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2讲义单元检测课时训练(附解析共34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2讲义单元检测课时训练(附解析共34套新人教版)》 共有 3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元质量检测(二)‎ 一、基础知识训练(1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莫知我哀        莫:没有人 谢家来贵门 谢:谢绝 B.渐车帷裳 渐:渐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周:合 C.其黄而陨 陨:落 同心而离居 同心:感情深厚 D.对酒当歌 当:应当 偭规矩而改错 偭:违背 解析:选C A项,谢:辞别;B项,渐:浸湿;D项,当:对着。‎ ‎2.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夙兴夜寐 ③兰芝惭阿母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逆以煎我怀 ⑥天下归心 ⑦固前圣之所厚 ⑧謇朝谇而夕替 A.①③⑤/②⑦/④⑥/⑧ B.①②/③⑤⑥/④/⑦⑧‎ C.①⑤⑥/②⑧/③⑦/④ 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解析:选C ①⑤⑥句加点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②⑧句加点词是名词作状语,③⑦句加点词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④句加点词是动词的为动用法。‎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解析:选D A项,古义,“至”的意思“到”,“于”是介词,表示动作对象;今义,另提一事。B项,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C项,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经济困难。D项,坏运气和好运气。‎ ‎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B.“床”,古代的床与现代的床有些不同,较矮,较小,但也是供人睡觉之用。‎ C.“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就有“五更”“五鼓”之说。‎ 10‎ D.“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这叫“六合”。‎ 解析:选B 古代的床主要是供人坐的。‎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         ,         ”。‎ ‎(2)《离骚》一文中叹民生艰难,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3)《离骚》中表现诗人愿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是“          ,          ”。‎ ‎(4)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以明月作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揽求天下贤才的迫切心情。‎ ‎(5)《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描写了绿树成荫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2)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3)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4)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5)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二、阅读能力训练(46分)‎ ‎(一)课内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美好欢乐的情景,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主人公全部忧思之由来。‎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一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解析:选D D项,“含蓄地表达”错,应该是“直接抒发出来”。‎ 10‎ ‎7.结合全诗,分析“兰泽多芳草”一句在整首诗中的作用。(3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兰泽多芳草”句以“兰泽”“芳草”两个意象,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高雅,也体现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纯洁而美好。‎ ‎(二)拓展阅读(4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8.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诗以优美典雅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 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拟人手法,写鸟儿飞还鸣啼的乐趣,有“羁鸟恋旧林”寄寓的思归田园的深意。‎ C.“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这里一语双关,既写了环境的滋润和美,又有好风吹来好友,好友如好雨一样滋润着诗人心田的寓意。‎ D.“俯仰”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隐居读书的感受,点破全诗主旨。‎ E.诗人在与天地与古今与人与物的交融中,合奏出宇宙运行中至高至美的欢乐篇章。‎ 解析:选AB A项,“优美典雅的语言”错,应该是朴素的语言;B项,“有‘羁鸟恋旧林’寄寓的思归田园的深意”说法牵强,这里只是说鸟儿喜欢夏日树木。‎ ‎9.简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些乐趣。(4分)‎ 答: ‎ ‎ ‎ ‎ ‎ 10‎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草木繁盛,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躬亲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时鲜待客,把酒言欢;纵情想象,沉醉书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8分)‎ 情 诗 曹 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②歌式微③。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 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③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 B.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 C.三、四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一致。‎ D.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E.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处者”和“游子”思亲盼归的情感。‎ 解析:选CD C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不是“以乐景写哀情”,是以哀景写哀情。D项,表现了游子有家难归的心情。曹植写这首诗的目的在于感慨“感伤乱离、行役不已”。‎ ‎11.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 ‎ ‎ ‎ ‎ ‎ ‎ ‎ ‎ ‎ 参考答案:《情诗》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短歌行》表达了时不我待的忧思,对天下贤才能士的渴慕,抒发了欲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8分)‎ 咏 竹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 耻染湘妃①泪,羞入上宫琴②。‎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 ①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12.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 C.“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D.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 E.末句“吐龙吟”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像龙飞冲天一样,大展宏图的远大抱负。‎ 解析:选CE C项,诗句原意是“耻于染上湘妃的泪迹,羞于作上宫的宫琴”,这里的解释完全弄反了;E项,末句未运用典故,“吐龙吟”意思是发出龙鸣般的声音,寄寓了诗人坚守高洁的情操。‎ ‎13.这首咏竹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4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不媚俗、高洁、坚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达自己要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的高尚志趣。这种手法在其他诗人的诗中也常有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7题。(16分)‎ 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后袁尚果自将攻袁谭,大破之。谭奔平原,遣辛毗①诣曹操请救。辛毗至西平见曹操,致谭意,群下多以为刘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心;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 10‎ 今兄弟遘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操从之。‎ 后数日,操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敝,辛毗望操色,知有变,以语郭嘉。嘉白操,操谓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一旦求救于明公,此可知也。尚见谭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以明公之威,应穷敌,击敝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天以尚与明公,明公不取而伐荆州,荆州丰乐,国无亡衅②。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且四方之寇,莫大于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矣。”操曰:“善!”乃许谭。‎ 冬,十月,操至黎阳。尚闻操渡河,乃释平原还邺。尚将吕旷、高翔叛归曹操,谭复阴刻将军印以假旷、翔。操知谭诈,乃为子曹整娉谭女以安之,引军还。‎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 ‎[注] ①辛毗(pí),字佐治,颍川阳翟人。辛毗先事袁谭,后归附曹操,官至卫尉。谥肃侯。②衅:征兆。‎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B.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C.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D.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解析:选C 解答此题应该注意断句标志词语,如句式标志,“兵革败于外”和“谋臣诛于内”;“天灾应于上”和“人事困于下”句式相同。注意名词和代词可作为断句标志,如“谋臣”“兄弟”“介胄”“天灾”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方:古代指天下、各处。或指四方诸侯之国。或指京城以外的地区。文中指天下、各处。‎ B.兵革:是兵器和甲胄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或指战争。文中指战争。‎ C.六军:古代泛指禁军,即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晋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唐代专指禁军。文中指军队。‎ D.娉: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女方请媒人问男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解析:选D D项,“即女方请媒人问男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应该是“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10‎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操把袁谭、袁尚打得逃到邺城,但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后就没有乘胜追击。‎ B.袁氏兄弟内讧时,曹军将领都认为此时不须进攻,只有辛毗力主要抓住机遇。‎ C.曹操不愿援助袁谭的原因是认为袁谭不可信任,并且对袁尚的实力心存戒备。‎ D.曹操通过袁谭送印的事,明白了袁谭并非真心归降,就用联姻计稳住了袁谭。‎ 解析:选B B项的错误在于:不只辛毗一个人主张,还有荀攸。‎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3分)‎ 译文: ‎ ‎ ‎ ‎(2)以明公之威,应穷敌,击敝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4分)‎ 译文: ‎ ‎ ‎ 参考答案:(1)假如他的两个儿子相处融洽友爱,这样来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 ‎(2)凭您的威势,对付处于困窘境地的敌人,攻打疲惫的敌军,同疾风吹落秋天的树叶没有什么差别。‎ 参考译文:‎ 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做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又会争权夺利。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不久,袁尚果然亲自率兵攻打袁谭,大败袁谭。袁谭逃到平原,袁谭派辛毗到曹操那里求救。辛毗到西平拜见曹操,转达袁谭求救的心意。曹操部下官员多认为刘表势大,应当先平定他,袁谭、袁尚自相残杀,不足忧虑。荀攸说:“目前,天下正争斗激烈,而刘表坐守江、汉之间,可知他没有占有四方兼并天下的大志。袁氏家族占据四州土地,有兵马数十万,袁绍因为品性宽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两个儿子相处融洽友爱,这样来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如今他们兄弟结怨交恶,势不两立,如果一个人吞并了另一个人,则力量就会集中起来,力量集中后,再想谋取就困难了。应该趁他们内斗相持不下时,动手夺取,天下就可以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去。”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 10‎ 过了几天,曹操又打算先平定荆州,让袁谭、袁尚互相削弱。辛毗观察曹操脸色,知道他又改变主意,就去告诉郭嘉。郭嘉报告曹操,曹操对辛毗说:“袁谭是否一定可信?袁尚是否一定能被攻克?”辛毗说:“您不要问是可信还是有诈,只应直接来看整个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今,袁谭忽然向您求救,其情形表明他已走投无路;袁尚看到袁谭陷入困境,却不能一举攻破袁谭,说明袁尚也已智穷力竭。那形势是军队在外战败,谋士在内被杀,兄弟内讧,国分为二,连年征战,将士的甲胄里都长出虱子。再加上旱灾蝗灾饥荒同时发生,上有天灾相应,下有人祸困扰,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百姓,都已知道袁氏统治将要土崩瓦解。这正是上天灭亡袁尚的时机。凭您的威势,对付处于困窘境地的敌人,攻打疲惫的敌军,同疾风吹落秋天的树叶没有什么差别。上天把消灭袁尚的机会赏赐给您,您不去进攻,反而要讨伐荆州。荆州年丰民乐,没有灭亡的征兆(没有机会可供您利用)。现在,利用袁谭的求救而去援助,没有比这更有利了。况且四方的敌人,没有比占据黄河以北的袁氏更强大的了。您平定黄河以北后,就军威大盛,震动天下了。”曹操说:“好!”于是,答应出兵救援袁谭。‎ 冬季,十月,曹操进军到达黎阳。袁尚听到曹军渡过黄河的消息,就解除了对平原的包围,撤回邺城。袁尚部将吕旷、高翔背叛袁尚,投降曹操。袁谭又暗中刻好将军的印信,送给吕旷、高翔。曹操知道袁谭并非真心归降,便给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用此来安抚袁谭,然后率军回去。‎ 三、表达能力训练(10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__①__,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__②__,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__③__,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答: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①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 ②而是从生活出发 ③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 ‎1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春花秋月伴书声,夏雨冬雪润心田。青春年少的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了,将来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上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工作中挣到很多钱,你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快乐。‎ ‎①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大学。‎ ‎② ‎ ‎③ ‎ 参考答案:②上个好的大学不一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 10‎ ‎③挣到很多钱,生活不一定就过得幸福快乐。‎ 四、写作能力训练(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在学校里成立协会,开荒种地,养花种菜做“农夫”……近段时间,南方一所大学里一群学生“不务正业”的行为,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则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务正业”?“无用之用”在生命中会发挥哪些作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体验?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读懂材料。明确材料讲述的是什么事情:大学生在学校养花种菜;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明确几个为什么:大学生为什么“养花种菜”?为什么有人反对?为什么有人赞成?大学生“养花种菜”是业余爱好,为了丰富生活体验;有人反对大学生“养花种菜”,是因为爱护青年学子,但这是一种过度保护,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有人赞成大学生“养花种菜”,理解大学生“养花种菜”的意义,具有包容精神,目光长远。明确应当“怎么做”:应正确看待“不务正业”。对于大学生,在“不务正业”的同时,要学好专业,培养多方面的爱好与趣味;对于反对者,要认识到教育需要更长远的目光,对青年学子要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对于赞成者,要继续支持,将业余爱好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更有助于成才。‎ ‎[具体立意]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业余爱好,能为专业学习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教育少一点功利,要有长远眼光;专业学习与业余爱好两不误;让生命既有深度又有宽度;在专注中丰富自我;等等。‎ ‎[参考例文] ‎ 无用之用有大用 在学校里成立协会,开荒种地,养花种菜,有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以为,养花种菜虽非专业。却能引导青年学子走向诗意和远方。‎ 大学生养花种菜,当然不是为了谋生,也不是训练生活技能,而是为了体验生活。正像舞蹈、摄影、足球等业余爱好一样,养花种菜是学习生活的有益补充,能培养青年学子的优雅的生活趣味,可以涵养青年学子的人文情怀。爱因斯坦酷爱小提琴,当他在思索遇到困顿时,他会拿起琴弓,用优美和谐的旋律来开启自己的物理思路,点燃自己的思维火花。优雅的趣味爱好,不仅不影响我们的专业实践,还能启迪专业思维,滋养灵魂。‎ 10‎ 庄子说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许多业余爱好或许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但是它们往往会在悄无声息中塑造着我们的精神、强健着我们的心灵。大学生养花种菜做“农夫”也是这样,看似“不务正业”,但它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将爱与责任注入其中,这本身就意味着成长。良好的兴趣爱好能为专业学习提供更强劲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效应,正是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大学生养花种菜是不务正业?不懂无用之用的辩证法,是其重要的原因。世间最具价值的事物往往就是看似“无用”的事物,而天地玄机也常常尽在“无用”之处。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不通无用有用之理,自然会把专业外的许多事情看成是不务正业了。‎ 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吃饭吃快餐,坐车坐高铁,做事要名利双收,理财要一夜暴富。理科的学生不学历史,因为考试考不到,学了无用;文科的学生把理化扔在一边,因为即使理化学得再好,也不能在高考中增加分数。至于大学生,则必须“躲进小楼成一统”,一门心思扑在专业课程和外语上,准备考研,准备出国;而开荒种地,养花种菜,自然就是不务正业了。‎ 诚然,在校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本领,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积蓄能量。但是,学习专业知识,绝非大学生活的全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在专业的象牙塔里皓首穷经,这显然是一种落后而偏执的教育思想,无法适应时代潮流。‎ ‎ [点评] 文章先简述材料,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即开荒种地、养花种菜能引导青年学子走向诗意和远方。本论部分先从业余爱好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有用与无用的关系这两个角度阐述大学生养花种菜的意义,然后从辩证思维方法缺失和急功近利思想作怪两个方面分析错误认识的思想根源。最后指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思想是一种偏执的教育思想,不适应时代潮流。全文中心明确,论述集中,分析到位,切中要害,有深度,有高度,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习作。‎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