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仲尼岂贤于子乎 B.道之斯行
C.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D.亡之,命矣夫
解析:B项中的“道”通“导”。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伤于日月乎 (妨害)
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诱导)
C.夫子莞尔而笑 (微笑的样子)
D.吾与点也 (和)
解析:D项中的“与”,读yù,称赞。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怎么样)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果)
C.愿为小相焉 (做)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解析:B项中的“如”,意为“或者”。
答案:B
4.与“以吾一日长乎尔”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仁,不让于师
B.约我以礼
C.仲尼岂贤于子乎
D.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解析:A、B、C三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D为判断句。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5 -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shènɡ,四马一车为一乘)
B.因之以饥馑 (接着)
C.夫子哂之 (微笑)
D.舍瑟而作 (住舍)
解析:D项中“舍”读shě,放下。
答案:D
6.下列加点词与“端章甫”中“章甫”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驴不胜怒,蹄之 B.皆共目之
C.沛公欲王关中 D.殚其地之出
解析:例句中的“章甫”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戴礼帽。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D项为动词作名词,出产的东西。
答案:D
- 5 -
7.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也”句式不一致的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D.我之谓也
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A项与例句相同。B项是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C项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伤”即“伤何”。D项用助词“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我之谓”即“谓我”。
答案:B
8.下列对语段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
B.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C.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了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解析:C项中“理性的语言”不对,曾皙运用形象的描述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而非通过理性的语言。
答案:C
9.本则故事中,孔子鼓励其弟子畅所欲言,而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尊重,能平等待人;孔子对弟子们言志的不同态度,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重视。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0.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的解读。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比较句读的不同所显示的语意的不同。①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②孔子既关心人的伤亡,也关心马的伤亡,只不过先人后马,先重后轻。
答案:①贵人贱马。
- 5 -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11.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的分析评价。本题考查了《论语》的仁爱观,两个断句的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第一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第二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回答说:)“没有。”接着询问马的情况。按照前一种标点,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
答案: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三、语言表达
12.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内容、句式对应,文意相通。
我们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早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眼帘中,________________,要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
解析:由“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早春”“要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可知句式为“要……来……”“要有……和……”。前面三空内容填与夏天有关的短语,最后一空填与秋天有关的短语。
答案:(示例)要凭荷塘的蛙声 林间的蝉鸣 旷野的萤火来记忆盛夏 要有落叶萧萧和鸿雁南飞
1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某小区将对柏油路面进行维修。维修工作计划从本月7日开始,为期一周。如果遇到雨天,则停止施工。施工期间,原来在路面车位停放的车辆需停放到指定的地方。
请你代小区物业部拟写一则“关于维修小区柏油路面的告示”。
关于维修小区柏油路面的告示
尊敬的业主: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区物业部
- 5 -
×月5日
解析:写告示要看清对象,做到语言简明、得体,主题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题所写告示牌是小区内的,所以应该注意小区业主的特点,表达得体,简洁易懂。注意要点明时间及主要事件。
答案:(示例)本小区将对柏油路面进行维修,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1)维修从本月7日开始,为期一周。如遇雨天,则工期顺延。
(2)施工期间,请将您的爱车停放到指定的安全地带,以免受到损伤。
施工给您带来了不便,敬请谅解!谢谢您的配合!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