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说明文阅读文体知识清单文体知识清单文体知识清单文体知识清单考点技法突破
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阐述事理,其客观性特别强。因此说明文阅读的问题设置大都能从选文中
找出,难度相对较小。一般来说,说明文阅读可按以下方法步骤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性说
明文和事物性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有的时候,标题没有反映说明对象,就须
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信息,找出说明对象。通过通读,还要初步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第二步:精读勾画,理解全文。再次阅读全文,勾画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如首括句、中心句等。还
要借助这些句子,在理解每段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的结
构。 第三步:细读题干,明确要求。认真阅读试题题干,明确题目要求。要注意题干共有几个问题,具体
问题是什么,问题涉及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关键词是什么,是辨识、概括,还是具体分析。还要注意带有
引号或括号的词和句子,它们有提示和限制的作用,能启发我们的答题思维。
第四步:检索信息,概括答案。答题时,把题干中的关键部分代入原文,在相关部分搜索答案信息。
能用文中的原句作答的,直接用文中的句子。需要概括表述的,尽量使用简练、通顺的语言进行概括。第1讲 筛选信息、说明方法、品味语言、迁移探究
真题体验
[2018·云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0分)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
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
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
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
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
接桥身。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
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
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
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
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
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
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
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
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
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
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
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
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
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
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
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
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
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
关键设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考点一】 筛选并概括信息 2018.18考查
1.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外海快速筑岛技术;②深埋沉管隧道“半刚性”结构技术;③岸上预制,海上
组装的施工方式(“搭积木”的建造方式);④白海豚保护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信息。解答此题,首先细读文章内容,明确答题方向在文章第
②~⑧段,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子“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
”“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新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这座大桥全
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进行概括提炼即可。【考点二】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018.19考查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案】作诠释。简要解说“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内容,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大
桥的设计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熟读画线句子,结合句子内容可知是作诠释的说明
方法,“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对“桥、岛、
隧交通集群工程”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其作用在于使这一陌生的概念更加通俗易懂。【考点三】 品味说明语言 2018.20考查
3.第⑦段加点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
【答案】 “无论……都”照应了前文的“全部”一词,强调了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都
是在岸上整件制造的,体现了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首先必须细读词语所在的段落,“全部”是强调大桥采
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无论……都”是对“全部”的进一步限制和具体说明,强调其
所有构件都采用的“搭积木”的方式,这两个词语用在一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考点四】 拓展迁移 开放探究 2018.21考查
4. 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2分)
【答案】示例一:中国高铁。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示例二:天舟一号。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
功。
【解析】本题属于拓展类试题,解答此题,要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知道的关于我国的科技创新的工
程,如C919、深海探测等,然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介绍。【真题定位】云南2018.18、2014.18
考点1 筛选并概括信息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云南2018.18)
2.……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发生变化的条件是什么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哪些”“的原因”“条件”等字眼
2.题干中有“简要概括”“用原话回答”等字眼【审题指导】
审题要点
1.审清题意,看题目是要求针对全文还是某一段,看清楚是要求分析原因还是说明
什么内容,看是否有“结合选文内容”字眼
2.要注意答题的角度,看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续表)【答题步骤】
第一步:圈画指向意义的词,搜索答题区域。
第二步:圈画答题区域中重点词句。
第三步:摘原句作答;原句琐碎,根据题干要求,将提取的信息进行优化、归纳、整合,最后根据分值,
用恰当简洁的语言答出要点。(一般每点1分)
【答题模板】
“是什么”一类问题:××是①……;②……;③……。
“有什么”一类问题:××有①……;②……;③……特征(优势)。
“为什么”一类问题:××之所以……,原因是①……;②……;③……。【真题定位】云南2018.19、2014.16, 曲靖2016.17,昆明2016.15
·角度一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2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第×段除了用……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
么
2.第×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选文第×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对画线句进行简要分析)
辨别标志 题干中有“说明方法”“作用”等字眼审题要点
1.审清题干中“使用哪些说明方法”和“主要使用哪种说明方法”,以备自己正确作
答。多种说明方法作答时可以合并表述
2.要把说明方法跟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区别开来。比如作比较、对比和对比论证要
区分,“引用”和“举例子”要区分
3.答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在那句前面或后面不远处找到要说明的道理,再套用说明文
“文体知识清单”里面的说明方法作用的公式进行表述(详见“文体知识清单”)
(续表)【答题思路】
阅读题干指定的句子或段落,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同时需注意,分析作用时还需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该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句子本身在文中具
体说明作用的判定:有的句子本身的意思就是其作用;有的句子的作用不在其本身意思,而是句子前面
的那句话,如举例子的作用。 结合所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及该句在文中的作用,准确作答即可。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板如
下:
说明方法 作用
举例子
通过举……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
确、直观、更有说服力 说明方法 作用
作比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打比方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
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分类别
为了说明……的特征(道理),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性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
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列图表 通过列举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续表)【答题模板】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运用+一般作用+说明的具体内容。·角度二 给重要概念下定义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请结合×段内容给“……”下定义
2.文中“……”是指什么
3.请为文中“……”下一个定义
辨别标志 题干中有“下定义”等字眼
审题要点
1.注意题干中出现的词语是不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2.注意排除文中对解释概念无关的信息
3.注意文中出现的诸如“(概念)××是……”的句子【答题步骤】
第一步:从原文中找出该概念出现的各个区域,寻找直接对概念解释的句子。
第二步:根据该概念的各处信息整合出要点。
第三步:用一个长句来组织语言。
【答题模板】
……是(一种)……的……。【真题定位】 云南2018.20、2015.18,曲靖2016.18D项
考点3 品味说明语言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第⑦段加点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云南2018.20)
2.第×段中加点的“……”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词”“能否删去”“能否替换”等字眼
2.题干中有“为什么”“请说明理由”等字眼
审题要点
1.审清题意,看题目是要求分析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还是能否替换
2.审清要点,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角度和要点【答题思路】
1.把握说明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
项目(云南2018.21)
2.假如你……,你会……?(至少列出三种,文中例子除外)
3.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再举出”“再介绍”“说说自己的看法、理由”等字眼
2.题干中有“假设你……”“你会怎么办”“应该怎样”等字眼
审题要点
1.注意拓展的内容必须是选文里没有的
2.拓展的内容要和文中的相关事例有相似或相通、相关联之处2.根据题干要求,采用相应的答题方式
a.“……”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这类词语一般为限制性词语。答题时,首先要表明是否可删(一
般是不可删);其次是定性、释义,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大致”“可能”“左右”
等表估计、猜测;第三,写明“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改变了,变成了……(肯定、准确等)的意思,不符合实
际、太绝对了”;最后写明“×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b.“……”词语能否换成“……”词语?并说明理由。首先表明态度:不可以。其次要说明原词的
意思是……,所换的词语的意思是……;换了以后,原文的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c.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首先表明态度:不能颠倒。其次说明理由:各词所在
原位的表意作用,颠倒后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不良后果可指内容上不合理的逻辑关系、上下文的承启等
方面的问题)。【答题模板】
1.不能删去,“……”是“……”的意思,表……,准确说明了……,若删去表意就不准确(符合实际)了。
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不可以替换。原词的意思是……,所换的词语的意思是……;换了以后就不符合实际了。
3.不能颠倒。“……”在句中的意思是……,颠倒后影响了内容上的逻辑关系(不能与上下文照应)。【真题定位】云南2018.21、2015.19,曲靖2016.19, 昆明2017.17
·角度一 拓展迁移
考点4 拓展迁移 开放探究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
项目(云南2018.21)
2.假如你……,你会……?(至少列出三种,文中例子除外)
3.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再举出”“再介绍”“说说自己的看法、理由”等字眼
2.题干中有“假设你……”“你会怎么办”“应该怎样”等字眼
审题要点
1.注意拓展的内容必须是选文里没有的
2.拓展的内容要和文中的相关事例有相似或相通、相关联之处【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的要求。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找出符合要求的事例。
第三步: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事例。·角度二 结合链接材料进行探究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2.……,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
3.文章中涉及的某种现象,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结合自己或者身边事例说说理由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链接材料,材料跟说明对象相关
2.题干中无链接材料,考生根据选文自主链接身边材料谈感受
审题要点
1.题干里既有对链接材料的探究要求,又有对选文的探究要求
2.题干中既要写自己读文的感受,也要自主链接身边的相关事例谈感受 【答题思路】
1.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答题方向。
2.分析材料,把握材料主要内容。一般所给材料都是列举事例,证明某一事理;若是多则材料,则需
要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看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总之,需要抓住材料中的总结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
容。
3.看原文,分层次,明确全文的说明顺序及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按照文章的说明顺序,对全文划分
层次,抓住每部分的首尾句或者关键词弄清其主要内容。
4.将材料与全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其与全文的关系。若题干问题为是否可作为文本例子,则需分
析材料中主要内容能否作为文章的论据来证明文章所说明的事理,无论是否可以作为文本例子都应该
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若问题是应该放在文章哪个位置,则应结合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其应该放在
哪个位置,阐述理由时可根据文章的段落作用和材料内容具体说明。若问题是写出探究结果,则应该找
出材料与全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写出它们共同阐述了什么事理。
5.定结论,准确作答。根据以上分析,确定自己的观点,简洁明了顺畅地阐明观点即可。【答题模板】
1.直接写出探究结果。
2.链接材料列举了……现象,说明了……道理;选文列举了……现象,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我的
探究结果是……道理。针对训练
具体内容见Word版资源“专题(十二) 针对训练”第2讲 说明对象、段落作用、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真题体验
[2017·昆明改编]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7分)
候鸟的迁徙
余 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
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
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
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
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
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并在上面刻上国家、
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
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
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
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
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
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
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
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
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
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
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
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
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
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
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
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
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考点五】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017.14考查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分)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迁徙的观测、 、 、
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答案】路线 智慧 困难
【解析】文章第②段“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
显”可概括出段意是介绍候鸟迁徙的原因,第③段“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
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说明本段介绍的是候鸟迁徙的观测,第④段“经
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介绍的是候鸟迁徙的路线,第
⑤段“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体现了候鸟迁徙过程中的智慧,第⑥段“对候
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可
概括出本段介绍了候鸟迁徙的困难。【考点六】 段落的作用
2.[全品原创] 简要说明选文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答案】内容上,强调了候鸟迁徙过程的复杂性。结构上,为下文总结出候鸟迁徙是“冒险事
业”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第⑥段是①~⑤段内容的转折,南来北往的候鸟并不是只有乐趣,
还潜藏着巨大的危险,第⑥段在内容上补充了候鸟迁徙过程的困难,乐趣和困难构成了迁徙的复
杂性。在结构上,为下文候鸟迁徙是“冒险事业”做了铺垫。【考点七】 内容理解 2017.16考查
3.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
南北方向”中“大多数”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B.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C.硫黄鹀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北极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中“以外”说
法有误,原文第⑤段中“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
方天空”的说法是“以内”。【考点八】 理清结构 把握说明顺序
4.[全品原创] 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
【答案】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行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②~⑥
段具体说明候鸟迁徙的原因、观测、路线、智慧和困难,最后一段是总结,指出候鸟迁徙是使
命、责任和承诺。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分析。分析说明顺序需要我们综观全文,理清文章的说明思路,并
对说明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就本题而言,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说明对象,
中间②~⑥段具体说明候鸟迁徙的原因、观测、路线、智慧和困难,最后一段是总结,指出候鸟
迁徙是使命、责任和承诺。【考点三】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017.15考查
5.选文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案】举例子。举出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候鸟在迁徙途
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且,指出说明方法时,表
述要准确,不能将“打比方”说成“比喻”,不能将“引资料”说成“引用”,不能将“作比较”
说成“对比”“比较”等。说明作用时,一定要结合语境,搞清楚语段说明的主要内容。解答本
题时,可从标志性的词语“比如”对说明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说明其作用时,只要结合本段说
明的主要内容“迁徙困难”来答即可。【考点四】 拓展迁移 开放探究 2017.17考查
6.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
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
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护,大多数
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
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
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
”活动。【答案】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减少,候鸟数
量在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问题和拓展运用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题目。探究问题需要结合选文内容
和所提供的材料。首先要熟读材料,分条罗列材料的主要信息,然后再联系选文内容综合答题。
就本题而言,材料一介绍了“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材料
二介绍了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仙鹤不同程度得到保护,材料三介绍了我国和国际组织举行多种
活动来保护候鸟。综合三则材料和选文内容,需要探究的话题就是“保护候鸟”,答题围绕这个
话题,就没有难度了。【真题定位】 昆明2017.14,曲靖2016.16、2013.16
考点5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本文从……方面介绍了说明对象
2.请说说题目的作用
3.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4.本文说明对象有哪些优势
5.结合全文,说说……有哪些特点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明确了选文的主要说明对象
2.题干中有“方面”“特点”“特征”等字眼
审题要点
1.根据标题确定选文的说明对象
2.注意各段的中心句【答题思路】
1.审清题干,锁定“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局部或者全部特点”。
2.说明对象:全篇说明对象关注文本标题;局部说明对象关注总句与分句。说明内容:关注标题,找
到说明对象;关注文本,找到说明对象的特点;将二者综合作答。说明对象的特点:概括全部特点找文本
中心句,没有中心句就找文本并列段落的各个总句,进行综合;概括局部特点,先锁定答题区域,找并列段
落总句,或者将一个段落并列的几层意思进行归纳概括。
3.根据分值,定点作答。(一般来说,说明对象1分,说明内容2~3分,说明对象的特点每点1分)【真题定位】云南2014.15
考点6 段落的作用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简要说明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选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3.中间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或者在某节横线上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锁定的段落
2.题干中有“×段”“作用”等字眼
审题要点
1.段落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的作用作答
2.审清题干中有没有规定是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作答。如果没有的话,两方面都要作
答 【答题思路】
开头段落:故事或者热点话题开头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话题);增强读者阅读兴趣;突出说明对
象的特点(此点可有可无)。引用诗词歌赋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话题);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突出
说明对象的特点(此点可有可无)。
中间段落:内容上,陈述句概括段意或者句意;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使文
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结尾段落:强调、总结、照应、引发读者思考、发出倡议或者号召。【答题模板】
开头段落:开篇引用……,引出……(说明对象或话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突
出……的……特征。
中间段落:设问句,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陈述句,内容上概述了哪方面的内容;结构上承上
启下,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结尾段落:内容上,再次强调了××的……(发出倡议或者号召),引发读者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
题目或者开头)。【真题定位】昆明2017.16、2016.16,云南2015.17
考点7 内容理解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选择题(昆明2017.16、2016.16)
2.简答题:第×段加点的……具体指什么
3.简答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理解”“加点词”等字眼
2.题干中有“目的”“原因”“为什么”等字眼
审题要点
1.如果是选择题,要审明是选择正确的还是有误的
2.简答题要审清题干中有没有规定是从哪方面作答【答题思路】
1.选择题
(1)做题时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进行比照。
(2)注意命题常设的陷阱:张冠李戴——把别人的言行插到中心人物一方;跳离限制——信息表现
的内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关键词语——可能性与必然性、个别与整体的区别。
2.简答题
(1)迅速浏览全文,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一定了解,大致了解各段的基本意思。
(2)抓住中心句、中心词。在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适当用笔圈点,做上标记。
(3)在关键词的上下文寻找相关信息,进行概括。
【答题模板】
……指的是(是指、原因是、目的是)……。【真题定位】 昆明2013.15A项
考点8 理清结构 把握说明顺序
【审题指导】
常见题型
1.选文依次从……方面介绍了……
2.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辨别标志
1.题干中有“依次”“说明顺序”等字眼
2.题干中有“×段能否删去”等字眼
审题要点
1.注意题干中是否有前后顺序的描述
2.要按相关信息在选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作答 【答题思路】
1.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
(1)从说明对象入手,判断顺序。一般对实体性事物,包括建筑物等结构布局的介绍,多为空间顺序;
一般事理性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而介绍事物历史发展演变、农作物生长过程、工艺流程等,一般
都以时间顺序来说明。
(2)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顺序。以时间为序的说明文在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如朝代、时间名词等。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东南西北”“上中下”“左右”“远近”等方位词。
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其原因”表示由果到因、
“其中的原理是”表示由现象到本质等逻辑顺序的词。
(3)从事理关系入手,分析顺序。有些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没有明显外在语言标志,我们需要概括
文意理清写作思路后,根据文段间的事理关系,把握文章顺序。如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整体到
部分、由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特殊、由原因到结果、由简单到复杂、由特点到用途等。2.解答段落或语句能否调换类问题的方法
解答此类题,首先表态(能或者不能),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说明段落之间的关系(或各段落讲解的内容),最
后说明调换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
【答题模板】
1.本文(第×段到第×段)的说明顺序为……。
2.不能调换。×段介绍了……,×段介绍了……,前者是……,后者是……,两者是……关系(或按照××顺
序进行说明),调换后,两段之间会……,所以不能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