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特色专题全套(含解析共34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特色专题全套(含解析共34套)》 共有 3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专题 03 中华传统文化问题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重大发明,文人书写出大量诗歌、名言、警句,传统节日各地的风俗习惯。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的蕴含科学的物理知识。成语、典故、对联、餐饮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的也反映 出物理学哲理。如武术、饮食、品酒、茶艺、厨艺等;古代四大发明、各种传统节日等;大量的诗、词、 歌、赋、格言、俗语等。还有很多很多。其中很多传统文化还包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在中考 命题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打造一条靓丽的 中考风景线。 【例题 1】(2019•河南)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 B.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以,“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故 B 错误; 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 别的,故 C 错误; D.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 【例题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2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不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题 3】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 【答案】ABD. 【解析】认真研究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用到的物理学原理,然后对照选项一一分析。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故 A 正确; B.光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所指的时辰就是时间,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故 B 正确;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了压力,目的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 C 错误;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故 D 正确. 【例题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实质就是一个小磁针,它有 N、S 两极,使用时指南的那端 是 极.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 . 【答案】S;地磁场.3 【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算盘也是古代的重要发明。本题的指南 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指南 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 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由于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性相 互吸引可知,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端是 S 极;由此可知,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 着地磁场.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 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解析】A.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 B 正确;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 C 正确;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 D 错误。 2.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在如图所示的美食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4 A.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 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 【答案】A. 【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上浮条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3)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形状,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A.包饺子时力,改变了饺子的形状,故 A 正确; 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浮力改变了,当浮力大于重力是上浮,故 B 错误;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不是平衡力,故 C 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所以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 不变,故 D 错误. 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体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 变为液体是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3)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屋顶上下的空气流动速度,比较屋顶上下受到的压5 强,再比较屋顶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4)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A.蜡烛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故 A 错误; B.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 B 错误; C.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 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 C 错 误;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 D 正确。 4.下列词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C.鱼翔浅底——光的反射 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 现象等;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 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 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A.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从水中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 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鱼翔浅底,故 C 错误; D.凿壁偷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 D 正确. 5.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答案】D.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6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 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光线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并底之蛙,所见甚小,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 故 B 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 故 C 不符合题意; D.因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当做平面镜,而水中月就是月亮在平面镜中的像,镜中花也是花在平面镜中的像, 所以“水中月”和“镜中花”都属于光的反射.故 D 符合题意. 6.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C 【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 A 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故 B 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 :“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C. 7.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 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今年小军同学放假回家,先到网上下载了别人录制好的鞭炮 声 mp3 到 U 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上播放,呵呵!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 A. 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 B. 可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 C. 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 D. 使声能转化成电能 【答案】D 【解析】解决此题需掌握: (1)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 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可以减少鞭炮的燃放,有利环保;7 (3)随身听上播放音乐的能量转化; A.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 mp3 到 U 盘, 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上播放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此说法正确; B. 可用音量开关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此说法正确; C. 可以减少鞭炮的燃放, 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此说法正确; D、随身听上播放音乐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故此选项错误. 8.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旅游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对各景点中 涉及的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泸县龙脑桥的桥墩可视为柱形结构,当河中水位下降时桥墩受到的浮力变小 B. 叙永雪山关山顶的气压高于山脚的气压,山顶水的沸点高于山脚水的沸点 C. 在酒城乐园小孩蹦极时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小孩的惯性逐渐减小 D. 汽车沿合江法王寺的盘山公路爬坡时,该车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1)物体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2)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3)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4)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 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A.桥墩下部埋入泥中很深,下部没有水,所以桥墩的下部不受浮力的作用,河中水位下降时桥墩受到的浮 力不变,故 A 错误; B.山顶的大气压低于山脚的大气压,水的沸点低,故 B 错误; C.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小孩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 C 错误; D.车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正确。故选:D。 9. (2019•新疆)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 A.鸦雀无声 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 D.声如洪钟 【答案】D 【解析】A.鸦雀无声的意思是没有声响,说明响度特别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窃窃私语意思是背地里小声说话,说明响度特别小,故 B 不符合题意; C.宛转悠扬意思是听起来悦耳,是指音色,故 C 不符合题意; D.声若洪钟意思是声音很大,说明响度特别大,故 D 符合题意。 10.“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 7 个8 音阶中的 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 可知 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 1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 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12.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 N 极 【答案】C 【解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 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2)本题中研究的是山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 了改变;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这里的磁针石实际上就是小磁针,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 北极附近。9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 A 错误; B.以诗人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 迎”,故 B 错误; 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 C 正确; 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在地磁场的 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磁针的南(S)极,故 D 错误。 13.中国古代有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月球其实是个没有液态水和空 气的荒凉之地,在月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面对面可以不使用无线电直接对话交流 B.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用吸管吸饮料 C.打开瓶盖,瓶里的水可能会直接沸腾起来 D.用天平不能称出物体的质量 【答案】C. 【解析】(1)知道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 播声音; (2)由于月球上没有介质,例如,大气压,因此利用介质进行的活动到月球上都无法进行; (3)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无大气压存在; (4)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和砝码对天平两臂上的托盘压力为零,天平始终平衡,无法测量物 体的质量. A.太空中宇航员不能面对面直接对话,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故 A 错误;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在月球上没有 大气层,所以物体不受大气压强,不能用吸管吸饮料,故 B 错误; C.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无大气压存在,所以打开瓶盖,瓶里的水可能会直接沸腾起来,故 C 正确; D.天平实际上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当两个托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被测物 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和砝码对天平两臂上的托盘压力为零,天 平始终平衡,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故在太空舱中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故 D 错误. 1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 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10 【答案】B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 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以船为 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 15.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 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 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磁场和地磁场,磁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对于磁场的认识,我们是通过它对其他 物体的作用来认识的。(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2)指南针是根据 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 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 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 S 表示;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 指方向是地理北极,地磁南极。故 BCD 错误、A 正确。 16.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 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 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 是 ( )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答案】D 【解析】铁牛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牛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A 错11 误; 铁牛在河底静止时受到重力、浮力和河底对其支持力的作用,B 错误; 用两艘达木船并装满沙子,使得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大, 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是为了增大浮力,C 错误; 卸下沙子的过程中,船的自重减小,而船始终漂浮,所以此过程中船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变小,船身上浮, 将铁牛拉起,D 正确;故选 D. 17.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 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解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 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 18.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 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 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答案】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 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 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A.“以两石相击”,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故 A 错误;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与青蛙的音色相近,故 B 正确;12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故 C 错误; 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故 D 错误. 19.如图所示是我们使用的筷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下列关于使用筷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杠 B.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杠 C.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 D.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A、B 筷子在正常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A 错误、B 正确; C.用筷子夹起食物,食物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则筷子对它有摩擦力的作用,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 故 C 正确; D.用筷子夹起食物,使食物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筷子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正确. 20.如图所示的四件物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浮力的作用 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 C.紫砂壶属于连通器 D.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 【答案】A. 【解析】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声音是由于物体13 的振动产生的. 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小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故 A 错误; B.地磁场能对地球附近的磁体产生磁力,所以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 B 正确; 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 C 正确; D.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故 D 正确. 二、填空题 21.“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 面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的. 【答案】减小;大气压. 【解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 是大气压. (1)风吹过书页的上表面时,使书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增大,而导致书上表面压强减小,而书页下表面的 压强不变,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书页会向上翻,故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说. (2)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 压进吸管里. 2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 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 填“甲”或“乙”)的位置。 【答案】 折射 乙 【解析】解: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 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23.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 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 360km,乘坐动车约需 2 个小时;若古人骑马 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 5m/s,则大约需要   小时。14 【答案】马(或自己);20。 【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 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 根据 v= 可得所用的时间: t= = =20h。 24.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小;“夜半钟声到客船”中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出钟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1)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声源越近,响度 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2)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决定的,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为响度,“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因为钟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 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 25.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育关,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 是由 形成的。 【答案】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蛇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这个影子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如影随形”指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这里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 2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 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  而形成的。15 【答案】静止;光的反射。 【解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 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 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 27.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 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阳春三月,襄阳万亩桃花香气袭人、飘香万里,这属于  现 象. 【答案】做功;扩散. 【解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 海南黎族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阳春三月,襄阳万亩桃花香气袭人,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扩散现象. 28.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________;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 可以传递________. 【答案】响度;信息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来探测 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2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 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合  nm. 【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引力;0.1. 【解析】(1)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 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间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16 (2)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1nm=10﹣9m. “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 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因为 1nm=10﹣9m.所以 0.1nm=10﹣10m. 30.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受  作用指向南北的.孔明灯能上升是因为它受 到的空气的  大于它的重力. 【答案】地磁场;浮力. 【解析】(1)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 (2)灯笼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浮力的作用,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 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体;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指南针本身有磁性,放入地磁场中, 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总是指南北; 灯罩内的气体被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小于灯罩外空气的密度,使灯笼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灯笼自 重,灯笼上升. 三、简答题 31.元宵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美满的元宵是每个餐桌不可或缺的美食.细心的小红在看 妈妈煮元宵时发现,元宵刚下锅时,先沉入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元宵好象变“胖了”又浮上来.请用 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元宵刚下锅时下沉,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浮上来? 【答案】沉入锅底的元宵,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热一段时间后,元宵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元宵上浮。(或刚下锅的元宵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沉入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一 定的元宵,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当元宵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元宵上浮)。 【解析】浸 没 在 液 体 中 的 物 体 浮 力 小 于 重 力 , 会 下 沉 ; 浮 力 等 于 重 力 , 会 悬 浮 ; 浮 力 大 于 重 力 时 ,物 体 要 上 浮 ,最 后 漂 在 液 体 表 面 上 .结 合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数 学 表 达 式 和 物 体 重 力 的 数 学 表 达 式 分 析 比 较 , 运 用 浮 沉 条 件 判 断 即 可 。 32.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霜是由于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吸热。 【解析】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降低(温度低于 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附着在物体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需要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 寒”的感觉。 33.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唐诗《山亭夏日》。请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物理知识:17 诗句 物理知识 绿树荫浓夏日长 示例:光的直线传播 楼台倒映入池塘 (1)    水晶帘动微风起 (2)    满架蔷薇一院香 (3)    【答案】光的反射现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1)诗句中的楼台倒影入池塘,平静水面上楼台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水晶帘动微风起,帘子原来是静止的,风把它吹动了,说明力改变了水晶帘的运动状态; (3)“一院香”鲜花盛开,花香四溢,闻到花香是芳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