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搜集的这些海报,涵盖了各种风格。它们之所以吸引我们的眼球,是因为它们有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极佳的表现力。
②《边城》这部小说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讲述了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③“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时,需要两个航天器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对速度要接近零。这个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两败俱伤。
④《边城》讲述的是发生在美丽的湘西的故事,那里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守己,甚至到了开门揖盗的程度。
⑤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⑥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⑥
解析:选B ①天马行空: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使用正确。②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使用不当。③两败俱伤:争斗的双方都受到损失。不合语境。④开门揖盗: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不合语境。⑤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使用正确。⑥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在《边城》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起伏的故事,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 5 -
解析:选C A项,“表现……故事”搭配不当。B项,结构混乱,去掉后面一个“防止”。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装饰家居”或“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
3.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B.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
C.翠翠身旁的黄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地叫了几声。
D.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升起的薄雾,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解析:选B 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船比作没羽箭。其他三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因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解析:选A 要选择容易突破的一处进行排除。第三处横线后的“也许是有的”暗示前面只能填⑤,排除B、D。第一处横线后的“这里”说明前面是“渡口”,而非“茶峒”,排除C。故选A。
5.将下面一段话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与忧愁,她还能滋润我们的心灵,留下欢乐与甜蜜。我爱边城的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答:
参考答案:边城真美啊!美得像一幅五彩的画,又像一首抒情的诗,还像一曲婉转的歌。这种美澄清了我们浑身的污垢,洗尽了日常的烦恼,冲散了我们的劳累,带走了我们的忧愁,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留下了欢乐,留下了甜蜜。我爱边城,爱她的美,爱她的奉献,爱她的辛勤,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 5 -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水样的沈从文用水浇灌了他水样的作品。沈从文,这条湘西的清水征服了峭岩,__①__,滴穿了磐石;托起了白浪滩头的乌篷船,润泽了苍崖翠壁间的杜鹃花,__②__。__③__,他的生活美如水,他的作品纯如水,他永远光鲜,永远芳醇,永远润泽世人。
答:①
②
③
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前后句式和意义的提示来作答。①②两处句子采用动宾的结构形式,所写事物要具有湘西的地方特点;③处采用比喻句的形式,写出沈从文的为人品格。
参考答案:①冲破了荆丛 ②播扬了吊脚楼头的千古情歌 ③他的为人清如水
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全民阅读要形成一种氛围。全民阅读开展起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都会成为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人;阅读又能增加创新力量,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阅读书籍属于高雅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①全民阅读不一定会使国民都成为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人。
②
③
解析:回答此类题,在分析时要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强加因果、条件缺失、片面夸大、过于绝对、违背事理等现象。如本题中的“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和“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这两个推断就犯了说法太过绝对的逻辑错误。
参考答案:②全民阅读不一定会使国民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③全民阅读不一定会使国民都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雨后(节选)
沈从文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当真等我?”
“可不是,我看看天,雨快要落了,谁知道这雨要落多大多久,天又是黑的,我喊了五声,或者七声。我说,四狗,四狗,你是怎么啦!雨快要落了,不怕雷公打你么?全不曾回声。我以为你回家了。我又算……雨可真来了,这里树叶子响得怕人,我不怕,可只担心你。我知道你是不曾拿斗篷的。
- 5 -
雨水可真大,我躲在那株大楠木下,就是那株楠木,我们俩……忘记了么?你装。我要问你到底打哪儿来,身上也不湿多少,头又是光的,我问你,躲到什么洞里。”
四狗笑,四狗不答。他不说从家中来,她便明白的。
他坐到那人身边去,挤拢去坐,垫座的是些桐木叶。
这时雨已过前山,太阳复出了,还可以看前山成块成片的云,象追赶野猪,只飞奔。四狗坐处四围是虫声,是树木枝叶上积雨下滴的声音,头上是个棚,雨后太阳蒸得山头出热气,四狗头上却阴凉。头上虽凉心却热,四狗的腰被两只手围着了。
“四狗,——”想说什么不及说,便打一声唿哨。
因为对山有同伴,同伴这时正吹着口哨找人。
同伴是在雨止以后又散在山头摘蕨菜,这时陪四狗坐的也是摘蕨人。
在两人背后有一个背笼,是她的。四狗便回头扳那背笼看。
“今天怎么只得这一点?……喔,花倒得了不少。还有莓咧,我正渴,让我吃莓吧。下了一阵雨,莓是洗淡了,这个可是雨前摘的?我喂你一颗,算我今天赔礼,不成吗?”
“要你赔礼?我才……”
她把围着四狗的腰的两只手放松了,去采地上的枯草。
“我告你,我也总有一天要枯的,——一切也要枯,到八月九月,我总比你们枯得更早。”
四狗莫名其妙,他说道:
“我的天,我听不懂你的话。说什么枯不枯。”
“我也不一定要你懂,你总有一天懂的。”
“让我在这儿便懂,成不成?”
“你要懂,就懂了,载不得我说。”她又想,“聋子耳边响大雷,没得用处。”就哧的笑了。
四狗不再吃莓了,用手扳并排坐的人头。黑色的皮肤,红红的嘴,大大的眼睛与长长的眉毛。四狗这时重新来估价。鼻子小,耳朵大,下巴是尖的,这些地方四狗却放过了。他捏她辫子,辫子是在先盘在头上,像一盘乌梢蛇,这时这蛇挂在背后了,四狗不怕蛇咬人,从头捏至尾。
“你少野点。”说了却并不回头。
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女主人公用“她”来代替,作者这么写主要是因为时间久远,名字早已忘却,加之人物普通,用“她”更有韵味。
B.第三自然段中女人说的这一段话多次提到了“雨”,从下雨前到下大雨,都表现出对四狗深深的爱,表现出湘西女性的那种率真自然的情感。
C.小说中“四狗”是一个憨直粗朴、犷野愚鲁、缺乏生命活力的人,不能真正代表湘西汉子形象。
- 5 -
D.文章通过大量的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富有浓郁特色的湘西风情,营造了一派生机盎然、明净得没有一点杂质的世外桃源。
解析:选B A项,小说女主人公用“她”来代替是为了说明类似敢于追求自由恋爱的女性在湘西有很多。C项,“四狗”充满生命活力,是典型的湘西汉子形象。D项,“大量的环境描写”有误,本文主要用对话形式展开故事。
9.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雨后山林天晴的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天上白云飘荡的情形;以动写静,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以景衬人,凉爽的景色衬托人物内心的火热。
10.这篇小说有什么语言特色?试加以具体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语言活泼、生活化。如“太阳蒸得山头出热气”“还有莓咧,我正渴,让我吃莓吧”都是口语,很有生活气息。②语言平易,但准确精练,富于表现力。如“前山成块成片的云,象追赶野猪,只飞奔”。 (要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