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酸和碱的反应
课题 8.3 酸和碱的反应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的组成,知道酸和碱在溶液中生成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本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提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及交流、汇报等方面的能力,把知识内化为自
己的能力。
2.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重点 1.中和反应
2.酸和碱化学相似性的归纳
难点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课型 新授 教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个性设计【复习提问】
1.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酸和碱分别有什么样的化学通性?这是什么原因造的?
【引入新课】展示药品“胃舒平”的说明书,胃液的主要
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胃舒平”能够治疗胃酸过多?
【引课策略】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
反应,有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探究实验】课本 238 页,探究实验。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形成方案,结合课本要
求设计探究性实验,师生合作完成实验后填写实验报告。
突破对“中和反应实验探究”的难点。
【小组合作】边分析边完成课本 239 上的“长话短说”。【板书】一、中和反应
【讨论与交流】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有什么关系?
【教学策略】通过“学案”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认知上产
生矛盾,进而有欲望弄清真想,通过阅读、讨论等最终得
到“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
【过渡】“胃舒平”为什么可以治疗胃酸过多?酸碱中和反
应还有哪些应用?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
【板书】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第八章 生活中的酸、碱、盐
8.3 酸和碱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集体
意见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