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及限时综合训练(附解析共78套浙江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及限时综合训练(附解析共78套浙江版)》 共有 7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核心突破四 领悟古诗思想感情 ‎——情为何物?家国情怀 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 观察那些写诗吟词的古代诗人,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 ‎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 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 古代诗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喜怒哀乐”四字,同常人一样。但引起这些情感的缘由却与众不同:‎ 16‎ ‎(1)喜乐。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很少见,让他们“喜乐”的大致有三方面因素:①自然。祖国各地大好河山优美多姿。②国家。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③人生。隐逸生活闲适、自由;政治得意,功业有成。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 ‎(2)悲愤。这种情感在古诗中最为常见,有人说,中国古代诗词是用“愁”做成的,让他们悲愤、忧愁、痛苦的因素较为丰富、复杂:①国家。报国无门,山河沦丧,小人当道;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②百姓。人民遭受苦难,剥削者压榨人民。③亲人。相思不得相见。④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牵挂、担忧、关切。⑤历史。昔盛今衰,王朝兴替;借古讽今,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统治者昏庸、壮志难酬等。⑥人生。不得志,仕途失意,被贬谪;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年华已老,壮志未酬;客居他乡,孤独寂寞;人生无常,伤春悲秋。‎ 二、古诗情感常见类型 类型 表 现 举 例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高》‎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旅途劳顿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思归故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军旅生活,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儿女情长,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别离赠酬 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贬谪失意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遭贬后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人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16‎ 杂感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请看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属于哪种类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忧国忧民类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感时伤逝类(或人生梦幻类)‎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建功立业类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思乡怀人类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热情赞美类(或吟唱自然类)‎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山水类 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 ‎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显性“情语”。‎ ‎(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愁)‎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独)‎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冷、凉(暗含冷寂)]‎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孤、独(暗含孤傲)]‎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谐音“思”)、泪]‎ ‎(6)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泪)‎ ‎2.找出下列诗句(或画线句子)的隐性“情语”。‎ ‎(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空)‎ ‎(2)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注:经历)岁月频。(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似、空)‎ ‎(3)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偏)‎ ‎(4)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 16‎ 鸪天·送人》)(送、埋)‎ ‎(5)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桃花(用典)]‎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访山人 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1)诗中能反映诗人和山人深厚情谊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 相携 共惜 ‎(2)请分析后两联所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颈联写归途所见。虽然路上遇雨,但诗人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欣赏起雨后落花随溪水而去的晚春美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欢快,“逢”“见”突出了心理细节,表现了诗人的随性和闲适。尾联借“候门童子问”到谁家游乐这个实境,虚写出返家后内心的轻快。‎ 古诗是言情艺术,它总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告诉你要表达的情感。作为阅读者和考生,抓住诗中这些表明情感的词语至关重要,这是分析概括情感的最准确、最便捷的路径。这里要强调几点:‎ ‎1.抓住两种“情语”‎ ‎(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 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如2017年江苏卷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 16‎ 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 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 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因此,不能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二、抓住具体抒情方式,领悟含蓄、隐晦的情感 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对于考试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间接抒情,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考生对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方式,对症下药。‎ ‎(一)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 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词人自己。‎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词人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②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薰,词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抓住描写的景物,分析蕴藏的情感,是读诗的关键,是高考的重点,更是考生欣赏情感的关键能力之一。应如何把握景物中的情感呢?‎ ‎(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这里尤其需要注意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情感。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 16‎ 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3)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二)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③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 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涧底孤松”不畏“岁寒”,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品格;②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③用“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风亮节。‎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后志。‎ 16‎ ‎(三)用典抒情:抓典语悟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 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这首诗后四句接连用典,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②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才不遇的怅惘、感伤。‎ ‎③龙泉剑最终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喻友人最终也定能脱颖而出,再得起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1.积累古诗常用典故的出处与含义 例如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把握古人用典的方式 ‎(1)明用典与暗用典。明用典,即在诗中一眼就能看出来,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掌握暗用典,要靠自己的积累,如“起舞闻鸡酒未醒”就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如果有积累,就知道这里暗用典。‎ ‎(2)正用典与反用典。作者使用典故,有时与典故义一致,叫正用典,如辛弃疾使用廉颇的典故;有时与典故义相反,叫反用典,如王维《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典故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王孙”偏要“留”下来。‎ ‎3.把握典中情要注意“两面”情感 ‎“一面”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一面”是作者借此要表达的对现实、‎ 16‎ 对自己的情感态度。‎ 三、抓住时空转换,领悟变化的情感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阳台·除夜 韩 疁 频听银签①,重燃绛蜡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③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注 ①银签:更漏,计时工具。②绛蜡:红蜡烛。③恣:随意,无拘束。‎ 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除夜守岁,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老体衰的伤感,“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便是明证;“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初开的梅花给了作者些许安慰;“邻娃已试春妆了”引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作者认识到应当趁精力未曾全衰,去感受大好春光的昂扬情感,正是“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驻足现在,觉得伤感;展望将来(想象),充满期待。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像离别诗,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温暖;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空间不同,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四、抓住结构层次,领悟丰富的情感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宴西楼①‎ 陆 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 注 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16‎ 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 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 ‎②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 ‎③一事无成、壮志未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 言少而情丰,是古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诗人尽可能利用最经济、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这一点,正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作为考生,自然要咀嚼这精练的语言。还要注意的是,这情感的丰富性也与诗的结构层次密切相关。结构层次越多,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做题时善于切分结构层次,就有可能获得更丰富的情感要点。如果是一句诗,可能有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两句(一联),往往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上片或下片,有几个句子,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点。阅读与答题时,必须要有这种层次的切分意识,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意识,方能读出、答出丰富的情感来。‎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抒发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感。(答“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可)‎ ‎2.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花 郝经[注]‎ 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 16‎ 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 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注 郝经:奉命入宋,在真州被扣押16年不得回,本诗写于被扣押期间。‎ 简要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繁花落尽,只剩空萼的惋惜与不舍之情。‎ ‎②“蝴蝶梦”“杜鹃魂”写出了诗人对故国的依恋和思归之情。‎ ‎③“玉阑烟冷”“金谷香销”写出了郝经出使南宋被扣押后度过漫长岁月之时内心黯淡的寂寞之情。‎ ‎④“且留春色到黄昏”写出了诗人并没有过分失落,而是努力留住仅有的温暖,从而抒发自己乐观的内心世界。‎ ‎1.审题:两看一定 ‎“两看”是指一看所给语言材料是整体型(全诗)还是局部型(诗词的词、句、联、片等)。整体型需要把文本分成几个局部(层次),局部型需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二看局部型在文本中的位置和内部层次。‎ ‎“一定”是指确定题型,是情感概括题还是分析题,是比较题还是探究题。‎ ‎2.答题:表述规范 ‎(1)表述要使用情感术语 如答“惜别之情”“关切之情”,“惜别”“关切”是情感术语,如将“惜别”改为“舍不得”,“关切”改为“不放心”,虽然意思也能表达清楚,但不是情感术语,总让人觉得别扭。同样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准确,也容易丢分。因此,最好使用情感术语。常用的情感术语有: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向往、忠贞等。以“愁”为例,又可分为多种,如亡国之愁、家破之愁、失子之愁、失意之愁、失恋之愁、相思之愁、困顿之愁、贫寒之愁、羁旅之愁、闲居之愁、思乡之愁等等。‎ ‎(2)表述要注意情感要素完整 要表述的情感=情由(感情产生的原因)/情境(感情产生的境地)+感情基调 示例: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新课标全国Ⅱ)‎ 答: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中的;‎ 16‎ 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的。‎ ‎“感情基调”多用表示感情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情由(情境)”是出于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感情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3)表述要注意因题而异 情感概括题可直接使用上面(2)的形式。情感分析题表述有两种模式:‎ ‎①分析+概括:先分析具体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 ‎②概括+分析:先概括出情感内涵,后分析具体诗句。‎ 这里的“分析”,就是要结合语言,说出感情的依据和来由。分析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要抓住具体的词句、意象分析,不可笼统空泛。必要时,还要结合情感表现手法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湖北山家 施闰章[注]‎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注 施闰章:清代诗人,顺治十八年,分守湖西道。康熙六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罢官。次年春,诗人东游吴越,此诗大约作于游历途中。‎ 请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明净祥和的田园景物和恬静融洽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②对官场生活(或不自由的尘世生活)的厌倦之情。③归隐山水田园的迫切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 薛 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①出门儿妇去,乌龙②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③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16‎ 注 ①蛮榼:酒器。②乌龙: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2)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3)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4)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 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道路遥远难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此去的关切担忧;②山川阻隔,后会难期,抒发离愁的沉重。‎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风(其十二)‎ 李 白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①,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②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注 ①严子陵:即严光,少时与汉光武帝是同学,后来光武帝即位,请他出山,严坚辞,请归。②客星:严光与光武帝同卧,把脚架在他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天象,说有客星侵犯帝星。‎ ‎“使我长叹息”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1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赞叹严子陵拒绝出仕、归隐山林的高风亮节,对严子陵有不羁之才而未能为世所用的叹惋之意。‎ ‎(2)诗人对自己未能免除用世之念,向往追慕严子陵又觉得高不可攀的慨叹。‎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 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①上秋帆远,白帝城②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 ①青枫江: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 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惜别、关切之情。从首联“嗟”“意何如”“问谪居”等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遭遇的同情与惋惜。颔联设想两位友人到达贬所后的生活——听猿声而落泪,睹归雁而思人怀乡,是表达关切之情。‎ ‎②宽慰、勉励之情。颈联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秋高气爽、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疏获得精神慰藉。尾联劝慰二人定会有归来之日,不必犹豫不前。‎ ‎③在劝慰之中所蕴含的微讽之情。尾联既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也深藏微讽之意。在圣明的时代,应该多蒙皇恩,而诗人的两个朋友却这样遭贬,似乎是在嘲弄圣朝,委婉地表达对圣朝的不满之意,为友人鸣不平。‎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五)‎ 杜 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漂泊异地、沦落边陲的落寞与沉寂:“一卧沧江”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滞留在夔州的无可奈何之情。‎ 16‎ ‎②有时光匆逝、报国无门的感伤:“惊岁晚”,说明一年又将尽,而自己只能于梦中眷顾往昔效命朝廷的场景,暗示现实报国无门的苦况。‎ ‎③有时来运转、效命朝廷的期盼:“几回青琐点朝班”的意思是,“我”又记起了那仅有的几次上朝,表现出对为朝廷效命的希冀。‎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 ‎[南宋]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①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②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③!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注 ①银艾:“银”指银质官印;“艾”指拴印的绶带,因用艾草染成绿色。②三江:流入太湖的吴淞江、娄江、东江。③挽天河:出自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上片中“拟”字领起的三句和下片中“欲”字引出的三句,两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无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貌似矛盾实则统一。①上片中“拟”字,写作者打算把(沙场杀敌的)长剑换成(江湖垂钓的)扁舟,暗寓将以归隐的行动表达对朝廷求和政策的失望和不满(或“特以超脱的口吻诉说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 ‎②下片中“欲”字,写作者设想倾泻三江巨浪,荡除中原胡尘,表达北伐杀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或“悲叹报国愿望终因朝廷苟安而化为泡影”)。‎ ‎③总之,既无意做官,又不忍归隐,真实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或“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仁人志士的报国热情和身心无所寄托的彷徨苦闷”),形成了慷慨悲壮(或“激愤凄怆”“抑扬顿挫”等)的旋律。‎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风入松 吴文英①‎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②,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③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 ①吴文英(约1200—1260),号梦窗,其词作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人称“词中李商隐”。②中酒:醉酒。③西园:在吴地,是词人和恋人的寓所。‎ 16‎ 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词人对昔日恋人的期盼和思念之情。日日“扫”与“赏”,仿佛佳人仍在,香凝秋千索,引得黄蜂频扑;佳人不到,“一夜苔生”。虚实结合,极尽夸张,道出了满怀的惆怅和思念之切。(“黄蜂”二句,写黄蜂因秋千索上留有佳人手上的香气而频频扑去,此处用黄蜂的“频扑”侧面表达词人对佳人归来的期盼。)‎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 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思念故国。“三关”曾是宋朝国土,如今沦陷于敌手,词人遥望“三关”,断肠之情油然而生。‎ ‎(2)不忘国耻。“靖康之变”,二帝被俘,国土沦陷,词人心中此恨难消。‎ ‎(3)渴望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几时鸾辂还”,传达出词人对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复失地的渴盼。‎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①。‎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③,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④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 ①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③雕虫:雕虫小技,表示轻视辞章。④辽海:指东北边境,当时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 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共通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答案 ①读书无用,怀才见弃的情感。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一个是书生出身?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大好的青春都消磨在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诗人自怨自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②感伤时事,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男儿何不佩戴军刀去收复失地,文士面对辽海地区藩镇割据的局面只能痛哭流涕。写出了诗人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的焦虑不安以及对收复关山、杀敌建功的渴望。‎ 1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