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与固体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A.温度的高低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种类 D.溶质的种类
2.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3.可以加快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措施有:①加热;②搅拌;③将固体溶质研细;④增加溶剂的量.一般可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
A.酒精、碘酒 B.生石灰、石灰水
C.氯化钠、食盐水 D.胆矾、硫酸铜溶液
5.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CO3溶液呈碱性
Na2CO3属于碱
B
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
Fe属于金属
C
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
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
D
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A.A B.B C.C D.D
6.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
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
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
7.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A.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t1℃时,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N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只能采用蒸发结晶法
D.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
8.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原理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煮沸或蒸馏 B.鉴别食盐水和水:测导电性
C.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点燃 D.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降温结晶
11.从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克那么剩下的9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5
A、1﹪ B、90﹪ C、10﹪ D、11.1﹪
12.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二、填空题
13.(1)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mL),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由下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 “<”或“=”)。
(3)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______(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4)将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______硝酸钾(填“>”,“<”或“=”)。
14.(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在烧瓶内出现美丽的红色喷泉。
(1)请从上述现象中推测氨气具有的两点性质: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中不能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生石灰
15.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5
(1)10℃时向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_______;
(2)④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
(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E.恒温蒸发溶剂
16.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③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t2℃时,将30 g物质甲加入到50 g水中,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3)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5
18.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以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
……
(5)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该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请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限以下实验用品: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
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四、推断题
19.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5
(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1,操作1是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金属X 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2,请问操作2是________。
20.准备某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药品柜内四瓶盛装碱的试剂瓶上的标签已经模糊。按照药品清单查找,应该是NaOH、Ca(OH)2 、Cu(OH)2、Mg(OH)2四种常见的碱,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后进行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碱具有的共同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不加任何试剂可鉴别出物质B是Cu(OH)2,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就可以将剩下的三种碱一次性鉴别开,按此设想进行实验,得出A是NaOH,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使用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与足量石灰石反应,理论上可制得___________克二氧化碳?
22.现取25 g石灰石样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l 0%的稀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求:(1)当反应进行到A点时,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过程和结果);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与固体溶解度的大小有关的因素是:温度,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故选B.
考点:溶解度
2.D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而不是增加,故选项错误;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而不是减少,故选项错误;C、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而不是先减少后增加,故选项错误;D、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溶质研细能增加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能加快溶解速率。故选D。
4.C
【解析】A、酒精是碘酒的溶剂,错误;B、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不是氧化钙,错误;C、氯化钠是食盐水的溶质,正确;D、硫酸铜是硫酸铜溶液的溶质,错误。故选C。
5.C
【解析】A、Na2CO3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B、活泼金属能够和酸反应产生氢气,铁是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二者不是因果关系,故错误;
C、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因此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故正确;
D、洗涤剂对油污起到乳化作用,而不是溶解,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方面的问题,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分析与判
7
断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详解】
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是氧化铜还原,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溶剂的种类不同,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故选项正确;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表面积大,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故选项正确;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而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但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故选D。
7.D
【解析】A、由于不知M、N的两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无法判断是否会析出晶体,故错误;
B、通过N物质溶解度曲线知,t1℃时溶解度为m3g,t2℃时溶解度大于m3g;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为m3g,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充分搅拌,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大于m3g,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错误;
C、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有多种,观察图示可知:N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好采用降温结晶法,但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故错误.
D、观察图示可知:N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M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较小,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故正确;
故选: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是否会析出晶体与溶液原来的饱和程度有关;
B、根据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作答;
D、根据溶解度曲线给出的信息分析作答.
7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和应用,及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8.C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此时不能在继续溶解硝酸钾了,因此是饱和溶液了。故选C.
考点:饱和溶液
9.C
【解析】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碱性减弱,pH降低,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稀盐酸过量时pH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时,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镁比锌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镁比锌的反应速率快,并且生成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C.
10.C
【解析】A.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蒸馏可以除掉水中的的可溶性杂质,得到纯水,故也能将硬水软化,正确;B. 鉴别食盐水和水:测导电性,食盐水中因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导电性较好,而纯水几乎不导电,正确;C.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点燃,无法达到除杂目的,错误; D.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变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可用降温结晶,正确。故选C。
11.C
【解析】因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可知,
则取出10克与剩下的9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且都是10%,
故选C.
12.D
【解析】A、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会变成不饱和,错误;B、该过程中溶质没
7
有析出,溶质的质量不变,错误;C、溶质不变,溶剂变多,溶液变稀,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错误;D、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正确。故选D。
13.0.9g <a>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知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mL),需要NaCl的质量为 100ml×1 g/ mL ×0.9%=0.9g;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应用可知(2)由右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