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4.诫子书
一、古今异义
非无以致远
二、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2.非学无以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长)
三、一词多义
学
四、重点实词
1.夫之行(品德高尚的人)
2.非无以(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
3.非无以(集中精神;达到远大目标)
4.非学无以(增长才干)
5.则不能(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6.则不能(轻薄浮躁;修养性情)
7.悲守(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8.将复及(怎么)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心绪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生活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五、问题探究
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淡泊、立志、惜时_。
3.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2
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忌怠惰浮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