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文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写作专题课件训练(共37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文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写作专题课件训练(共37套)》 共有 3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训练(十二) 说明文阅读 ‎◇ 传统文化类 ◇‎ ‎                  ‎ 一、[2018·荆门] 说明文阅读。(10分)‎ ‎①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说文解字》里说:“梁,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崖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 ‎②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逾一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 ‎  ③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许多古桥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⑤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梁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梁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百上千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⑥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创新文化的显著标识!‎ ‎(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第12期)‎ ‎1.文章第①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 ‎ ‎ ‎ ‎ ‎ 20‎ ‎2.文章第⑤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列举说明。(2分)‎ ‎ ‎ ‎ ‎ ‎ ‎ ‎ ‎ ‎3.本文②③④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3分)‎ ‎ ‎ ‎ ‎ ‎ ‎ ‎ ‎ ‎4.一座桥,一个传奇;一座桥,一段历史。正如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请结合文本,概括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每点不超过七个字)(3分)‎ ‎ ‎ ‎ ‎ 二、 说明文阅读。(12分)‎ 中国护照的历史变迁 叶 宁 ‎①护照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夏、商、西周时代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护照称为“封传”和“符节”,唐代称“过所”,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的形式。护照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由文牒变本本。‎ ‎②在汉代、唐代两个鼎盛朝代,出现了一种与现代护照更为相像的通行证——过所。所谓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也就是在经过关卡的时候,展示给守关人看的文件。过所初为竹简,后为锦帛或纸本,上面必须注明持证人的姓名、经过的地方,颁发机关要署名、钤印、落日期,并把旅行目的写得清清楚楚,跟现代护照的性质几近相同。更为巧合的是,在命名方面,东西方产生了一种默契——英语中称护照为“passport”,直译的话是“过港”,而“过所”据《说文解字注》的解释为“过,为度,经过之谓;所,为处所”,恰与“passport”不谋而合。‎ 20‎ ‎③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安全、保证税收,通行证的使用更加普遍。过所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过所制度发展到唐代更加完善。唐代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朝代,疆域北越贝加尔湖,南抵南海,东临大海,西到咸海,驿道四通八达,驿站多达1639所,关津166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到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和东罗马帝国。唐代的过所制度非常严格,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从事其他活动的商人都要持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申请人万一丢失过所,要被扣留拘押,查清身份后再酌情处理。无过所者将被视为“私度”,被查到就要治罪。在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看来,中国唐代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接近1000多年后的现代出入境、边检和海关查验制度。来自北非和西亚各国的商人,在唐境内外“安全”“自由”地通行,与唐代国力的强盛和中外交通的活跃有关。‎ ‎④若不拘泥现代护照形式,中国第一本现代护照实为1689年由清朝政府发放的“信函式集体护照”。以文字及信函笼统内文,描述赴外中国人的该文件,一直延续至1839年。‎ ‎⑤1840年以后,清朝政府碍于与西方强权各国的不平等双边条约,开始授权驻在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海关为中国人(包含华侨)发放形式不一的护照,这是“单人单纸”中国护照的开始。种类则有“内地游历护照”与“华工护照”。‎ ‎⑥1922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本子护照,因军阀割据的混战,一纸护照仍然继续签发。这些本子护照多为16页,3年有效。因持照人途经国家多,译文多达8种,光译文就占了护照8页。‎ ‎⑦1925年,由东三省交涉总署批转下发《发给入境签证办法》,废止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的做法,改为在外国人护照上颁发签证。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规则》,要求入境外国人所持护照必须经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 ‎(选自《今晚报》2018年1月12日)‎ ‎1.文章围绕“中国护照的历史变迁”主要说明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3分)‎ ‎ ‎ ‎ ‎ ‎2.为什么说过所是一种与现代护照更为相像的通行证?(3分)‎ ‎ ‎ ‎ ‎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所谓过所,就是在经过关卡的时候,展示给守关人看的文件。‎ B.作为汉代、唐代通行证的过所跟现代护照的性质相同。‎ C.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规则》,要求入境外国人所持护照必须经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 D.1689年,由清朝政府发放的“信函式集体护照”是中国第一本现代护照。‎ ‎4.哪些因素使唐代的过所制度更加完善?(3分)‎ ‎ ‎ ‎ ‎ 三、[2018·绥化] 说明文阅读。(8分)‎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20‎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 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为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2分)‎ ‎ ‎ ‎ ‎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 ‎ ‎ ‎ ‎ ‎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 ‎ ‎ ‎ ‎ ‎ ‎ ‎ ‎ ‎ ‎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2分)‎ 20‎ ‎ ‎ ‎ ‎ ‎ ‎ ‎ ‎ ‎ ‎ ‎◇ 科技创新类 ◇‎ ‎                  ‎ 四、[2018·杭州] 说明文阅读。(14分)‎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这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须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儿,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20‎ ‎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分)‎ ‎ ‎ ‎ ‎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 ‎ ‎ ‎ ‎(2)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 ‎ ‎ ‎ ‎3.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4分)‎ ‎ ‎ ‎ ‎ ‎ ‎ ‎ ‎ ‎4.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4分)‎ ‎ ‎ ‎ ‎ ‎ ‎ ‎ ‎ 五、[2018·怀化] 说明文阅读。(12分)‎ 国产航母将使用的国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曝光 ‎①燃气轮机是现代制造业的“动力之源”,其中的涡轮高温叶片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日前,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高温合金叶片制造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20‎ ‎②燃气轮机是大型客机、特种船舶(重型航母)和民用发电等领域的主要动力源之一,而涡轮高温叶片及其制造技术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也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 ‎③国外对此严格保密,客观上使我国的大飞机、地面燃机等重大工程均受制于人。2008年上海市科委设立重大研究专项课题,针对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F级256MW重型燃气轮机涡轮高温叶片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由上海大学为主承担。‎ ‎④涡轮叶片的制造原理,是将镍基金属溶液浇铸在模具中,再进行冷却结晶,过程类似于冬天水汽在玻璃窗上遇冷结晶形成“冰花”。涡轮叶片能否耐受高温、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和结晶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晶体形成的数量、甚至方向都有关系。‎ ‎⑤一般来说,晶粒数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也越能胜任发电机燃气轮机等高功率设备用途。目前行业内最难的技术,是让整个叶片成为一个晶粒,即“单晶”技术。‎ ‎⑥此外,如果让晶粒有序地向一个方向排列,也能提高叶片强度,避免断裂,此类技术为“定向”技术。通过四年的努力,课题组在上述两种技术路径上均有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路线。‎ ‎⑦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有助于我国在燃气轮机关键部件方面突破国外封锁,对于国内发电厂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消息。就比如重型燃机的一级涡轮,一共有96片高温合金叶片,如果采用国外厂商的产品,一片叶片的制造成本在40万元左右,市场售价达100万元;但如果采用国产叶片,制造成本仅为国外价格的1/4。‎ ‎⑧中国将会在2015年完成首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排水量在5~6万吨)的建造工作,而首艘核动力航母预计将会在2020年下水。‎ ‎(选自《参考消息》,略有改动)‎ ‎1.阅读选文,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什么?(3分)‎ ‎ ‎ ‎ ‎ ‎ ‎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一般来说,晶粒数量越少,其耐高温性越差。 ‎ B.涡轮叶片的制造过程类似于冬天水汽在玻璃窗上遇冷结晶形成“冰花”,其强度、耐高温性与结晶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晶体形成的数量、方向有关系。‎ C.以上海大学为主承担的重大专项课题组在“单晶”技术和“定向”技术两个方面都有突破,有助于我国在燃气轮机关键部位方面突破国外封锁。‎ D.燃气轮机是大型客机、特种船舶(重型航母)和民用发电等领域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3.第⑦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 ‎ ‎ ‎ ‎ 20‎ ‎ ‎ ‎ ‎ ‎4.第⑤段画线句子“一般来说,晶粒数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也越能胜任发电机燃气轮机等高功率设备用途”中的“一般来说”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 ‎ ‎ ‎ ‎ ‎ ‎ ‎ ‎ ‎ ‎ ‎◇ 自然奥秘类 ◇‎ ‎                  ‎ 六、说明文阅读。(13分)‎ 蜘蛛丝合成记 张唯诚 ‎①在自然界里,有一些天生的纺织能手,蚕和蜘蛛就是其中翘楚。丝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在蚕和蜘蛛的腹中是一种胶状物。‎ ‎②研究表明,蜘蛛丝的强度是钢的20倍,而且极轻、极有韧性,无毒无害,能自然降解,是大自然中非常难得的优异材料。‎ ‎③假若蜘蛛也像蚕一样易于饲养,那人们就可以获得大量天然的蜘蛛丝,然而遗憾的是,蜘蛛和蚕很不一样,它们生性好斗,绝不和同类“共享地盘”,大批饲养蜘蛛是很难的,加上它们的吐丝量也很少,所以天然的蜘蛛丝难以大量获得。科学家只好另辟蹊径,那就是模仿蜘蛛吐丝的本领研制出能大量生产的人工合成蜘蛛丝来。‎ 揭秘丝蛋白 ‎④瑞典生物学家安娜·里辛对合成蜘蛛丝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这种优秀的材料在医学上很有发展前景。要想通过模仿蜘蛛吐丝的行为获得人工合成的蜘蛛丝,第一步工作就是要了解丝蛋白。‎ ‎⑤在蜘蛛丝中,每个丝蛋白分子都像一段拥有三个部分的长链,其中最长的部分由几个片段重叠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很像弹簧,这使蜘蛛丝拥有出色的弹性和拉力。丝蛋白分子的首尾还各有一部分与其他分子相连,这又使丝蛋白能够形成很长的丝纤维。‎ ‎⑥丝蛋白存在于一种亲水的溶液中,它们作为腺体的一部分储存在蜘蛛的腹中。里辛等人从南非收集了一些蜘蛛,人们称这种蜘蛛为“捕鱼蛛”。她和同事们研究了这种蜘蛛的丝和它的基因,弄清了蜘蛛基因代码中哪一部分是与制造丝蛋白相关的。接下来,他们运用一种名为“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技术复制了一些基因片段。‎ 合成丝蛋白 20‎ ‎⑦现在,里辛等人要将其得到的基因材料植入细菌的DNA中,以便让细菌产生蜘蛛丝。不过,研究人员遇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他们制造的基因材料不能很好地溶于水中。‎ ‎⑧与此同时,我国的科学家也在做着同样的研究,他们使用的蜘蛛是一种亚洲蜘蛛,名为大腹园蛛。于是两国科学家联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混合的蛋白。科学家从亚洲蛛和非洲蛛的蛋白分子上分别截取了最易溶解于水的部分以合成新的蛋白。蛋白的前端来自非洲蛛,后端来自亚洲蛛,中间则是两层来自非洲蛛的重叠部分。‎ ‎⑨科学家引导细菌生产这种混合的丝蛋白,最后终于得到了能溶解于水的蛋白溶液,类似于蜘蛛腹中的腺体。‎ 令人神往的应用前景 ‎⑩目前合成蜘蛛丝虽然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成功,但要进行批量生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据说合成丝已达到了自然丝强度的三分之一,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也说明改良的空间还很大。‎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                。在医学上,蜘蛛丝可以成为很好的缝合线、人工韧带、眼角膜等。由于良好的可降解性,它们还可用于制作供干细胞生长的模型、人体缺损的组织。例如,损坏的骨骼或肌肉可以在这种模型上得到修复。在未来,合成的蛛丝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飞机、防弹衣、滑翔翼、传感器、各种磁性和导电原件,等等。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甚至不用把丝蛋白纺成纤维,它们本身就大有用途了,例如作为涂料、凝胶剂、薄膜和黏合剂,等等。可以预测,合成蜘蛛丝将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新颖材料大显身手。 ‎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以“蜘蛛丝合成记”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 ‎ ‎ ‎ ‎ ‎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 ‎ ‎ ‎ ‎ ‎ ‎3.阅读第⑩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  据说合成丝已达到了自然丝强度的三分之一,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也说明改良的空间还很大。‎ ‎ ‎ ‎ ‎ ‎ ‎ ‎4.选文⑤⑥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 ‎ ‎ ‎ 20‎ ‎ ‎ ‎ ‎ ‎ ‎ 七、说明文阅读。(12分)‎ 令箭荷花:仙人掌家的明星花朵 ‎①令箭荷花是一种非常容易打理的花卉,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令箭荷花是花盆里面的常客。不管是昙花,还是令箭荷花,开花都太难了。这大概也是一个把两者捆绑在一起的共同点。‎ ‎②这也难怪,令箭荷花的老家在中美洲,墨西哥是它们的分布中心。那个地方终年都是酷热和干旱的状态,要想开花并不容易。这一物种在这里找到了比老家更适宜的生活环境,那就是人的花盆。因为很多人都对“昙花一现”这个成语有着别样情愫,就想一睹昙花绽放的美颜。于是,作为昙花的兄弟,令箭荷花就变成了花盆里的“假冒昙花”。‎ ‎③就长相来说,令箭荷花和昙花确实有相似的相貌,它们都有扁平如叶子的茎秆,也有硕大如荷花的花朵。如果不是花朵颜色和茎秆边缘的差别,那还真的很难区分这两种植物。‎ ‎④总的来说,令箭荷花的茎秆更厚实,形似令箭,也没有昙花植株边缘那种波浪风格,令箭荷花也因此得名。至于说花朵,令箭荷花的花朵通常是红色的,而昙花的花朵通常是白色的。知道这些差异就可以区分两者了。‎ ‎⑤花朵在夜晚绽放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取悦夜晚活动的传粉动物。在沙漠地区,白天活动的动物实在是太有限了,夜晚才是动物的活动时间,于是很多沙漠植物都选择了在夜晚绽放。而缩短开花时间,恰恰也是为了保存宝贵的水分。‎ ‎⑥夜晚除了花朵的绽放,令箭荷花和昙花的叶子也在忙碌着,甚至比白天还要忙碌。叶子上的“城门”——气孔,只有在此时才会被打开,努力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⑦每天晚上,它们都会把吸收的二氧化碳与PEP结合生成草酰乙酸,然后再变成苹果酸储备起来。等到白天,需要使用二氧化碳的时候,苹果酸又会发生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供应给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而此时,气孔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当然不用担心水分流失了!‎ ‎⑧虽说令箭荷花的植株没有仙人球、仙人掌那么凶猛,但是在植株上还是能找到一些毛茸茸的小刺。对于仙人掌家族,刺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就是,仙人掌的刺都是退化的叶片,这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一种特征。‎ ‎⑨然而,这些传统认知都受到了挑战。首先,对于刺的来源,很多科学家就持有不同意见。如果这些刺都来自于叶片,那么在刺上应该具有类似的细胞结构。问题来了,在仙人掌刺的细胞结构中,并没有叶片常见的细胞,没有气孔,没有保卫细胞,有的只是一个表皮层和木质化的中心。所以,仙人掌的刺究竟是什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讨论。‎ ‎⑩至于功能,除了保卫植株,仙人掌尖刺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很多仙人掌科植物的尖刺是很好的水分收集工具。在仙人掌的原始生活区,降水是件可遇不可求的稀罕事儿,但是这些地方的早晨都有大雾。很多仙人掌的细密尖刺就是收集雾气的工具,当雾气撞上这些茸毛般的尖刺,就会聚集成小水滴,顺着茎秆流下去,滋润仙人掌根部的土壤。就这样,仙人掌就可以在多年都不下雨的地方顽强地生存下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2期,有删改)‎ 20‎ ‎1.文章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令箭荷花的?请把文章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2分)‎ 来自美洲的仙人掌明星——       ——       。 ‎ ‎2.阅读第①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  这大概也是一个把两者捆绑在一起的共同点。‎ ‎ ‎ ‎ ‎ ‎ ‎ ‎ ‎ ‎ ‎ ‎ ‎ ‎3.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 ‎ ‎ ‎ ‎ ‎ ‎ ‎ ‎ ‎ ‎ ‎ ‎4.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一门学科。你觉得仙人掌的细密尖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有哪些应用?(3分)‎ ‎ ‎ ‎ ‎ ‎ ‎ ‎ ‎ ‎ ‎ ‎◇ 生活科普类 ◇‎ ‎                  ‎ 八、[2018·菏泽] 说明文阅读。(14分)‎ 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①199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D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 20‎ ‎②最近,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③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④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演奏乐器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一项大工程,许多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经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过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比如,对于弹钢琴之类需要双手进行的乐器演奏,就刺激锻炼了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了大脑左右两侧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在演奏乐器时的触觉反应,刺激了大脑中的运动皮层,这个部分专门控制人的肢体运动。除此之外,参与的其他部分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当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⑤另外,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对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速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 ‎⑥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A)望而生畏,那么常常听听音乐,对大脑(B)大有裨益。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 ‎⑦首先,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举例来说,像解决特别困难的问题,安排复杂的事情,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得到了锻炼。‎ ‎⑧其次,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显然比普通人更强,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即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能记住所听见的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⑨音乐能让人变得聪明,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时选择背景音乐,效果是否更好呢?科学家早就发现,音乐能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C)毫无二致。‎ ‎⑩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甲、乙、丙三个组。甲组儿童欣赏阿尔比诺尼轻柔优美的《慢板》,乙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丙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甲组,其次是丙组,最差的是乙组。‎ 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 可见,在某种情况下,音乐能帮助你更快完成一些枯燥的任务。如果你要学习复杂的新知识,就需要(D)全神贯注,最好把音乐关了。因为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你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 20‎ ‎1.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文中加点的四个词语,其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望而生畏 B.大有裨益 C.毫无二致 D.全神贯注 ‎2.第②段“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请简述理由。(只有观点,不阐述理由,不得分)(4分)‎ ‎ ‎ ‎ ‎ ‎ ‎ ‎ ‎ ‎ ‎ ‎ ‎ ‎3.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 ‎ ‎ ‎ ‎ ‎ ‎ ‎ ‎ ‎ ‎4.你的同学王冰喜欢在预习新课时听摇滚音乐,请你结合本文知识劝她改掉这个习惯,你会怎么说? (4分)‎ ‎ ‎ ‎ ‎ ‎ ‎ ‎ ‎ ‎ ‎ ‎ ‎ ‎ ‎ ‎ ‎ 九、说明文阅读。(12分)‎ 斑马线上的“风景”‎ 苏更林 20‎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近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礼让斑马线”的主题活动。其实,斑马线不仅是行人的一条“生命线”,还是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 ‎②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它规范了人与车的通行关系。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其作用就是引导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在茫茫车海中,法律法规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只能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看来,斑马线在指引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尽管设置斑马线的意义非凡,但是斑马线的外观却十分简单朴素,看上去就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斑马线的最小宽度为3米,可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也不是随性画出来的。按照斑马线标志标线设置规范,每条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④关于斑马线的设置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次干路及支路上大型公共建筑、卖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地铁站出口的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三是路侧有出入口或人流集中区域以及高峰时段横穿道路人流量大的路段。‎ ‎⑤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一些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一些城市推出的彩色斑马线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彩色斑马线可以采用彩色沥青路面,也可以采用胶带式粘贴。与传统的白色条纹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视觉效果醒目,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减少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⑥有些城市试行的3D立体斑马线,则通过白、蓝、黄三种颜色的搭配,突出了斑马线的立体感,因此可以更好地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让行。而且,立体斑马线在白天和夜间都具有立体效果。‎ ‎⑦设置斑马线的意义在于保护行人,然而,许多时候人们走在斑马线上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由于机动车常与行人争抢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全国近3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在这些事故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所导致的事故占到了90%。此时,斑马线这条“安全线”就会沦落为一条“生死线”。‎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1期,有改动)‎ ‎1.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的?(3分)‎ ‎ ‎ ‎ ‎ ‎ ‎ ‎ ‎ ‎2.现实生活中,斑马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 ‎ ‎ 20‎ ‎ ‎ ‎ ‎ ‎ ‎ ‎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的画线句。(3分)‎ ‎ ‎ ‎ ‎ ‎ ‎ ‎ ‎ ‎4.近年来,人们为什么要对斑马线进行大变脸呢? (3分)‎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 ‎1.准确性(严谨性)。第①段通过下定义、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指出“桥”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第①段中作者以“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给“桥”下了准确的定义,接着引用《说文解字》中内容对桥的种类进行说明,说服力强。‎ ‎2.①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字对大桥长度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精准、严密。②举例子。通过列举中国著名的大桥,有力证明了中国在桥梁建筑上创造的奇迹。‎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①“165千米多”“55千米”是列举的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了两座大桥的长度。②本段中举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丹昆特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具体例子,说明中国在桥梁建筑上创造的奇迹。‎ ‎3.逻辑顺序。第②段通过介绍史料记载的各种桥梁,突出桥梁的实用性;第③段侧重表现桥梁建造的艺术性;第④段介绍了古桥蕴含的人文精神。由实到虚,层层递进。‎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由第②段写桥梁的实用性,到第③段写桥梁的艺术性,到第④段写古桥蕴含的人文精神。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所以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作的。‎ ‎4.建筑美、艺术美、人文美。‎ 20‎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理解。①②段写中国桥梁的建筑美——木桥、石桥等各种形式的桥;③段写中国桥梁的艺术美——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⑥段写中国桥梁的人文美——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二、‎ ‎1.汉唐时期的护照过所;中国现代护照的由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梳理说明内容的能力,难度一般。解答的时候,我们要在充分理解标题中“历史变迁”内涵的基础上,走进文本,框定答题区间,第②~③段主要说明汉唐时期的护照过所,第④~⑦段主要说明中国现代护照的由来。解答此类题目,我们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1)锁定答题区域。有的题目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有的可能涉及一段或几段乃至全篇。(2)筛选有效信息。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的角度,发掘隐含信息,淘汰无关信息,挑选合要求的信息。(3)组合信息。将筛选之后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概括,使之符合题目的要求。(4)整合答案。答案形成之后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答题时,语言要准确简洁、要点全面。‎ ‎2.因为过所的性质与现代护照几近相同,而且它的命名与英文中的护照“passport”不谋而合。‎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一般。审视题干之后,锁定第②段,然后概括作答。展示答案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全面性,不能遗漏“它的命名与英文中的护照‘passport’不谋而合”的内容。‎ ‎3.B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综合理解、把握能力,难度不大。解答过程中,我们要瞄准题干,采用排除法。B项的判断与原文内容不符,应该在“相同”前添加“几近”。这一点启示我们,一要认真阅读原文,二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朝代,疆域广阔,境内外交通发达,国力强盛,中外贸易往来活跃。‎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概述能力,难度一般。解答的时候,我们要依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域,即第③段,然后进行提取概括。解答的关键是不能遗漏得分点。‎ 三、‎ ‎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是:引出说明对象“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首段引用的作用。解答这类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思考。内容上的作用要联系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来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大多是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本题中,第①段引用“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意思是说有好的墨,就好像大将有了好马,这个比喻一是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墨,此外为突出中国墨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综上,分条目简洁概括即可。‎ ‎2.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③段画线句分浓墨、淡墨、涨墨三类进行说明,这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分门别类加以说明,能使说明更有条理性,更为清晰。说明了其前面的一句话,即“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 20‎ ‎3.不能删去。“多”表范围,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就变成了油烟墨都用于绘画,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文语言特点。先表明观点“不能”;再直接解释加点词“多”的意思(表范围,极言不是少数);然后结合句子分析“多”在句中所体现的作用(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接着再设想句中没有“多”的表达效果,对比生活实际,判定删掉“多”与事实不符;最后加一句套话“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这样答案才算完整。‎ ‎4.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和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一般情况,说明文分说段落的首句是总结句,接下来是分说句。如第②段关键句是“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第③段的关键词是“选择和应用”,第④段关键词句“从字形上看……后来……”说明墨的意义的演变。‎ 四、‎ ‎1.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是让说明变得更具体准确,然后分析概括本段重要内容,通过前面两个问句和最后两句的结论得出,并且运用列数字方法说明刷脸认证准确率高,已无法在“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 ‎2.(1)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首先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围猎”指从四面合围起来捕捉禽兽。在这句话中指“资料”(个人信息资料)是各方争夺的对象。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脸、不同表情等。‎ ‎[解析] 本题考查指代词的指代内容。通读此段话的上一段内容,“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读出“脸”指代的内容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脸、不同的表情等”。‎ ‎3.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您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刷脸”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靠谱的刷脸技术”这一节写到了“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可知老人不用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尤其利好老年人”这一节,写到了“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所以老人也不用担心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 ‎4.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20‎ ‎[解析] 题目要求回答“‘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的意思,可先圈定答题范围,之后按照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第一个小标题阐述刷脸支付的重要作用及其保险性,免除大家刷脸支付的后顾之忧。第二个小标题针对老年人阐述刷脸技术的便捷性。第三个小标题阐述刷脸支付有时会被“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泄露个人信息,“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作者提出了“如何看好我们的‘脸’”这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由这三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提炼出“刷脸技术”的三个主要信息即可。‎ 五、‎ ‎1.涡轮高温叶片及其制造技术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信息的筛选。答题时可以根据“主要瓶颈”这一关键词,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主要瓶颈”在第②段,因而答案应该在这段话中,即主要瓶颈是“涡轮高温叶片及其制造技术”。‎ ‎2.A [解析] 从第⑤段话中可以得出晶粒数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 ‎3.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运用。答题时反复阅读第⑦段,从“比如重型燃机的一级涡轮”可知采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从“如果采用国产叶片,制造成本仅为国外价格的1/4”可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此外段中还有“96片”“40万元左右”“100万元”等数字,可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4.不可以。“一般来说”表明涡轮高温叶片的制造与晶粒数量有关系,晶粒数量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排除其特殊性,删掉了就显得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时先做出“不可以”的判断。然后解析词语“一般来说”的意思,说明去掉之后原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最后注意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 ‎1.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蜘蛛丝的合成,表达形式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文章的标题作用一般有两个: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表达形式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来说即可。‎ ‎2.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蜘蛛丝的强度高,是非常难得的优异材料。‎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句中提到的“蜘蛛丝”“钢”“20倍”可以准确判断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蜘蛛丝的强度大,很形象。‎ ‎3.“据说”起限制作用,说明合成丝的强度数据没有经过科学严密的考量,只是有这种说法,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据说”是指没有经过科学严密的考量,合成丝的强度是听来的,用上这个表示限制的词语,语言就很准确了。‎ ‎4.不能调换。因为这两段文字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说明的,先介绍丝蛋白,再介绍对它的研究,研究成果为下文合成丝蛋白提供了依据,调换后就不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了。‎ 20‎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的梳理。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判断能否调换(一般不能),然后总结概括段落内容判断文段之间的说明顺序。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然后再做深入研究分析。‎ 七、‎ ‎1.夜晚的花朵为谁绽放 刺及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于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文章的①~④段通过与昙花的对比向我们介绍了令箭荷花的外形特征,⑤~⑦段介绍了关于夜晚开花的问题,⑧~⑩段讲的是对于刺的研究,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谈,意思相近即可。‎ ‎2.“大概”表推测,说明了把“开花都太难了”作为“把两者捆绑在一起的共同点”是作者的推测,并没有经过调查和研究,删去后表意不准确、不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一般表示限定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句中“大概”表示是作者的推测,语言准确。‎ ‎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气孔比作城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气孔的作用,夜晚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为白天的光合作用做准备。‎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把气孔比作城门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结合本文可以看出作者运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气孔的作用。‎ ‎4.示例:在水资源缺乏而又多雾的地区放置布满细密尖刺的网子,雾气在网上凝结后就会聚集成水滴,变成日常用水。‎ ‎[解析] 此题属于拓展开放试题,考查考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仙人掌的密集尖刺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收集水分,根据这一作用来谈或者能想出其他方面的用途都可以。‎ 八、‎ ‎1.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运用。A项“望而生畏”指看见了就害怕。B项“大有裨益”是指益处很大。C项“毫无二致”是指丝毫没有两样,完全一样。但是句子想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毫无二致”和语境义是完全相反的,所以不合语境。D项“全神贯注”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2.不能去掉。“可能”表推测,说明乐曲的节奏不一定是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去掉后,就变成了肯定的意思,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表态“不能去掉”。然后解释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在语境中的意思,“可能”表估计、推测、不一定的意思。接着说明删去后就成了“乐曲的节奏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意思太肯定了,显然是不准确的。最后写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演奏乐器能使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使人变得聪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在所给句子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方法的关键词即可辨析,从“比如”可以看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演奏乐器的好处(具体答出),答题格式为: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0‎ ‎4.示例:王冰,你好!喜欢听音乐是一项有益的爱好,但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音乐,对大脑的认知结构起消极作用。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全神贯注,最好把音乐关了。相信你一定能改掉这个习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的劝说类题目。要注意交流对象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等方面;语言要有针对性,能打动被劝说的人,从而使交流对象接受你的观点;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要满足试题的要求文从字顺。此题可围绕“摇滚音乐对大脑的消极作用”来谈,最后还要指出应该怎么去做。‎ 九、‎ ‎1.斑马线就是“安全线”;斑马线大变脸;斑马线上的“警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概括说明内容的能力,难度较大。解答过程中,我们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局部剖析,选文第②~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斑马线就是“安全线”,第⑤~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斑马线大变脸,第⑦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斑马线上的“警示”,这样题目就迎刃而解了。概括的语言要求简洁、连贯。‎ ‎2.指引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提取、概括能力,难度不大。解答的时候,我们要在审视题干、明确答题指向的基础上,锁定答题区间第②段,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答案。‎ ‎3.列数字。列举具体数据来说明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也不是随性画出来的。‎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难度较大。解答的时候,我们可以依据模式“说明方法+通用作用+语境作用”去组织答案。说明方法包括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辨识的时候,我们可以依据说明方法的概念和具体段落判断。‎ ‎4.视觉效果醒目,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让行,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缩短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分析、筛选、表述能力,难度一般。解答的时候,我们要在分析题干中“大变脸”内涵的基础上,框定答题区域第⑤~⑥段,然后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概述。‎ 2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