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是法律所提倡的是( )
①学生小强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父亲讨回了工钱
②出于好奇心,小明偷看了同桌小华的日记
③趁父母不在家,俊杰上网浏览不良信息
④每年法制宣传日,某校学生会主席明珠自发组织同学们到公共场所宣传法律知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分析】①观点正确,是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的表现。
②错误,偷看了同桌小华的日记侵犯小明的隐私权。
③错误,浏览不良信息是不能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表现,
④正确,明珠同学的行为有较强的尊法、守法的自觉性,这种行为为法律所提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分析
题肢选项,联系实际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下边漫画警示我们( )
①要善于欣赏他人 ②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要树立法制观念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漫画中反映的是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现象,警示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
识。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②与题意无关,排除。2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寓意主旨,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2018 年初,有网友爆料几位女游客在东北雪乡旅游时遭遇了下图这种“变脸”,因不想参与导游指定的
项目,被导游威胁、勒索甚至扇巴掌,恶劣程度令人震惊。据报道,该涉事导游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
步审理中。为了避免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 )
①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遵规守法
②人们应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避开消费陷阱
③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
④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导游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没
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旅游从业者、消费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的说法错误,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知法守法,依法维护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
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4.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有利于( )①增强师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②杜绝违宪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③推进依法治教,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校园
④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养,避免发生违法行为 3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内容,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开展“国
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有利于我们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①积极宣传法律 ②知法懂法 ③信法守法 ④敢于用法
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遵守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建设法治社会,要我们每个公民做到知法懂法,信
法守法,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宣传法律。所以①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知识。
6.2017 年 6 月 18 日,有媒体报道称,大量家庭摄像头遭入侵,有人借此非法牟利,同日,国家质检总局
官网发布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称,已检测的 40 批次中,32 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或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危害。这提醒网民要( )
A. 提高安全意识,做到从众消费
B. 学会自我负责,拒绝网络消费
C. 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依法维权
D. 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不法行为
【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是有助
于公民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依法维权。所以 C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 说法错误,提高安全意识,要理性消费,不能从众消费;4
B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 不是网民的做法,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意识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选出正确的答案。
7.“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下面我们不赞同的行为是( )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③李某将共享单车搬上电动车带回家
④大学生闫某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是遵守交通法规的表现;“李某将共享单车搬上电动车带回家”是违法行为;“闫某捕猎并售卖国家二级
保护动物,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是犯罪行为,所以③
④符合题意,入选。
①②是知法守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
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
8.七年级学生小瑜在逛街的时候,从路边摊买了一包薯片,吃完之后就出现了食物中毒现象,被送到医院
就医。后来发现,这包薯片是“三无”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单位和个人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小瑜应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小瑜应带人将该商贩痛打一顿
④小瑜应该自认倒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5
【解析】【分析】材料中路边摊主销售的“三无”产品导致小瑜中毒就医,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单
位和个人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面对这种侵害,我们应该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
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①②说法正确。
③错误,将该商贩痛打一顿 是违法行为,
④错误,自认倒霉会纵容违法犯罪。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
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答案,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9.2018 年 1 月 5 日,G1747 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做出如下图扒阻车门的举
动,她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
罗某处以 2000 元罚款。罗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
①要坚持正义标准,树立规则意识
②行使公民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罗某阻拦列车,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不道德的,要受到道德的谴责,
也是一般违法行为。该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回答从该案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罗某
的行为违背了多数人的利益,是非正义的、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体现,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①②④符合题
意;
③说法错误,罗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对规则与正义,正确行使权利,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旨,可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答案,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6
10.中国人过年讲究个“年味”,以前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唠家常、包饺子……但随着社会
进步和经济发展,打麻将、斗地主、炸金花等成为不少农村地区春节期间的娱乐“标配”,甚至出现“过
年不打牌,等于没过年”的俗语。春节期间总能看到各种关于“外面辛苦一年,春节输光几天”的新闻,
令人惋惜和心酸。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以牌会友春节聚,输多输少无争议 B. 乡村振兴
拦路虎,赌博问题需关注
C. 春节赌博高发期,依法打击强治理 D. 乡风文明
被破坏,批评教育重关怀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有些人以“过年”为借口,参与赌博。赌博是一种不良嗜好,是我国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严禁赌博行为的发生。所以 C 符合题意;
A 没有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说法错误,故应排除;
B、D 认识到了赌博的危害性,但是没有意识到应该依法治理赌博现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拒绝不良诱惑,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可以
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11.2017 年 8 月,一段“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的视频刷屏网络,引起网友热议。
这段视频启示我们应( )①诚实守信,赢得他人的信任
②相互礼让,构建和谐社会
③遵守交通法规,做守法公民
④文明交往,尊重他人,懂得感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这是一幅和谐的社会生活
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说明了司机遵守交通法规,老人懂得感恩。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与题无关,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明确题意主旨,分析题
肢选项,排除符合题意的干扰选项,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7
12.2018 年 3 月 21 日晚,赵某刚其因自身原因而迟到误机,于是心生不满,为发泄私愤,编造了该航班有
旅客携带炸弹的虚假信息,导致公安机关和相关机构采取应急措施,航班备降。赵某刚的行为已经严重扰
乱了社会秩序,很可能面临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为吸取教训,赵某刚应当( )①
学会调控情绪,提高自控能力
②明辨是非,对自己负责
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④迎合他人,与人为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赵某编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不尊重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淡薄,
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我们要提高道德感、责任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对待。由此可见,①②③正确,
④错误,“迎合他人”的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调控情绪和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
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直接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3.2017 年 11 月 6 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五名被告人
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
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学法、懂法、守法
②受害者要学会自我保护
③欺凌者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④校园欺凌现象是正常的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对于校园的欺凌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学生法律
意识淡薄,不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受害者没有学会自我保护等相关,据此,①②③的启示符合题意,正确。
④错误,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是不正常的现8
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知法守法和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和能力等,难度值不大。
1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部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
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①积极宣传法
律 ②知法懂法
③信法守法 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每个公民应该怎样做,①②③④分别从宣传法
律,知法守法,用法的角度说明了公民的做法,所以都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和知法、守法、用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法律意识,重点考查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分析题肢选项,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15.某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件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经营商家因产品含量标注不真实,涉嫌欺诈消费者,
依法担了全额退款并加倍赔偿的责任。上述案例带来的启示有( )①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行为
②消费者要诚实守信依法监督
③学会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经营商家因产品含量标注不真实,涉嫌欺诈消费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行为;依法担了全额退款并加倍赔偿的责任,这告诉我们要学会依法维
权。上述案例是依法进行的,说明了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与题无关,题文中并没有涉及到消费者要讲诚信的内容,故排除;
故答案为:D。9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依法维权,法律的作用,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
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题干材料,对照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观点,可以选出正
确的答案。
16.2016 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道德”教材名称统一更名为“道
德与法治”,这是自 1949 年以来,“法治”二次首次出现在必修课程中。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 )
A. 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现象越来越严重 B. 中小学生比成
人更应该接受法制教育
C. 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法制观念 D.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
权利属于人民
【答案】C
【解析】【分析】2016 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道德”教材名称统
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法治”首次出现在必修课程中。这是国家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
要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所以 C 符合题意;
A、B 说法错误,故应排除;
D 与题无关,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法治观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旨,
联系实际,可排除错误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17.几名中学生在放学路上看到一辆综合执法车遮挡了号牌,同学们议论纷纷,你赞同谁的说法
( )
情景再现 【法律链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
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处罚。
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
罚。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或污损
号牌的违法行为一次记 12 分。10
小明:综合执法车属于执法部门用车,享有特权,可以不受法律约束
小浩: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综合执法车故意遮挡号牌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小冬:咱们还是未成年人,这车违不违法跟咱们没关系,少管闲事
小雨:遮挡号牌是缺少法治意识的表现,我们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举报
A.小明
B.小浩
C.小冬
D.小雨
【答案】D
【解析】【分析】从“法律链接”中可以看出,故意遮挡号牌的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具有普遍约束
力,即使是综合执法车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我们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举报,小雨的说法正确且
符合题意,应选 D。
A 小明的说法错误,综合执法车也没有特权,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
B 小浩的说法错误,综合执法车故意遮挡号牌违反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 小冬的说法错误,公民有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义务,与年龄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护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
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8.某中学一女生宿舍因琐事对同学殴打辱骂,而且还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炫耀,最后受辱女生因受伤而住
院,打人的同学与学校相关领导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
A. 同学之间的恩怨要通过殴打的方式来解决 B. 打架斗殴不会使自己和他
人难堪,因而可以维护自己应有的自尊
C. 打架斗殴虽然会加重彼此的矛盾,但也可以为自己赢得面子 D. 青少年要知
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案】D
【解析】【分析】题文中殴打辱骂他人的行为是不知耻的,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应该承担相应的责
任。作为青少年,要懂荣辱,知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D 符合题意,正确。
ABC 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没有以合法的方式维权,做法都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
肢选项,结合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做法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1
19.小王由于违反厂规,被厂办主任施以拘禁。对此,你认为正确的看法是( )
①主任侵犯了小王的不受非法拘禁的权利
②小王应提高自身素质,
遵守厂规
③小王可以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追究主任的法律责任 ④小王没有遵守厂规受到
拘禁是应该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任何人非法拘禁他人,所以材料中厂办主
任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 B。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身自由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0.2016 年 12 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
留守儿童近 6000 万人。对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仅一步之遥。这警示我们青
少年要( )①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防微杜渐,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④远离社会,不与他人交往,以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分析】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容易走向违法犯罪这是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
因是没有法律意识,不注意防微杜渐。警示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提高自我控制能
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防微杜渐,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①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④远离社会的观点错误,我们要学会融入社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主要涉及了知法守法,防微
杜渐,抵制不良诱惑等知识,本题用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2
21.2017 年 1 月 15 日,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
从 16 周岁降低至 14 周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低龄化日益突出,涉黄、涉毒、打架斗殴等现象多发,究
其原因,12 周岁左右至 18 周岁的人处于“第二次危机”的青春期,内心充满矛盾,情绪容易波动,具有
很强的叛逆性、冲动性,容易不计后果实施危害行为。这告诫我们( )①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
离违法犯罪 ②违法行为具有危害性,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③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④要依法自律,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文材料反映的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告诫我们,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具有强制性,青少年要预防违法犯罪就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依法自律,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
神。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犯罪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违法犯罪和法律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为未成年人
要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
22.孔子说:“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包括( )①树立底线意识
②养成观察他人的习惯
③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
的事情坚决不做,养成自省的习惯等,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观点错误,我们要养成自省的习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本题明确题意主旨,分析
题肢选项,结合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3
23.未满 18 周岁的李某自认为“小偷小摸”不算犯罪,1 个月内连续作案 7 次。李某偷钱的数目尽管达不
到“数额较大”的刑事处罚标准,但是符合“多次盗窃”的刑事处罚标准,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给我们
的教训的是(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③大错不可犯,小错可不断
④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预防违法犯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李某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犯罪行为,说明他法律意识淡薄,同时也体现了一般违
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我们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勿
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①②④观点正确,
③观点错误,预防违法犯罪,要求我们要防微杜渐,而不能小错不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
除错误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24.古人云:“人不可以无耻,”“其心愧耻,若挞于市。”,意思是说,真正学会做人,要从知耻开始。
有了羞耻心的人会( )①知廉耻,懂荣辱 ②有所为,有
所不为
③不做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④拒绝卑下,洁身自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分析】一个有了羞耻心的人,就能够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做违反道德与法
律的事。同时不卑躬屈膝,洁身自好。①②③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
旨,对照题肢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4
25.2017 年 9 月 11 日,林某和黄某等 5 人在烧烤店喝酒聊天,酒过三巡林某讲起其与同村一人发生矛盾,
并希望黄某等人帮忙“教训”一下。为“哥们儿义气”,黄某等 5 人化身将与林某发生矛盾的村民停放在
家门口的两辆轿车都砸坏了。但不久,这 5 人就落入法网。材料表明( )①哥们儿都是损友,哥们
儿义气要不得
②哥们儿义气一定会导致人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③法律禁止的事情不能做
④生活中我们要明辨是非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哥们儿义气是只讲友情,不讲是非,哥们儿义气有可能会导致人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但哥们儿不一定是损友,①②观点错误;
③④观点正确,从题文中黄某等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明辨是非,要依法办事,否则会受到法律
的制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明辨是非,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辩是非的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
以排除错误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辨析题
26.判断,说明理由
(1)王某与同学聚会,打牌、聊天、喝酒,玩得很尽兴,天色已晚,王某认为虽然酒后驾车违法,但是
交警可能已经下班了,不会被查到,执意要开车回家。你认为王某执意酒后驾车回家的行为对吗?简述理
由。
(2)看漫画,完成试题
(A)
(B)15
(C)
图中小朋友值得我点赞的是________,理由:________。
【答案】(1)判断:错误。理由:酒后驾车是违法行为,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某应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能做法律禁止做的事。
(2)BC;我们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从小养成
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解析】【分析】(1)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可以看王某酒后驾车属于一般违法,酒后驾车是对自己和
他人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应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
(2)根据教材结内容结合漫画,可以看出(A)小朋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
值得我们点赞;(B、C)小朋友帮助大人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热爱劳动,值得我
们点赞。
【点评】本题考查对珍爱生命,知法守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
学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7.《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已施行近三年。该条例规定,凡是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李成在饭店就餐时发现隔壁桌有位食客正在吸烟……
请你任选一人的说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辨析。
【答案】选择李成:李成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敬畏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为他人着想,勇于同不良行
为作斗争,体现出他良好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他的做法应该值得大力倡导和支持。选择吸烟者:吸烟
者观点错误。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利益。法律
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作为公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做守法的合格公民。
选择李成的朋友:李成朋友的观点是错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讲究宽容,但是宽容是有原则的。当
发现违法行为或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积极维权。勇于同不良行为多斗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16
【解析】【分析】分析李成说法,是值得提倡的,是遵守法律表现,具有正义感,因此值得提倡;分析吸
烟者行为,从正确使用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角度,提高道德修养角度组织答案,因此观点错误。分析李成
的朋友行为,可从宽容和维权方面组织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对遵守法律、正确使用权利,对人要宽容,承担责任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
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能力,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
三、材料分析题
28.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说明未成年人受到什么保护?这一保护的要求是什么?
(2)请你给图片中的未成年人提几点建议。
【答案】(1)①图片说明未成年人受到司法保护。
②这一保护要求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要尊重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要树立法律信仰,让法治精神铭刻在自己心中;等等。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少年法庭”可知未成年人受司法保护,这一保护是对司
法机关的要求。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言之有理
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9.材料一: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欺负弱小、敲诈勒索等行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印发
《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
响。育才中学同学们在班级 QQ 群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同学的留言:
悠悠岁月: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微风徐徐:咱们学校也经常发生类似事件,预防校园欺凌,人人有责,我们要行动起来,还校园一片安宁。
材料二:芳芳的父亲认为:“我们家里穷,孩子到外面打工挣钱,可以贴补家里。”致使正在读七年级的
芳芳辍学。芳芳几次哭着找父亲要求继续读书,可是父亲以家中困难为由就是不让芳芳上学。
(1)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除此之外,未成年人还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17
(2)为什么“悠悠岁月”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3)芳芳应该采取哪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什么?
【答案】(1)①社会保护;②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
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①法律方式;
②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一项权利,法律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利;芳芳父亲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
护法有关家庭保护的规定;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我们要树立法律
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等等。
【解析】【分析】(1)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是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属于社会保
护,此外还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2)本题可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未成年人的地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父亲侵犯芳芳的受教育权,因此可以用法律的方式维权,原因,可以从受教育权,家庭保护,依法
办事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受教育权,维护权利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30.某班以“知法守法用法大家谈”为主题出了一期黑板报。
知法守法用法大家谈
【以案说法】河南大
学生闫啸天和朋友王
亚军,抓了 16 只濒危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
隼出售,受到法律的
严惩。
【热点聚焦】2016 年 11 月 1 日,教育
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
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
强调,必须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
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
件的发生。
【警钟长鸣】初中生小叶,本来是个成绩优
秀的好学生。进入初二年后,出现旷课、抽
烟,出入网吧等不良行为,甚至勒索同学钱
财,经学校教育,仍不思悔改。16 周岁时,
他伙同社会不良青年多次参与诈骗、抢劫等
违法活动,终落法网。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闫啸天和王亚军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应受什么处罚?
(2)教育部等部门的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特殊保护?
(3)当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侵害时,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保护自己?(至少三种)
(4)小叶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以此为鉴,我们应该怎样做个守法公民? 18
【答案】(1)犯罪行为或者严重违法行为;刑事处罚或刑罚处罚。
(2)社会保护。
(3)①尽快设法报警;②机智地求助他人;③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④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等。
(4)小叶走上发展道路的过程说明: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或不良行为可能
发展为违法犯罪。)②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有了不良行为不及时加以改
正,任其发展,很有可能会滑向违法犯罪的泥潭。做个守法公民我们应该:①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
纪为耻;②学法、知法,维护法律的尊严,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③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抵
制不良诱惑;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谨慎交友,多交益友;⑤虚心接受学校老师的批评教育等。
【解析】【分析】(1)闫啸天和朋友王亚军,抓了 16 只濒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出售,属于触犯刑法,
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应受刑罚的处罚。
(2)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
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属于社会保护。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具体回答:①尽快设法报警;②机智地求助他人;③巧妙周旋,
趁机逃脱险境;④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等。
(4)本题可从加强道德修养,知法守法,认识犯罪的危害性,防微杜渐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言之有理
解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行为及法律后果,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违法犯罪等
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
度值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