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声现象》
学习
预设
问题与活动 规则
与评价
教 学
(学习)
目 标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了解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知道声具有能量。
4、知道声可以根据频率进行划分,人可发出和可听到的声在一定频率范围
内。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
新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
主要渠道. 那么,声是怎样产生的?声来自哪里?它是如何传播和接收的?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知识点一 :声源
演示实验: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泡沫球弹开;
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
泡沫球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
1.通过上面的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是由
物体的……………………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例如弹奏的吉
他、…………………………………………等。
[及时练习]1.吉他弹奏是 振动而发声,吹笛子是 振动而
发声,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2.敲击桌子时,桌子发声,这时桌面也在振动,但是我们往往看不出来.请同学
们利用自己准备的小泡沫球或者碎纸屑,验证发声的桌子也在振动.
我的设计:
知识点二: 声的传播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37—38 页的内容及图 3-1-9,完成
下列问题。1.声音是以 形式向外传播。
2.①同学们交流时,甲同学说话,乙同学能听见,说明 可以传声。
②潜入水中后,依然能听见岸上人说话的声音,说明 可以传声。
③甲同学捂住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紧贴桌子,乙同学轻敲桌子,甲同学有
何感受?答: ,
这说明 可以传声。
3.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
要求:
1、先独立
思考
2、组内交
流讨论,
补充完善
3、三分钟
后小组展
示。
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示,
其他小组
质疑,老
师完善,
评价激励
2
电以后我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随着
气体被慢慢抽出,我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通过推理可知,如果空气被全部
抽出(即为真空),能否听到声音?答: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
进入玻璃钟罩内,我们会再次听到铃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空 。
4.结论:声波可以在 、 和 传播。凡是能
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如空气、水、大地钢铁等),所以说,声波
靠 传播,真空 。
5.声可以传递能量
活动:会“跳舞”的烛焰
如课本图 3-1-10 所示,打开音响,播放一曲你喜爱的音乐,将一支点燃
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你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请和同
学们讨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静止的烛焰舞动起来了,说明它获得了 。这些能量是由
发出,经 传播而来的。声可以传递 。
[及时练习]P38 页图 3-1-9,图(a)说明声音能在 传播;
图(b)说明声音能在 传播;(c)说明声音不能在 传
播。生活中我们能够听见别人说话,说明声音能在 传播。
知识点三: 声传播的速度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39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百米赛跑时, 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说明声的传播需要 。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
2.观察声速表,回答:①声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②声速的大小与……………………………………… ………有关,还
与………………………………………………有关。
③一般情况下,声速在………………………中最大,在………………………中最小(选填
“气体”、“液体”或“固体”)。
[及时练习]甲同学把耳朵紧贴在一根足够长的水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使
劲地敲打一次,则,甲同学可以听到 次敲击声,最早的一次声音是通
过 传播的。
知识点四: 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39-40 页,“人耳的听声
能力”思考并回答:
1.人的声带 ,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鼓膜,则会产
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
2.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 与所用 的比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3
符号是 .
3.人耳能听到 Hz— Hz 的声,
叫次声, 叫超声。
4.超声和次声有各自的特征,也有不同的 和 。
盘点
收获
绘制
思维
导图
学生小结,
然后绘制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可以多种
多样
用不同颜
色的笔等。
达标
检测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
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小声说话,小心隔墙有耳”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
一钓鱼者说:“轻点行走,不要吓跑了我的鱼”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
3. 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 )
4、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电流能够传声
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
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
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6、以下几个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要求:
独立完成。
积极动脑,
做完后,
举手回答。
让思路方
法不一致
同学介绍
自己的解
题情况,
教师引导
学生开 展
质疑评价。4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
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见收音机发
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7、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8、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9、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 0.2s 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
深?
作业 完成《互动训练》第 1 节内容
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 1 节《认识声现象》
设计人: 审核人:
学习
预设
问题与活动 规则
与评价
教 学
(学习)
目 标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了解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知道声具有能量。
4、知道声可以根据频率进行划分,人可发出和可听到的声在一定频率范围
内。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
新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
主要渠道. 那么,声是怎样产生的?声来自哪里?它是如何传播和接收的?
自主
学习
知识点一 :声源
演示实验: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泡沫球弹开;
要求:
1、先独立
装
订
线5
合作
探究
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
泡沫球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
1. 通过上面的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声音是由
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例如弹奏的吉他、 敲响的鼓 等。
[及时练习]1.吉他弹奏是 琴弦 振动而发声,吹笛子是 空气柱 振动
而发声,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振动 。
2.敲击桌子时,桌子发声,这时桌面也在振动,但是我们往往看不出来.请同学
们利用自己准备的小泡沫球或者碎纸屑,验证发声的桌子也在振动.
我的设计: 把碎纸屑洒在桌面上,然后敲桌子,观察到碎纸屑跳动。证明发
声的桌子也在振动
知识点二: 声的传播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37—38 页的内容及图 3-1-9,完成
下列问题。1.声音是以 声波 形式向外传播。
2.①同学们交流时,甲同学说话,乙同学能听见,说明 气体 可以传声。
②潜入水中后,依然能听见岸上人说话的声音,说明 液体 可以传声。
③甲同学捂住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紧贴桌子,乙同学轻敲桌子,甲同学有
何感受?答: 听到了敲击声 ,
这说明 固体 可以传声。
2. 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
通电以后我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随
着气体被慢慢抽出,我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通过推理可知,如果空气被全
部抽出(即为真空),能否听到声音?答: 不能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
进入玻璃钟罩内,我们会再次听到铃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
空 不能传声 。
3. 结论:声波可以在 固体 、 液体 和 气体 传播。 凡是能够传
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如空气、水、大地钢铁等),所以说,声波
靠 介质 传播,真空 不能传声 。
5.声可以传递能量
活动:会“跳舞”的烛焰
如课本图 3-1-10 所示,打开音响,播放一曲你喜爱的音乐,将一支点燃
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你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请和同
学们讨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静止的烛焰舞动起来了,说明它获得了 能量 。这些能量是
由 声源 发出,经 声波 传播而来的。声可以传递 能量 。
思考
2、组内交
流讨论,
补充完善
3、三分钟
后小组展
示。
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示,
其他小组
质疑,老
师完善,
评价激励
6
[及时练习]P38 页图 3-1-9,图(a)说明声音能在 液体中 传播;
图(b)说明声音能在 固体中 传播;(c)说明声音不能在 真空中
传播。生活中我们能够听见别人说话,说明声音能在 气体中 传播。
知识点三: 声传播的速度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39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百米赛跑时, 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说明声的传播需要 时间 。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声速 。
2.观察声速表,回答:①声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②声速的大小与 介质的性质 有关,还与 介质的温度 有关。
③一般情况下,声速在 固体 中最大,在 气体 中最小(选填“气体”、
“液体”或“固体”)。
[及时练习]甲同学把耳朵紧贴在一根足够长的水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使
劲地敲打一次,则,甲同学可以听到 3 次敲击声,最早的一次声音是通
过 水管壁 传播的。
知识点四: 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39-40 页,“人耳的听声
能力”思考并回答:
1.人的声带 振动 ,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鼓膜,则会产生
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
2.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 次数 与所用 时间 的比叫频率。频率的单位
是 赫兹 ,符号是 Hz .
3.人耳能听到 20 Hz— 20000 Hz 的声,
低于 20Hz 叫次声, 高于 20000Hz 叫超声。
4.超声和次声有各自的特征,也有不同的 用途 和 危害 。
盘点
收获
绘制
思维
导图
学生小结,
然后绘制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可以多种
多样
用不同颜
色的笔等。7
达标
检测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
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B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小声说话,小心隔墙有耳”说明 固体 能够传播声音;一钓
鱼者说:“轻点行走,不要吓跑了我的鱼”说明 液体 能够传播声音。
3. 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 A )
4、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B )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电流能够传声
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
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
止”,其主要原因是:( B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6、以下几个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D)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
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见收音机发
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7、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B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8、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C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要求:
独立完成。
积极动脑,
做完后,
举手回答。
让思路方
法不一致
同学介绍
自己的解
题情况,
教师引导
学生开展
质疑 评价。8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9、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 0.2s 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
深?解:v=340m/s t=0.2s
枯井的深度:h=(1/2)vt=340m/s×0.2s=34m
答:枯井的深度约是 34m
作业 完成《互动训练》第 1 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