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
)
一、(2018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
,“
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
,
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
,“
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五年高考
题组一 课标
Ⅰ
题组
A组 自主命题·课标卷题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
,
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
,
从现实的过程看
,“
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
,
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
;“
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
,
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
摘编自杨国荣
《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一、
1.
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二、(2017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
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
1.
答案
D 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
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
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
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
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
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
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
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知识归纳
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常用的6种方法如下:
(1)删。删除句子成分而改变句意。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用其他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5)漏。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其他方面。
(6)凑。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随意拼接在一起而造成错误。
2.
答案
C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
……
我们作为
……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
……
”,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
答案
B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
……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易错警示
注意绝对化的说法,说法绝对,往往错误;还要注意推断,结合文章内容,看是否符合
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2016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
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
1.
答案
D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证明《史记·殷本
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易错警示 本题易误选C。C项将原文中的“诗三百篇”替换为“西周”,实际上《诗经》收
录的最早诗歌正是西周初年的。
2.
答案
B 扩大范围。原文“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
解题关键 考生需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认真比较,发现不同点,分析判断不同的原因,进而判断
正误。
3.
答案
D D项中“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合
文意,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
依金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
答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可勾画重点词语,这样就不会犯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第三步,把选项和在
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
四、(2015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四、
1.
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阅读时要勾画圈点,标注关键词(如关联词、表范围的词等)、关键句(如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以便答题时快速找到答题区间。
2.
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方法技巧
在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时,有的问题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
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
息比较多,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捕捉、区分信
息,略过无关信息,概括有效信息,提炼所需信息。
3.
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方法技巧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相
关内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句中限制性的副词。
五、(2014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
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
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
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
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
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
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
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
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
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
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
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
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
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
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
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
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
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
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
“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
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
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
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
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
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
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
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
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
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
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
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
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
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
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五、
1.
答案
B 甲午海战是史实,而不是文艺作品中的事件。据原文第三段首句“悲剧的审美价
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首句“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
现”可知,B项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
2.
答案
C 根据选文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不符合原文意
思。
3.
答案
D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
感”不正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是“审美主体可以‘审美
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
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一、(2018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一、
1.
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
……
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
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对抗。
2.
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
……
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
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
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
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
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
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
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来理解,此项正确。
解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读懂文本。①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逐段或逐层概括文意的习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作者观点及各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
能力。②养成全神贯注、逐词逐句细读细品的习惯,对文中涉及的表明时间、范围、程度或
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或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等的词句,应该格外关注,
并随手勾画出来。③树立整体理解的意识。碰到疑难词句,或与设问相关的原文语句,不要望
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而要联系有关语句所处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步骤二,落实“三字方针”。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
找出各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各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
等现象。
步骤三,明确比对关系。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系:①比对逻辑关系。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
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的关联词语。②比对语意关系。如部分与整体、已
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
二、(2018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
1.
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
强调空间的
……
,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
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段中的两个“即使
……
,也
……
”说明无论是正在崛
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
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
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
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
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
……
占有物”指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
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
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
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
“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
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
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
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
体被某一类型
……
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
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
……
,应
……
”等。
三、(2017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三、
1.
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
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
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
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的原因。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4字解题法
(1)读——粗读全文,整体把握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明确论述对象、思想内容和主要观点。只有了解了文本内容,才能在
解题时根据具体的选项找到对应区间,找到原文中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对比分析。
(2)审——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如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符合的”还是“不
符合的”、“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3)
找
——
准确查找
,
确定区间
选项的内容一般都来自原文
,
所以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对应的语句
,
要找准确
,
找全面
,
不可遗漏。有时对应的语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辨别,筛
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相互补充。
(4)比——对照分析,判断正误
对照原文,仔细、全面地分析选项,包括选项中所用概念或词语的内涵、外延,事物存在的状态
(必然、可能),条件的类型(充分、必要、充要),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时间的先后,内容的主
次。对比之后,自然会发现选项与原文存在的差别。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先将那些明显的
或把握大的错项排除在外。如果仍有个别选项拿不准,可以反复揣摩,并与原文反复对比,结合
文意进行判断。
2.
答案
A 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3.
答案
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文中没有体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简
缩版的三段论,大前提为“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小前提是“明代成化年间青花
瓷兴盛”,结论是“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这个三段论中,“时尚兴盛”与“青花瓷
兴盛”非同一概念,即“青花瓷兴盛”并非“时尚兴盛”,所以推断不出“青花瓷兴盛的成化
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一结论。
四、(2017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四、
1.
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
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
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
……
,另一方面可以
……
,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
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
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
的配套设施”。
2.
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
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
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
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
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
记忆”。
方法技巧
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识
对于论述类文本,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一一对应——原文与选项的对应,可有时相对应的类似句
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如何快速找到答题区间呢?这需要有意识地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
识,即梳理层次。梳理层次的方法有:
(1)看首句,明文意。文段首句或总起全段,或承上启下。如本文第三段首句“仅仅留住乡村记
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留住”承上,“呵护”启下,这一句为过
渡句,这样第二、三段的内容就明确了。第四段首句也是过渡句,“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承
第二、三段,“活化乡村记忆”启下。这样文章层次就非常清晰了。
(2)看举例,明范畴。文中阐释观点时,往往列举一些现象,举出一些做法,要认真筛选,确定它们
所属的范围。如文中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举一些做法说明如
何呵护乡村记忆等。注意以此可以辨析试题选项中张冠李戴的错误。
五、(2016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
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
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
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
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
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
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
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
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
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
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
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
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
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
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
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
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
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
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五、
1.
答案
B 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
无太大区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
后的游历见闻”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
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属于混淆范围。
2.
答案
C 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
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
果关系。
3.
答案
B 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
低小说对故事的依赖”。
六、(2016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
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六、
1.
答案
C “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据,说法绝对。
2.
答案
D 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
料”,而选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D项错误。
3.
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据首段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
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
史料”,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七、(2015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
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
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
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
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
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
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
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
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
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
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
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
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
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
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
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
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
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
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七、
1.
答案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不正确,参看原文第一段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
答案
C “由于
……
,所以
……
”属强加因果。
3.
答案
B “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
八、(2014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
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
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
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
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
孰燔其余。
……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
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
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
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
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
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
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
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
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
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
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
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
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
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
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
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
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
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
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
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
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
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
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
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
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
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
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八、
1.
答案
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不正确,原文是“否则将
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2.
答案
B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不正确,“行会”不属于政府机构。
3.
答案
B 宋代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错,“把关”的实施者应为“行
会”。
知识拓展
这类理解文意的客观题,要注意选项中范围扩缩、扭曲文意、混淆时空、胡乱组
合等问题。所谓范围扩缩,是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
围的扩大或缩小。所谓扭曲文意,是指选项故意扭曲阅读材料的意思,把考生的思维朝背离文
本的方向引领。所谓混淆时空,是指选项故意混淆事物发展的顺序。所谓胡乱组合,是指文章
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说明某一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选项故意把这几个事例的内容加
以组合,并且故意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息相左。
一、(2018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
不相符
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
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
不能
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
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
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
平。
一、
1.
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
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
第五段
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方法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三方法”
方法一 置于完整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方法二 贯彻句句落实的原则,要在原文找到依据。
方法三 实施仔细比对的方法,依据选项比对性质、特点、范畴等。
2.
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
……
少数专业人士
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
“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不可调和的二
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
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3.
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
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
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求。
二、(2018江苏,17—1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18分)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
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
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
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
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
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
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
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
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
……
乃
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
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
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
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
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
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
兼二者之短的
“低能儿”
,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
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
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
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
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
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
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
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
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
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
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二、
1.
答案
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
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该句在文本第二段结尾,答题时可结合第二段的
内容分析。由“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可概括出社会上有崇洋
媚外的风气;由“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可概括出一部分
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由“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
……
则仍非常缺乏
了解”,可概括出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2.
答案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
架、次加墙壁。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第三段。从第一句中可
筛选出“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从第二句中可筛选出“其精
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从第四句中可筛选出“现代最新的构架法
……
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的”。整合信息作答即可。
3.
答案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
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
正在产生。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文本的首尾两段。由第
一段中“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
则,却始终一贯”,可概括出第一点;由第四段第一句“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
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可概括出第二点;由第
四段第二句“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
向而设计的;
……
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可概括出第三点。
一、(2013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
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
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
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
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
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
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
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
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
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
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
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
《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
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
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
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
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
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
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
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
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
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
《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
《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
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
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
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
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
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
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
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
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
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
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一、
1.
答案
B 参看第一段第三句,原文“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并非指代《老子》
和道家的源流、派别,该项改变了原意。
2.
答案
D “或曰
……
”整个引文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对《老子》的批评。
3.
答案
C “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不正确,
从第四段可知,引用阐发的目的是论证《黄帝书》产生的时代,进而推知《老子》一书形成的
时代。
二、(2013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
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
属,神鸟也。
……
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
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
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
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
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
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
正也,
……
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
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
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
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
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
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
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
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
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含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
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
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
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
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二、
1.
答案
B 根据首段“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可知,“跟凫一般大”不正确。
思路分析 概念理解题须先确定该概念的信息区间。一般来说,该概念出现在概括句中,概括
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首括句、尾括句等。多数情况下,该概念所在区间限于本段文字,
但也有例外。其次,要好好理解这一部分文字的内容要点。最后判断选项正误。
2.
答案
A 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
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
现”,可以推知该项不合文意。
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筛选文本内容信息。要确定筛选范围,即索检相关的信息区
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相关信息进行检视。
3.
答案
B 据原文最后一段“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
者”,可知“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不正确。
三、(2012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
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
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
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
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
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
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
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
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
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
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
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
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
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
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
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
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
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
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
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
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
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
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
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
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
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
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
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
“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
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
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
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
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
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
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
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三、
1.
答案
C 据第一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可知,该项“进行了修
正”不正确。
2.
答案
B 强加因果,原文以计算机天才、黑客、神童为例,意在证明“知识正是通过科技
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一观点。
3.
答案
D 据末段最后两句可知,滥用科技黑箱,其直接结果只能使“科技”这把双刃剑
“不好”的那一刃变得更加锋利。
四、(2011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
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
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
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
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
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
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
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
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
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
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
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
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做
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
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
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
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
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
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
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
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
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
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
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
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
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
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
,
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
所以从性质上说
,
跟卿士
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
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
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
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
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
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
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四、
1.
答案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原文第一、二段
并无此表述,属无中生有。
2.
答案
C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与原文“子展却借用
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表意不符,犯了“曲解
文意”的错误。
3.
答案
B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这个结论过于绝对,其实也有另一种可能
性。
五、(2011全国,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
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
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
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
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
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
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
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
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
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
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
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
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
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
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
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
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
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
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
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
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
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
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
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
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
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
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
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
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
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
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
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
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五、
1.
答案
B “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中,“情景交融”和“创造意象”语
序颠倒。且只有先创造意象,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另外,末句与前句无因果关系。
2.
答案
A “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中,“具体物
象”前缺少定语“一个”,这样就改变了原文意思。
3.
答案
C 错在“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因为杜甫像其他中国艺
术家一样,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完美,这并不符合西
方艺术家的审美标准。
六、(2010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
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
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
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
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
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
叫作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
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
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
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
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
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
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
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
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
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
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帖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
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
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
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作“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
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
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
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
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
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
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
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
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
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
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
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帖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
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
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六、
1.
答案
B 后半句在原文中无此意,属无中生有。原文中只提到“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
的影响
……
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
答案
B “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二段尾句是说“就是用真
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3.
答案
C “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的说法过于武断绝对,且“唐人碑帖的书
法”也并不全指皇帝、大官所写,“无名书法家的作品”也在此列。
七、(2010全国Ⅱ,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
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
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
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
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
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
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
汉时代的中国人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
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
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
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
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
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
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
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
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
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
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
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
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
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
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
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
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的
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
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
化做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
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
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
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
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
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七、
1.
答案
D 曲解原意,先秦两汉的文化同样也受外来文化影响。
2.
答案
C 以偏概全,由末段第一句话“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可知“唯一”一词表
述过于绝对。
3.
答案
A 强加因果,“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与“研究历史上外来
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且第二句表述的观点
错误,应是“很有必要”。
八、(2009全国Ⅰ,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
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
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
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
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
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
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
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
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
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
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一”,而是具有弧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钺阑。
“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
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
葬中,曾发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
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矢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它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
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
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
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
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
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
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
问题。
D.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
事首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
A.
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
,
无不谐也”
,
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
,
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
,
没有不顺畅的。
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
治者的墓葬中。
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力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力
就不复存在。
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
人三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
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前殷王室
的遗物。
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
也是如此。
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
释它的字形结构的。
八、
1.
答案
D “只有
……
才
……
”不符合文意,原文第三段“‘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
‘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及“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
并无“只有
……
才
……
”这一条件限制。
2.
答案
B “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属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3.
答案
D “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
……
”属主观臆测,即便许慎距离甲骨文、金文的时代
很近,他也未必能对“王”字做出正确解释。
九、(2009全国Ⅱ,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
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
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
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
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
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
《穀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
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
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
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
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
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
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
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
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
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
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
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
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
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
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
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编辑、流传
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
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
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
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
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
“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
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
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
教科书。
九、
1.
答案
C 原文第一段中写“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经’”,未提及他们也认为“经”跟“经纬”之“经”没关系的意思,属于范围扩大。
2.
答案
B “尽管很重要”在原文中未提及。根据上下文内容来看,解经的书和《孝经》一
样,应“低了一等”。
3.
答案
C 据原文第三段末尾内容分析,《论语》“袖珍本”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是为适合
人们“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让人不累,从而体现了“人性化”。选项属于
因果倒置。
十、(2014大纲全国,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
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
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
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
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
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
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
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
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
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
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
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
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
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
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
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
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
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
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
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
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
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
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
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
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
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
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
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
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
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
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
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十、
1.
答案
D 原文中梁思成的意思是说“宫室之寿命”有限,一是因为“木质结构之未能耐
久”,更重要的是古代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从全文来看,是
指古代中国人认为,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有不同的需求,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
保存。
2.
答案
B 文中第二段只提到秦朝修建阿房宫所用木材的来源,而说修建阿房宫所用的石材
“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属于无中生有,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3.
答案
C “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推断错误,
依据有二:第四段讨论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其中提到在有耐久要求的“陵墓建
筑”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中大量使用石材;第一段作者认为不少西方学者“甚
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是“片面的看法”。
十一、(2013大纲全国,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
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
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
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
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
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
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
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在“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
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期,“秋季”才会来
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
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
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
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
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
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
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
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
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
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
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
虑的人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
《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
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
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当
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
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地破
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
的资源。
(摘编自俞金尧《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环境学论著的
观点,但是克罗宁博格对此并不认同。
B.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
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C.全球变暖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这
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D.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克罗宁博格并没有使用“人类的尺度”来衡量这一问题,所
以他显得十分淡定。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做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从地质史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
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
B.克罗宁博格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
效应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C.《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
战,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
D.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克罗宁博格
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大自然的“春天”降临之前的远古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广大区域都覆盖着冰层,因此人类
的祖先当时并没有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
B.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
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C.克罗宁博格采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地质
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
D.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在冰期中生存下来,与今天我们试图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相比,虽
然形式不同,实质都是积极利用知识应对危机的表现。
十一、
1.
答案
B “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有误,原文第一
段“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B项误将“未然”变成“已然”了。
2.
答案
A “对地球的未来做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有误,克罗宁博格的理论基础是他
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
3.
答案
B “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有误,
克罗宁博格是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地球漫长的周期,而不是“不考虑明年
……
以
后”。
十二、(2012大纲全国,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
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
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
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
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
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是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
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
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
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
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
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
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
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
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
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
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
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
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
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
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
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
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
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
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
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
扬子津。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
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移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
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
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
石头和运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
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
运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
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
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十二、
1.
答案
C 据原文“王琦
……
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及“胡三省
……
那时读《资治
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两句可知,是他人读《资治通鉴》理解“扬子
津”有困难,胡三省为之做注解。
2.
答案
A 据第二段“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可知,沙洲未必与扬子津正对,“而江中
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于文无据,不符合文意。
3.
答案
D 因文中只交代“《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但并未交代另两首诗的写作时
间,故“最晚”说法不当。
十三、(2017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
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
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
……
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
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
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
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
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
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
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
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
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
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
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
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
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
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
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
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
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
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
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
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
不相符
的一项是(3分)
(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
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
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
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
不一致
的一项是(3分)
( )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
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
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
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
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
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
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
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十三、
1.
答案
A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由原文第三段“兼顾太阳
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可知,概念理解错误。
2.
答案
C 由原文第五段“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
了”可知,《淮南子》记载的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3.
答案
D 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A.由第二段可知,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并非参数。B.
强加因果。C.由第三段“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
照物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并非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制定的。
十四、(2017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
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
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
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
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
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十四、
1.
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
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
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
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
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
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
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
3.
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
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
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十五、(2017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十五、
1.
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
……
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2.
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息。
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者”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3.
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先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
侧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化,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
特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
程特点。
十六、(2016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
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
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
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
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
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
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
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
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
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
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
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
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
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
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
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
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
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
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
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
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
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
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
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
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
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
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
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
锵成韵。
十六、
1.
答案
D A.无中生有。对应区域在第二段“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文中并
没有说近体诗具有“生命力”,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更是无从谈起。B.强加因果。“古
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
关系。C.说法绝对。“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错,因为后文有“唐代诗
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
2.
答案
C 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汉
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3.
答案
C 以偏概全。不仅帮助读者把握古体诗,也帮助读者把握近体诗。
十七、(2016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
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
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
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
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
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
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
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
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
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
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
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
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
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
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
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
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
不相符
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
,
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
,
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
和消费能力。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
不一致
的一项是(3分)
( )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
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
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
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
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十七、
1.
答案
C “是文化消费的体现”错误,原文是“文化消费属于其中”(第1自然段)。
2.
答案
B “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表述过于绝对,原
文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3.
答案
D A.“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错误,“到图书馆借阅”属于“由政府提
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第1自然段)。B.“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错误,文中第
3自然段说到“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
费品位”,据此定义可以推断商人是否有文化品位与懂不懂绘画无直接关系。C.“中学生因
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的推断与原
文观点不完全相符,因为“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
影响”(第2自然段)。
十八、(2016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
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
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
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
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
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
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
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
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
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
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
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
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
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
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
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
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
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
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
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
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
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过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十八、
1.
答案
B A.递进关系不当,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C.张冠李戴,原文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并没有说“‘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D.“最重要的意义”于文无据。
2.
答案
C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的影响,A、D两项只说
了“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缩小了范围。B项没有涉及“语言变迁”,概括不全面。
3.
答案
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相关信息集中在文章第二段的结尾。由“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
中”,以及“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有“反思”,可概括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
化’”。由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
的文言诗词”,可概括出“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十九、(2015天津,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
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
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
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
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
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
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
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
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
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
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
实践的总体反思和内心体验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社
会“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在人文世
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新的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
体用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而
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
“人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
事实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
性问题。
(选自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
1.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
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
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世界的核心。
D.“
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
,
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
人类追求。
2.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3分)
( )
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他说:“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值!”
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才华的
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C.漂亮的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
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他说:“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价值”与“意义”分别是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
界”的关键词。
B.“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
性,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
C.人类介入“自然世界”,构建“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社会价
值,完善人生意义的过程。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教
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十九、
1.
答案
C A.因果倒置。由原文第一句可知,先有“人化的自然”,然后才“在自然界中可
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另外,“纯粹”在原文中修饰“自然事实和事件”。B.
“‘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对应原文第三句“‘社会世界’是在
‘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与原文可以等同;“自然规律
……
作用相同”张冠李戴,由
原文第四句“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
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可知。D.对应原文第五句。选项前半句“‘求价意志’是‘社
会世界’的实质”符合原文;“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是“求价意志”的具体表
现形式,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2.
答案
D A.李先生的行为体现的是“求真意志”。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体现的是
“求权意志”。C.姐姐想嫁给白马王子体现的是“求爱意志”。这三者都属于社会价值规
范的具体体现,属于“社会世界”范畴。D.魏越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的行为
是一种追求人生意义的行为,故属于“人文世界”范畴。
3.
答案
B 原文倒数第二句说“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选项
表述将“人文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概念外延扩大,“人的世界”的外延大于人的“意
义”的世界的外延。
二十、(2015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
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
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
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
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
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
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
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
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
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
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
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
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
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
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
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
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
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
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
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
“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
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
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
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
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
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
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
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
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
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
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
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
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
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
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
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
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二十、
1.
答案
C A.该项内容是从性格方面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不是本文的
主旨。B.该项内容仅仅是性格元素模糊性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本文主旨。D.该项内容只是对
第四、五段内容的概括。
2.
答案
B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错,原文最后一段说“性格元素的本
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
感到难以捉摸”,但这并不能推断出“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3.
答案
D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推理不正确,人物性格元素是否具
有模糊性,要看其是否符合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2017年12月10日
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
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
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老
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
……
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
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
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沟洫志》所言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
三年模拟
A组
201
6
—201
8
年
高考模拟·基础题组
(
每篇建议用时
10
分钟
)
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
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
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
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
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
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侗寨被称为“时光
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
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
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
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
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
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
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D.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通过聚焦村民生活质量来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沟洫志》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D.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C.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D.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他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一、
1.
答案
A B项强调“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
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项“只要
……
就”关系错,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
乡愁,留住我们的根”。D项“不是
……
而是”关系错误,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
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2.
答案
B 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
答案
C 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二、(2018河北邢台质检,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宋朝境内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突出表现,是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并注入新内涵。这与
北方民族政权的环伺紧逼,以致宋朝一再面临存亡继绝的现实威胁息息相关。而新儒学的形
成与确立,则构成其民族主义新内涵的思想资源。宋儒强调“四夷不服,中国不尊”(欧阳修
《本论》),以期“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胡安国《春秋传序》),确立民族自信,力图
夷不乱华,进而用夏变夷,维护政治文化的大一统。推及与诸民族政权的外交关系上,宋朝在军
事失利委曲求和时,宁可接受交纳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而拒绝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
亲政策。
这一民族主义基调在各个文化领域都有不同凡响的回声,而南宋远比北宋高亢。《春秋》学
因发挥“尊王攘夷”大义而再度跃居显学,士大夫论兵也成为风尚,不啻是民族主义主旋律在
经学与军事学上的反映。诗词散文等主流文学,都有由爱国主义基色构成的绵延不绝的作品,
“表白了他们这种久而不变、隐而未申的爱国心”(钱钟书《宋诗选注序》)。这种民族主义
也融入市民文艺的叙事性作品。在宋学鼓吹下,民族大义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尽忠报国”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已是上至将相下至士庶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
民族主义自觉并不限于宋朝汉族政权内部。在大宋史视野下,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与
宋并峙的民族政权,一方面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另一方面却自觉坚持统治民族的主体意
识。金亡之际,金朝将帅履践“金国大臣,惟当金国境内死”(《金史》)的信念,拒绝失节降敌,
也印证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民族气节的接纳与认同。
今人在重新评价民族战争与统一大业的复杂关系时,自应秉持民族平等的价值观。对大宋史
时段所有民族战争,一方面既要放在历史条件下评断每次战争各方的是非曲直,另一方面也应
从中华民族通过长期冲突与融合方始形成的历史大趋势中去评判。元朝再次完成统一大业,
无疑是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历史性结局。在这一长时段中,确实时断时续
地伴随着血与火的民族战争,但也应看到,相关政权达到地缘政治相对均势的和平时期,各民族
与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使团聘问与其他民间途径,推进着相互间经济、文化等领域的
交流与融合,而宋朝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这样,就不至于因肯定统
一而对宋朝长期而顽强的抵抗不以为然。正是有赖于这种抵抗战争,保卫了宋朝先进的社会
经济,相对弱化了骑马民族政权的原始野蛮性,相应减轻了大一统进程中的社会破坏力度。而
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民族气节与忽必烈所成就的统一大业之间的历史悖论,也可以各有其值得
肯定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虞云国《大宋史视野下的民族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朝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并注入新的内涵,这和北方民族政权一再威胁到宋朝存亡断
绝的现实有密切的关系。
B.新儒学是宋代民族主义新内涵的思想资源,宋儒希望确立民族自信,用夏变夷,进而力图夷不
乱华,维护政治文化的大一统。
C.民族主义影响到了宋朝的外交,宋朝向外族求和,因接受交纳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所以不再
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亲政策。
D.与宋朝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的同时,也形成了契丹、党项、女
真、蒙古等多民族混合的主体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论述宋朝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一些表现,并引用了一些资料作为论据。
B.文章第二段从文化领域论述宋朝民族主义的表现,指出民族大义成为宋朝全民共识。
C.文章认为,民族主义在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中同样存在,并引用有关史料加强论证。
D.文章从大宋史视野的角度论述民族关系中的民族主义,着重论述了民族平等的价值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应根据历史条件去评判大宋史时段民族战争各方的是非,也应从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冲
突与融合中形成的角度去评判这些民族战争。
B.民族战争与统一大业的关系复杂,肯定一方不等于否定另一方,因此,我们肯定元朝再次完成
统一大业,不应否定宋朝长期而顽强的抵抗。
C.在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长久的历史中,宋朝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相
关政权地缘政治相对均势的和平时期,起主导作用。
D.如果没有宋朝对元朝的抵抗,就无法保卫宋朝先进的社会经济,也不能减轻大一统进程中的
社会破坏力度,文天祥和忽必烈也就没有现在的历史地位。
二、
1.
答案
A B项,“用夏变夷,进而力图夷不乱华”与原文不符,应是“力图夷不乱华,进而用
夏变夷”。C项,“因接受交纳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所以不再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
亲政策”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选择关系。D项,“也形成了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多民
族混合的主体意识”错,应是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各自有其独立的民族主体意
识。
2.
答案
D “着重论述了民族平等的价值观”错,文章的重点不在于论述民族平等的价值
观。
3.
答案
D “文天祥和忽必烈也就没有现在的历史地位”这一说法不正确,D项前面的信息
只能判定文天祥的历史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忽必烈的历史地位是通过成就统一大业而
形成的。因此,由前面的信息无法得出忽必烈的历史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三、(2018湖北武汉调研,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尽管这类危机
是人类一手造成的,而且显然是在人类所能解决的范围之内,但是公众、媒体和政治家们却似
乎并未像对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或其他社会问题那样严肃地对待土壤危机。然而,我们对
土地和土壤资源的态度,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明的生存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指出,人类活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迁移土壤和岩石
的主要动力之一。这完全出人意料,因为地质学家将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而非人类——
视为改变地貌的动力。人类活动通常不被纳入地质学视野下以数百万年为计的“深度时
间”范畴,以及地球自身生成及演化历史的讨论中:在漫长的地质时间轴上,人类只能被视为刚
刚出现。事实证明,人类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世界地貌,在极短的时间内已造成可与地质
作用相比拟的影响。
透过地质学的视角来审视农业发展史,便看到一幅人类自食其果的图景:我们对待土地的态度,
决定了土地对待我们的方式及其时间纬度。还可以看到避免悲剧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只要人
类不再愚昧地重复无限损耗土壤资源的行为,便可以避免古代文明灭亡的命运。但遗憾的是,
当今人类的行为,正是在全球范围内毫无节制地消耗土壤。
在过去的150年中,每几十年就有智者敲响土壤退化的警钟。但是,我们的记忆和注意力持续
的时间都太过短暂。那些尽力扭转土壤退化局面的努力,都被所谓更重要的事情取代。比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南部大平原垦荒种粮,出口欧洲以满足其粮食需求;再比如今
天,我们培育作为生物燃料原料的作物,以实现作物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考古学家记录了全球范围内土壤流失与古代社会的衰退或灭绝之间的关系。在环境史学资
料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森林砍伐造成土壤侵蚀,并最终导致文明毁灭”的论点。不过,根据早
期对西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地质学探寻,特别是对陡峭林地的土壤侵蚀的研究来看,如此广泛
而严重的土壤流失,不可能仅由林木砍伐造成。事实上,只有想方设法地杜绝植被复生,才有可
能造成这种情况。人们不禁开始怀疑,农业活动或许是造成这一切的真正罪魁祸首。我们面
对的谜题是:是否农业活动在造就了文明的兴起、发展和蔓延的同时,也通过更长期的土壤退
化及流失过程,播下了引发社会衰落的种子?
如何重新思考传统农业中的智慧,进而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改变对
土壤的看法开始:土壤不只是用来种植植物的培养基质,它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所赖以
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系统。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问题,因为人们没有严肃地对待,始终没有得到
解决。
B.世界地貌变化的动力一般来自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但一种新的观念认为,人类活动也正在
重构世界地貌。
C.如果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毫无节制地消耗土壤,古代文明灭亡的命运悲剧就会发生。
D.审视农业发展史,人们迷惑:农业活动造就了文明,也导致了文明的消失,成为真正的罪魁祸
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最后思考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B.文章从地质学视角展开论述,得出人类无限损耗土壤资源,可能会带来文明灭亡的命运的结
论。
C.文章列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今天的事例,旨在揭示土壤危机被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取代。
D.考古学家和环境史学家的观点作为直接的论据运用于文章的论述中,支持本文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对待土壤资源,那么,现代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才会持续。
B.人类活动通常不被纳入地质学视野下,是因为改变地貌的动力在于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
C.文章立足于考古学家和环境史学家的观点之上,指出人类文明的衰退乃至毁灭的原因,还在
于农业活动无节制地摧毁土壤。
D.土壤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所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系统,保护人类文明就是保护土壤。
三、
1.
答案
B A项,“没有严肃地对待”只是原因之一。C项,结论绝对。D项,将原文中的可能
性变成了必然性。
2.
答案
C 偷换概念,应为“旨在揭示尽力扭转土壤退化局面的努力被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取
代”。
3.
答案
D 错在颠倒关系,应为“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人类文明”。
四、(2018广东深圳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
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
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
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
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
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
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
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
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的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
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
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
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确定用户是
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
作模式等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
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即对媒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
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
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提升
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
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才能使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马慧茹、冶进海《理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
B.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
C.信息智能匹配技术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的精准推送。
D.以推广服务项目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媒体很难真正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新媒介有着负面效应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
B.全文围绕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
C.文章的第二段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
D.文章先提出新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分析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受众得到好处,对此受众仍要保持清醒头脑。
B.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广泛应用。
C.缺少媒介素养的人,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也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
D.如果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不能提高,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折扣。
四、
1.
答案
C A项中“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源于原文第一段,“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
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源于原文第三段。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从“媒体”和“信息受
众”两大角度进行对策分析,因此,需要把对策转换为问题或原因,即从“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
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转换为“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高”,从“从信息受众
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转换为“受众使用新媒介缺乏理性”。由此
可知A项错。B项源于原文第一段。原文说“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
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非理性冲动”
与“紧张和焦虑情绪”是并列关系,而题目表述为因果关系,所以B项错误。C项源于原文第
二段“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
……
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
自己的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
……
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整合两层意思,可知C项
正确。D项,原文意思是媒体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以达到推广自己的服务项目的
目的,所以D项错。
2.
答案
B “全文围绕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中“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
介”概括错误,“为何”与“如何”区别很大,“为何”是原因分析,“如何”是怎样做,是从
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分析。
3.
答案
C C项说的是“缺少媒介素养”对一个人在新媒介时代可能有的影响,相关内容可
以从第三段进行推断判断。C项对推出的两大结果“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肯定无法判断
信息的是非利弊”,表述过于绝对。
五、(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不轻言转行或跨界
在中国影视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成长起来,所
生产出来的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既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也不乏偷工减料、广受
诟病的质量低劣之作。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创作实践中去,从而使国产影视剧与观众建
立起更加稳固且充满信任的关系,成为影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工匠精神乃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为产品的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对与其工作相关的
某一方面专业品质的不懈追求与顽强坚守。具体而言,就是他们在为社会创造某种产品或提
供某种服务的过程中会以一种高度专注、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或服
务能力,使之精益求精、臻于完美。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不会左顾右
盼、朝秦暮楚,总是幻想找到一步登天的终南捷径。哪怕只是一件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
事,往往也会将毕生的志趣和难以想象的精力贯注其中,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日
复一日地将之做到极致。具体到影视创作领域,工匠精神首先体现为从业者有长期甚至终生
心无旁骛地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无怨无悔的志趣。这意味着,无论从事影视生产的哪个行
当,他们都不能受一时的利益诱惑就轻言转行跨界,而是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本位工作,立足于专
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取代的位置上,为影视艺术提供丰厚而独特的养分。
影视市场的高热不退带动作品的产量激增,也将人才短缺这一棘手难题推上了台面:编剧、摄
影等高端专业人才难觅,因为很多人转行去当了导演,甚至自组公司拍起了电影;与此同时,一
些圈外人士眼见影视产业有利可图,遂凭借自己的“圈粉”能力跨界“触电”,摇身一变成为
了导演或制片人,搭班子拍起影视剧,这进一步加剧了非导演类行家里手供不应求的紧张状
态。于是,大批缺乏经验的新人仓促上阵。由于缺乏训练与积淀,其作品大多艺术水准低下。
结果,一些好不容易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创作技艺与经验无法传承下去,使创作无法形成有效
的积累和生长。
健康的行业环境不仅需要频频走上红毯、亮相于人前的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也需要专业的
编剧、摄影师等“幕后英雄”,还需要资深的副导演、选角导演、预告片导演、场记等各怀
绝技且安守本分的“高级技师”。唯有如此,作品的专业品质才能从整体上稳中有升。要做
到这一点,必须建立起良性的制度,公正合理地分配“象征资本”,让所有为作品生产做出贡献
的成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与之能力和付出相匹配的回报,使其即使处在幕后,也不会感觉被冷
落。当然,笔者如此立论,并不是简单地反对转行或跨界,而是想强调,转行跨界必须源于志趣
的改变而非利益的驱动,且转行跨界后还需放低姿态,随着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不可妄想一步
登天,不费吹灰之力、仅凭人气就从这个行业的大咖一跃成为另一个行业的新秀。否则,很容
易造成行业秩序的混乱,长此以往对中国影视业的艺术根基造成侵蚀。
(选自宫浩宇《影视创作呼唤工匠精神》)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会以一种高度专注、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本行业所有专业技术或服务
能力。
B.影视行业编剧、摄影等高端专业人才的转行,加剧了非导演类行家里手供不应求的紧张状
态。
C.应建立起良性的制度,让即使处在幕后的为作品生产做出贡献的所有成员都不会感觉被冷
落。
D.发挥影视业“幕后英雄”以及各种“高级技师”的作用,作品的专业品质就能从整体上稳
中有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针对我国影视产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创作实践中去的必要性。
B.第二段在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后,指出影视创作的各个行当不能受诱惑而轻言转行或跨界。
C.第三段从反面论述了影视产业出现人才短缺这一棘手难题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D.最后一段主要论述了轻言转行或跨界的危害,指出这样可能对中国影视业的艺术根基造成
侵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影视行业迅猛发展,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成长,需要将工匠精神
融入影视创作实践中。
B.如果所有为作品生产做出贡献的成员都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与之能力及付出相匹配的回
报,转行跨界现象就不会出现。
C.如果让缺乏训练与积淀的新人仓促上阵,一些好不容易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创作技艺与经
验就无法保证有效传承。
D.如果转行或跨界源于志趣的改变,且之后放低姿态,随着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就可能创造出
较高水平的作品。
五、
1.
答案
C A项,“所有”一说错,混淆范围。B项,“加剧了非导演类行家里手供不应求的紧
张状态”是“一些圈外人士”所为的后果。D项,“作品的专业品质就能从整体上稳中有
升”说法绝对,应为“可能”。
2.
答案
D 最后一段主要从主客观角度提出避免轻易转行或跨界的方法。
3.
答案
B “就不会出现”过于绝对。
一、(2018河南中原名校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近几年,以汉服圈为代表的古装文化实践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态势。在文化传播领域,例如方
文山在2013年创办“西塘汉服文化周”,建构了一个以汉服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场域。在产业
资本领域,与汉服相关的新兴产业也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现在,身穿汉服的身影已经时常出
现在大学校园、商业广场和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域,汉服进一步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不过,有的汉服爱好者却表达了不同的焦虑,“现在的汉服圈都很浮躁,很多人已经退圈,因为
已经背离了初衷”。有人曾对汉服文化内部的构成做过普及:一是汉服爱好者,即已接触汉服,
对汉服有一定了解,认同汉服复兴的主要观点与理念;二是汉服生活者,即将汉服生活化,在日
常生活中践行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三是汉服复兴者,主要进行理论研究或服饰考据,或负责
引导社团,举办活动,较大范围地复兴推广汉服。显然,一种内部的阶层被呈现了出来。在公共
场合身穿自制汉服的第一人王乐天等,同汉服生活者一起,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结构的塔尖和塔
身。而汉服爱好者则是金字塔形结构的基座。汉服复兴者规定汉服文化的边界,而汉服生活
B
组
201
6
—201
8
年
高考模拟·综合题组
(
每篇建议用时
10
分钟
)
者则以一种与世俗生活决断的决心进行实践。例外的是汉服爱好者阶层,他们的参与程度显
然要低,远没有生活者“壮士断腕”式的决心。因而,在汉服文化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下,汉服圈
内部的焦虑情绪,也许可以解释为汉服爱好者同另两个阶层的脱节。而这种愈发不稳定的结
构,则正是汉服文化在持续冲顶过程中的隐忧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壁垒。
汉服爱好者进入汉服圈的动力,往往来自动漫文化的影响。如果要进一步厘清这一群体的文
化需求,则必须首先将他们从汉服圈中剥离出来,放置在青年亚文化实践的脉络中进行观察。
汉服爱好者首先关注的是亚文化实践的满足,即通过挪用和拼贴符号,形成的对主流文化的仪
式性抵抗策略和沟通尝试。
然而,汉服文化复兴者和生活者都强调汉服文化的正统性,这就造成汉服圈内出现了爱好者同
“考据派”的二元对立。随着汉服文化热度升高,以传统影楼写真为代表的行业也开始介入
古装拍摄。此时,为了维护亚文化内部的纯洁性,汉服爱好者又斥其为“影楼装”,拒绝承认其
与汉服文化的关系。这种内部分裂导致的不稳定结构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如何尽快理解汉服文化金字塔基座的庞大人群的构成成分和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参与热
情,是夯实传统文化复兴人群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摘编自赵宜《汉服文化实践:复兴及其内部焦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近年古装文化实践呈上升态势,商场及车站等公共场所常见身穿汉服的身影。
B.“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创办人方文山,是汉服生活者,属于金字塔形结构的塔尖。
C.汉服爱好者与汉服复兴者、汉服生活者相比,参与汉服文化实践的程度要低。
D.传统文化承继需要文化精英的引领,夯实金字塔基座的人群基础也非常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服文化在文化传播与资本领域的突破,是汉服文化实践呈上升态势的证明。
B.文章区分了汉服文化圈不同构成人群的特点,对汉服爱好者的相关论述较多。
C.文章从汉服文化实践壁垒、汉服爱好者的诉求等角度论述了汉服复兴中的焦虑。
D.文章先交代汉服文化实践近况,再分析复兴中的焦虑,后指出根本解决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服圈内的阶层分化与阶层之间的脱节,可能成为汉服文化实践的发展障碍。
B.汉服圈出现二元对立现象,源于对汉服文化礼仪正统性与纯洁性的理解不同。
C.汉服爱好者介入汉服圈的动力并非源于主流文化的吸引,而是源于亚文化实践的满足。
D.厘清汉服爱好者的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热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一、
1.
答案
C A.以偏概全,应是“以汉服圈为代表的古装文化实践”。B.张冠李戴,方文山应属
于“汉服复兴者”。D.无中生有,“传统文化承继需要文化精英的引领”于文无据。
2.
答案
D “后指出根本解决之道”错,文末只是提到夯实传统文化复兴人群基础需要特别
注意的一个方面,并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3.
答案
B 文中提及的纯洁性是就汉服爱好者与古装拍摄行业间的对立而言的。
二、(2018河北唐山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近代以来,为了应对国际战争和冲突,构建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接踵而
出,但总体上收获甚微。这不禁令人反思一个重大问题: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
否可能?
依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理解,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在
他看来,战争是伦理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持续的甚或永久的
和平会使民族堕落”。应当说,在黑格尔所处的现代性发展阶段,这种理解不仅是正确的,还是
相当深刻的。因为黑格尔把握了那个时代主体间、国家间关系的本质,即“一切人反对一切
人的战争”。正如前文所述,在各个国家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而激烈争夺有限的发展条件时,战
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暂时的和平不过是弱小国家面对大国霸权的无奈选择,或多个大国之
间的短期相互制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力量,平衡便必
然会被打破,“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仍将继续。
但问题在于,当今世界已经远不是黑格尔所处的那个现代性起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是处于
现代性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今日世界现代性问题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并不是靠丛林法则就
能根本解决的。对外战争不能确保自身和平,限制他国发展不能确保自我发展,不合作就不能
发展,不共赢就不能单赢,这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时候再抱着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
案不放,显然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全球治理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
准确把握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全
球治理方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首次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现代性全
球治理方案的单一主体性思维,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篇章。
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是所有国家都居于其中的历史境遇。那么,为何唯有中国能够
率先提出超越传统现代性的全球治理方案呢?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
决定的。中国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道路从来就
不是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而始终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
这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从其开启之日起,就与西方经典现代性存在本质区别。西方的市民社
会、原子化的个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在中国道路中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由此可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不仅体现于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的
方案,而且做到了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成功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现代性全
球治理观和发展观的新方案。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拓展和中
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推进,为这种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和鲜活的示范。
(节选自桑明旭、郭湛《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坐标、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黑格尔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有了战争就能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民族就不会堕落。
B.在现代性发展的初始阶段,战争和冲突不可避免,和平只是小国的妥协或大国间的制衡。
C.中国为适应时代发展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强调公共性,提出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D.受中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题,文章首先设问,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B.文章引用黑格尔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是为了证明在当时战争和冲突是必然的。
C.第三段通过分析当今世界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论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D.文章从历史回顾、现实基础和世界意义等方面来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过去所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收效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特点。
B.因为西方文化关注个体,关注自身利益,所以他们很难提出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C.中国如果最初选择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就不会率先提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
D.全球治理方案只有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并且具体可操作,才会有效。
二、
1.
答案
B A项“有了战争就能
……
”错,战争只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C项
“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错,原文是“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D项原文没有谈及
中国文化和中国道路的关系。
2.
答案
C “可行性”错,新的历史阶段论证的是必然性,“可行性”无中生有。
3.
答案
C 没有“中国道路”不一定提不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还有“中国文化”的
因素。
三、(2018安徽淮南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
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
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
《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
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
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
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
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
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
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
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
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
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
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休养方式。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
“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
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
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
论成为中医精神医学的核心思想。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
的主体。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
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
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
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
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
(摘编自刘雅芳等《简论中国哲学
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系统的精神医学认识和理论,这不同于西方和现
代医学。
B.《内经》中的形神一体观和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确立了中国古代早期中医医学的
观点。
C.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哲学思想在调节人的心身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方面起到了主要
作用。
D.“心”的概念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存在于中医精神医学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
疾病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先肯定中医精神医学的存在,接着阐述中国哲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意义,最后论述一
元哲学观对精神医学的影响。
B.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增强论述力度,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
丰富了文章内容。
C.文章第三段运用冯友兰的观点和白居易的诗句,论证了以儒、道、释为主干的中国哲学对
人的心身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是中医精神医学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
主要运用在临床医学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荀子·解蔽》提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突出了“心”为精神活动
的主体,否认心身一元哲学观。
B.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因此中国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
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
C.儒道释学说蕴藏着不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因此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往往采用三家
思想来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
D.中国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心灵成长,提升心灵境界,从
而起到心理治疗效果。
三、
1.
答案
C A项,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的只是“这种认识”,且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理论的只
是“精神医学理论”。B项,偷换概念,确立的是中国早期“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D
项,表达绝对,原文是“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
在”。
2.
答案
D “主要运用在临床医学上”错误,临床医学上只是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
思想。
3.
答案
A 《荀子·解蔽》中的观点虽然突出“心”是精神活动的主体,但是讲到心和身的
关系,仍是符合心身一元哲学观的。
四、(2018湖北宜昌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精神
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
用的,但是想象力是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教育在为脑力教育的
职业做准备时应起这样的作用:促进对构成职业基础的各种专业原则作富于想象力的思考,这
样,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的学徒训练期时,他们已经锻炼了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维
能力,即把具体事实与普遍原理相结合。”“一所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否则它便什么也不
是。”这种想象力不仅需要自由而且需要闲暇,需要摆脱杂念和功利心的束缚,想象力不是一
件可以出售的商品,正因为这样,怀特海强调:不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大
学,即使是大学中的商学院也是如此。想象力的敌人就是急功近利。所以我一再呼吁大学里
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优雅的生活,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
永恒的根本的问题。这种状态类似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做梦:他说他经常“坐着或者躺着,
什么事也不做”“在我看来,谁若是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导他工作和生活的
明星就会黯淡下来”。现在我们讲“中国梦”,如果每个中国人的梦就是发财梦、做官梦、
明星梦,那么,每个中国人的梦加在一起的那个中国梦肯定不是美梦而是噩梦。
哲学家罗素也反对工业时代的那种功利主义教育,他说:“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功利主义的,人
类的进步将不会持久,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无私的研究来充实,这种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
更好地认识世界。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只是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
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
罗素认为,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并不是对一切知识都是正确的”,“因为托马斯·
布朗爵士曾想弄清楚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海妖究竟唱的什么歌,然而即使他确实搞清楚了,
那也不能帮助他从一个地方长官提升为国家的高级行政长官”。学习研究,都应该是生活乐
趣的一部分。在罗素看来,现代大学精神的危机就是实用主义,“无论在哪里,知识渐渐不被人
们看作是对自身有益的东西,或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胸怀的工具,而是被看作是工艺技
巧的一个要素而已”。
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
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爱因斯坦说:“如果
青年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那么,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
想的训练也是一样的道理。“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
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
即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
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
位,而不应该把获得职业知识放在首位。”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说出这样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节选自陶东风《什么是“大学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反对大学仅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为教育目的,拒绝
狭隘的功利主义。
B.罗素反对工业时代的功利主义教育,因为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认为知识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
更好地认识世界。
C.怀特海主张大学必须充满想象力,若急功近利,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
有扎实的职业基础。
D.爱因斯坦认为,大学要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反对搞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第一段作者举想象力看似无用而实际上是一切有用之物灵魂的例子
,
来证明“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的观点。
B.第二、三段引述罗素的话,侧重阐明带着功利研究知识的实用主义的危害,同时指出学习研
究应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C.爱因斯坦用青年人训练耐劳性的事例来对比论证对大学生要重视通识教育,而不必忙于搞
各种专业训练的道理。
D.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什么是大学精神,引述怀特海、罗素、爱因斯坦等人的观点,阐明
大学不应奉行实用主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知识不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更应是对人自身有益的东西,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
胸怀的工具。
B.纯粹的理论,虽然在实际中可能永无实用之可能,但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有了价
值。
C.对大学不能像商学院一样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以免挫伤学生们的想
象力。
D.大学应让学生们优雅地生活,有时间静下来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不能让他们仅忙于功
利的研究。
四、
1.
答案
A B项张冠李戴,选项把罗素的观点说成了功利主义教育的观点。C项“就不能为
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职业基础”曲解文意,应该是就不能锻炼“那种
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D项断章取义,原文并不是反对搞专业训练,只是反对“因为社会
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
2.
答案
C 对比论证错了,应是类比论证。
3.
答案
C 对商学院也不能这样管理。
五、(2018湖南永州三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互联网技术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时空结构——虚拟时空,虚拟时空的首要变化表现为空间上的
“去中介化”。互联网逻辑的空间拓展彻底摆脱了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进而建构了一种没
有中介的市场,市场结构变得极为简单。正因为如此,按照互联网逻辑呈现的空间才具有一种
流动性,互联网的技术特征能够围绕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关系,对供给与需求进行空间上的“黏
合”,从而实现了市场交易的“去中介化”。虚拟时空的另一个变化表现为时间上的“弹性
化”,在信息技术范式和互联网逻辑的作用下,高度程序化的时间脉络变得富有弹性和机动,高
度体系化的时间结构变成了时间碎片并且能够及时组合。
毫无疑问,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化逻辑中时空事项
的组织方式,但同时也重构了一种全新的时空事项结构,并成为“互联网+”的技术红利的结
构性源头。具体而言,“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主要来自虚拟时空作用于市场的技术效应(简
称“虚拟时空”的市场效应)。
第一个效应是“去中介化”显著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展。“去中介化”意味着市场
交易彻底摆脱了空间的障碍和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在虚拟的时空结构中,市场关系可以无
限延伸,只要存在互补性的供给和需求,不管供求双方身居何处,互联网都能够通过技术性撮
合,将受空间限制的潜在交易对象变为现实的交易伙伴。因此,“去中介化”不仅重构了市场
关系的空间特征,而且实现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张。
第二个效应是“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有效改善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结构。一方面,虚拟
时空的“去中介化”直接缩短了市场链的跨度,从而降低了资源流动过程中由于市场中介
“雁过拔毛”式的利益实现而不断向下游转嫁、累加所形成的市场成本。工业化逻辑下的
市场交易虽然也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过度延伸的市场链和复杂的市场结构却不可
避免地抬高了资源流动的成本。另一方面,虚拟时空的“弹性时间”以及相应的“弹性工
作”,导致时间与事项的搭配更为机动灵活。在互联网条件下,人们不仅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创
造价值,还可以对时间进行重新分割,实现时间与事项的最佳组合。因此,虚拟时空中的市场交
易随时随地都能够完成,而不需要功能化的时间安排和制度时间的协调,从而有效降低了市场
交易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总体来说,互联网技术通过“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体
验。新的时空结构不仅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互联网+”的技术红利,而且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快捷与便利。
(摘编自张兆曙《“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与非预期后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虚拟时空的变化表现在空间上是“去中介化”,表现在时间上是“弹性化”,它们简化了市
场结构,打碎了程序化的时间脉络。
B.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重构了一种全新的时空事项结构,成为“互联网
+”的技术红利的结构性源头。
C.“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主要来自虚拟时空的市场效应,这种市场效应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技
术性扩展,有效改善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结构。
D.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降低了资源成本,时间上的“弹性化”降低了机会和时间成本,提
高了时间效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段主要论述虚拟时空的两大变化,即空间上的“去中介化”和时间上的“弹性
化”。
B.文章主要从市场关系变化的角度,对比分析虚拟时空交易与工业化逻辑下的交易特点。
C.文章从两方面重点阐述了虚拟时空的市场效应,旨在具体阐明“互联网+”技术红利的形
成。
D.文章从虚拟时空的变化,到市场效应,再到互联网技术的意义,有层次地展开论述,逻辑严
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让市场彻底摆脱了空间的障碍和对空间近邻的依赖性,将使交易
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
B.工业化逻辑下的市场交易资源流动成本高,主要原因是市场链的过度延伸和市场结构的复
杂。
C.虚拟时空中的市场交易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弹性时间,弹性工作,人们可以实现时间与事项
的最佳组合。
D.互联网技术塑造的虚拟时空不仅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也彻底改变了
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
五、
1.
答案
B A项,“打碎了程序化的时间脉络”错误。“高度体系化的时间结构”不等于
“程序化的时间脉络”。原文为“在信息技术范式和互联网逻辑的作用下,高度程序化的时
间脉络变得富有弹性和机动,高度体系化的时间结构变成了时间碎片并且能够及时组合”。
C项,偷换概念,将“去中介化”与“弹性时间”偷换成“这种市场效应(虚拟时空的市场效
应)”。或者说,“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展”“有效改善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结构”,这
是市场效应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市场效应的作用。D项,应为虚拟时空的“去中介化”降低资
源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市场成本,而不是“资源成本”。
2.
答案
B 文章在阐述两大效应时有对比论述,但不只是从市场关系变化的角度,还有其他
角度的对比。
3.
答案
A “去中介化”,可以使“市场结构变得极为简单”,“市场关系可以无限延伸”,
但无法推出“使交易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