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
2.陈太丘与友期
一、通假字
尊君在(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二、古今异义
1.太丘舍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3.与人行
4.相而去
三、词类活用
友人(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四、一词多义
1.不
2.日
五、重点实词
1.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2.期(正午时分)
3.去后至(才)
4.下车之(拉,牵拉)
5.元方入门不(回头看)
六、重点句子翻译
1.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七、问题探究
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
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
2.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写出来。
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2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同时要知错就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