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欧洲社会
一、选择题
1.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
A. 道家思想、佛教 B. 法家思想、基督教 C. 儒家思想、佛教 D. 儒家思想、基督教
2.与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这一制度的形成相关的改革是( )
A.伯利克里改革 B.种姓制度改革
C.查理·马特改革 D.日本大化改新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4.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 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 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 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 为西欧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
A. 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 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7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6. 对于公元前594年和公元509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晚期 B. 公元前6世纪早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
C. 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早期 D. 公元前6世纪晚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
7.“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8.11世纪前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商业的逐渐发展,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景象。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历史意义是( )
A.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B.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
D.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9.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作为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这些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10. 8世纪前半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封给中小贵族,接受采邑者必须宣誓效忠,并承担自备马匹、武器应召出征的义务,否则采邑即行收回。这一改革是指( )
A. 大化改新 B. 查理·马特改革 C. 明治维新 D. 农奴制改革
11.“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的是( )
7
A. 印度等级制度 B.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古希腊奴隶制度
12.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亚欧封建社会
13.西欧社会常看到城堡、庄园、骑士,听到流行的一则规矩: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是反映西欧(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14.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
A. 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B. 以土地分封为纽带 C. 以政教合一为基础 D. 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15.与下侧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是( )
A.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B. 日本大化改新 C. 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 D. 伯利克里改革
16.“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B. 商人群体的壮大 C. 手工工场的产生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17.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7
A. 雅典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18.北宋时期,东京、洛阳、成都等城市繁华热闹,而同时期的欧洲出现了城市的重兴,形成了( )
A. 地主阶级 B. 市民阶级 C. 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
19.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等级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20.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 )
A. 市民阶级 B. 封建主 C. 国王 D. 教会
二、材料分析题
21.材料一: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的庞大舰队自东而西,横渡爱琴海,向希腊本土压来。随后,波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军队英勇迎战,以巧取胜,以不到二百多人的代价,歼敌六七千。
材料二: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不同地区人们交往的什么方式?试举两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不同地区人们交往的什么方式?试举两例说明。
(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哪种方式是最主要的?这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7
22.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2)请分别说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人物各一位。
(3)这两次改革都分别有什么作用?
(4)中日交往源远流长,那么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日本效仿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
23.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教皇加冕国王
材料四: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结构特点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