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2)》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具备了一些“想加法算减法”计算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中,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口算;另一方面突出体现学生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8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十几减8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例2的编排体例与例1“十几减9”基本相同,都是按照“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动手操作──呈现算法”的线索进行编排的,兼顾有巩固例1“十几减9”中计算方法的作用。与例1“十几减9”重点突出“破十法”的编排不同的是,例2“十几减8”突出了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常用的计算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这两种方法,提高了对“想加算减法”的要求,并不再呈现例1“十几减9”中的小精灵提出的“你是怎样计算的?”这个问题,表明在允许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应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这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做一做”中的第1题主要是对“破十法”的巩固,第2题是对“想加算减法”的巩固,第3题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加强比较,便于学生感悟方法的本质,发现计算规律,并渗透函数的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算理,掌握十几减8退位减法的常用方法;教学难点是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二、重难点突破
1.理解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算理,掌握十几减8退位减法的常用方法
突破建议
(1)学生在“十几减9”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退位减法的知识和经验,“十几减8”的学习,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已有的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破十法”和“想加法算减法”。由于学生对这两种方法已经有所认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如:用学具摆出来或画出来,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记录自己的想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转化,实现学生对算理的真正理解、对算法的掌握。
2
(3)重视对计算方法的回顾与整理。教师可利用直观图,让学生看图、讲算理、说得数,巩固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突破建议
(1)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多用游戏方式、比赛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对口令”等方法进行练习。
(2)加强比较,感悟方法的本质和计算规律。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算式,如:8+6=14与14-8=6,说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利用一组十几减8的减法算式,如10-8=2 11-8=3 12-8=4 13-8=5 14-8=6,让学生计算后说说计算这些算式得数时思考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