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4.1 相似三角的判定(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判定两三角形相似.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判定两三角形相似.
难点:理解判定定理的推理过程.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预习教材 P83—P84 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 是: .
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2 是: .
二.探究新知
教师叙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1 和 2,大家想一想,还有没
有其他的判定方法或定理呢?想掌握更多的判定定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叙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
问题的境界,从而引入新课学习.
出示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的学习
动脑筋
任意画两个三角形△ABC 和△ ,使△ABC 的边长是△ 的边长的 k 倍. 分别度
量∠A 和∠ ,∠B 和∠ ,∠C 和∠ 的大小,它们分别相等吗?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过程与方法:完全由学生参照前一判定定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通过上面的分析证明,我们可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接受新的数学知识与数学修养水平.
例 1 如图,在 Rt△ABC 和 Rt△ 中,∠C =90°,∠ =90°,
A B C′ ′ ′ A B C′ ′ ′
A′ B′ C′
A B C′ ′ ′ C′2
求证: Rt△ABC ∽Rt△
(思路与方法:已知两边成比例,
只要得到第三边成比例,即可完成证明)
(说明:同学们相互交流解答思路,但要独立完成,提高自己作答的能力,教师巡视指导.)
例 2 判断下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例题的学习,巩固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3 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几何问
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三.知识梳理
以”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本节课重点有掌握的知识是什么?
2.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的困惑是什么?
3.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说明:学生独立总结出本节知识点,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及时给与
指导,形成正确的知识归纳.)
四.当堂检测
A B C′ ′ ′3
1.如图,已知点 D,E,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
求证:△EDF∽△ACB.
2.判断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与上一节课判定定理 1 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教学设计注意
方法上的“新旧联系”以帮助学生形成认识上的正迁移.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
足时补充.