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套(共24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套(共24份)》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 安塞腰鼓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排比的修辞产生营造激越气氛的表达效果。 2.体会文章外在的语言形式与内在的表达内容高度的统一。 3.理解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4.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二)情感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生命蓬勃的力量;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 2.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疾猛的节奏和恢弘的气势。 3.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展示: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C.苍凉厚重的黄 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2.请同学来描绘一下刚才所听到的安塞腰鼓鼓声、所看到的安塞腰鼓的表演;并让学生畅谈感 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 2.播放 wav 音频朗读。 3.比较学生朗读和 wav 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4.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5.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 了什么? (1)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2)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3)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三)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问题探究:对于这篇文章,你们想对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确定并板书出以下主要的小课题:(允许学生有别的小课题)  1.对安塞腰鼓和当地地理关系、安塞腰鼓和当地农民性格关系的研究  2.对本文语言的研究  3.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研究 (四)品读文章,赏析表达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研究题目,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小研究题目, 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结合全文,参照课后练习,集小组的智慧于一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完 美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同时,用扫描仪代替板书,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 来,师生共同讨论评价。 1.赏美图,配佳句—— 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再 让学生来看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 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示例: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1)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2)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2.说美点,品美韵—— 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1)语言美。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 连用许多。 (2)思想美。 如果学生没有找出下面句子,则提示学生仔细体味: ①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引导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结合江南音 乐《姑苏行》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 全文的感情基调。 ②文中“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什么含义?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风雨变迁的见证,引导学生从黄土高原的地 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③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天,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里的人民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 和环境的封闭而丧失希望,生命的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这里的人们, 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④同学们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歌颂生命力量歌颂黄土高原歌颂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艺术 (3)这篇文章美在,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五)熟读课文,整体深化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将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 实现能力的拔高与迁移。  1.说说现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发现(问题)。  学生们将畅所欲言,在文章的比较中,学生将明白自己的得与失,提高写作的素养,同时又对 本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与巩固,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 2.欣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用扫描仪将学生收集的文本材料进行扫描,直接投影在屏 幕上。对于学生的音乐、录相材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 (六)布置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一个,允许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自行设 计作业题目。  1.探究题目:调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写一篇文章。  2.写作提高:选一篇同样写音乐,生命或是黄土高原的文章,与本文比较分析,写出它们的 相同、不同的地方。(可先找资料学习写法。)  3.体验反思:当代中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举行辩论会,深入讨论。) 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在班上举行作品发布会,可邀请老师、学校领导参加,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后,在磅礴雄浑的音乐声中结束《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课堂学习。 三、总结提升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 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 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 时代之歌。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1、了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朗 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4、观看开 发大西北的图片,感受大西北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 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 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 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 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 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对话意识 课堂上,我和学生平等对话。除此,我还设计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环节,不同的读者对《安塞 腰鼓》主旨不同理解的展示,让学生思考,理解,探究,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主旨有多元化的理解。 3、注重问题设计 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 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在教 学多元化探究文本主旨这一环节,提问:你比较倾向于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 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现存的,而是要学生经过选择,独立思考,组织语言陈述出来的。这样的问 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我也清楚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注重结果,忽略过程课堂教学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我在教学时偏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如:有学生赏析“多 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句话时,她的答案完美无缺,我很欣然,其实这答案是教学资料上的照 本宣科,并不是她思考的结果。如果,我不沉湎于这个完美的答案,而提问一下他是怎样理解的这 个思考过程,这样的课堂也许就更实在,更有味。 2、问题设计有待推敲 在朗读和品味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①你认为哪几个段落比较精彩,用你喜欢 的方式读一读。②你最喜欢的哪几个句子,说说你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其实有重复,一般来说,自 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往往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应该把两个问题合并为:哪些段落你最喜欢, 用你认为恰当的情绪和节奏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缺乏追问艺术 在品味语句这个教学环节,本应是很出彩的环节,但由于老师缺乏追问的艺术,而平淡了不少。 如一个学生在谈理由时,讲他喜欢这个句子是因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老师没有追问 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课堂就显得浅薄,缺少深度。 总之,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进步,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 改进。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