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13.记承天寺夜游
一、古今异义
1.月色入
2.无与为乐者
3.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但少如吾两人者耳
5.竹柏影也
二、词类活用
相与于中庭(名词活用为动词,散步)
三、重点实词
1.起行(高兴的样子)
2.承天寺张怀民(于是;到;寻找)
3.怀民亦未(睡觉)
4.庭下如积水(形容水的澄澈)
四、虚词意义及用法
1.相与步中庭(介词,在)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吾”,即“吾解衣欲睡”)
2.倒装句
(1)相与步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于中庭”是“步”的状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闲人者耳”)
六、重点句子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七、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和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豁达的人生观。
2.(2012·朝阳)文中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简要说明。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也没睡,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心意相通、友情深厚。
3.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
从“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断月色之清,“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断月光之明。
4.赏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
该句为点睛之笔。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作者安闲的心境,其中也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愤懑之情。
5.(2015·资阳)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