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32.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1.四僵劲不能动(同“肢”,肢体)
2.同舍生皆绮绣(同“披”,穿)
二、古今异义
1.每于藏书之家
2.送之
3.尝百里外
4.遇其叱咄
5.媵人持沃灌
6.主人日食
7.右备容
8.有司业、为之师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手自录(用笔)
(2)主人再食(每天)
2.名词活用为动词
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
四、一词多义
1.从
2.至
3.若
五、重点实词
1.无从书以观 (得到)
2.每于藏书之家 (借)
3.之怠(不)
4.不敢稍约(超过)
5.人多以书假 (因此;我)
6.又无师名人与游(担心,担忧;大,这里指学问渊博)
3
7.百里外 (曾经;疾走,跑)
8.从乡之先达经(拿着;请教)
9.其欣悦 (等待)
10.门人弟子其室(挤满)
11.未尝稍降 (言辞;脸色)
12.先达 (道德声望高)
13.获有所闻 (最终)
14.以拥覆(被子)
15.若神人 (光彩照人的样子)
16.余则袍衣处其间 (乱麻;破)
17.父母有裘葛之 (每年;给予,赠送)
18.无冻之患矣 (饥饿)
19.非天质之 (低下)
20.生以乡人子余 (拜见)
21.言和而色 (平和)
六、虚词意义及用法
1.以
2.之
3.其
七、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2)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今诸生学于太学(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今诸生于太学学”)
2.省略句
(1)寓逆旅(“寓”后省略介词“于”,即“寓于逆旅”)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处其间”省略介词“于”即“处于其间”)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省略主语,即“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余礼愈至”)
八、重点句子翻译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各种各样的书。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但)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钝,(但是)最终能够有所收获。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他们中如果有学业不精通、没有养成良好品德的,那就不是天资低下,而是不如我那么专心致志地学习罢了。
九、问题探究
1.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宋濂对乡之先达,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这种师生关系赞成与否,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2.本文写天气寒冷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自己学习的艰苦,为了激励马生刻苦学习。
3.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4.(2017·重庆B卷)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品质符合原文内容,可以从勤奋、坚忍、谦虚、诚恳、诚信、尊师、不攀比等方面作答。
结合自身实际,清楚表达。示例:宋濂的勤奋对我触动最大,懒惰是我最大的缺点,做事经常偷懒,习惯拖延,今后一定改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