁梦倩 《“ 被遗忘权”之争 : 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一、 1. 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 …… 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 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对抗。 方法技巧 设误角度: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 答题方法: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比对分析。 2. 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 …… 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 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 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 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 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 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 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来理解,此项正确。 解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读懂文本。①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逐段或逐层概括文意的习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作者观点及各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 能力。②养成全神贯注、逐词逐句细读细品的习惯,对文中涉及的表明时间、范围、程度或 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或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等的词句,应该格外关注, 并随手勾画出来。③树立整体理解的意识。碰到疑难词句,或与设问相关的原文语句,不要望 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而要联系有关语句所处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步骤二,落实“三字方针”。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 找出各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各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 等现象。 步骤三,明确比对关系。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系:①比对逻辑关系。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 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的关联词语。②比对语意关系。如部分与整体、已 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 二、(2017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 1. 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 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 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 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的原因。 2.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一段在对元明两 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的论点。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据第三段首句“一般来说” 可知,文中“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并不是绝对的,但命题人去掉“一般来说” 后,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设误方式 分析、评价、推测作者的观点时,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漏掉了原文中表示可能性的限制语。 识别方法 关注涉及可能性的限制词:可能、或许、未必、一般来说、通常情况下等。 易错警示  说法绝对 三、(2016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 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 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 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 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 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 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 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 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 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 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 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 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 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 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 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 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 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 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三、 1. 答案     B 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明显,经历和见间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 无太大区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 后的游历见闻”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 理把它们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了,属于混淆范围。 2. 答案     C 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 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 果关系。 3. 答案     B 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 低小说对故事的依赖”。 知识拓展  这类理解文意的客观题,要注意选项中的扩大或缩小范围、扭曲文意、混淆先后 顺序、胡乱组合等错误。所谓扩大或缩小范围,是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 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所谓扭曲文意,是指选项故意扭曲阅读材料的意思,把 考生的思维朝背离文本的方向引领。所谓混淆先后顺序,是指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但不符合 文意的选项故意混淆先后顺序,以迷惑考生。所谓胡乱组合,是指文章在解释某个概念或说明 某个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错误选项故意把这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使组合后的信 息与文本信息相左,以迷惑考生。 四、(2015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 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 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 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 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 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 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 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 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 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 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 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 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 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 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 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 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 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 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四、 1. 答案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有误,原文是“艺术品的接 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 答案     C “由于 …… ,所以 …… ”属因果倒置。 3. 答案     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应有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距 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 五、(2014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 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 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 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 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 孰燔其余。 ……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 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 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 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 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 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 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 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 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 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 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 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 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 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 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 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 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 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 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 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 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 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 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 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 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 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五、 1. 答案     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不正确,原文是“否则将 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易错警示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会落到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 置选项,往往具有误导性、迷惑性。能否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常见 的干扰点有:(1)混淆范围;(2)误划类别;(3)因果颠倒;(4)主次颠倒;(5)是非颠倒;(6)以偏概全;(7) 张冠李戴;(8)答非所问;(9)偷换概念;(10)断章取义;(11)已然与未然;(12)偶然与必然。 2. 答案     B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不正确,行会不属于政府机构。 解题关键  在做题时,首先要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然后把题目中的选项放在文章中进行比 对,找出不同之处。 3. 答案     B 宋代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错,“把关”的实施者应为“行 会”。 一、(2018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题组二 其他课标区题组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一、 1. 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二、(2018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 1. 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 强调空间的 …… ,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 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段中的两个“即使 …… ,也 …… ”说明无论是正在崛 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 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 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 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 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 …… 占有物”指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 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 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 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 “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 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 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 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 体被某一类型 …… 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 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 …… ,应 …… ”等。 三、(2017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 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三、 1. 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提出了气候正义”无中生有,原文是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 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没有说“气候正义”是由非政府组织提出的。B.“实际上就是 限制排放的问题”错,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 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限制排放”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文章第二 段也仅是拿“限制排放”举了个例子。C.“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文中说“气候正义的本 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知识归纳  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常用的6种方法如下: (1)删。删除句子成分而改变句意。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改变原意。 (4)改。改变说法,或用其他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5)漏。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其他方面。 (6)凑。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随意拼接在一起而造成错误。 2. 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 代际公平”错,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 方法点拨  首先,明确议论说理的角度,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 倾向是什么,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等。其次,要关 注命题人的语言组织方法:(1)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然后进行 压缩;(2)合并法,在各层意思都不可缺少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 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内容,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提炼内容要点。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 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 …… ,这是符合后 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易错警示  注意绝对化的说法,说法绝对,往往错误;还要注意推断,结合文章内容看是否符合 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2017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四、 1. 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 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 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 …… ,另一方面可以 …… ,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 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 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 的配套设施”。 2. 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 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 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 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 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 记忆”。 五、(2016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 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 1. 答案     D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证明《史记·殷本 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易错警示  揣摩命题陷阱,做到知己知彼。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注重严谨,常见设题陷阱有:偷 梁换柱、张冠李戴、以偏概全、颠倒是非、强加因果、超前判断、无中生有。掌握了有关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些设题陷阱,熟悉了命题的规律,我们在复习时就能增强信心。 2. 答案     B 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 3. 答案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合文意, 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依金 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 答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总体把握主要内容,可勾画重点词语,这样就不会犯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第三步,把选项和在 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六、(2016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 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六、 1. 答案     C 倒推失当。王国维原话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疑古”,虽然怀疑精神可取,其 实是由于未充分处理古史材料。C项倒推结论,“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据, 说法绝对。 知识拓展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错误之一“因果混乱”,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 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二是因果颠倒,“因”与“果”颠倒,或“条 件”与“结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 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2. 答案     D 与文意不符。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 史料”,而选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D项错误。 方法技巧  做此类题时,要学会“三对比”:①对比词语。如表范围、程度、时间,表指代,表 肯定或否定的关键性词语。②对比关系。分析时,逐项查看选项中有几个分句,分句间是什么 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③对比依据和结论。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 时出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 原因或条件与结果(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3. 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据首段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 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 史料”,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七、(2015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七、 1. 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解题关键  阅读时要勾画圈点,标注关键词(如关联词、表范围的词等)、关键句(如领起句、 过渡句、总结句等),以便答题时快速找到答题区间。 2. 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方法技巧     立足全篇,整体把握,在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时,务必准确把握问题,明确目的。有 的问题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 摘取出来即可;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息比较多,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采 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捕捉、区分信息,略过无关信息,提炼出有效信息并概括。 3. 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八、(2014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 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 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 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 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 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 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 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 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 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 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 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 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 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 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 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 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 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 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 “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 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 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 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 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 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 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 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 下列理解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 A. 在悲剧冲突中 , 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 他们是悲剧 的主人公 , 即悲剧主体 , 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 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 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 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 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 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 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八、 1. 答案     B 甲午海战是史实,而不是文艺作品中的事件。原文所论: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 只能是文学艺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因此,B项性质不属于原文 所论悲剧。 易错警示  考查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错误类型主要有扩大 或缩小范围、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 2. 答案     C 根据选文第4段的内容可知,“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不符合原文意 思。 思路分析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间 位置,然后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 3. 答案     D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 感”不正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是“审美主体可以‘审美 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 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一、(2018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B组 自主命题 · 省(区、市)卷题组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 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 不相符 的一项是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 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 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 不能 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 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 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 平。 一、 1. 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 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 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方法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三方法” 方法一 置于完整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方法二 贯彻句句落实的原则,要在原文找到依据。 方法三 实施仔细比对的方法,依据选项比对性质、特点、范畴等。 2. 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 …… 少数专业人士 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 “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不可调和的二 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 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相关归纳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设误角度: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 答题方法: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比对分析。 3. 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 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 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求。 二、(2018江苏,17—19,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 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 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 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 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 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 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 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 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 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 …… 乃 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 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 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 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 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 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 兼二者之短的 “低能儿” ,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 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 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 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 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 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 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 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 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 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 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二、 1. 答案  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 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该句在文本第二段结尾,答题时可结合第二段的 内容分析。由“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可概括出社会上有崇洋 媚外的风气;由“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可概括出一部分 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由“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 …… 则仍非常缺乏 了解”,可概括出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方法技巧  概括分析文本内容两步骤 首先在文中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答题语言要简洁,不能照 抄原文。 2. 答案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 架、次加墙壁。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第三段。从第一句中可 筛选出“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从第二句中可筛选出“其精 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从第四句中可筛选出“现代最新的构架法 …… 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的”。整合信息作答即可。 方法技巧  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三步骤 第一步,找准答题区间。 第二步,筛选关键词句。 第三步,整合信息作答。 3. 答案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 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 正在产生。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文本的首尾两段。由第 一段中“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 则,却始终一贯”,可概括出第一点;由第四段第一句“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 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可概括出第二点;由第 四段第二句“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 向而设计的 …… 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可概括出第三点。 易错警示  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失分点 ①走马观花,筛选遗漏要点。 ②不会合并,信息缺少整合。 ③照抄原文,答题不够简洁。 一、(2017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 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 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 …… 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 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 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 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 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 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 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 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 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 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 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 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 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 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 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 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 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 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 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 不相符 的一项是(3分)   (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 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 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 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2. 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 , 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 (    ) A. 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 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 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 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 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 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 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 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一、 1. 答案     A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由原文第三段“兼顾太阳 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可知,概念理解错误。 审题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内涵、 外延不准”“偷换概念”“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错误;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曲 解文意”等错误;推理类注意“强加因果”等错误。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 应的区间,然后仔细分析。 2. 答案     C 由原文第五段“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 了”可知,《淮南子》记载的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3. 答案     D 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A.由第二段可知,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并非参数。B. 强加因果。C.由第三段“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 照物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并非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制定的。 二、(2017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 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 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 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 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 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二、 1. 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 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 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 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 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 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 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然后阅读题干和各选项,再根据各选项的表述在文本中找出相对应部分, 将各选项的表述同文本仔细比较,发现异同,判断正误。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整体感知, 检索原文—筛选信息,比对选项—比较验证,做出判断。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到信息来 源区域(即检索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并做出判断,这一步就是要求考生判 断选项中的说法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常常设置以下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指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这类干扰主要指以 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 (2)因果混乱。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成“果”,“果”错断成“因”, 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 (3)主次颠倒。事物的发展变化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 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表现和次要表现。命题者设置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 方面和“次要”的方面倒置。 (4)混淆是非(肯定或否定颠倒)。混淆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进行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选项中往往会出 现含有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没有”“无”“无非”等。 (5)无中生有。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6)混淆条件或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混淆充分、必要条件;二是混淆兼备和选择关系。必要 条件常用关联词为“只有 …… ,才 …… ”,充分条件常用关联词为“只要 …… ,就 …… ”,兼备 关系常用关联词为“ …… 和 …… ”,选择关系常用关联词为“ …… 或 …… ”。 (7)偷换概念或张冠李戴。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 方式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或故意弄错对象。 (8)曲解文意。 3. 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 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 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三、(2017浙江,7—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三、 1. 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 …… 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易误警示  阅读粗心或方法把握不到位,理不清阅读材料信息间的关系,抓不准信息主次,是造 成选项判断不明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传播参与者,不论其是信息发送者,还是信息接收者, 作为主体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表现在行为的目的性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否)方面。并且要分清 目的、方法手段和主要工作间的关系,不可抓了次要信息而漏了主要信息。 2. 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息。 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者”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方法技巧  做此类题目,需要关注三个步骤。第一,找相关信息区间,对每一个选项的信息做比 较细致的切分,分别在原文相应的地方找到信息区间。第二,提取信息区间中的相关因素,与选 项中的相关因素一一对应,比较异同,判定其吻合度。第三,全面比对,综合判断,确定答案。注 意排除干扰项,如本题B项具有一定的综合变形性,要注意仔细辨别。 3. 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先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 侧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化,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 特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 程特点。 疑难突破  解答本题,第一难在寻找内容要点。考生容易把第一点概括为“什么是社会传播 行为”,但细读原文会发现,文中没有下定义一类的句子,而多是解说句,并且区分这两类句子 的语言特别明显,还指出了两者的转化特性。答题时,提炼出“类型”这个概念。第三段以分 析例子为主,难以找到关键词,但纵观内容,发现其讲的是社会传播的过程是怎么回事,可以概 括出“特点”一词,即传播过程特点。第二难在写多少合适。这道题赋分4分,按一般设题常 规,应该答出两点,且宜稍微解说一下。 四、(2016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 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 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 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 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 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 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 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 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 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 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 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 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 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 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 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 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 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 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 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 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 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 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 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 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 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 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 锵成韵。 四、 1. 答案     D A.无中生有。对应区域在第二段“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文中并 没有说近体诗具有“生命力”,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更是无从谈起。B.强加因果。“古 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 关系。C.说法绝对。“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错,因为后文有“唐代诗 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 2. 答案     C 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汉 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3. 答案     C    以偏概全。不仅帮助读者把握古体诗,也帮助读者把握近体诗。 五、(2015安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 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 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 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 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 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 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 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 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 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 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 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 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 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 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 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 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 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 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 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 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 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 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 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 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 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 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 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 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 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 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五、 1. 答案     C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一段中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可知。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核心思想”。D.“还需 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表述不全,由原文第二段“它是否可以包括 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 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可知中国经典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2. 答案     B 原文没有说“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3. 答案     C A.“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审时度势‘活学活 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B.“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 理解”是作者对我们重新阅读经典所提的要求,可由原文第三段“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 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判断。D.“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 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说法绝对,原文最后表述是“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 …… 的‘新经典’”。 六、(2014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 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 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 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 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 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 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 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 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 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 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 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 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 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 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 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 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 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 指导原则。 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 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 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六、 1. 答案     C 第二段最后一句“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是对“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 种理解力”的解释说明,并没有强调掌握隐性知识的目的。 2. 答案     D A.“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错误。B.“在极少数情况下”错误。第四 段第三句有明确表述,“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强加因果。 隐性知识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参照第四段第二、三句。 3. 答案     C “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错误。第二段第一句“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 对地不能言说”及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同一硬币的两面”表明波兰尼认为是可以转化的。 而学者概括野中郁次郎的观点“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表明只有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 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2018新疆乌鲁木齐三诊,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中国,古文是一个文类概念。韩愈为了挽救中唐儒学不振的思想危机和改变骈文写作内竭 外侈的现状,打着道文兼取的复古旗号,倡导一种以三代两汉儒家散文艺术精神、艺术风格、 句读形式为归依的散体文类,是谓古文。韩愈倡导古文,除要求古文自具首尾、单篇独立、行 文一气贯注、以奇句散行为主外,还特别重视两点:一是对古文以儒道为理论基础的艺术精神 的强调,凸显古文这一文类特有的思想价值取向;二是对古文所用“专体”有选择性,不作诏 令、奏议之类的朝廷文字,致力于东汉以来社会流行之书牍、碑志,以及自创之赠序、杂记、 杂说等文体的写作,而且广泛吸纳诗、赋乃至骈文创作的成功经验,以增强古文的文学性和艺 术美。可以说,古文作品是一种自具首尾、篇幅有限、遣词造句以奇句散行为主,行文一气贯 注,重在明道、纪事,而以具有儒学的艺术精神为必备条件的单篇散文。由于艺术精神和章 法、句法、字法以及应用语的特殊要求,古文虽属于散文,但并非所有的散文都可称为古文。 古文创作中最活跃的文学要素是理、气、辞、法、情,其美感特质亦因此而生。 三年模拟 A组 201 6 —201 8 年 高考模拟·基础题组 ( 每篇建议用时 10 分钟 ) 古文之学,又称古文学,和诗学、词学、曲学、赋学、小说学、戏剧学以及骈文学为同类概念, 是研究古文体用特点、文学属性、审美要求、创作艺术、批评理论、鉴赏方法的学问。古 文之学内涵十分丰富。由于韩愈倡导古文是以复兴先秦两汉之文为目的的,故先秦、两汉甚 至整个先唐时期合理的文论观点、重要命题、著名论断都被纳入其中,成为理论基础的一部 分。分量最重且最为鲜活生动而又颇具理论色彩的,是历代古文家和研究者关于古文之学的 见解。其见解至少可以归纳为文原论、文用论、文道论、文质论、文气论、文辞论、文法 论、文境论、风格论、通变论,而每一论都包容甚多,涉及面广。古文之学如此丰厚,可以为构 建当代文章学提供资源。 古文作品是古文家表达有关古文之学见解最为直观的形式。这样说,不单在于不少古文本身 就是论述古文之学的专论,还在于古文作品本是作者践行创作理念的产物,其内外之美及其表 现形式等方面的特征,均能显示作者对古文之学诸多问题的看法。古文作品是古文之学的重 要载体,因而中唐古文创作的兴起,即为古文之学兴起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熊礼汇《古文·古文之学·文章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改变骈文写作内竭外侈的现状,韩愈提倡道文兼取,向三代两汉的儒家散文学习。 B.为增强古文的文学性和艺术美,古文写作要求重明道、纪事,并具备儒学的艺术精神。 C.唐以前合理的文论观点、重要命题、著名论断,都是韩愈古文运动重要的理论基础。 D.具有理、气、辞、法、情等文学要素,并由此产生美感特质的散文才可称之为古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段从唐代古文产生的背景谈起,重点阐述古文的写作要求和文体特点。 B.文章提到历代古文家和研究者关于古文之学的见解,可以看出它的内容丰厚。 C.文章将古文与古文之学分开阐述,既对它们加以区分,又明确了二者的联系。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分析透彻,阐释了古文和古文之学两个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没有中唐儒学不振的思想危机,那么韩愈就可能不会倡导复古的古文运动。 B.古文重视思想价值取向和“专体”选择,启示我们好文章应该内容与形式并重。 C.根据文中韩愈的观点,杜牧的《阿房宫赋》就属于韩愈所提倡和推崇的“古文”。 D.古文作品是古文之学的重要载体,可见创作的兴起能推动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 1. 答案     D A.韩愈发起古文运动还有一个目的是“挽救中唐儒学不振的思想危机”。B.原 文说为“增强古文的文学性和艺术美”,一是要“致力于东汉以来社会流行之书牍、碑志,以 及自创之赠序、杂记、杂说等文体的写作”,二是要“广泛吸纳诗、赋乃至骈文创作的成功 经验”。C.“重要的理论基础”于文无据。 2. 答案     D 文章无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亦不典型。 3. 答案     C 《阿房宫赋》是骈文。 二、(2018陕西榆林四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邹国为中心、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了殷 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邹鲁优良家风,远承虞舜以孝悌治家 的风尚,又直接受到了泰伯、周文王、周公几代人培育的家风的熏陶,寓继承于发展之中,做到 了根深而叶茂。 在这样一种文化大传统和家风小传统的背景下,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 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全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孔母、孟母 是母教的典范。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 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 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 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 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 孔子的圣人家风由一则“庭训”的典故可见一斑。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应,孔子后人从这 则家教案例中提炼概括出了诗礼家风,世代发扬传承,历两千五百余年而不衰。 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子秉承师教,克己复礼。颜子知学、好学、乐学,不会因为生活 穷困而失去学习的乐趣,连孔子都承认颜子好学超过了自己。修德、好学、守礼是颜子为人 的三大特点,也是颜子奠定的颜氏家风的三个支撑点。颜子三十五世孙颜之推撰写《颜氏家 训》,将修德、好学、守礼的精神纳入颜氏家训,使其世代相传,到明清时期就变成了复圣家风 的内核。 曾子父子二人共同开创的曾氏家风,以孝悌、修身、耕读为其三大特征。曾子以孝著称,司马 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以为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这说明曾子与孝道、 《孝经》关系密切,是孔门孝道的主要传承者和发扬者。曾子重视修身,善于反省,以“吾日三 省吾身”为其修身特点。曾子与父亲务农为生,一则流传甚久的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传说,说 明曾家过的是晴耕雨读的生活。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耕读家风,或许就创始于曾氏父子。 孟母教子有方,留下了“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故事。孟子主张人的一生应该进“礼 门”,走“义路”,居“仁宅”,培养浩然之气,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大丈夫气概。这是孟子开创的孟氏家风的基本内涵。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 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幼年时出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待 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邹鲁文化是区域性文化,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土著东夷文化,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 B.曾氏家风重视孝道,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时称赞曾子传承和发扬孝道。 C.孟子的母亲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教育孟子。 D.在其他家族的家风失传后,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在明清时期变成了复圣家风的内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把邹鲁的深厚文化作为立论的前提,阐述了圣人的家风,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B.文章列举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故事,论证了曾氏家风三大特征的互相传承和发展关系。 C.文章在论述中引用经典语句,表明了重视文化内涵的立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呈“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总论点,中间几个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邹鲁家风根深而叶茂,与其远承虞舜治家风尚,又直接受到了周文王等人培育的家风的熏陶 有关。 B.如果孔子、孟子没有得到典范的母教的熏陶感染,后来就可能难以形成孔孟二氏的家风。 C.颜子、曾子的家庭情况有些相似,但与孔子、孟子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与孔孟不同的家风。 D.孔子、孟子出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这说明普通家庭或困难家庭更容易形成优良的家 风。 二、 1. 答案     A B.强加因果。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著作里的句子, 不是孟母家教的内容。D.“在其他家族的家风失传后”于文无据。 2. 答案     B “论证了曾氏家风三大特征的互相传承和发展关系”错,文章列举曾氏父子瓜田 除草的故事,是为了论证曾氏家风耕读的特征。 3. 答案     D “这说明普通家庭或困难家庭更容易形成优良的家风”错。 三、(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月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 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 的“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等等。讲究“团圆 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 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 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 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 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 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 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 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 “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 “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 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称善根为 “圆根”,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作“圆 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释。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 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 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 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 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 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 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 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昭雪”,由悲转喜、由缺为圆。 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 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 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 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触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尚圆的传 统观念不光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 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并且在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其形成与华夏 民族的尚圆观念有关。 B.“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大团圆”结局很 多时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 C.“大团圆”审美心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其影响下,中国的悲剧往往 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 D.“大团圆”审美心理体现了审美对传统规范的崇尚、迎合和屈从、妥协,它促进了中国文 学艺术在技能方面向圆熟精致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重点论证讲究“团圆之趣”是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 心理现象。 B.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大团圆”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但也 遏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C.文章整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的主体内容主要从易、庄、禅三个角度 阐述“圆”在中国哲学的美学内涵。 D.文章第一段指出“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接下来进行阐释,最后揭示 “大团圆”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四季的往复、日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中,智慧的华夏初民逐渐抽象出“乾为天,为 圆”的先进观念,对“天”的崇拜导致了他们对“圆”的崇尚与亲和。 B.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概是从“天”开始的,“天”之所以成为先民顶礼膜拜的对 象,是与“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分不开的。 C.“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是因为“圆”是完满的象征,是循 环往复的表现,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 D.在古代中国,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的规范,它使中国审美文化的 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 三、 1. 答案     D A.“古代”不当,应该是“宋以后”。B.“很多时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错误, 应该是“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梦境呈现”。C.中国的悲剧“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 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不对,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悲剧缺少的震撼感,是由“美的、崇高的、 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而产生的。 2. 答案     B “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它“推进了中国文学 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 3. 答案     C “圆”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与圆是“循环往复的表现” 没有关系。 四、(2018海南海口一中月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 印度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 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 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 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 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引导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 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 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记载:子 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万物的生育,对我们展示着天地 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 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 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 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的日用器皿上,使形而 下之器表现着形而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 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 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 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 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 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 具,而且是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的艺术境界。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 控制世界的权力——路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 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 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 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这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受人欺 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 极大的问题。 (有删改) 1.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是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D.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2.下列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3分)   (  ) A.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B.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C.我们将崇高的意义与优美的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D.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 与乐趣。 B.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 相径庭。 C.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 近情理”。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 脱贫弱的地位。 四、 1. 答案     B “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不符合文意。 2. 答案     A 属于对“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的阐述。 3. 答案     C A.“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属无中生有。B.“他 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与原文不符。D.“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并不是 我们“摆脱贫弱的地位”的途径。 五、(2018陕西安康质量联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势不可挡。之后的几十年,话 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 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 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 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同时,难免有各 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 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 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 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 变化。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 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表现形 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 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 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 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 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 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 得虚假。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艺术水平,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 提与保证。创作者如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 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 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 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 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 精神力量。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 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 原创作品。 B.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 品质下滑。 C.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 利主义泥淖。 D.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艺术水平,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 的前提与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改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 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又明确指出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 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C.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 种种弊端与怪象,发人深省。 D.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脉 络清晰,论述针对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 出市场。 B.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 剧化。 C.创作者以戏剧的形式讲述生活和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缺少创意和思想 的火花。 D.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 剧水平。 五、 1. 答案     C “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曲解原文,原文为“票房、收视 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两者明显不同。 2. 答案     B “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当,属于无中生有。 3. 答案     D “只要 …… 就”表述过于绝对。 六、(2017东北三校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传统礼制因其长期附着在传统政治体制之上,必然具有种种封建之质核,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 是,对于个人来说,礼和礼制是立身处世的一套准则;对于群体来说,礼和礼制又是人际交往的 文明规则;扩而大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礼和礼制则是为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而设计 的。因此,礼制中必定蕴含着中华先民的生命经验和生活智慧。这种经验与智慧的深厚积累 之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礼记》载:“礼者,理也。”即统治者以“礼”来治事理政,也就是以“理”来治事理政。在 儒家理念中,政治上最大的“理”就是要施行德治主义的“仁”政。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即在仁政中,德与 礼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在孔子看来,仁政有多种具体表现,国家在施政过程中必须具备。仁政的具体表现有五项特质: “恭”“宽”“信”“敏”“惠”,即庄重、宽容、诚信、勤勉及惠人。这些特质亦是各种 具体而微的礼制规范由以制定和实施的内在理念。因而仁、礼关系可以简要地表述为 “礼”为“仁”之用,“仁”为“礼”之体;或者说“礼”为“仁”之流,“仁”为“礼”之 源。 “仁”的原初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最古老的政书《尚书·仲虺之诰》有“仁,爱 也”语,《诗经·郑风·叔于田》有“洵美且仁”语,是指民风。《左传·襄公九年》有“体仁足 以长人”语,仁者爱人,施仁政可以发展人的才能。这些理念原本是先秦族群社会普遍存在的 血缘亲情关系的天然反映,同样具有历史正当性。在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小共同体中,由长者 (族长)主导的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父权和父责相统一,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君 仁、臣忠”。显然,这是一种对君臣父子双方都有约束力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的原初含义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各安其位,各 尽其责。所以,从原生儒家的君权、父权中推不出后世“三纲五常”中绝对专制的理念来。 恰恰相反,原生儒家的观念是“圣道”高于君命,儒士为王者师,信仰高于权位,所以孟子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民本思想,荀子有“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 也”的道德原则。 从血缘亲情中生长出来的仁爱观念,再外推一步,即是“忠恕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 之。”根据曾子的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的正解就是“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反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基本精神都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也。”由此孟子推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 将此作为“仁”之“四端”。孟子所言,实质就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故可 简称为“人性”,也就是“仁”的具体表现。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选自葛金芳《中华礼制内在凝聚力的学理 资源和现实挑战》,有删改) 1.下列和“仁”与“礼”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礼制中蕴含着华夏先民的生命经验和生活智慧,这种经验和智慧以“仁”为核心,“礼”与 “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B.仁政的具体表现有“恭”“宽”“信”“敏”“惠”等五种特质,这些也是制定和实施种 种礼制规范所遵循的内在理念。 C.“礼”与“仁”互相为用,不可分割,在儒家理念中,施行德治主义的“仁”政离不开 “礼”,即政治上最大的“理”。 D.“仁”是内在的理念,“礼”是外显的规则,“礼”是“仁”的具体而现实的反映,“礼”与 “仁”相结合方能更好地体现各自的价值。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尽管传统礼制有其封建质核,但礼和礼制于人而言是立身处世、人际交往的准则,于社会而 言,有益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 B.儒家政治上最大的“理”就是施行仁政,孔子认为,用道德教化去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 姓的言行,那么百姓就会“有耻且格”。 C.“仁”的原初含义是人与人的亲善关系,古代典籍中“洵美且仁”“体仁足以长人”等理 念都是先秦族群社会血缘亲情关系的反映。 D.在先秦族群基于血缘关系的小共同体内,权利义务的关系由长者主导,这确立了千年不变的 “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仁政的五项特质,其实可以作为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对每个人如何立身处世大有 指导意义。 B.“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君仁、臣忠”体现的是对君臣父子双方都有约束力的权利义务 关系,由此可见,原生儒家并不讲君权、父权。 C.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荀子的“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道德原则,恰恰是原生儒 家观念的反映。 D.无论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是仁爱观念由 血缘亲情外推而产生的。 六、 1. 答案     C 偷换概念。“德”与“礼”相互为用,不可分割,而非“仁”与“礼”;政治上最 大的“理”是施行“仁”政,而非“仁政”离不开“礼”。 2. 答案     D 曲解文意。“君臣父子”关系并非千年不变;而原生儒家的这种关系是推不出后 世的“三纲五常”中绝对专制的理念来的。 3. 答案     B 曲解文意。“原生儒家并不讲君权、父权”错,原文讲君、臣、父、子各安其 位,各尽其责,这就是原生儒家的君权、父权。 一、(2018东北三校三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它以特有的 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在线条 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 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 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音指与 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画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 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 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 结合。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 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 B 组 201 6 —201 8 年 高考模拟·综合题组 ( 每篇建议用时 10 分钟 ) 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 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 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汉字的点、画、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 毛笔笔画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 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 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 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 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 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解读形 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至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特 色。 中国书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中国文化思维共有的“三易”质地,也就是说, 在总的方面它诠释了“简易、变易、不易”的思维。西汉易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三易” 思维,“简易”不是简单化,而是统摄、宏观、浑一地在各种关系的综合把握中看问题,是统摄 提升具体而又庞杂的现象,简化、转化为总体感觉的能力。“变易”不能乱变,要根据你创作 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符合规律的变化发展,但又要有“不易”精神,执守本质、执守原则、执守 规律。字体和书风就是“不易”,经典和传统就是“不易”,碑帖和程式就是“不易”。在 “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是书法创作之 精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之精要。 (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字书法以特有的形态,体现着中国人既规范又潇洒的人格价值,体现着中国人既守格又破 格的文化精神。 B.汉字书写经历了描摹事物到音指与象指结合,再到书与画实用功能分离,最后书与画艺术审 美重又结合的过程。 C.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比其他纸笔拥有更丰富的语汇,在书写和表达内容上 空间也更阔大。 D.中国书法的特征与西汉就总结出来的“三易”思维有着紧密联系,“三易”思维完全可以 诠释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汉字书法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人们在汉字的变化 与布局中能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文章第二段逐层递进论证,汉字书写元素的多形态多方向性笔画特性,比书画同源的造型特 性对我们的文化思维和艺术思维产生的影响更广泛。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演变过程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重形神 不仅是书论、画论、艺论、文论的特色,更是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特色。 D.文章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了不管是书法创作还是中国文化发展,都要在“简易”思维和写意 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汉字没有飞扬的线条和变化的布局,我们也许不会从中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 调与矛盾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简化、抽象、变形,再演变为符号,是汉字由象形的图画开始演变必经的过程,其中也有审美 层面的追求。 C.汉字的多形态笔法、多方向性写法,促使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等许多 观念在现代逐步发展起来。 D.对形神关系的重视,对“三易”思维的总结,体现了中国文化思维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可 以在汉字书法中得以体现。 一、 1. 答案     B A.原文意思是“或”,选择关系。C.原文意思是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而 有丰富的艺术语汇,在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上空间阔大。D.原文意思是中国书法特征在总的 方面诠释了“三易”思维。 2. 答案     B 无中生有,没有进行比较。 3. 答案     C 原文意思是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等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 写。 二、(2018陕西汉中二质,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无诚不行 ①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 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 ②所以孔子论诚信,为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惊愕的话:“硁 硁然小人哉!”出言就必须要信守,做事就必须要坚决,这并非君子所为,而是没有判断能力、 不问是非黑白、浅薄固执己见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诚信 品格。在孔子这句话里,就涉及了“诚”的重要性: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 时糊涂的约定不是正义所为,那么还要去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吗?假如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 假如做坏事顺从了错误约定,这些权宜之计、这番歪理邪说反倒要如约信守吗?当然不是! ③对孔子这句惊人论断,孟子就深以为然,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 《孟子》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唯有正义存在,才能 心正意诚。 ④所以宋人晁说之就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人无信不可立,心不诚更不能行。不讲首要 的诚心实意,仅凭“信”的结果来衡量人品未免会有失偏颇。没有心之诚在前,信之行就成了 刻板的教条、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维、固执的行径、不情不愿的强迫、形式主义的空 洞。 ⑤《大学》里说,“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 从“意诚”开始的。能秉真诚之性、能怀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 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 ⑥而《中庸》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心诚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诚。所 以,在不明理时做出的错误承诺,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诚的,怎能再信其行、顺其非,让错误更 加荒谬地履行? ⑦“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贯穿了万事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 万物,因而君子以诚为贵。这也正是“中庸”这一智慧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中庸之道的做法就 是: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 ⑧“诚”是君子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诚”,而后才能达到《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 “言必诚信,行必中正。”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诚于中,信于外。中庸之 道要“本于诚”,诚信之道要“诚于中”。由此可见,诚之为贵,就在于它关乎着内心的本源, 是为人为事的出发点,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为的达标而忽略了对内心意愿的安顿,便是缘 木求鱼,背离了“诚信”的本质意义。 ⑨《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天 下最为真诚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树立天下的根本德行,了解天地万物化育的 道理。 ⑩国之诚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诚信,在立世,在明道。 (摘编自2017年2月22日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诚,是内心自觉;信,是一种行为验证。如果心意真诚,就能很好地信守约定。 B.孔子关于诚信的论述之所以石破天惊,是因为他认为人在交往中不必拘泥诚信。 C.孟子关于诚信“惟义所在”的论述强调“义”,是对孔子仁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中庸要本于诚,诚信要诚于中。因此,诚信是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先提出“诚”和“信”的关系,然后用孔子、孟子以及晁说之的论述加以论证。 B.文章在论述如何践行“诚信”时引经据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中引用《大学》“意诚而后心正”等论据,论证了“意诚”都是从正义、正心开始的观 点。 D.文章结尾强调诚信在固邦、安民、立世、明道方面的重要性,既强调了论点,又升华了主 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孔子家语》把诚信描述为“言必诚信,行必中正”,因为诚信应“诚于中,信于外”。 B.只有正义才值得信守,只有诚恳才甘愿信诺——内心的意愿,才是守约的根本。 C.“诚”在不同的时代被浓墨重笔加以论述,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D.因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所以“中庸”把“君子以诚为贵”作为出发点。 二、 1. 答案     B A.原文为“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选项表述为“如果 …… 就 …… ”,混 淆逻辑关系。C.“是对孔子仁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错,二者谈论的角度不同,原文是“孔子 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D.因果倒置。 2. 答案     C 文中引用《大学》“意诚而后心正”等论据,是为了论证“能秉真诚之性、能怀 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的观 点;且原文为“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顺序颠倒。 3. 答案     A 因果倒置,原文为“《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言必诚信,行必中正。’ 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诚于中,信于外”,选项把“因而”前后的内容倒置 了。 三、(2018宁夏银川二中三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风”一词特指古代风尚、古人风度。时下所说的“古风”,是近年来因网络传播而流行 起来的一个新鲜词汇。其以时间为标识,试图凸显“古今”之分。古风作品是部分小众群体 对传统文化产生向往后,结合现代元素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较为直接和表面的仿古风格作品的 统称。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诗词、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方面。其中,音乐以其受众 面广等诸多优势,成为古风作品中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 古风音乐最初是由古风爱好者和仙侠游戏粉丝群体以音乐为载体抒发怀古之情而进行的自 发性创作,是当今网络盛行的一种具有新型音乐风格的音乐。其依附于游戏、小说和古典诗 词存在,追求故事性和画面感。古风音乐的创作手法多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表现 手法相结合。近日,一些90后将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谱曲演唱并上传于网络之后, 获得大批青少年网友点赞。甚至有网友留言说,能不能将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全部演绎成 歌。 但这首歌曲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应试的帮助,这种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所进 行的创新,适应了青少年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新的、也是 最为重要的受众群体范围。移动网络的便捷,切实弥补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不足,给人更多 的选择和自由空间。在网络音乐界,有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人和音乐团队致力于融合古体与 现代诗词的文字精华,打造出富有现代气息并不失古韵的音乐作品,呈现创作者所理解的中国 式美感。这些青年创作人对古风的推崇,体现了其对于民族自信心的追寻,是一种渴望通过 “尚古”而完成的自我建构与文化认同。 网络不是将电脑连在一起,而是将人连在了一起。健康的大众文化能以通俗的形式承载高雅 的内容。在知识界探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之时,正如古风歌曲《琵琶行》所呈现的那样,网友的“自发”“自转”行为,为传承与创新传 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启示。发达的网络促成了信息的同步效应,网络的便捷性增加了各种文化 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冲突与活力,为社会各阶层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文化自 觉作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共享时代加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是当 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急需解决的重要命题之一。 (摘编自陈乾《在共享时代提升文化自信》, 2017年6月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时下所言的“古风”凸显出了“古今”的区别,其作品是一种较为直接和表面的仿古风格 作品的统称。 B.古风音乐最初是一种自发创作、盛行于当今网络的具有新型音乐风格的音乐,它抒发的是 怀古之情。 C.依附于游戏、小说和古典诗词存在,追求故事性和画面感的古风音乐创作手法是传统与现 代的结合。 D.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人和音乐团队打造出以现代气息为主的音乐作品,可见青年人对民族 自信心的追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前两段对比论述了“古风作品”和“古风音乐”的内涵,为后文论证古风音乐的意义 做铺垫。 B.文章用古风演唱版《琵琶行》受到青少年网友点赞,论证了古风音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拓 宽了受众群体范围。 C.文章论述网络音乐界青年创作人对古风的推崇,为试图通过“尚古”完成自我建构与文化 认同提供了例证。 D.文章论述了古风音乐的意义及网络的多重作用,论证了共享时代加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 自信的急迫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与诗词不同的音乐之所以成为古风作品中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因为它有受众面广 等很多优势。 B.健康的大众文化能以通俗的形式承载高雅的内容,被点赞的古风歌曲《琵琶行》就是一个 典例。 C.古风《琵琶行》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从而给人更多的选择和 自由空间。 D.网友“自发”“自转”古风歌曲《琵琶行》的行为,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启 示。 三、 1. 答案     B A.原文为“试图凸显”。C.原文的“其”指代的是“古风音乐”,而不是“古风 音乐创作手法”;“多以”不是所有,以偏概全。D.原文为“富有现代气息并不失古韵的音乐 作品”。 2. 答案     A “古风作品”和“古风音乐”是包含关系,文中也没有进行比较。 3. 答案     C “给人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空间”的是移动网络的便捷。 四、(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三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出了四个维度的转型,分别是:贫困程度的相对性,贫困生成的结 构性,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和贫困治理的日趋复杂性。 198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而到2007年时,相关数据显示, 绝对贫困人口约为1 479万人。2001年中国政府发表《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宣布在2000年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这标志着在绝对贫困和 相对贫困的二元结构中,相对贫困人口已占据了中国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2011年,中央政府 设定了2 300元的贫困线,这让中国的贫困人口迅速增加至1.28亿。虽然在新标准下贫困人口 大量增加了,但是相对贫困人口占主体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贫困人 口还有7 000多万,我们的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所谓的贫困生成主因的结构性是指,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的出现或者说其无法跳出贫困陷阱是 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结构性贫困的处境,我们也可以说,贫困人口陷入了结构性贫困的陷阱。这 里所谓的结构性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在资本、资源、技术、知识、信息和文化等多个相对 独立的空间和场域内,对无法与那些在以上层面具有优势的精英群体和优先群体进行竞争,因 为两个群体的初始条件不同,同时与以上结构及其资源分配相关的机会也并不均等。结构性 贫困的存在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且在富者与贫困者之间形成了 一种间接的或然性的剥夺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均衡和不平等结构的存在,贫富 差距并没有像我们政策宣传和期待的那样不断缩小,而是出现了相对平衡发展基础上的差距 不断加大。 由于当前贫困人口的构成主体是相对贫困人口,因此对他们而言,生存和基本生产方面并没有 让其感到贫困,而最让其觉得贫困和窘迫的是消费层面的贫困。在英国思想家鲍曼看来,这个 时代是一个通过消费来生产穷人的时代,只有充足的消费才能证明个体的价值。对农民而言, 受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亚健康消费文化的影响,他们也渴望自己能够充分消费, 能够充分享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同时,以国家层面的发展主义为主导,个体价值的成功标准 被一元化,也即经济上的成功和成就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证明。在这样一种意义上,对贫困者 而言,他们贫困的是用来消费的资本,用来实现更多其他方面发展和提升的物质基础。不能有 效应对贫困内涵的这种转变,那扶贫工作的困境就难以突破。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治理历程,按照相关研究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贫困治理划分为 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贫困治理重点是发挥计划的调控和改革作用,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主要是 去除了各类阻碍性的制度因素,让贫困人口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流动性和更大的创造财富的空 间;在第二阶段,扶贫管理工作地位突出,专门性的扶贫工作机构也得以建立,扶贫财政专项和 国家贫困线等初次进入扶贫领域,这些都标志着扶贫治理的复杂性已经开始显现;发展到第三 阶段,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就更加显著了,这个时期的贫困治理不仅继续强化来自政府行政治理 层面的职能,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同时也注意发挥基于市场的经济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帮扶 作用。此外,为了应对扶贫问题的复杂化,政府层面还倡议和推动构建了社会理论参与的扶贫 大格局。社会分层与基层治理格局的变化导致减贫越发艰难。这也是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 观原因。 (摘编自邢成举 赵晓峰《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 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所出现的转型问题。 B.到2014年年底,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2007年增加了5 000多万,这增加了扶贫的艰巨性。 C.相对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无法与富豪一样消费,充分享受物质层面豪华生活的人群。 D.农村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实际上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四个维度审视,着重论述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问题。 B.文章引用具体数字,阐明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成的结构性变化,指出扶贫的艰巨性。 C.文章引用英国鲍曼的思想,是为了佐证当前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变化,提醒人们有效应对。 D.文章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三个阶段,分析了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的发表,表明中国相对贫困人口成为贫困人口主体。 B.因为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我国贫富差距在相对平衡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 C.如果没有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消费文化影响,人们就不会感到自己是贫困 的。 D.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贫困内涵的转型,才能应对精准扶贫的新挑战,走出扶贫工作的困境。 四、 1. 答案     D A.“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错,本文目的显然是论述当前贫困的转型问 题,以给政府决策提供宏观依据,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并未提供具体指导。B.“中国绝对贫困人 口比2007年增加了5 000多万”错,文中所说的“中国贫困人口还有7 000多万”,其中包括占 主体的相对贫困人口。C.“无法与富豪一样 …… 豪华生活的人群”错,根据文意,应是“无法 充分享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 2. 答案     B “阐明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成的结构性变化”错,文章引用具体数字是为 了说明“贫困程度的相对性”。 3. 答案     C “人们”应改为“相对贫困人口”。 五、(2017东北三校二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 流水线、大广场、大厦 …… 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可以说,对 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 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 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 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 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 “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的关键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 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 …… 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 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 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 代的转型。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微时 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微时代的文 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低门槛和便 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 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构建了一 个新型的公共空间。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 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青年 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 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并使谣言的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信息交流、拒绝 信息自上而下灌输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使得大规模的社 会整合、大规模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变得更加困难。最后,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使我 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 理想、视野和胸怀。 所有由“微”带来的这一切,都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新的机遇,也 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同时充 分警惕其消极后果,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 究才能与时俱进。 (摘编自陶东风《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微时代”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经济活动形态和日常生活形态,它们 具有动态化、去中心化等诸多特征。 B.以前我们的文化以大为特征,该特征导致了许多现代问题的出现,而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 “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C.“微”是一种传播技术和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微文化透露出这个时代从现 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信息。 D.微文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需正确面对,既要肯 定其积极意义,又要警惕其消极后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文化发展更为迅猛,同时深入影响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让人们 逐渐体会到“微”和“小”的优点。 B.微文化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真正的“草根”借助微技术更加便捷地 参与社会,是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的表现。 C.微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特征之二是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 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D.微文化可以扩大信息的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但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它使我们达成大 规模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其所代表的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 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B.青年能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是因为微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 播方式日新月异,青年人能更快地接受和适应。 C.人际交往小圈子化,大规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成,公民丧失了应具备的责任和胸怀,这些都是 微时代产生的“不完美”。 D.如果想让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更加有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与时俱进,就要充 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认清其优劣。 五、 1. 答案     B 曲解文意。原文是“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非“大”这一特征导致许多问题出现;不是“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 ‘小’的美好”,而是我们发现了其美好。 2. 答案     D 偷换概念。此项表述内容的主语应该是“微技术”,而不是“微文化”。 3. 答案     C “公民丧失了应具备的责任和胸怀”错,原文为“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 使我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 任、理想、视野和胸怀”。这里将或然变为必然了。 六、(2016宁夏银川4月质检,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的独特审美思想,特别是其致思方式和理论探索,是全人类美学理论财富的有机组成 部分,可以与西方美学理论共存互补,丰富人类的美学理论宝库。这不仅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 家的美学理论发展提供思想资源,而且还可以让它们在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获得启示,并且 必将对世界的美学理论与审美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对审美基本规律的概括,揭示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既可以印证西方 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又可以纠正一些西方理论中的谬误,补充西方审美基本理论所存在的盲 点。而有些具有共同规律的审美现象,西方学者尚未归纳而中国古代已经归纳的,或中国古代 早已有的深刻思想,而西方到近代转向时才开始发现的,也都值得全人类珍视。至于中国人特 有的审美规律和特征,更是中国学者对人类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的独特贡献。西方近代学者 无论在美学理论还是审美实践中,都有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汲取精华、获得启示的先例。 西方近代的意象派理论,就是一个典型。他们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或如遇知音,或相见恨晚,尽 管他们对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中国古代对于审美的看法,既有自上而下的宏观论道,也有自下而上的具体描述。在许多文人 笔记和艺人心得中,虽然常常只有只言片语,却包含着对审美问题的精湛见解。中国人独特的 审美趣味和审美领悟,也只有在中国人的文献和审美实践中才能见到其思想基础和理论概 括。它们不仅在古代对人们的审美实践起到过指导作用,而且有许多思想在未来仍然具有借 鉴和指导意义。传统的审美意识存在于现实之中,是我们现实中活生生的东西,它潜移默化地 塑造着我们,而人们对它的自觉意识也随之不断地积累和深化,有限的个体只有在继承传统审 美思想的前提下,正视审美意识的现实,才能推动其不断丰富和发展。 建立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是时代的需要。美学理论须具有当代意识,在当代背景下激活传统, 把优秀的美学理论的传统因子融入新的肌体中,使传统审美思想现代化,具有生命活力,顺应时 代要求和社会要求,真正地具有国际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当从当代社会现实出发去审视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价值,使之成为当代美学理论的源头活水,并且使它对现实审美现象具有 有效的阐释功能。我们要真正从内在精神上继承民族传统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审美思想精髓, 而非只具有古董价值的“原汁原味”。中国人的那种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中国人通过审 美活动铸造灵魂的人生态度,都体现在他们的审美主张中。他们以审美的态度去陶冶性灵、 体验人生,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把有限的人生融入无限的宇宙之中,从而使人生得以超 越、获得成就。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与西方美学理论可以共存互补,因为它是全人类美学理论财富中的有机 组成部分。 B.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美学理论发展提供思想资源,是人类美学理论 宝库中的财富。 C.西方美学理论中存在的谬误以及审美中所存在的盲点,是通过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传统审 美思想揭示出来的。 D.有些具有共同规律的审美现象,西方学者尚未归纳,而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已对这些审美规 律进行了归纳概括。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西方近代的意象派理论曾经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汲取精华,获得启示,体现了中国学者对 人类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的贡献。 B.在许多文人笔记和艺人心得中,蕴藏着中国古人对于审美的看法,虽然常常只有只言片语,却 包含着对审美问题的精湛见解。 C.传统的审美意识存在于现实之中,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而人们只有正视审美意识的现 实,才能推动其不断丰富和发展。 D.我们应该从当代社会现实出发去审视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价值,从而使当代美学理论对现 实审美现象具有有效的阐释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西方人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如遇知音上看,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已经在西方美学理论和美 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领悟,在古代对人们的审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未来人们的 审美活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C.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须在当代背景下激活传统,使传统审美思想成为顺应时代 和社会要求的理论。 D.以审美的态度去陶冶性灵、体验人生,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这种中国传统的审美思 想精髓是值得我们继承的。 六、 1. 答案     C 扩大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作用。从原文看,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中国传统审 美思想,可以纠正一些西方理论中的谬误,补充西方审美基本理论所存在的盲点”。 2. 答案     D “使当代美学理论对现实审美现象具有有效的阐释功能”错。从原文看,“使它 对现实审美现象具有有效的阐释功能”中的“它”指代的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 3. 答案     A 扩大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作用。从原文看,西方人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如遇知 音,是仅就西方近代的意象派理论而言的,不能说“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已经在西方美学理论和 美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