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全套练案(52套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全套练案(52套含解析)》 共有 5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10讲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武汉市联考)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到内地去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后来,“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而不得不走进流浪者的队伍中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A.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 B.广东人共同抵制洋货 C.“十三行”辞退员工 D.清政府严禁对外贸易 ‎[解析]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由此导致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生计维艰。与广东人是否抵制洋货、“十三行”是否辞退员工没有关系,故排除B、C项。清政府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严禁对外贸易,故排除D项。故选A项。‎ ‎2.(2019·北京丰台期末)下列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签订的部分条约。据此可以得出( D )‎ 时间 条约 时间 条约 ‎1861年 中、德《通商条约》‎ ‎1866年 中、意《通商条约》‎ ‎1865年 中、西《和好贸易条约》‎ ‎1869年 中、奥《通商条约》‎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C.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D.中外关系走向近代化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四国均攫取了不平等特权,而中国与德、意、西、奥四国签订的通商贸易条约亦标志着双方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往来的开始,也体现了中国逐渐进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故D项符合题意。A项,《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排除。B项,材料旨在说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并非强调清政府的腐败,故排除。C项,上述条约未体现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故排除。‎ ‎3.(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美国传教士丁良翻译的《外国公法》,奕上奏说,“该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这反映出当时( D )‎ A.政府向西方国家学习依法治国 B.近代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外交 C.法律制度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 D.统治者具有一定的国际法意识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奕的主张是向西方有选择的学习,但并不是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依法治国,故排除A项;题意反映的是清政府学习西方的法治,没有体现外交的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可知没有反映中国的法律制度与世界接轨,故排除C项;根据“刊印了美国传教士丁良翻译的《外国公法》……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可知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一定的国际法意识,故选D项。‎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2018·贵州适应性)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B )‎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解析] 从1793年到1873年,历时八十年,外国使节才得以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这充分说明了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性,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材料体现出清政府天朝上国意识的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 ‎5.(2018·四川德阳模考)如表为1842—1845年间清政府鸦片战争赔款全部筹款来源。据此可知,当时( A )‎ 赔款来源 银两 比例(%)‎ 总数 ‎14760000‎ ‎100.00‎ 关税 ‎6388000‎ ‎43.28‎ 地丁税 ‎3125800‎ ‎21.18‎ 盐税 ‎601200‎ ‎4.07‎ 兵饷 ‎650000‎ ‎4.40‎ 商捐 ‎3995000‎ ‎27.07‎ 其中包括少量关税、盐税,无法剔去计算。‎ A.赔款推动政府财政结构变化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列强加紧控制中国海关 D.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解析] 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关税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财源之一,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一方面大量动用关税收入,一方面加重地丁漕赋、盐课、兵饷和商捐等的征收摊派,推动了清政府政府财政结构变化,A项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赔款的来源,无法体现西方列强加紧控制中国海关,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 ‎6.(2018·山西五校联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所有通商五口,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俾管事官及属员严行约束水手人等,免致兹事。惟官船非货船可比,即不载货又非为贸易而来,其钞税年费均应豁免,该条文实质上( C )‎ A.反映清政府违背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维护了中英友好关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解析] 中英和约,属于官方行为,不涉及民间意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权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有通商五口,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其钞税年费均应豁免”,反映了英国官船在华的特权,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是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的和约,这种“友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故D项错误。‎ ‎7.(2018·湖北武汉调研)19世纪50~70年代,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起义,清朝军费开支猛增。为了对付财政危机,清政府主要采取四项措施:增加旧税,创设新税,向富人开捐,向外国人借债,而增加旧税主要是田赋附加税与漕粮改折。而向富人开捐,是推广捐例出卖官爵、封典。这些方法使清政府短期克服了眼前财政困难,但长远上看导致( A )‎ A.中央财权下移  B.西方经济侵略加剧 C.中央集权加强 D.地方权力不断萎缩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军费猛增,陷入财政危机,因此采取了题干中的四项措施,这些措施在解决短期财政困难的同时,也使财权实际上大部分移到地方长官手中,故A项正确;西方经济侵略加剧是军费增加的原因,而非结果,故B项错误;中央财权下移反映出中央集权的削弱,故C项错误;中央财权下移反映出地方权力不断扩大,故D项错误。‎ ‎8.(2018·辽宁省辽南协作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久以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反映了( D )‎ A.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 B.西方重商观念对农民革命的影响 C.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束缚 D.小农意识遭遇新经济潮流的冲击 ‎[解析] 太平天国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这体现了小农意识,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说明小农意识遭遇商品经济潮流的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方面,不能说明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方重商观念的影响,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设立各种商店,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故选D项。‎ ‎9.(2019·江苏南京调研)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B )‎ 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解析] 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排除A项;由材料“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项;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排除C项;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0.(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联考)《资政新篇》:“火船、火车、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探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非妇儿掩饰(饰)之文,永古可行者也”这段材料表明( A )‎ A.太平天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 C.认为中国科技优于外国科技 D.不主张学习科学技术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资政新篇》中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是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方科技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国科技优于外国科技,排除C项;材料强调学习科学技术,排除D项。‎ ‎11.(2019·湖北宜昌调研)裴士锋在《天国之秋》中写到“洪仁玕的改革与太平天国的宗教意识形态偏向于西方国家,而太平天国所占的南方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那里有丰富的矿产、丝绸、茶川、瓷器等。这段材料可以佐证太平天国时期( D )‎ A.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局面 B.拜上帝教脱离了传统文化 C.清政府“借师助剿”失败 D.西方对华的“中立”面具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和拜上帝教与西方有一致的地方,并且太平天国所占的南方地区物产丰富,是西方广阔的原料产地,西方对华采取“中立”态度符合他们的侵略利益,并非真正中立,1860年后联合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故D项正确;1859年洪仁玕改革,而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即已由盛转衰,A项错误;拜上帝教是综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农民的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而形成的,“脱离了传统文化”表述错误,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借师助剿”,镇压了太平天国,C项中“失败”错误,排除。‎ ‎12.(2019·山东德州期末)太平天国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并颁刻了《真天命诏书》《旧遗诏圣书》等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书籍。这一举措( A )‎ A.体现了其自身阶级局限性 B.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实现了内部思想统一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军“尽行焚除”“不准买卖藏读”一切孔孟诸子百家的书籍,并“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书籍”体现了农民阶级革命性和保守性并存的阶级局限性,故A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全盘西化,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太平天国内部思想的统一,故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材料一 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计划》 分阶段禁烟,但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2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139 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鹤面者比比皆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 ‎——据齐霁《中国共产党禁烟史》等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 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 1910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输入中国。‎ ‎——据牛何兰主编《中外禁烟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政及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1)原因:列强凭借特权向中国贩卖鸦片;社会各阶层对鸦片危害的认识不足;政府贪利,禁烟不力;国家内忧外患,政治动荡,政令不统一。‎ ‎(2)特点:与官员考核奖惩结合;禁止官员吸烟;政府与民众上下联动;将禁烟与解决民生相结合;利用有利的外部机遇。‎ ‎(3)评价:清末新政时期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不可能集中精力禁烟,但是,该时期的禁烟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后来的禁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政策,看似采用较为创新的经济手段治理毒品,实则加剧了烟毒泛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破坏禁烟,是近代鸦片难以禁绝的重要原因。‎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实质也是征而不禁……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特征等所学知识,从外因与内因、国内的相关力量的态度与时局等角度分析概括近代中国毒品泛滥的主要原因。‎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依据材料二“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输入中国”,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主要特点。‎ ‎(3)依据对材料二信息的理解,联系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措施及其结果,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特征的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清末新政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 材料三 据史科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答案] (1)材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去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 ‎(2)评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我们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更多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消极角度归纳观点;材料二“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以及材料三“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归纳出鸦片战争属于地方事件。‎ ‎(2)依据材料中两者观点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分析,材料二和三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分析回答;评价历史事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近代化等角度思考回答。‎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