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3).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共有 7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共有 7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遗传和变异》一章中的第三节内容,而这一章又归属于《生物课程标准》第七个内容标准——“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范畴。学好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21教育网 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深入,是这一章的难点,掌握了这一节可为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打下基础。这一节主要是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方式概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有关孟德尔和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 PPT展示男、女图片各一张,让学生从中找出最为明显的相对性状。‎ ‎1、同步复习:① ‎ ‎1、学生看见自己平常玩的游戏在课堂上出现,都能积极的参与,并且快速的找出答案;‎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和分析问题。‎ 控制性状;② 和 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展示教材P3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片,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这个图片逐步引导学生过度至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过程。‎ ‎3、在以上基础上提问:若AA控制卷舌、aa控制不卷舌,后代的性状会是怎样呢?‎ 以此情景引出课题。‎ 过渡: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早在十九世纪类似问题就已给修道士孟德尔通过实验解决。‎ 知识点一:孟德尔和他的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简介:‎ ‎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遗传学奠基人,也为后面情感教育做准备。‎ ‎2、孟德尔杂交实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杂交实验现象:纯种高、矮豌豆杂交后代(子一代)都是高茎;‎ 通过小组活动表,引导学生逐一分析:‎ ‎①纯种高、矮豌豆杂交,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高的性状?‎ ‎②‎ ‎2、积极参与游戏背后所隐含的科学知识的学习;‎ ‎3、带着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疑问进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内容的学习。‎ ‎1、学生了解孟德尔之后,带着疑问“为什么他就被称为遗传学奠基人”进入其最有名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 ‎2、积极参与分析第一个杂交实验现象:纯种高、矮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 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之后回答: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其中,子一 ‎2、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其感觉可以“学以致用”;‎ ‎3、顺理成章的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 过渡自然 ‎1、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懂得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2、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让 子一代基因型分析(完成填空)。此处需要教师教具引导。‎ 过渡:子一代高豌豆Dd中的d还会遗传下去吗?如何证明?‎ ‎3、杂种高豌豆Dd(子一代)自交实验分析:‎ ‎① 学生小组活动:模拟自然条件下传粉受精形成子二代可能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并记录;‎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巡视课堂,以便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 ‎②小组代表分享本小组活动记录数据;‎ ‎③引导学生从各小组的记录数据中发现规律:子二代中高茎豌豆比矮茎豌豆多。‎ ‎④小组活动:‎ 思考并讨论“遗传学奠基人”当年分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子二代中总是高的多,矮的少?‎ ‎⑤展示孟德尔有关豌豆其他相对性状自交结果,证实推理正确。‎ ‎4、与学生一起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 ‎5、借助孟德尔成功经验,渗透情感教育。‎ 代中所表现出来的“高”为显性性状,“矮”为隐性性状,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3、根据自然条件下传粉受精的规律完成小组活动:模拟杂种高豌豆Dd(子一代)自交实验结果 ‎ ‎ ‎4、分享小组活动记录数据,并且从中数据中发现规律:子二代中高茎豌豆比矮茎豌豆多。‎ ‎5、小组讨论:‎ 完成小组活动记录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杂种高豌豆Dd自交实验结果分析”并且分享讨论结果。‎ ‎6、联系前后两次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学生积极回答)‎ ‎ ‎ 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显性”和“隐性”的含意;另外,第一个实验现象的分析,教师通过教具演示,让首次接受“基因分离和组合过程”的学生觉得更加形象具体,为第二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做准备;‎ ‎3、通过小组“模拟杂种高豌豆Dd(子一代)自交实验”这一活动,使得得出“子二代高茎比矮茎多”的结果更加顺理成章,也能更好的引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4、分析小组活动结果,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对整个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的总结性回答,让其更具有成就感,是本教学环节的又一个精髓所在,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升华;‎ ‎6、渗透情感教育。‎ ‎ ‎ 知识点二:分析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 ‎1、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来分析课前引入时“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 ‎2、通过教学,逐步引导至“同时卷舌的父母也会生出不卷舌的孩子”。‎ 过度:卷舌与不卷舌并不重要,但如果此处的隐性基因a控制的不是不卷舌,而是某种致病的性状(如:白化病)该怎么办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禁止近亲结婚!‎ 本课小结:‎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基因又可分为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而且只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 ‎1、积极利用刚学的知识解答课前“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 ‎2、逐步思考并明白“卷舌的父母也会生不卷舌的孩子”;‎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1、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逐步引导,过渡自然;‎ 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形(第一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可分为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2.基因可分为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而且是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处理得比较好:‎ ‎1、这节课导入的时候,利用创设情景 ‎,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哪个同学自身是单眼皮,但是父母却是双眼皮?这个问题一下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新课程强调从小养成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只有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有好习惯,才有可能学好生物学,可以说积极参与在教学中必不可少。‎ ‎2、在本节课中,教师如果像通常情况下,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现象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调动,不用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去探究理解,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就算完成任务,而本节课我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问题。“高豌豆与矮豌豆杂交的后代F1豌豆表现出怎样的性状?”让学生进一步猜测,然后教师话锋一转“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然后让学生尝试写出遗传图解。”又引导学生把基因图和性状进行对比,自行总结出结论。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师生交流、思维碰撞,共同创新的平台,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追求,即对人的关注,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同时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实现教学相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不足之处:‎ ‎ 这节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无法兼顾所有学生,感觉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很能理解,可能需要放慢讲课的速度,尽量把难点反复强调,讲解清。‎

资料: 455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