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
Ⅰ 真题研练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考点要求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简释:“传统文化经典”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作用并在现在仍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典籍,上至《论语》,下至《曾国藩家书》,涉及经史子集,浩繁庞大,但主要指“子”部分,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书籍,尤以《论语》为首为要。加个括号特别说明了这一点。“理解”“评价”点明了考查的重点:一是理解经典,二是评价经典。无论是理解还是评价,都重在经典的思想文化内涵。
年份
经典
经典内涵
题型及分值
考点
2013
《论语·学而》
《论语·宪问》
君子之风
填空题+简答题(5分)
经典常识、经典思想理解
2014
《论语·季氏》
《论语·公冶长》
交友
填空题+简答题(5分)
经典思想概括和评价
2015
《孟子集注》(朱熹)
君子人格
填空题+简答题(5分)
经典名句背诵、重要概念理解
2016
《墨子·节用》
节用和为政
填空题+简答题(5分)
经典重要概念理解和思想概括
2017
《论语·公冶长》
《论语·述而》
教育
填空题+简答题(6分)
经典常识理解和句子内涵分析
2018
《论语·述而》
《论语·泰伯》
君子之风
简答题+简答题(6分)
重要词语理解、思想主旨概括
1.考查范围:除2015、2016两年考其他经典外,全都考查《论语》。
2.考查材料:可以是单则,也可以是两则;可以是同一经典内不同章节的两则,也可以是不同经典的两则。意在引导学习经典要善于内引外联,学会比较、迁移。
3.考查题型:总体来看,基本上一为填空题,1~2分;一为简答题,3~4分,前易后难。
30
4.考查能力:以理解、概括为主,兼及识记、分析、评价。
5.主要考点:经典文化常识、名句的识记;经典思想内涵的提取和理解。
1.(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 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后四思] ①该题考了什么?②该题是怎么考的?③标准答案是如何组织的?④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周代文化”,1分,“推崇”或“向往”类似词语,1分)
答题提示:本题借助孔子“梦见周公”表达了他对周公所代表的“周礼”的推崇和向往。应该说,只要考生有基本的《论语》知识基础,一般都能写出关键词(或类似词语)“周礼”“推崇和向往”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道题审题和解答难度都不大。
考生需关注“字、词、句的味道”。孔子说“甚矣吾衰也”,这句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已经衰老得很厉害了(无论是形体上还是精神上)”,这是孔子面对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以及现实的残酷和黑暗,发出的悲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个时候“周公”何尝不是孔子的一种精神慰藉。但现实是“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悲凉。是孔子梦不到周公,还是周公不来孔子的梦中,这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哪一点,都代表了孔子暮年的痛苦;仁政未曾实现,礼义没有推行,更绝望的是高处不胜寒,知音无处寻。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后四思] ①该题考了什么?②该题是怎么考的?③标准答案是如何组织的?④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概括主旨,2分;分析,2分)
答题提示:通过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材料二的提炼和分析,本题可以拆分成以下两个基本问题:①“主旨”是什么?就是孔子对“德行与才华”的观点,即“孔子注重德行修养,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②“主旨”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即对材料二进行相应的分析,只要表述得当,即符合要求。
30
本题材料选自课外,第一关就是翻译,但结合注释,难度不大。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大致意思是“假如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美好才华,但如果他骄傲、小气,那么他其余的表现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过了翻译关,接下来需要注意提炼和概括。“周公之才之美”,可提炼出“外在表现的才华”等,“骄且吝”可概括出“内在的不良德行”,进而提炼看出孔子推崇正面的“德行、内在品质”的结论。一般来说,考生如果要答到“德、才”之间的关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有“显性、隐性关键词”的意识,也并非无法实现。从本题来看,“之才之美”,显性的关键词是“才(美)”,稍作提炼,就是“才华及外在表现”,“骄且吝”,是人性格上的缺陷,很明显这里是孔子提出的反面教材,只要作一个正面的转化,也不难得出“内在的品质”这个隐性关键词。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论语·述而》)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假使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论语·泰伯》)
2.(2017·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________,子贡属于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德行 言语(1空1分)
答题提示:“德行”,指品德行为高尚。“言语”,能言善辩,指善于辞令和外交应对。“政事”,指长于政事、政务。“文学”,古代文献,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第二个语段,孔子夸赞颜渊能像自己一样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明孔子觉得弟子颜回在德行上最能传其衣钵。据此可推测颜渊属于德行。第一个语段,从子贡的回答来看,他口才很好。子贡知道孔子欣赏颜回,于是直接回答不如,而且用自己来突出颜回的优点,从侧面又突出孔子对颜回教育得法,这个回答深得孔子的心意。据此可推测子贡属于言语。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后四思] ①该题考了什么?②该题是怎么考的?③标准答案是如何组织的?④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
30
取法乎上,再加深造。(每点2分,其中技巧1分,分析1分)
答题提示: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其教育技巧。第一个语段中,孔子把自己放低到跟弟子子贡一样的水平,表示自己也不如颜回。第二个语段中,“惟我与尔有是夫”一句,孔子将弟子颜回提高到自己的高度。孔子这样将自己同学生并列,体现了他平等待人的风度。
第一个语段中,孔子虽然直言子贡不如颜回,但说自己也不如颜回,意在安慰勉励子贡。第二个语段中,孔子说颜回同自己一样,也具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修养,无疑是对颜回品德的高度赞扬,在夸赞之中更有激励。
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一个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敢跟颜回比?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断出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断出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就把我的这些主张实行起来;不用我,我就隐退。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论语·述而》)
3.(2016·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 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1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去无用之费(超出字数不得分)
答题提示:本题从理解词义的角度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在理解整个语段的基础上,结合“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等语句可以判断出。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后四思] ①该题考了什么?②该题是怎么考的?③标准答案是如何组织的?④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1点1分,3点4分)
答题提示: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和概括。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划分层次。首句是总领句,后面两句是具体体现。借助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如“非外取地也”“去其无用之费”“民德不劳”等,即可概括出。
4.(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30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_______”一句的注释。(2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浩然之气(有错别字不得分)
答题提示: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材料选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对《孟子》的注释。题目又明确问“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释”,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语境,考生对“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应该也是十分熟悉的。难度不大。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后四思] ①该题考了什么?②该题是怎么考的?③标准答案是如何组织的?④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1点1分,2点3分)
答题提示: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和概括要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准确、全面,需要结合上下文,还需要结合孟子的话来理解。
参考译文
懂得如何辩言,只不过是尽心知性罢了。对于天下的言语,没有不探究其原理的,并且认识是非得失的原因啊。浩然充沛,盛大流行的样子。气,也就是充满身体的东西。本来是浩然充沛的,只不过失去了培养所以才会空虚,只有孟子善于培养并且能够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大概是他懂得辩言,就能够明晓道义,并且对天下的事情没有疑惑;培养气,就能配合道义,对于天下事没有什么畏惧,这就是他担当大任而不动摇的原因吧。
1.所节选的经典片段特点:①语言凝练,思维性强;②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理据充分;③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对当代人们安身立命仍有指导意义。
2.要考查的经典思想内涵特点:文化经典中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点,如为政观、交友观、教育观和个人修养等。
3.两种题型特点:①填空题,要填的多是经典中的常识、名句,或是核心思想的概括,答案要求高度精准,字数相当简洁,不得写错别字。
②简答题,多是针对材料中包含的思想观点而出,涉及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甚或句读,要求能从语言文字中准确提取,概括出思想内核,并能分析、评价。
30
Ⅱ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一、《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一)教材《〈论语〉选读》的复习方法
1.对每个章节,复习要抓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次,文化是重点
“文字”层次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目的在于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层次指对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目的在于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层次指对文化传统的评价和理解,目的在于传承文化,提升思想。
2.要掌握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尤其要认真阅读每课后的“相关链接”,把精要之处加以圈画或摘录,弄通弄懂弄透弄熟。对“仁、义、礼、智、信”五大关键词在孔子学说中的关系以及各自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教材说清楚。
3.重视每篇课文后所附的“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都是古今大家对孔子或《论语》相关思想的解说,挖掘深广,解析精辟,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是理解孔子或《论语》思想的好帮手。
(二)《论语》十大思想内涵梳理
30
1.为政以德
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
应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 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宜相互补充。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论语》)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的自我完善,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的自我完善,国内找不出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韩非子》)
2.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包括三项内容。
(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
30
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1)孔子为什么认为季氏用八佾舞是件不能容忍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合周礼的规定。按照周礼,天子才能有八佾,季氏是大夫,只能有四佾,用八佾是对天子的僭越,僭越就是犯上。不合仁的要求。犯上就会作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下就会乱套,这是最大的不仁,所以孔子不能容忍。
(2)以上章句中孔子强调了“礼”“乐”“仁”三者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道德。这里,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参考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论语·八佾》)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他仁德了。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论语·颜渊》)
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是指玉帛之类的礼物说的吗?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说的吗?”(《论语·阳货》)
3.知其不可而为之
(1)知其不可而为之
30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注 ①崔子:齐君的臣子崔杼。②陈文子:与崔杼同朝为官,两者地位相当。③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叫一乘。陈文子有马十乘,在当时应算极其富有。④违:避开,离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儒家的______________精神。
(2)面对弑君事件,孔子与陈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赞成哪种做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知其不可而为之(或“恪守周礼”,或“维护周礼”)
(2)孔子:积极参与,尽到自己的责任。陈文子:洁身自好,远离污浊之地。
评析:(示例一)赞同孔子的做法。世道混乱,如果人人都洁身自好,明哲保身,那世间事务谁来承担,社会进步谁来推动。孔子的做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值得肯定。陈文子的做法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示例二)赞同陈文子的做法。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仅凭个人能力无法改变。从材料一中也可看到,孔子的做法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与其徒劳无功,不如远离不守礼道之人,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
30
出兵讨伐他。”哀公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
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
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三个人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忝居大夫之后,所以不敢不报告。”
材料二:
子张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他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然后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4.仁者爱人
(1)“仁”的内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和“兼爱”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3)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的,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动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有“反坫”(坫土筑的平台)、树“塞门”(相当于屏风、影壁等)。
(4)推己及人
孔子的仁爱是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或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贵人贱马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解读。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比较句读的不同所显示的语意的不同。第一种句读表明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第二种句读表明孔子既关心人的伤亡,也关心马的伤亡,只不过先人后马,先重后轻。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分析评价,要透过现象认识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当时,马很贵,而看护马的大抵都是奴隶贱民,在一般王公贵族眼里,马是比人要值钱得多的。但是,孔子以人道主义关怀,先问人后问马,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思想,值得尊敬。
5.君子之风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
纵观“君子之风”一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3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材料三: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材料四: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材料五: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1)《论语》中“君子”常常与“小人”对比,请分别说出材料一、二中君子与小人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简析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中,君子、小人是就外在身份而言,君子是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者,小人是指统治下的老百姓;材料二中,君子与小人是从德行修养方面来区分的,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小人是德性败坏的人。
(2)①君子与小人的志向不同:君子的志向是修持德行操守,小人追求更多的产业及个人私利。
②行事原则不同:君子不易讨好,但办事秉公而行,衡量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小人喜欢阿谀奉承,但用人时会求全责备,苛刻挑剔。
③心态不同:君子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懂得敬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之言。(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材料二:
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
30
材料三:
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畏惧,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材料四: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材料五: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6.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不心胸狭窄,不结党营私,不排除异己;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唯利是图,不互相勾结利用,不背信弃义,不以原则做交易。
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友也应有度。“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使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2)矜而不争
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斤斤计较。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3)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相对而言,道家的“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过于褊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当是比较高的境界。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
(1)材料一中,孔子的交友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是否符合孔子的交友观?结合孔子的交友观谈谈你对“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诚信交往(或“客观理性待人”)
(2)(示例)符合。君子待人接物淡如清水,小人待人接物甜如甜酒。孔子提倡“与人为善”,鼓励交往主体以善良的心地和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孔子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而不是以利益相合。故淡如清水,相合为江河,而非酒与醴相合久则败坏。孔子强调君子“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以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谐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故人际交往清净如水,内心纯净澄澈亦如水。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材料二: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7.诲人不倦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它不是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二者是有区别的。
②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
③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2)孔子的治学思想:述而不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
30
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乐崩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2018·北京)《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①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 ①斯:就。②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次回答:①孔子告诉子路不应听到某种道理就立刻去实行它,要先听听父兄的意见。
②孔子告诉冉有可以听到某种道理就去实行它。
③孔子认为冉有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进取;认为子路勇于作为,胆子太大,所以要他谨慎些。
思想:此则短文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
解析 找出孔子回答的原话,根据题目“简要概述”的要求,在翻译原句的基础上概括。子路性格勇猛,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由于个性谦和,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用一退一进来教育弟子,以改正他们过与不及的毛病。孔子针对每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给予不同的教育,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思想。
参考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呢?”
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
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时,您回答‘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提醒他退让些。”
8.高山仰止
30
“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领会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也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
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割鸡:治理武城县。用牛刀:运用礼乐之道。
(2)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从而巧妙地反驳了孔子的话。
参考译文
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有地位的人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卑贱的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
9.沂水春风
“沂水春风”一章反映的主要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沂水春风”是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
(2)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不要因为我年长的缘故就不敢说话。你们平常总是说:‘没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子路不管不顾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敌军进犯,内又有饥荒发生;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备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义。”
孔子微微一笑。
曾皙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深深地感叹说:“我赞同曾点的志向!”
10.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30
强调温和的处事原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强调“权”(通权达变)的重要性。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
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其实,在所有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材料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材料三:
孔子之去齐,接淅[注]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万章下》)
注 接淅:捞起下锅的米漉着水,指匆忙上路。
(1)材料三中“去父母国之道也”的“道”,本质上与材料一、二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相通的。(各用一个字)
(2)结合三则材料,简析儒家的“中庸”哲学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义 礼
(2)①过犹不及,讲求适度(执其两端,取用其中),材料一中“适”和“莫”就是两个错误的极端。
②和而不同(主张有差别的调和,反对无差别的混同),矛盾对立中求统一和谐,材料二强调了“和”的重要性和相对性。
③通权达变,如材料三中“去齐”和“去鲁”、“处”和“仕”的不同情形,应对灵活。
30
④符合礼义,即明确是非善恶,合乎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制度。材料二表明“礼”的作用在于“和”(各得其分),“和”以“礼”为原则。材料三中“去齐”之“速”,是因为用行舍藏、乱邦不居;“去鲁”之“迟”,是缘于行道天下而眷恋家国:两者均合乎礼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
材料二: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先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材料三:
孔子离开齐国,捞起下锅的米漉着水,匆忙上路;离开鲁国,说:“慢慢地走我的路,这是离开祖国的做法。”能短暂就短暂,能长久就长久,能退处(隐居)就退处,能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二、其他文化经典思想内涵
(一)《孟子》思想内涵
1.性善理论
性善理论是孟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①人天性就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与“不虑而知”的“良知”;②人皆有同情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但是,人类这种“善性”是要呵护和培养的。因为孟子所谓的“善性”不是说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善的,而是指每个人的资质中均有善的可能和倾向。因此,性善论其实仅仅指人在本质上具有善的潜能。它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为完善的道德;否则,外来的破坏,都可能使其“失其本心”。应如何培养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愿望,其次要通过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去寻找放失了的善心。孟子还认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客观环境的影响。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括三大方面:
(1)民本思想。这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体现在:①关注民生;②顺应民心;③尊重民意。
(2)仁政思想:①养民;②利民之产;③使民以时(征用百姓要不违农时);④取民有制——反对重赋,税率应以合理、适度为标准。
(3)王道思想:①要凭道德力量实行仁政,而非依仗武力统一天下;②要保民而王,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③要以德治国。
3.道德修养学说
孟子十分重视修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认为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30
(1)反求诸己。道德修养除了接受外部的教育外,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己的反省和体悟:要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2)善养“浩然之气”。道德修养要追求“浩然正气”的崇高境界。所谓“浩然正气”,是一种非常宏大、刚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气。如何蓄积这种“浩然正气”呢?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清心寡欲。
(3)塑造“大丈夫”人格。这种人格是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有的人在人性与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4)重义轻利。去利怀义,舍利取义。
4.立身处世学说
孟子认为立身处世要“明人伦”,以孝悌为本:对一切人的爱,要从对自己亲人的爱做起,“孝悌”是仁义的根本。要真诚做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要知耻:先要有人格尊严,要堂堂正正做人;要有羞耻之心,人们才会有所作为,积极发奋。
(二)《荀子》思想内涵
1.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要达到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2.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人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3.礼论。认为“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为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要诉诸强制性,主张国家分等级而治,尊君重法。
4.教育观。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学不可以已”,是他“天人相分”的天道观及“化性起伪”的人性论的逻辑延伸。
(三)《老子》和《庄子》思想内涵
1.《老子》:
(1)道法自然。“道”生长万物,却无目的、无意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
(2)无为而治。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3)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
2.《庄子》:
(1)逍遥游。追求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滞于物、无所依凭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境界。
(2)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唯有安时处顺,才能不丧失本性。
(3)齐物论。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是齐一
30
的;人们的各种观点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结底也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
(四)《墨子》思想内涵
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即平等与博爱,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
2.天志明鬼。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百姓。“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坚信鬼神其有,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
3.尚同尚贤。“尚同”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施行义政。“尚贤”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或国君。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不拘出身,“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4.节用节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五)《韩非子》思想内涵
1.性本利。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
2.法治。主张改革和施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并严格执法,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论。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清除世袭贵族,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一、理解并概括思想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夫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货财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亲爱之则不忍,不忍则骄恣。侈泰则家贫,骄恣则行暴。此虽财用足而爱厚,轻刑之患也。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懦则肆于为非。(《韩非子·六反》)
30
1.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儒家治国的三个阶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庶民,富民,教民。
2.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儒家和法家的经济思想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应当“制民之产”,先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让人民生活有所保障,以求社会秩序和谐。
②法家主张贫民弱民,认为大凡人的本性,一旦富足了,就会懒于劳作,容易犯罪,使社会混乱。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3.“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看出孔子怎样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坚韧,对“圣”“仁”理想的坚定。
4.孔子曾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仁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方法,即“近取譬”,首先是拿自己打比方,自己想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使别人行得通,这样“仁”变得切实可行。(2)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态度,即“不厌倦”,持之以恒,就可以慢慢接近“仁”。
1.要了解并储备经典著作的主要思想体系及其内涵。如孔子的“仁政”“克己复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墨子的“非攻兼爱”等,它们是阅读与答题的根本基础。
2.读懂所给材料,拎出核心词语。
(1)粗译所给语段,尽量读懂其“字面意”
积极调动积累的文言知识,大胆而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语段后如有注释,一定要借助它们来读懂文意。
(2)拎出体现思想的核心词语
读的是语意,抓的是思想。几乎任何语段,都有能体现其思想的核心词语(如“义”“孝”“德”“信”等),阅读时把这些词语拎出来,就能“纲举目张”。有的核心词语题干已给出,如“请简要概括孔子对‘自省’的看法”。题干中的“自省”就是语段中
30
的核心词,以“自省”为中心去读语段,就容易多了。
3.用好“综合”“抽象”“转化”三种概括方法。
①综合。把多则材料中分散的词句筛选出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点。
②抽象。把原文中具体的人、事、物条件隐去,从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词语替代原文。
③转化。用现代汉语替代原文的文言词语,当然,转化不是翻译,一般尽量用成语或术语表达。
二、分析并比较思想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5.在孔子看来,作为地方长官管理一个地区,应该依次完成哪些任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庶之,富之,教之。
(2)先鼓励生育,以增加人口;然后带动百姓发家致富;再去设立学校教育百姓。
6.老子的执政观与孔子有何差异?请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老子与孔子的执政观予以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差异:孔子主张管理者要依靠自己的智慧逐步推行仁政;而老子则认为最好的管理是尽量不去骚扰百姓,让百姓自由发展。
(2)评析:当前中国政府强调积极有为的政府引导,与孔子的执政观有相似之处,但在尊重自然、休养生息等方面也借鉴了老子的理念。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材料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修身》)
7.以上三则材料在个人修养上表现出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答案 一个人只有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才能有更高的智慧。
8.第二、三则材料中,孔子和老子的观点和表达观点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谦虚好问不仅是个人修养,也是“礼”的要求。老子是通过类比手法和辩证思想(或:矛盾对立统一思想)来表达观点的,他认为一个人不自现、不自是,谦虚谨慎,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
1.要立足于对材料的整体把握与理解。如果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分析、评价就容易片面,不够全面、准确。如:“简述以上材料内容的联系,并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把握每一则材料的内容,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
2.进行合理、到位的分析和评价。评析的结构通常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先点明观点,再结合材料阐述理由,最后指出观点的价值、意义或作用。分析不能脱离材料,要有理有据。有多个理由的,要分点表述。
3.对比分析思想观点时,要仔细辨别,找出异同点。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同一学派的不同代表人物之间,他们的思想观点也会存在差异。如儒家的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对比分析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或关键句,发现其各自的特点。
三、辨析并评价思想观点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9.孔子告诉学生,不断地________可以帮助自己达到君子的境界。
答案 内省
10.结合材料简析君子“不忧”或“不惧”的内涵,并说说它的现实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君子“不忧”指内心没有忧愁。这是仁者爱人、心怀大志的精神追求,即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众多,我们修炼自己的内心,不去计较个人得失,用一种仁义的胸怀去抵挡外界带给自己的各种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君子“不惧”指内心不害怕。这是勇者处变不惊、舍身取义的精神情怀,即便处境险恶也绝不贪生怕死。现实中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各种风险挫折来临,拥有一颗勇敢的心,保持心灵的镇定,不卑不亢,人生总会充满阳光。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11.上述材料强调了儒家“中庸之道”中________的内涵。(不得抄用原文,不超过5个字)
答案 讲究原则
12.孔子为什么对“乡原”深恶痛绝?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乡原”是指那些看似忠厚、中正,实际上却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以善恶为标准”,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原没有原则,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似乎很有道德,实则似是而非,是伪君子,所以孔子对乡原极为反感。联系现实略。
首先,要简要概述有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点,或发表个人的看法。这一点等同于“传统文化经典中思想观点的理解与概括”。概述时,先点明思想观点,再结合材料简要地加以说明。结合材料,可以采用寻词摘句的做法。
其次,要联系现实,辨析有关思想观点的积极意义或消极影响。辨析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联系现实,不必长篇大论,只需点到即可;不可随意发挥,需要紧扣材料。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30
(1)根据上述材料和课文所学内容,________的内涵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并评述孔子的“仁”的思想学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恕 忠
(2)①忠恕。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也因为推己及人,积极为人。
②克己复礼为仁。不论何时,人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须扬弃的内容,但其蕴含的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③“仁”的最高境界是“圣”。这意味着,在“仁”之上,还有“圣”的境界——智慧和道德都达到最高的境界。达到“圣”的境界很难,在实践仁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仁是个人修养方面的,在实践仁的同时,也可以朝最高境界即圣的境界努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1)用自己的话概括颜渊、季路的“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孔子与颜渊、季路“志”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子路追求重义轻财,有福同享;颜渊追求善行,愿做默默无闻的人。
(2)孔子安仁:不同人不同爱,各得其所,使人安居乐业。子路侧重物质分享,求仁;颜渊侧重个人修养,不违仁。三人都怀抱仁心、践行仁道。
参考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愿把自己的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享,即使用坏了也不悔恨。”
颜渊说:“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一听先生的志向。”
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30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材料二:
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论语集注》)
材料三:
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注 ①史鱼,春秋末年卫国的大夫史鳅,字子鱼。②矢:箭。③蘧伯玉,春秋末年卫国大夫,为人有贤名。
(1)写出《论语》中与“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相同的—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析孔子认为蘧伯玉是君子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示例)①蘧伯玉能仕能藏,能进能退。②蘧伯玉达权知变,具备了君子“三达德”中的“智”的品格。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原则。
(2)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适中(适度)交往
(2)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是认为君子要有“仁德”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能一味追名逐利。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若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问什么是交友之道。孔子说:“对朋友忠言相告,好好劝导,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
30
材料二: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1)解释第三则材料中“便辟”“善柔”的意思。
便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孔子交友之道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便辟:谄媚逢迎之人。善柔:假装和善之人。
(2)①交友要有选择:要和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为友。②交友的目的:学习朋友的长处,从而提升自我。③交友的基本原则:以“忠信”为准则,不和在忠信上不如自己的人为友。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1)在与人交往中,孔子以“巧言、令色、足恭”三者为耻,此三者正好与我们在《论语》中学过的“损者三友”相对应,请写出剩下两空相对应的内容。
“巧言”对应________;“令色”对应“善柔”;“足恭”对应________。
(2)“怨”是我们常有的情绪,无法逃避,也无法消除。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无怨而交”。请结合孔子的交往观,谈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该如何处理“怨”的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便佞 便辟
(2)①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多审视自己的不足,多包容别人的难处,努力化解心中的怨恨。②不要“匿怨”而交,表面上亲热,实际上恨之入骨的做法不可取,交友应表里合一,以“谅”交友。③分析“怨”形成的原因,如涉及双方原则性的问题,无法消“怨”那就选择不交,以“直”交友。
30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论语·宪问》)
(1)在孔子看来,“知者”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仁者”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中的“荷篑者”是“知者”还是“仁者”,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灵动(意思对即可) 沉稳(意思对即可)
(2)是知者。①他能从孔子琴声中听出言外之意,可见是一个知者;②从材料中他主张的“深则厉,浅则揭”可知,他是一个通权达变之人。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语段①中,孔子认为应该和________之人交往,至少也该和______之人交往。
答案 中行(中道) 狂狷
(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儒家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我们应该把握好做事的尺度,求和谐而不能无原则地混同。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7.6)
②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5.21)
③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15.40)
④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论语》15.42)
(1)请简要概括“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出的“仁”和“礼”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仁”是“礼”的依据和基础,“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2)上述四则材料中,“道”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30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志于道”中的“道”指仁道、正道;②“邦有道”“邦无道”之“道”,指国家政治情况;③“道不同,不相为谋”中的“道”指人的思想主张;④“与师言之道”“相师之道”之“道”,指与人相处的规矩。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朱熹《论语集注》)
(1)朱熹所说的“圣人”具体是指________,他认为圣人的外在形貌是由其“________”(用材料中的原话)决定的。
答案 孔子 中和之气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君子的外在表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的气质高贵而又平和,典雅而又朴实,威严而又亲切(或:君子一般容貌端庄、温和可亲、庄重威严)。
参考译文
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子夏说:“君子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容貌端庄;接近他后,感到温和可亲;听了他的话后,又觉得严厉不苟。”
人的道德品性本来没有什么不具备的,然而人所拥有的气质很少有不偏颇的,只有圣人是浑然一体、阴阳和谐的,所以他的中正平和的气度会表现在他的容貌之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