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29.湖心亭看雪
一、古今异义
1.住西湖
2.日更定矣
3.余强饮三大而别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是金陵人,此(客居)
2.名词作状语
与余舟一(像小草一样)
三、一词多义
1.是
2.一
3.更
4.白
四、重点实词
1.余一小舟[ná,撑(船)]
2.雾凇(hànɡ dànɡ,白汽弥漫的样子)
3.长堤一痕(只有)
4.有此人(哪能;还)
5.余饮三大白而(痛快;道别)
6.下船(等到)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见余大惊喜,曰(“见”前省略主语“他们”)
2.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介宾短语后置,“似相公”
是修饰“痴”的状语)
六、重点句子翻译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有两个人已经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七、问题探究
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语言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语言简练朴素,不加渲染,采用白描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写意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2.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这是不是矛盾呢?
不矛盾。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非同道中人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文人雅士的孤傲。
3.本文多处出现表现作者情趣的词语,其中“痴”最为传神,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