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Ⅰ卷5年高考3年模拟22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Ⅰ卷5年高考3年模拟22份含答案)》 共有 2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74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专题十四  表达交流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342 清单一  几种常见句式     1. 长句与短句 所谓长句 , 是指词语多 、 结构复杂的句子 ; 所谓短句 , 是指词 语少 、 结构简单的句子 ( 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 长句和短句各有 其表达效果 。 长句的表达效果是表意严密 、 精确 、 细致 , 短句的 表达效果是表意简洁 、 明快 、 有力 。 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中 , 短 句主要用于口语中 。 2. 主动句与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 , 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 , 这样的句子 叫主动句 ; 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 , 就叫被动句 。 主动 句包括一般主动句和 “ 把 ” 字句两种 。 被动句可分为无标志的被 动句 ( 或叫意义被动句 、 概念被动句 ) 和有标志的被动句 ( 如 “ 被 ” 字句 )。 “ 把 ” 字句中 “ 把 ” 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 语 , 被动句中 “ 被 ” 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 。 3. 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 , 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 示 。 否定句有两种类型 : 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 单重否定句中 只有一个否定词 , 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 , 也 可以是一个否定词加上含有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 。 双重否 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 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烈 。 4. 整句与散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 ; 相反 , 结构不整齐 、 各 式各样的句式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 整句主要是排比 句 、 对偶句等 , 散句主要是非排比句 、 非对偶句等 。 整句和散句 各有用处 , 各有表达效果 。 整句句式整齐 , 音韵和谐 , 气势贯通 ,意义鲜明 。 这种句式在散文 、 诗歌中应用较广 , 适合于表达丰富 的感情 , 能给人以鲜明 、 深刻的印象 。 散句比较灵活 , 富于变化 ,生动感人 。 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 , 既整齐和谐 , 又 富于变化 , 更能使表意深刻 、 语意连贯 。 清单二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 不同的两类事物 ,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 如 “ 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 ”就不是比喻 ; 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 看一个句子 是不是比喻句 , 应看它是否具备以上两个条件 , 不能只看有没有 比喻词 。 下面的几种情况 , 句中虽有比喻词 , 但不是比喻句 。 (1) 同类事物相比较 。 如 : 他长得很像他的母亲。 (2) 表示猜度 。 如 : 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像是体 育馆。 (3) 表示想象 。 如 : 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仿佛一下子 成了一位威武的戍关武士。 (4) 表示举例的引词 。 如 : 社会主义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 下,涌现出许多楷模,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比喻有明喻 、 暗喻 、 借喻三种类型 , 三者之间的区别是 : 本 体 、 喻体 、 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或暗喻 ;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 现 , 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是 : 明喻的比喻词是 “ 像 ” “ 仿佛 ” 等 , 暗 喻的比喻词是 “ 是 ”“ 成了 ”“ 变成 ” 等 。 如 : (1)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明喻 ) (2)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 暗喻 ) (3) 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 借喻 , 借 “ 暴风雨 ” 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其中 , 暗喻又有如下变体 : (1) 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 如 : 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 (2)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 如 : 这里是花的海洋。 (3)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 如 : 书籍———人类的朋友。 北 京———祖国的心脏。 比喻的作用有两个 : 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 , 使 事物生动 、 具体 ,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 二是用浅显易见的事 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 使说明深入浅出 。 2. 比拟 比拟的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 不少考生能准确地辨 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 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析不出来 , 有 时甚至把两种修辞手法混淆了 。 其实 ,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 而 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 ,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 如 : (1) 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 ( 拟人 ) (2)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 ∙∙∙∙∙ 。 ( 拟物 ) (3)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 。 ( 拟物 ) 3. 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 这 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形式 : (1) 特征代本体 。 如 : 墙角的驼背 ∙∙ 忽然高兴起来。 (2) 具体代抽象 。 如 : 枪杆子 ∙∙∙ 里面出政权。 (3) 部分代整体 。 如 :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 (4) 专名代泛称 。 如 :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 。 (5) 形象代本体 。 如 : 一队红领巾 ∙∙∙ 唱着山歌飘下来了。 (6) 结果代原因 。 如 :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 。 (7) 材料代本体 。 如 :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 。 借代可以以简代繁 , 突出形象 , 具体生动 , 引人联想 。运用借代应注意 :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 , 对于所借 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 另外 , 借代的 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 4. 夸张 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 对事物的形 象 、 特征 、 作用 、 程度等 , 有意做扩大或缩小的 “ 言过其实 ” 的描述 叫作夸张 。 夸张可分为三种类型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专题十四  表达交流 175   (1) 扩 大 夸 张 : 故 意 把 事 物 往 大 、 多 、 快 、 高 、 长 、 强 等 处 说 。 如 : ① 怒发冲冠 ∙∙ ,凭栏处、潇潇雨歇。 ②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 谁敢再说半句坏话,我就掰下他的脑袋来 ∙∙∙∙∙∙∙ 。 ④ 他说话总扯起嗓门,人们在一百里外也能听到他的声音 ∙∙∙∙∙∙∙∙∙∙∙∙∙∙∙ 。 (2) 缩 小 夸 张 : 故 意 把 事 物 往 小 、 少 、 慢 、 矮 、 短 、 弱 等 处 说 。 如 : ①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 ②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 ∙∙∙ 已经六年了。 ③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 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 。 (3) 超前夸张 : 在两件事之中 , 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 出现的或把两者说成是同时出现的 。 如 :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夸张的作用 : 表明情感态度 , 引起读者共鸣 ; 揭示事物本质 ,给人以启示 ; 营造气氛 , 引人联想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 (1) 夸张不是浮夸 , 而是故意 、 合理夸大 , 要以客观事实为基 础 。 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理 :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 洋海水能喝干。 (2) 运用夸张要明确 、 显豁 , 不能又像夸张 , 又像事实 。 (3) 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 如科技说明文 、 说理文就很 少甚至不用夸张 , 以免歪曲事实 。 5. 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 、 结构相同 、 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一对短语 或句子来表达相对 、 相似 、 相关或相承意思的修辞手法 。 对偶就 上下联 ( 出句 、 对句 ) 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 (1) 正对 : 上下联从两个角度 、 两个侧面 , 说明同一事理 , 内 容上相互补充 。 如 : ①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2) 反对 : 上下联从新与旧 、 好与坏 、 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来说 , 意思是相反相成 、 对立统一的 。 如 : 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 敌人害怕你静若悬剑,人民信赖你稳如磐石。 (3) 串对 : 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 、 条件 、 假设 等方面相关联 。 如 : ①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②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③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 , 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与宽式对偶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 词性相对 、 结构相同 、 平仄相对 、不重复用字 。 宽式对偶只具备 “ 字数相等 、 结构相同 ” 的条件即可 。对偶 一 般 是 两 个 句 子 , 如 以 上 各 例 ; 也 有 的 是 句 子 成 分 。 如 :对于他们,第一步不是“锦上添花 ∙∙∙∙ ”,而是“雪中送炭 ∙∙∙∙ ”。 对偶的作用 : 整齐匀称 , 节奏鲜明 ; 音调铿锵 , 富有音乐美 ;表意凝练集中 , 概括力强 。 6.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 内容相关 、 语气一致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 用来增强语势 、 强调内容 、 加重感情的 修辞格叫排比 。 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类 : (1) 成分排比 。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构成排比 。 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 ∙∙∙∙∙ ,雪天的煤炭 ∙∙∙∙∙ ,大旱的甘霖 ∙∙∙∙∙ 。 (2) 分句排比 。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 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3) 单句排比 。 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 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 复句排比 。 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 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研制出 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 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 它可以像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排比的作用 : 句式整齐 , 结构匀称 ; 文意贯通 , 语势强劲 ; 条 分缕析 , 说理严密透彻 , 抒情酣畅淋漓 。 7. 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思想 、 突出某种情感 , 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 子 , 就是反复 。 反复常见的形式有 : (1) 连续反复 。 如 :盼望着 ∙∙∙ ,盼望着 ∙∙∙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 间隔反复 。 如 :好像失了东三省 ∙∙∙∙∙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 ∙∙∙∙∙ 谁也不 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反复的作用主要有 : 用于说理文章 , 起强调作用 ; 抒怀写景 ,感染力强 ; 承上启下 , 划段分层 ; 加强节奏感 , 增强旋律美 。使用反复时应注意 , 反复不是某些语句的简单重复 , 必须根 据内容和感情的需要 , 抓住关键性词语 , 突出表达一个中心 。 层 次要清晰 , 节奏感要强 。 8. 设问 无疑而问 , 自问自答 , 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手法 叫设问 。 如 : ①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② 社会主义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 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设问的作用 : 提醒注意 , 引导思考 ; 突出某些内容 , 使文章有 变化 , 掀起波澜 ; 有时出现在篇首或段首 , 有引起下文或承上启 下 ( 过渡 ) 的作用 。 9. 反问(反诘) 只问不答 , 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的修辞手法 叫反问 。 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 , 就表达肯定的内容 ; 肯定句 用反问语气说出来 , 就表达否定的内容 。 如 : ① 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 用否定形式表 示肯定 ) ② 这也不足为奇。 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的,那些 窝儿是为了掏井工人上下方便,这又说得上是什么秘密呢? ( 用 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反问的作用 : 语气强烈 , 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 能激发读者 的感情 , 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 清单三  易混修辞手法比较     1.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由于它们都不出现本体 ( 借喻只出现喻体 , 借代只出现代 体 ), 因而很容易混淆 。 区分方法有二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176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1) 概念区分法 。 “ 喻 ” 是追求相似性 ,“ 代 ” 是追求相关性 。 (2) 替换法 。 能够将其替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 反之 , 则是借 代 。 如 : ① 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 ∙∙ 里,另一半浸在墨汁 ∙∙ 里。 可以替换成 “‘ 月光下的大地 ’ 像 ‘ 银子 ’ 一样白 ,‘ 黑夜 ’ 像 ‘ 墨汁 ’ 一样黑 ”。 ② 给,袁大头 ∙∙∙ ! 不能替换成 “ 大洋像袁大头 ”。所以例 ① 是借喻 , 而例 ② 是借代 。 2.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简而言之 , 对偶与对比的着眼点不同 : 前者追求形式上的表达 效果 , 即结构形式的整齐 、 和谐 ; 而后者追求内容上的相反 、 相对 。当然 , 对偶中的反对既是内容上的相反对比 , 又是形式上的 工整对偶 , 这属于辞格的兼类 。 由于对比未列入九种基本修辞 手法之中 , 这里就不再举例赘述 。 3. 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由于两者都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 , 因而有必要加以区别 。对偶的句子成对 , 而且要求结构 、 字数必须相同 ; 排比句不 要求成对 , 奇偶皆可 , 字数也不要求相等 , 但它要求至少是三个 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 。 如 : ① 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 ∙∙∙∙∙∙∙ ,叫满湖碧水生辉 ∙∙∙∙∙∙∙ 。 ②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 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 ,像山 ∙∙泉在呜咽 ∙∙∙∙ ,像波涛在澎湃 ∙∙∙∙∙∙ 。 其中 , 例 ① 运用了对偶 , 加点的两个分句不仅结构相同 , 而 且字数相等 。 例 ② 运用了排比 , 它仅仅结构相似 , 字数并不相 等 , 更主要的是它是三个句子以上的排列 。 因此 , 区别的关键在 于理解二者的概念 。 4.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由于二者追求的都是语言表达上的效果 , 以达到语言形象 、生动的目的 , 因此 , 区别二者的关键仍然在于理解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 , 重点放在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上 , 不管哪一 种比喻形式 , 喻体都一定出现在句子当中 。 比拟是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物当成人来写 , 还可以是把甲 物当成乙物来写 。 这种修辞手法使某一人或事物具有了其本来 所不具备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 。 如 : ① 方圆形的下巴颏,有短短的黑胡楂儿,要是仔细看,那里 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 ∙∙∙∙∙∙ 了。 ②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 ∙∙∙ ,一纵一纵地 ∙∙∙∙∙ ,使劲儿 ∙∙∙向上升 ∙∙∙ 。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① 是比喻中的借喻 , 尽管 “ 银白色的松针 ” 所比喻的本体没 有出现在句子当中 , 但是根据上文我们不难发现 , 它所比喻的是 “ 白色胡子 ”, 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 , 这样设喻使表达更加形象生 动 。 ② 是比拟中的拟人 , 句中加点部分紧承前句 “ 负着什么重担 似的 ”, 是用写人的词句来写初升的太阳 , 把太阳人格化了 。从表达方式上讲 , 比拟比比喻表现得更强烈 , 更真切 , 它不 是说甲像乙 , 而是直接把甲当作乙来写 , 把乙 ( 人或物 ) 的某些品 格 、 特征直接赋予甲 , 而不出现乙的外在形象 。 所以 , 它追求拟 此为彼 , 彼此交融 。 再举一个拟物句加以分析 :瘸腿老头是个老牛贩子,他一进牛市,所有卖牛的买牛的都 拿眼睛挖 ∙ 他,凡他拍过角板的牛马上涨价。 “ 挖 ” 就是将人们的眼睛比拟为尖刀 , 它直接将 “ 尖刀 ” 锋利 的特点融入句中 , 所以根本不需要在句中出现 “ 尖刀 ” 了 。 如果 改成 “ 所有卖牛的买牛的人的目光都像尖刀 , 紧盯着他 ”, 就成了 比喻句 , 表达的效果远不及比拟那么真切了 。还应注意的是 , 以人或人体的某一部分为喻体 , 切不可误以 为拟人 。狗的舌头热乎乎的,好似一个温柔的手掌。 这是比喻 , 而不是拟人 。 5.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 , 但有明显区别 : (1) 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 设问则不表示肯定 什么或否定什么 。 (2) 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 , 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的思 想 ;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 , 引起读者的注意 , 启发读者的思考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345 考点一  扩展语句     “ 扩展语句 ” 即以试题所提供的语句为基础 , 运用联想 、 想象 , 借 助修辞手法等来丰富表达内容的一种考查形式 。 常见的考查形式 有联词成句型 、 句意丰富型 、 话题扩展型和诗意联想型 。 1. 联词成句型 联词成句就是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 , 扩展成意思丰 富 、 意境丰满的一段话 , 或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 描写某种情 景或阐述某种道理 。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 要求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 。 ( 不超过 60 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解析   解答本题时 , 首先要根据所给词语展开丰富的想 象 , 创设出一个具体的情境 , 然后对它进行描写 。 创设情境时 ,还必须顾及试题给出的四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 在描写时 , 必须 根据试题要求运用比喻 、 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   初冬时节 , 银杏树经霜的黄叶在秋风中凋零 , 吟唱 着飘向大地 。 一阵疾风骤雨过后 , 银杏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如剑直指苍穹 。 1 以 “ 溪 ”“ 海 ”“ 潭 ” 为意象写一段文字 , 要求表达某种感悟 , 至 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不超过 60 字 。 1. 答案   ( 示例 ) 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 ,如同一条山间小溪 , 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 , 也可以随 遇而安 , 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专题十四  表达交流 177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 要注意围绕 “ 溪 ” “ 海 ” “ 潭 ” 三个词语展开联想 , 可以运用比喻 、 拟人 、 排比等修辞手 法 。 要注意表意完整 ,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 富有文采 , 表达出 某种感悟 。     2. 句意丰富型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 , 采用记叙 、 描写等表达方 式 , 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 , 使之形象生动 、 内容充 实 。 一般或在句子的各个成分上扩展 , 或在句子的后面扩展 。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 :①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 ② 至少运用两种修 辞手法 。 ③ 不少于 80 字 。解析   从句子内容来看 ,“ 寒冷 ” 是扩展的基点 , 要围绕 “ 异常 ” 来表现 “ 寒冷 ” 的程度 。 要注意 “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 结合 ”“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 的要求 , 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及表现手法 , 使句子更加丰富充实 、 形象生动 。答案   ( 示例 ) 这个冬季 , 天气异常寒冷 , 平均气温比常年 低好几度 , 路边的大树被冻得缩手缩脚 , 似乎比平时矮了一截 。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上 。 早上去学校的时候 , 向大街望去 ,一个个打扮得就像大笨熊似的 , 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的女孩 , 也 一个个 “ 全副武装 ”, 往日那翩翩的裙角都躲了起来 。 2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展成一段话 。沙滩上有一只油漆剥落的小渔船。 要求 :① 体现小渔船上 “ 油漆剥落 ” 的具体特点 ;② 使用拟人 、排比的修辞手法 ;③ 由小渔船油漆的剥落得出一个富有哲理 的结论 ;④100 字左右 。 2. 答案   沙滩上 , 历经沧桑的小渔船十分寂寞 : 折断的风帆 , 展示 着曾经的勇敢 ; 泛黄的缆绳 , 折射出往日的岁月 ; 陈旧的船身 , 刻满 了拼搏的壮美 。 这是一种美的体现 , 它唤起了我们对鲜活生命的 珍惜 , 让我们懂得世上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 。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 , 要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并注意扩展的重 点 ——— 要体现船上 “ 油漆剥落 ” 的特点 。 可以描写船的古旧 , 可以描 写船身 、 船帆 、 缆绳 、 船锚等 ; 想要表现哲理 , 考生可以从 “ 剥落 ” 蕴含 的人生 、 社会意义等方面入手 。 同时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     3. 话题扩展型 围绕一个 “ 话题 ” 或 “ 中心句 ” 对其进行阐发 , 也是扩展语句 的一种考查形式 。 这类扩展就是根据题目提供的一个话题作为 扩展的中心 , 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补充拓展 , 使之明确 、 饱满 , 形 成语意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   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 , 使用汉字 , 感受着汉字的无 穷魅力 。 很多汉字都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 请围绕汉字的表意 性特点 , 以 “ 山 ”“ 明 ”“ 旦 ” 为例 , 写一段文字 。 要求 :① 运用两种 以上的修辞手法 ;②100 字左右 。解析   这是一个话题扩展型题目 , 给定的话题是 “ 很多汉 字都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 并以 “ 山 ”“ 明 ”“ 旦 ” 为例进行阐释 。解答此题 , 首先要解释汉字形与意的关系 , 然后要具体分析这三 个汉字是如何体现 “ 形与意 ” 的完美结合的 , 还要注意运用两种 以上的修辞手法 。答案   中国的汉字 , 既有动人的音韵 , 又有优美的形体 ,还有丰富的内涵 。 “ 山 ” 字中间那突出的一笔不正是孤耸的峰峦 吗 ? “ 明 ” 字不正是天上那带给我们光辉的日月吗 ? “ 旦 ” 字不 正表明早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吗 ? 汉字就像一个个灵动跳跃 的音符 , 谱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 。 3 落叶是秋天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请以 “ 落叶 ” 为对象写一段 描写性的文字 。 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 (100 字以内 ) 3. 答案   ( 示例 ) 一片黄色的叶子挣脱了树妈妈的怀抱 , 在半 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 它飘舞着 , 舞姿优美 、 潇洒 。 它的兄弟 姐妹也不甘落后 , 纷纷飞向半空 , 像蝴蝶一样飞舞 , 不知疲 倦 …… 地面上的树叶也不甘寂寞 , 一阵秋风吹来 , 它们在地面 上奔跑着 , 追逐着 , 嬉戏着 ……解析   答题时 , 要抓住 “ 落叶 ” 这一描写对象 , 结合它的特点进 行合理想象 , 并且要注意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的要求 。     4. 诗意联想型 这类题型是提供一两句诗 , 然后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要求 展开想象和联想 , 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 , 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 表现出来 。 对意境的描摹是扩展的中心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178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中的 “ 南山 ” 是陶渊明不 经意间所见 。 请对诗中 “ 南山 ” 之景展开合理想象 , 进行生动描 写 , 表达诗人的 “ 悠然 ” 之情 。 (100 字内 )解析   解答此题 , 首先要在全面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把握 诗歌的内容主旨 , 认真领悟其意蕴之美 , 扣住 “ 不经意间所见 ” 这 一关键点 , 对 “ 南山 ” 之景合理想象 , 进行生动描写 。答案   ( 示例 ) 我在东篱下采摘着那清香洋溢的菊花 , 心 里豁然开朗 , 久久沉浸其中 , 不愿离去 , 猛地一抬头 , 看见那烟雨 南山 , 胜景妙绝 , 美不胜收 。 4 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 , 讲究诗意美 , 齐白石曾就 “ 十里蛙 声出山泉 ” 这一命题创作了一幅经典画作 , 画面中几只活泼 的小蝌蚪顺涧而下 , 将听觉通过视觉含蓄地表现出来 , 意为眼 前的蝌蚪将成为明日的青蛙 。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 , 请你以 “ 骤雨初歇 ” 为主题构思一幅图画 , 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 , 并简要分析 。 ( 不超 过 100 字 ) 4. 答案   ( 示例 1) 画面主体为两根花枝 , 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 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 , 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 , 一 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 , 抬头凝望枝上的花蒂 。 ( 湿叶 、 落红表 明雨骤 , 麻雀闲立意味着雨歇 ) ( 示例 2) 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 , 身披蓑衣 , 手持 斗笠 , 蓑衣斗笠仍在滴水 , 身上衣服尽湿 ; 桥下水流湍急汹涌 。 ( 老 翁打扮以及急流意味着雨骤 , 手持斗笠意味着雨歇 )解析   解答此题 , 要抓住 “ 注重含蓄 ” 的特点 , 即画面的主题 不能够直接展示出来 , 而要用其他细节暗示出来 。 对于 “ 骤雨 初歇 ” 这一画面主题 , 可通过雨后的场景来表现 , 如用花 、 鸟 、虫 、 鱼等自然景物来暗示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考点二  压缩语段     “ 压缩语段 ” 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 , 按要求浓缩成语言 简洁 、 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 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提炼 、 概括 、 压缩 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 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 , 辨明轻重 , 既要全 面概括 , 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 常见的考查点有概括内容要点 、提取关键词 、 下定义等 。 1. 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内容要点是语段压缩题中较常见的一种 , 这种题型一 般既要理清文段的结构和思路 , 又要概括出各层次大意 。 从设 题材料角度看 , 主要分为三类 : 说明类 、 议论类和描写类 。 高考 主要考查对说明类 、 议论类语段的压缩 。       (2015 安徽,19) 请根据示意图 , 提取文字材料中的 相应信息 , 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 。 要求 : 简明 、 准确 , 不超过 70 字 。 2015 年 4 月 15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 57 个意向创 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 在完成各国审批程序后,亚投行有望在 2015 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测算,2010—2020 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 8 000 亿美元的 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 构都无法满足需求。 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 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 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 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 根据示意图的暗示 ,要以亚投行为陈述对象 , 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亚投行的投资情况 和意义 。 注意按照由左到右 、 从上到下的顺序 , 从第二段文字中 摘取 “ 投资方式 ”, 从第三段文字中摘取 “ 投资领域 ” 和 “ 投资对 象 ”, 与最后一句话表述的 “ 投资意义 ” 整合 。答案   ( 示例 1) 亚投行将采用贷款 、 股权投资等方式 , 在 交通 、 通信 、 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 持 , 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 ( 示例 2) 亚投行在交通 、 通信 、 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 贷款 、 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的资金支持必将带动亚 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 2. 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原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 , 一般放 置在文段的前面 , 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容 。 后出现在网络 搜索中 , 指人们输入到搜索框中的文字 。 提取关键词是在概括 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专题十四  表达交流 179     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 “ 蛟龙 ” 号的专题展览 ,展览包括四个板块 。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 , 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 各板块标题 。 要求 : 简明生动 , 每个标题不超过 8 个字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 “ 蛟龙” 号完全 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 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 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 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 2012 年 6 月 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 7062 米的深处,全世界 为之瞩目。 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 具备了在 全球 99.8% 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 敞开了大门。 总标题 :               板块标题 : ①              ②            ③              ④           解析   本题采用为展览拟写标题的形式来考查提取关键 词的能力 , 形式新颖 、 灵活 。 材料具体介绍了 “ 蛟龙 ” 号深海载人 潜水器的设计 、 制造 、 国际地位 、 深海作业等情况 。 总标题可以 围绕 “ 中国龙 ” 来拟写 。 板块的标题可以根据材料的叙述顺序 ,围绕 “ 真正的中国制造 ” “ 综合性能居世界前列 ” “ 深海下潜成 功 ”“ 海底资源探采 ” 等拟写 。答案   ( 示例 1) 总标题 : 中国蛟龙 !板块标题 :① 真正中国造   ② 世界第一流   ③ 蛟龙潜深海   ④ 探宝四大洋 ( 示例 2) 总标题 : 中国龙 , 我骄傲 !板块标题 :① 中国制造大显神威   ② 技术性能世界一流   ③ 蛟龙潜海世界瞩目   ④ 海底宝库敞开大门 3. 下定义 下定义 , 就是用简洁的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揭示 的方法 。 它要求在理解所给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必要信息 , 把握 概念的本质属性 , 组织成定义的形式 。   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 、 整合 , 给 “ 创 造 ” 下定义 , 不超过 30 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创造 一定要获得成果。 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 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 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 首次获 得”这个必要条件。 解析   本 题 考 查 压 缩 语 段 的 能 力 。 首 先 确 立 “ 创 造 是 ……” 的答题格式 。 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 :“ 人的 一种活动 ( 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 再次 , 筛选相关信息 : 第二 句介绍 “ 创造 ” 的目的 , 第三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 , 最后一句介 绍其必要条件 。 最后是整合 , 把二至四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 修饰限制成分 。 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 、 次要的 内容删去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 活动 。 根据以下文字 , 给 “ 知识经济 ” 下一个定义 。 (40 字以内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 要依托。 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 力资源为首要依托。 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 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答案   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 、 以智力资源为 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解析   先根据 “ 小 ” ( 知识经济 ) 确定 “ 大 ” ( 经济 ), 再找出 “ 小 ” 的本质特点 “ 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 ”“ 以智力资源 为首要依托 ”“ 可持续发展 ”“ 新型 ” 等 , 最后用 “ 是 ” 连接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考点三  选用句式     “ 选用句式 ” 指的是根据语境和表意的需要使用恰当的句 式 。 选用句式首先要把握各类句式的特点 。 不同的句式在强调 的重点 、 语义的轻重或适用的语境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 比如 整句形式整齐 , 音节匀称 , 音韵和谐 ; 散句自由活泼 , 挥洒自如 ,节奏鲜明 。 选用句式要考虑表达上的需要 。 如根据上下文陈述 对象的需要 、 表现形式的需要 、 表意的需要及表达手段和场合的 需要来选用句式 。 选用句式要能够突出需要强调的部分 , 使语 段表意明确 、 清晰 , 句式风格与文段内容一致 。 ઋ ઋ ઋ ઋ180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填入下面甲 、 乙两句话中横线上的语句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 : 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乙 : 阳光融化了薄冰,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 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 春风把柳枝吹绿     ② 柳树被春风吹绿 ③ 春风吹绿了柳树     ④ 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A. 甲 ②  乙 ①        B. 甲 ④  乙 ③ C. 甲 ②  乙 ④ D. 甲 ①  乙 ③解析   选用句式的要求是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情况 下 , 选择恰当的句式 。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 因此要准 确辨析各种句式的特点 , 并根据特定语言环境的实际需要 , 正确 选择句式 。 先要剖析甲 、 乙两句的句式特点 , 很显然 , 甲句要选 的分句 , 其句式应与前一分句 “ 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 ” 相 同 , 其句式特点是 “ 名词+介宾短语+动词 ”, 故选 ④。 乙句要选 的分句 , 其句式应与 “ 细雨润泽了山色 ” 相同 , 其句式特点是 “ 名 词+动词+名词 ”, 所以选 ③。答案   B 在文中 ①② 处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 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 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 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 远远地就能看 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① 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 远远地就能望 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① 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 远远地就能看 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① 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 远远地就能望 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答案   D  解答此题 , 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 , 根据 话题前后的连贯性 、 一致性分析 。 ① 前文谈论的中心话题是 “ 纳 西古城 ”, 故 ① 应该以 “ 古城 ” 开头 ;② 前面有主语 “ 我们 ”, 故应 该为 “ 远 远 地 就 能 望 见 ”; ② 后 面 的 一 句 话 是 “ 上 面 镌 刻 着 ……”, 故 “ 我们 ” 望见的只能是 “ 拱形城门 ”, 而不能是城门的 “ 别具一格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考点四  仿用句式     “ 仿用句式 ” 指的是依照给定的例句仿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仿用句式要求在语言形式上 “ 仿 ”, 在内容上则要求 “ 变 ”。 仿写 的最高境界是神似与形似 。       仿照下面的例句 , 另写两句话 , 要求内容贴切 , 句式与 例句相同 。平凡是一湾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终将成为一潭死水; 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绽放,也会成就一抹绚丽。 解析   仿写是模仿 , 不是创造 , 可以根据具体题目的特定 要求变换词语以达到仿写的目的 。 根据例句的特点 , 仿句不仅 要运用比喻 、 拟人等修辞 , 还要运用 “ 如 果 ……, 终将 ……” “ 只 要 ……, 也会 ……” 的复句句式 ; 内容要力求有思想深度 , 有丰富 的意蕴 。答案   ( 示例 ) 平凡是一眼清泉 , 如果你停止喷涌 , 终将变 成一口枯井 ; 平凡是一棵老树 , 只要你愿意吐绿 , 也会摇曳一片 春光 。 仿照下面的示例 , 自选话题 , 另写三句话 , 要求内容贴切 , 句式与 示例相同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答案   ( 示例 1) 花朵如果害怕凋零 , 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猛虎如果害怕失足 , 那它永远不能奔跑 ;流星如果害怕湮灭 , 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 ( 示例 2) 矿石如果害怕冶炼 , 那它永远不能成钢 ;蜡烛如果害怕燃烧 , 那它永远不能照明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 , 那它永远不能启航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专题十四  表达交流 181   解析   要做好此题 , 必须先确定需要改变和不需要改变的地 方 , 然后对需要改变的地方进行词语替换 。 分析可知 , 本题就是 要依据 “ ××如果害怕××, 那它永远不能××” 的句式 , 进行词语 替换 。 ઋ ઋ 考点五  变换句式     “ 变换句式 ” 是指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 , 将句子由这种句式 变换成另一种句式 。 变换句式包括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 整句与 散句的变换 , 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 , 以及各种意思相同而语气 不同的句式间的转换 。 1. 长短句变换   将下面的三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 。 ( 含标点符号不 超过 35 个字 ) ① 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 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 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解析   首先 , 根据语段的中心确定主要陈述对象 , 进而确 定句子的主干 。 分析题干 , 三个短句的句式完全相同 , 都是判断 句 , 且构成了并列关系 , 无主次之分 , 因此我们可以把 “…… 总是 同 …… 相比较而存在的 ” 作为句子的主干 。 其次 , 合并表意相同 的词语 , 提取各次要语句的主要信息 。 我们可将三个短句的主 语合并为 “ 真 、 善 、 美的东西 ”, 将三个短句的介词宾语合并为 “ 假 、 恶 、 丑的东西 ”。 最后 , 做逻辑与语法上的检验 。 还要注意 变换后的句子应做到前后词语的对应 , 力求语句表意明确 、 自然 流畅 。 答案   真 、 善 、 美的东西总是分别同假 、 恶 、 丑的东西相比 较而存在的 。 1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 , 可以改变语序 、 增删 词语 , 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 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 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 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1. 答案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 · 雨果有了 更深的了解 。 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他促 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 ——— 法国文学家协会 的建立 , 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 ——— 伯 尔尼公约的制定 。解析   长句变短句 , 基本方法是 :(1) 将长句的主干找出来 ,单独成句 。 这个长句里的主干是 “ 巴黎之行让我对雨果有了 更深的了解 ”。 (2) 将剩余的修饰成分转化成语意独立的短 句 。 本题可写作 “ 他 ( 雨果 )……”“ 他 ( 雨果 )……” 的句式 。     2. 整散句变换   阅读下面的文字 , 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 ( 要求 : 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 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 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 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 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解析   画线的句子共包含三个分句 , 将后两个分句改为 第一个分句的结构形式即可 。 注意 : 后两个分句改为第一个分 句的结构形式后 , 去掉了句内的逗号 , 所以三个分句之间的分号 要改为逗号 。答案   ( 示例 ) 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 秀代表 , 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 是为 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 ( 符合试题要求 ,其他答案亦可 ) 2 把下面语句中画线的部分改为散句 , 注意语意不变 , 可增删个 别词语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 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2. 答案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 , 而且彼此不相识 , 性格也 有所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整句变散句 。 解答此题 , 只需将每句中重复 使用的词语 “ 尽管他们 ……” 保留一个 , 再加上关联词 “ 而 且 …… 也 ……” 即可 。     3. 语体变换 相对来说 , 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 , 叫口语句式 。 它的特 点是 : 句子较短小 , 结构也简单 , 少用关联词语 。 经常出现在书 面语里的句式 , 叫书面语句式 。 它的特点是 : 多用长句 , 结构较 复杂 , 关联词语用得较多 。 两者的区别是 : 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 的口语组成 , 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组成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182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 不 超过 15 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 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解析   首先联系 “ 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 ” 理解画线句的原 意 ,“ 穿上一双鞋子 ” 喻指改变自己 ,“ 给全世界铺上地毯 ” 喻指 改变环境 ( 世界 ), 然后根据原意组织答案 。答案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 ( 世界 ) 更容易 。 3 以下是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 , 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 的招聘启事 ( 以 “ 本公司 ” 开头 ), 要求内容准确 、 层次清晰 、 表 达得体 。 不超过 75 字 。 ( 含标点符号 , 电话号码占两个字 )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 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 英语交流顺溜不? 有没有驾照? 会不会粤语? 快来看哦,这 儿招人啦! 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2010 亚 运会”举办的地方广州开业咯。 现需要行政秘书 3 名,机不可 失,时不再来哦。 要是有意,可以拨打电话 168168,8 月 31 日 面试,海心大厦 908,不见不散哦。 3. 答案   ( 示例 ) 本公司为广州的一家中日韩合资企业 , 拟招 聘行政秘书 3 名 。 要求本科毕业 、 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 有驾 照 、 会 英 语 和 粤 语 。 电 话 168168,8 月 31 日 海 心 大 厦 908面试 。解析   本题为一则招聘启事 , 所以需要注意招聘启事的正确 写法 。 招聘启事正文主要包括用人的单位 、 部门 、 业务 、 目的 、对象 、 条件 、 待遇 、 联系方式 、 联系时间等内容 。 写招聘启事要 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 特别是介绍单位情况和应聘待遇等事项 ,不要言过其实 。 所给材料用语不够庄重 , 口语化过于明显 , 宜 改为较正式的书面语 。 注意字数限制 , 表达顺序要合理 。     4. 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 , 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 , 打乱 句子的结构 , 改变陈述的对象 , 重造一个新的句子 。   用 “ 儒 、 道 、 佛 ” 作开头 , 重组下面这个句子 , 不得改变 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 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解析   首先 , 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 , 先果后因 , 而以 “ 儒 、 道 、 佛 ” 为开头重组句子 , 即以 “ 因 ” 为开头来重组语句 。 进 一步分析 ,“ 思想比较复杂 ” 又是这种 “ 影响 ” 的直接结果 , 所以 它应该放在前面 ; 而 “ 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 更是 “ 儒 、 道 、 佛 各方面的影响 ” 和 “ 复杂 ” 的 “ 思想 ” 的间接结果 。 所以这道题可 以这样理解 : 有了 “ 儒 、 道 、 佛 ” 思想对苏轼的影响这个原因 , 会产 生 “ 思想复杂 ”“ 充满矛盾 ” 这两种结果 , 即儒 、 道 、 佛各方面对苏 轼都有影响 , 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 , 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答案   儒 、 道 、 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 , 使得他思想比 较复杂 , 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 4 请以 “ 网上订票 ” 为开头 , 将下面几个句子重组为一个长句 。要求重组后的长句包含两个分句 , 两个分句之间为递进关系 ,不得改变原意 。拥堵的网络使得网上订票已不仅成为一项“体力活儿”, 更成了一项“ 技术活儿”,为了能抢到一张春节期间的火车 票,网民们斗智斗勇,各种订票攻略、外挂软件也应运而生。 4. 答案   网上订票因网络拥堵已不仅成为一项 “ 体力活儿 ”, 更成 了网民们为抢到一张春节期间的火车票 , 靠各种应运而生的订票 攻略 、 外挂软件等斗智斗勇的一项 “ 技术活儿 ”。解析   本题考查重组句子 。 解答本题 , 要着重分析原句的层 次 , 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 。 同时 , 要分析原句的句式特 点 、 原句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等 , 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 同时还 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 , 以 “ 网上订票 ” 为开头 , 重组后的两个分 句之间为递进关系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考点六  言简意赅———简明四法     1. 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答题时 , 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 , 抓住要点 , 不能节外 生枝 。 俗话说 “ 简明扼要 ”, 从表达上说 , 只有扼住 “ 要 ”, 才能做 到简明 。   下面这段文字中 , 第     句不是表述的重点 。 ①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② 据说,秦始皇 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 斤重。 ③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 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 000 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 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 ④ 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 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 “ 笨重 ”, 使用 “ 不方 便 ”。 ① 句提出看法 , 接下来的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 。文字较简洁 , 意思很明确 。 最后一句是顺着第 ③ 句说下来的 , 并 不全是说明 “ 笨重 ”“ 不方便 ” 的 , 因此不属于这段文字的要点 。答案   ④ 2. 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 , 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 做必要的概括 。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 , 表达才能 简明 。 再者 , 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 , 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 如果 不用复指成分 , 就会显得啰唆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专题十四  表达交流 183     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 , 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 , 完 成文后问题 。科学院举行 ①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 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 ②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 论会,③ 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 70 年代才引入的物理学中的 新概念。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介绍了当前国内外 ⑤ 对于超对 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 ⑥ 学术讨 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 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 ( 写画线处的序号 )        。 (2) 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 ( 写画线处的序号 )         , 这 句可改为                 。解析   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 , 有标题 , 有导语 , 有主体 。这篇报道的标题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 、 会议内容 、 会议性质 ,因而 ① 是必须有的 , 不能删除 。 导语前两个分句概括叙述了会 议的目的 、 举办单位及时间 、 会议的内容和性质 , 但是 , 后面的 ③ 处也交代了会议的内容 , 为避免重复 ,② 是必须删除的 , 否则 就显得累赘 、 不简明 。 主体部分首句交代 “ 超对称性 ” 和 “ 超引 力 ” 问题的由来 , 因而 ④ 是不能删除的 。 因为标题 、 导语都已经 说明会议是 “ 学术 ” 讨论会 , 所以 ⑥ 处的 “ 学术 ” 与上文重复 , 应 当删除 。 再看主体部分的 ⑤, 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 “ 超对称性 ”和 “ 超引力 ” 这两个概念 ,⑤ 再一次出现会议主题 , 显得重复累 赘 , 但又不能删除 , 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做复指 , 如改为 “ 对 于这两个问题 ”, 就会既 “ 简 ” 又 “ 明 ”。答案   (1)②⑥ (2)⑤  对于这两个问题 3. 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 , 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在一个句子内部 , 可以找出主干 , 理清枝叶 , 看看各成分之间有 无表意的重复赘余 ; 在一个语段里 , 发现并删去游离于中心或话 题之外的语句 。   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 , 必须删去的画线词语是         。( 填序号 ) 2015—2016 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由原来的 22 个教 学班增加到 28 个。 我校的教室本已 ① 十分 ② 严重不足,因此急 需新建教室。 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 ③ 进行筹措,但经费问题仍 然难以解决。 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 ④ 眼下 ⑤ 的 ⑥ 燃眉之急呢? 解析   “ 十分 ” 和 “ 严重 ” 都是 “ 不足 ” 的状语 , 都是表达 “ 不足 ” 的程度 , 两者删去其一 ;“ 筹措 ” 本身有动词的语法作用 ,可以单独作谓语成分 ,“ 进行 ” 多余 ; 定语成分 “ 眼下的 ” 和中心 词 “ 燃眉之急 ” 语意重复 , 应删去 “ 眼下 ” 及其后的 “ 的 ”。答案   ①( 或 ②)③④⑤ 4. 避免误解,消除歧义 表意不明 , 令人误解或者是产生多种理解 , 也是与 “ 简明 ” 的 要求相违背的 。 怎样避免误解 , 消除歧义呢 ? 具体来说 , 有如下 方法 : (1) 标点 ( 或停顿 ) 消除法 。 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 不明而造成的歧义 。 如 “ 中国女排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最后的 冠军 ”, 只需在 “ 打败了 ” 或 “ 美国队 ” 后加一逗号 , 歧义就可立刻 消除 。 (2) 变换词语法 。 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 歧义 、 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 。 如 “ 他好说话 ”, 只要将 “ 好 ” 改成 “ 喜欢 ”, 或将 “ 说话 ” 改为 “ 商量 ” 就消除了歧义 。 再如 “ 县里通知赵乡长 15 日前去汇报 ”,“ 前 ” 是多义词 , 可以理解为 “15 日之前 ” 去汇报 , 也可以理解为 “15 日前往 ” 县里汇报 。 如 果要表达的是前一个意思 , 应改用 “ 之前 ”; 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 个意思 , 就应改用 “ 前往 ”, 并删去 “ 去 ”。 (3) 调序消除法 。 主要用于因为多层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 起的歧义 。 如 “ 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 变为 “ 朋友送的两个花 瓶 ”, 就可消除歧义 。 (4) 语境消除法 。 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 的歧义 。 如 “ 我要热饭 ”, 后面再加一句 “ 不要冷饭 ” 或 “ 不去洗 菜 ”, 即可消除歧义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考点七  爱憎分明———鲜明三法     为了使表达者的观点态度或情感倾向鲜明 , 可以采用以下 几种方法 : 1. 恰当选用词语 恰当选用动词 、 形容词 、 副词 。 不要轻易使用 “ 可能 ” “ 大 概 ”“ 也许 ”“ 左右 ” 等模糊性词语来表示态度和观点 , 多使用 “ 坚 决反对 ”“ 完全错误 ”“ 决不能这样 ” 等词语来表达自己所持的鲜 明的态度 。注意选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在表达自己不同的态度与 感情时 , 可以通过词义的褒贬来表达 。 感情色彩鲜明的褒义和 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 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 性词 , 只要结合好语境 , 同样也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   下面一段文字中 , 有四处用语不当 , 请你指出来并加 以修改 , 使之鲜明 、 准确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 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 致 9 人死亡。 全国各医院要立即查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 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 司的产品。 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 为,我们予以批评。 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解析   “ 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 ” 中 “ 一定的 ” 不能准确表达 事态的严重程度 ( 已导致 9 人死亡 );“ 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 公司的产品 ” 中 “ 停用 ” 欠准确 , 只是 “ 停用 ”, 没有抓住问题的源头 ,只有抓住 “ 销售 ” 和 “ 使用 ” 两个环节 , 才能根除 “ 亮菌甲素注射液 ”带来的危害 ;“ 不大理会 ” 和 “ 批评 ” 分量太轻 , 态度也欠鲜明 。答案   ①“ 一定的 ” 改为 “ 严重的 ”。 ②“ 停用 ” 改为 “ 停止 销售和使用 ”。 ③“ 不大理会 ” 改为 “ 不顾 ”。 ④“ 批评 ” 改为 “ 严 厉谴责 ”。 2. 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 , 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 , 句式变了 , 句 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 。 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 , 还可以选 用双重否定 、 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 , 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 , 语 气更强烈 。 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 , 整句形式整齐 , 音律和谐 ,气势贯通 , 句意鲜明 , 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 , 能给人以深刻而 鲜明的印象 ; 散句形式多样 , 富于变化 。   有些高中生上学 、 放学仍由家长接送 。 针对这种现 象 , 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 要求 : 赞成者须说出两 点理由 , 使用陈述句 ; 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观点有的放矢 , 使 用反问句 。 (1) 赞成者说 :   (2) 质疑者说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184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解析   这道题让考生分别用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 , 体会 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 。 考生要站在 “ 赞成者 ” 和 “ 质疑者 ” 的 立场 , 用相应口吻来表达看法 , 并且符合句式的要求 。 从答题来 说 , 赞成的理由一般是节省时间 、 保障安全 、 增进亲情等 , 质疑者 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进行反驳 。答案   (1) 由家长接送 , 既可节省孩子的时间 , 又能增进 两代人的感情 ( 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 (2) 难道家长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吗 ? 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 生逆反心理呢 ? ( 或难道孩子不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吗 ?) 3. 恰当运用修辞 恰当地使用反问 、 排比 、 对偶 、 比喻 、 夸张等修辞手法 , 也能 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 使表达者的观点态度 、 情感倾向更加明确 。   据调查 , 中国农村目前的 “ 留守儿童 ” 数量超过了 5 800 万 , 他们中大多数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 。请你拟写一条以 “ 关爱留守儿童 ” 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 。 要求 :主题鲜明 , 感情真挚 ,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字数在 18 字 以内 。 解析   作为 “ 公益广告 ”, 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感召 力 。 本题要求比较详细 、 全面 , 特别提到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 手法 。 答案   ( 示例 1)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 ( 示例 2) 雪中送炭三春暖 , 留守儿童盼关爱 。 ( 示例 3) 奉献一片阳光 , 温暖孩子心灵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考点八  栩栩如生———生动三法     1. 锤炼字词 使用表现力强的字词 , 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 。如宋祁 《 玉楼春 》 词句 “ 绿杨烟外晓寒轻 ,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的 “ 闹 ” 字 , 运用了通感手法 , 使视觉和听觉相通 , 生动逼真地 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 、 蜂蝶纷飞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再如郭沫若的历史剧 《 屈原 》 中 , 屈原的侍女婵娟有一段痛 斥宋玉投靠南后 、 背叛老师的话 , 台词本来是 :“ 宋玉 , 我特别恨 你 , 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 ,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演出后有人建 议郭老将 “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改成 “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老拍手叫好 。 原稿是不带感情的判断句 ,“ 是 ” 改成了 “ 这 ”,与 “ 你 ”“ 没有骨气的文人 ” 组句后 , 便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观众眼前似乎出现了婵娟指着宋玉的鼻子痛骂的画面 , 感情的 抒发比原来强烈多了 。 2. 选用句式 语言表达中 , 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 就有不同的 表达效果 。 在句式的选择中 , 应注意特殊句式 、 常用句式 、 长句 短句 、 排比句 、 对偶句 、 陈述句与疑问句 、 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交替 使用 。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 , 学校准备举办 “ 端午节晚会 ”。 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 , 在横线上写一 段开场白 。 要求 :① 主题鲜明 , 语言生动 ;② 尽量使用整齐的语 句 ;③80 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解析   解答的关键点是 : 其一 , 符合开场白的形式和需 要 , 突出端午节的主题 ; 其二 , 因为题干中有 “ 尽量使用整齐的语 句 ” 的限制 , 所以可以采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答案   ( 示例 ) 两千多年来 , 端午龙舟竞渡 , 端午粽子飘香 ,端午诗人不朽 ! 千古传诵的浪漫诗篇 , 已经融入民族的血液 ; 伟 大诗人的爱国情怀 , 已经化为民族的精魂 。 今晚 , 让我们用青春 的旋律 、 美妙的舞姿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吧 ! 3. 运用修辞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 , 可以使语言更生动 、 准确 、 鲜明 ,增强语势 。 如比喻可使事物更形象生动 ; 比拟可使描绘对象 色彩鲜明 , 表意丰富 ; 排比可增强语势 , 充实内容 , 加重感情 ;反问是为了强调 ;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 , 以烘托气氛 , 增强 表达效果 ; 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 , 使表意凝练 , 抒情 酣畅 ; 等等 。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一下 , 使之成为既有排比又有反问 的句子 ,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原句 :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 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句 :  解析   解答本题 , 关键是要找出适宜于改写的部分 。 认 真审视原句 , 不难发现 ,“ 使你 ” 后所带的四个词语 , 均可分别和 “ 使你 ” 搭配 , 组成结构相似的语句 , 构成排比 ; 最后的感叹句 , 可 以变成反问句 。 这样改动后 , 四个短句并列 , 读起来音韵铿锵 ;最后的反问句 , 具有不容辩驳的力量 。答案   ( 示例 )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 , 使你激 昂 , 让你欢乐 , 令你忧愁 , 促你深思 , 这难道不是诗吗 ?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ઋ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